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教学的资源,但教师若对教案“生搬硬套”,则往往使教学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这就要求教师结合教学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对教案进行加工处理和整合,以提高教学效率。
一、重组策略。
即教师改变教案中已有的活动程序,并对活动程序进行重新组合。重组并没有改变教案中的教学内容,只是根据教学需要对已有教学内容的顺序进行了调整。
[示例]在大班教案《磁铁的秘密》中,编写者设计了这样的活动程序:
1,通过学儿歌《磁铁》(小小磁铁有点怪,是铁它们粘一块。它有南北两个极,两极相碰奇事来,异极相碰抱得快,同极相碰忙躲开)引出教学内容——磁铁的秘密。
2,提供各种材质的物体做实验,引导幼儿观察磁铁吸引物体的现象。
3,讨论:为什么有的物体能被磁铁吸引,而有的物体则不能?
4,归纳总结:磁铁的性能和特点。
5,做角色扮演游戏“磁铁小超人”:让幼儿扮演磁铁小超人,看谁在一定的时间内吸引的物体多。
上述活动程序有违幼儿对科学现象认识的规律,由于幼儿在儿歌中已经知道了磁铁的秘密,因此幼儿难以对后续的活动再感兴趣。
反之,如果把幼儿的探究活动创设在一个“揭谜”的情境中展开,那么幼儿探究活动的趣味性就会更浓厚。
基于此,我对上述活动程序做了如下调整:
1,“引谜”——通过做实验,让幼儿观察磁铁吸引物体的现象。
2,“猜谜”:为什么有的物体能被磁铁吸引,而有的物体则不能?
3,“揭谜”——磁铁的性能和特点。
4,“用谜”——做角色扮演游戏“磁铁小超人”:让幼儿扮演磁铁小超人,看谁能在一定的时间内吸引更多的物体。
5,“巩谜”——学儿歌《磁铁》。
二、替换策略。
即教师对教案中不太适合的'活动或内容进行替换,使之更加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激起幼儿的活动兴趣。
[示例一]在小班教案《认识水果》中,编写者设计的导入部分是:将苹果、香蕉、桔子等水果用软件合成拟人化的形象,并制作成课件,点击某一幅水果图片,便会有相应的水果宝宝做“自我简介”。
上述导入部分不妥之处在于:编写者将幼儿原本就可以通过感知就能获得的直接经验转变为通过多媒体感知而获得的间接经验,违背了幼儿的认知规律。因此,我将上述导人部分替换为:出示实物香蕉、苹果、桔子等,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然后说一说:都认识哪些水果?从而引出后续的教学内容。
[示例二]在大班美术活动“我是时装设计师”中,编写者设计了制作一件时装的五个步骤:
一是小组成员协商分配任务,画好设计图。
=是将设计图用笔画在衣料上。
三是画出自己喜欢的开襟。
四是按照画好的设计图进行剪裁,并将剪裁下来的时装固定在硬纸板上。
五是做自己喜欢的扣子,并将扣子固定在时装上。
六是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件时装。
上述操作步骤数量太多、过于繁杂,活动难度已经超出了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导致幼儿难以完成任务。因此,我对上述活动步骤做了调整和替换。
一是让幼儿自行画时装设计图,并选出本组中最好的设计图。
二是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幼儿讨论如何将选出的时装设计图画在一张大的硬纸上。
三是让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扣子,并让幼儿为自己设计好的时装制作适宜的扣子。
四是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件时装。
三、涨缩策略。
即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或教学需要,对教案中的某些教学内容进行强化或弱化,甚至删减教案中一些教学内容,或在教案中增加一些教学内容。
[示例]在大班教案《有趣的膨胀现象》中,编写者设计的活动步骤为:
1,通过做实验,引导幼儿观察膨胀现象:
(1)教师现场做“炸油条”实验。请幼儿观察油条的变化。
(2)教师现场做“爆米花”实验,让幼儿比较玉米与爆米花的不同,
(3)教师做“水泡木耳”的实验,请幼儿想一想木耳为什么能在水中舒散开来。
2,幼儿讨论“物体都会在什么情况下膨胀?”教师进行总结。
3,请幼儿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常见的膨胀现象,
4,结束部分,做游戏“可爱的球宝宝”。
上述第一部分的设计中“炸油条”和“做爆米花”实验同属于遇热膨胀实验,二者只需保留其一;“水泡木耳”实验属于遇水膨胀实验:显然,缺少遇冷膨胀实验。为了使幼儿较全面地了解膨胀现象,我对该部分做了如下调整:
(1)删除了教师现场“炸油条”的实验。
(2)突出了教师现场“做爆米花”的实验,并通过让幼儿品尝爆米花,来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3)增加了遇冷膨胀实验。教师从冰箱中取出活动前放进去的瓶子,请幼儿观察并说说:为什么放入冰箱冷冻的瓶子会出现裂缝?(许林军)
【说明文:用教案教而不是教教案】相关文章:
2.教爷爷学英语
3.外教老师作文
4.外教来也
6.我教外婆学电脑
7.教爸爸学拼音作文
8.教语文的怪老头
9.儿童早教中国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