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特别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说明文,根据说明对象的不同,说明文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那么什么样的说明文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明文语言的特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小学中低年级科普说明文的文本特色
要想做好对于小学中低年级科普说明文的语言训练工作,首先就要明白小学中低年级科普说明文的文本特色在哪里,只有将文本特色与学生的年龄特色、思维特色相结合,才能够设计出真正行之有效、符合实际的教学方案。
1、在语言风格上,以浅显直白为主
科普说明文主要是为了阐明清楚事物的构造,解释现象,介绍物品而来,重点不在于文采,而在于清楚直白地将要说明的事物阐述清楚,用便于中低年龄段学生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写明,使得学生们能够快速理解作者的意图,体会到作者的想法,明白事物背后的科学道理。因此,在行文的语言风格上,浅显直白、易于理解,语句简洁明了,不拖泥带水却又生动形象,善于抓住事物的关键特色,并且富有逻辑性和条理性。
2、在行文内容上,贴合实际的同时又富有启发性
科普说明文是小学生们认识和了解世界的一面重要的镜子,通过科普说明文,学生们能够快速理解事物的变化发展,体会到生活中常见现象背后蕴藏的真理,从而更好地发现世界、感受世界,在事物的表象之外,开始思索内部的规律、蕴藏的科学知识等等,因此,科普说明文大多从身边的事物着手,小到一本书,大到火箭上天,都可以是科普说明文的说明对象,
并且借由此打开学生们的想象力和感知力,大大的拓展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3、在中心思想上,意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
科普说明文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它归根结底,还是要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去认识世界、发现世界,并且让学生在独立的、自我的思考中,既提高自己的发现问题的能力,又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学习课文的过程当中,培养起自己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对于如何描绘事物现象,如何揭示背后的规律都有所认识和提高,促使学生们更好地开展学习,更好地成长。
二、如何做好小学中低年龄段学生的科普说明文的有效语言训练
要想做好中低年龄段学生的科普说明文的有效语言训练,就要根据语言训练的目的和性质来做好语言训练的铺垫,在教学的技巧性和实践性上更加侧重于对孩子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综合拓展能力等方面的提升,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要更加侧重对于孩子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要富有启发性、实践性、综合性,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要更加注重趣味性、创新性,在教学环节的设置上,要更加富有逻辑性,注重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这几个方面着手:
1、善于联想,从基本的汉字出发,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认知能力
汉字是语言的基本要素,要想掌握语言,就要从基本的汉字教学开始,特别是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汉字学习的成长期,对于汉字的认知需求量大,同时,理性思维发育并不成熟,要更多的从字音、字形中来加以阐述,帮助他们直观、立体的形成学习脉络,充分运用自己的联想能力构建汉字基础网络,并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例如,在课文《阿德的梦》的教学中,我就首先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展教学。一开始上课,我就首先提问:“大家来看看,在题目中,有一个字既可以用来形容我们的品行,也可以拿来当做一个名次,这个字,是哪一个字呢?”孩子们在我的提示下异口同声地回答:“是德字!”“非常好!那么,从这个字的组成当中,我们接着来看,德都包含了哪些要素,要有哪些品质,才能够被称为是德呢?”于是,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开来了,有的说,德字底下是颗心,要有心的人才有品德,有的说,德字中间有个目字,就是眼睛的意思,就是说要懂得观察的人,才是有品德的??听完了学生们七嘴八舌的讨论之后,我示意大家先暂停讨论,然后在黑板上写下大大的“德”字,并说道:“其实,大家说的都很对,都观察到了这个字的特征。其实,德是个复杂的组成,我们并不能够单一的判断一个人是否有品德,而是要综合来考虑,大家看,德字先是有一个双人旁,代表德就是要互相帮助,而后,德字既有目,又有心,同时还有十字和一个一,就表示要一心一意,专注眼前,努力十全十美,才是有德之人。德,是我们追求的品性,一个德字里,包括了许许多多的传统智慧和美好。而我们今天的讲课内容,就是从一个叫做阿德的人的梦境开始的。”听完了这番别开生面的讲解,大家的听课积极性都被调动了起来,同时,对于如何拆解汉字,了解汉字背后的意义都有了极大的兴趣。在下课后,我看到很多同学都在试着拆分汉字,解释汉字的意思,可以说,他们对于汉字的认识和了解由此又多了一层,对于语言的学习兴趣和语言的综合能力的提升有了极大的提升。
2、着重把握课文内部的逻辑关系,理顺课文线索
科普说明文的重点是在于阐述科学知识、科学现象,运用不同的说明方法,通过语言将其解释出来。而在进行科普说明文的讲解时,最难的就是要将其蕴藏的科学规律和逻辑关系理顺并让学生充分理解,在此基础上形成良好的阅读感,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因此,要想做好科普说明文中的语言训练,就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并学会对课文内部进行拆分,理顺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语感的形成。例如,在进行《最大的书》的这一课的教学时,我的教学思路是这样的,岩石和书本来是不想关的两个事物,但是,因为岩石记录了地球的演变规律,所以就成了一本实在的“书”,而证据就是在岩石中保留的痕迹。要让学生理解这层逻辑关系,就要启发学生们去思考,为什么要将岩石叫做书,把岩石叫做是书的依据是什么,通过岩石这本书我们能够阅读到什么。于是,我将课堂设计成了这样几个环节,第一,向学生们提问,在生活中,都见过些怎样大小的书籍,最大的书什么样,是拿来干什么用的,第二步,告诉学生们,还有更大的书在这个世界上,而它记录的,是在地球上流逝过的时间和存在,第三步,在引导学
生们讨论,到底这最大的书是什么之后,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自己在课文中寻找岩石就是世界上最大的书的证据,第四步,让学生们讨论,岩石作为地球上最大的书的特性在哪里,这分别体现了怎样的特征,第五步,总结全文,提炼出岩石就是最大的书的中心论点。在这样的层层诱导之下,一步步带动学生们思考,岩石的特性在哪里,岩石的作用在哪里,岩石和书的相似点在哪里,并学会理解这样的逻辑思考方式,从而提升语感,提升语言培训的效率。
3、做好作业的设计和布置,引导学生在练习中巩固课堂语言训练的效果
作业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效果的巩固与否。一个好的作业设计,应当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既能够回顾课堂教学内容,又能够进行适当的拓展,帮助学生发散思维,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成长和提高。针对语言训练来说,因为它本身就是注重实践的教学内容,所以,作业设计上应当富有创新性和发散性,不同于传统作业设计的模式化。例如,在《阿德的梦》这一刻的教学过后,我给学生们布置的作业就是在回家之后,将这一课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讲给自己的家里人听,并且将自己复述的内容写在作业本上,既要和课文内容区别开,又要能够体现出自己思考的特色,并且布置了篇作文,让大家模仿课文中的阿德,也写一篇《我的梦》。语言的训练,就是要让学生们置身于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里,在不断的使用中熟练语法,形成良好的语感,而读、写、听则是最好的训练方法。另外,我还注意前置性作业的布置和设计,在课文开始之前,就引导学生们做一些相关的练习。在《最大的书》这一课开始前,我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作业,题目是《最小的东西》,让大家就这个题目,写一写自己的生活中看过的、听过的最小的东西是什么,并对之加以阐述。前置性作业的设计,能够帮助学生们快速进入到课堂语境之中,促使学生们思考课文的内容,在进行学习的时候更加的投入。通过前置性作业设计和课后作业的辉映,推动学生们更加了解科普说明文背后的价值所在,让语感训练更加有趣、更加生动。
4、以读为主,以讲为辅,相辅相成,共同进步
读是形成语感,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的一个重要的手段,默读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而大声朗读有助于学生加深学习记忆,帮助形成良好的语感。特别是针对中低年
龄段的学生来说,运用好读的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们快速将课文内容进行自己的内化吸收,理解课文要描述的科学现象,理清课文的逻辑关系,而与此同时,教师的讲解也能够起到很好的辅导、指引的作用,通过读和讲的互相扶助,促使学生的不断进步与提高,让语言训练更加的高效。要用好读的手法,就要注重不同的读法的不同教学效果,并且根据课文的需要进行有目的的选择。针对科普说明文而言,首先就是要读懂课文中的科学知识。例如,在《恐龙的灭绝》这一课中,我就先让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在阅读完之后,我向同学们提问,在这篇课文里,介绍的是恐龙,那么,它都介绍了哪些关于恐龙的知识?带着问题,同学们又自己默读了一遍课文,在读完之后,请同学起来回答我刚刚提出的问题,并让大家进行点评,在课文中找到了答案之后,我又让大家大声一起朗读了一遍课文,借此来加深印象。然后,我又向学生们提问,既然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恐龙的灭绝,那么,大家一起来找找看,文中提到的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恐龙们是一起灭亡的,还是分批次灭亡的?在提出问题之后,我让同学们重点阅读刚刚划出了和恐龙有关的段落,并找出自己认为有答案的段落进行重点的阅读,在读完之后,自由讨论答案。然后,我又再次提问,在文中提出,恐龙有几种灭绝的方式,为什么会有这些方式的出现,这跟恐龙的特性有什么关系呢?然后,我点名几个同学起来朗读他认为包含了答案的段落,在听完了这几位同学的答案之后,让全班一起进行讨论。通过这样边读边提问边点评边讨论的方式完成了这一课的教学。其次,要读科普说明文,还要读懂其中蕴含的趣味所在,包含的逻辑理性思维。科普说明文是对科学事物的阐释和体现,其中既有日常生活现象,又有神奇的科学现象,通过阅读科普说明文,引导从日常的细节处开始观察生活,体会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蕴含的趣味所在,是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如,在《农业的变化真大》这一课的教学里,我就引导学生们阅读课文后思考,在自己的身边能够感受到的农业变化什么,而在这样的变化背后,大家都感觉到了什么。阅读,遵循的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教学顺序,通过读,从单个单个的字开始到整篇段落,再到文章蕴含的情趣义理,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加强思考,帮助学生形成较为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良好的语感,让语言训练更加高效。
5、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模仿练习
中低年龄段的学生学习能力强,接受能力高,同时思维方式仍然以形象思维为主,理性思维为辅,在这个阶段,孩子们的模仿能力是十分强大的,而让学生们通过模仿课文中出现的遣词造句方法来进行造句和学习课文的结构方式阐述事物现象,尝试进行写作科普说明文等方式,都有助于学生们快速将自己直观接受到的知识,在逐步掌握科普说明文的写作方法时,将各种学习方法都融会贯通。在平时的课堂中,多让学生仿造标准句式进行造句训练,让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来开展互动式学习,在课后以和课文相似的题目为主题,让学生们在观察生活、深入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作文的写作,都是帮助学生们开展良好的语言训练的重要方式。
三、总结
科普说明文是一种特殊且重要的文体,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语言训练则是贯穿整个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将科普说明文的教学和语言训练相结合,是做好小学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而这就要求教育者懂得掌握文体特色,掌握学生的年龄段特色,根据不同课文的不同要求,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巧妙设置课堂环节,创设互动式课堂,用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来填充课堂,在听说读写为主的教学体系之下,尽可能的丰富课堂学习体制,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效率,让语言训练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也更加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促使小学中低年龄段的科普说明文语言训练取得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
【说明文语言的特点】相关文章:
1.说明文的特点
2.月亮的特点说明文
3.关于说明文的特点
4.说明文苹果的特点
5.说明文的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