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写景抒情作文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写景抒情作文 篇1
收拾简单的行李,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周末旅行。背着包,我们踏上火车去南昌动物园。下了火车有点远,车饶了几条街,终于到达地点,映入眼帘的是平躺的牛木桩,雕刻着红色字体“南昌动物园”,心中不免有点兴奋。
因为不是黄金周,人不是很多,进入动物园,一群白鸽在觅食,看着小孩开心地在喂食物,我也欢喜地买了两小包的干玉米,蹲了下来,放在右手心里等着白鸽飞过来,一下子大部分的白鸽争先恐后地吃我手中的玉米干,我满脸的笑容:“快看,白鸽多可爱啊!赶快帮我拍张照片吧!”我抚摸着可爱的白鸽,满满的幸福。过了一阵子,你忽然对我说:“前面还有很多的动物,走吧!”回头了看了一眼一群洁白的白鸽,依依不舍的朝前走去......
郁郁葱葱的植物,绿色的指引,听到了人们的欢笑声,原来猴子在骑车表演。一路上,我们看到了不同种类的动物,有老虎,袋鼠,鹿,白鹤,大象等。在宽敞的草坪,建立一座高大宽敞的房子,草坪中间柱子上也挂着枝干,没有了叶子。第一次我远远的看到了生长在非洲的长颈鹿,不仅惊呼:“好高啊!快来看啊!”我跑到了长颈鹿最近的草坪,它大概有5米高,长着一对明亮的大眼睛,长长的脖子,身上有美丽的花纹,我站在它对面显得非常的渺小。
隔着护栏,它望着另一边的长颈鹿,我带着暖暖的笑容,高高的挥着手,兴奋地喊道:“嗨!长颈鹿,我在这!”它微微地转过身,用陌生的眼神看了看我,然后往前走了几步,把两条瘦长的腿形成八字形,有点吃力,头慢慢的弯下,吃脚下的草,部分草含在嘴里。附近的长颈鹿走来了,它喂给了最爱的长颈鹿吃,这画面我立刻拍了下来,多么甜蜜的一刻,动物之间的爱情也可以这么的唯美,动情。
旅途中的风景在我们的前行的路上不断变换,看到长颈鹿温馨的画面,相濡以沫,彼此疼惜,成为我最美好也是最难忘的风景线,告诉我们怎样去爱一个人。旅行,可以让人忘记烦恼,旅行,不在乎你们走多远,而是陪在你身边的人懂你,一直疼爱着你,那么人生的风景里就不会再孤单。
写景抒情作文 篇2
写景抒情,是中学生写作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情景相生、情文并茂的优秀作文;但是,就总的情况来看,这类文体写作训练的状况不能令人满意。原因何在呢?改善这种状况的途径在哪里呢?
做任何事都要明确目的,写作训练也是如此。优秀的写景抒情文章,一般说来,总是用美的语言,描绘美的图画,表现美的感情。写好写景抒情文章,需要具备美好的情操,较强的审美能力。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说,写景抒情的写作训练,应当以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和较强的审美能力为主要目的。
写景抒情文的写作,包括立意、谋篇、结构、语言等多方面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让读者在阅读中看到一幅美的图画。要能够用语言描绘出一幅美的图画,首先要在脑子里形成一幅美的图画,这就要借助于观察。(当然也可以借助于想象,但归根到底,想象还是建立在观察基础上的。)
观察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科学的观察,一种是审美的观察(观照)。前者的目的,主要是在把握事物表面特征的基础上探求事物的本质,因而在观察中往往伴随著名理的思考,同时须尽可能地排斥主观感情的干扰;而审美的观察,则是为了“发现”适合于表达主观感情的事物的美的形式,因而在观察中往往渗透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同时会暂时中断抽象的名理思考。写景抒情文章,要求我们能够准确地把握景物的特征,主要是其形状、色彩、运动状态、空间位置方面的特征,因此需要我们借助于科学的观察,这样才能使景物描写建立在真实可信的基础上,才能改变学生作文中内容空泛、套话连篇等毛病。但是在为描写景物所进行的观察训练中,我们决不能停留在科学观察之中。因为科学的观察往往带有较强的分析性、解释性,这在科学研究中是必要的。但在景物描写中,则可能使景物描写失之琐碎,缺乏统一的鲜明的意象。
按照格式塔心理学派的观点,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不仅具有不同的形态、色彩、运动状态和空间位置关系,而且具有各不相同的“力的模式”(这个“力的模式”是以上各种因素作用产生的“综合效应”)。“象上升和下降,统治和服从,软弱和坚强,和谐和混乱,前进和退让等基调,实际上是一切存在物的基本存在形式。”比如崇山峻岭、危岩劲松、闪电雷鸣、大漠长风这些具有“阳刚之美”的景物和清风明月、幽林曲涧、弱柳柔丝、杏花春雨这些具有“阴柔之美”的景物,实际上就具有截然不同的“力的模式”,因而具有截然不同的表现性。在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中,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的自然景物所具有的不同的“力的模式”,不同的表现性,培养他们对形式的敏锐的感受能力,是培养审美观察力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学生就可能形成审美的构成意识和构成能力,也就是在感性形式上统一为一个有联系、有意义的整体的意识和能力。这样,面对纷繁复杂的自然景观,他们才会发现由那些具有相同的“力的模式”的景物构成的具有鲜明总体特征的完整、统一的画面。人们的视知觉具有要求简化的倾向,当知觉对象符合这一要求时,才可能产生美感。因此在审美观察的基础上描绘出来的画面,才是既真实,又美好的画面。
以上说的是在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训练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察力。审美观察,是一个“物我交流”的双向过程,人们又称之为“审美观照”,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渗透着情感的活动。首先,情感在审美观照中发挥着动力功能。学生如果缺乏观察、审美的兴趣,就不可能开展任何审美活动。事实上,热爱大自然是学生的天性,这是我们组织学生观照自然的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介绍与某处景物有关的往事、历史传说、故事,引发他们特定的情绪记忆,以积极的情感状态投入审美观照。其次情感在审美观照中发挥着定向和创造功能。当我们带着特定的情感进入观照时,这种情感对外界景物就会产生一种选择作用,甚至变形作用:那些具有相同的“力的模式”的景物才得以进入知觉范围;一些不具有相同的“力的模式”的景物,由于知觉的完形作用,在经过变形作用后(变得具有相同的“力的模式”),也得以进入知觉范围。而且,由于情感的激发、启动,以往生活中积累的一些景物的意象,也可能加入其中,从而使得由这些意象组成的知觉形成具有鲜明的总体特征,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成为主观感情的象征物。这样的画面,便是由情感定向、一创造如来的富有生机的完美的画面。比如同一处荒园,用科学的眼光看,它确实是杂草丛生,断瓦残垣,不堪人目;但是如果它和学生们的童年趣事联系在一起,他们就可能有意无意地不提那些不堪入目的景象,而大写特写蟋蟀在弹琴,小鸟在歌唱,甚至把某处公园中的一些景物的形象移花接木地加到了他们心爱的荒园上,那破败的老屋会显得古色古香,那杂草丛中会散发出泥土的芬芳。这样写从科学的眼光看是不真实的,但是在他们的眼睛里,记忆中却是真实的;它所表现的孩子们的那股热爱童年生活的感情却是真实的。
当然,激发起学生的`特定的情感进入审美观照,这情感首先就应当是积极的健康的。诚然,积极美好的情感决不是单纯在写作中能够培养起来的,它需要通过多种途径。但是指导学生写好写景抒情文章,把它作为发现美、创造美的一个过程,也不失为一条重要途径。除了上面所说的在进入观照之前,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而外,学生的心灵、情感在观照过程中也能够得到净化和升华。当我们引导学生面对大自然的美景,在观照中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时,当我们沉浸在自己所创造的美妙境界之中,浮想联翩、流连忘返时,“我们不再生活在事物的直接的实在之中,而是生活在纯粹的感性形式的世界中。在这个世界中,我们所有的感情在其本质和特征上都经历了某种质变过程。情感本身解除了它们的物质重负。”培养这种脱俗的情感,超越精神,达到人生的审美化,如上文所说,是审美教育的又一个重要方面的内容。
以上说的是,在对自然景物的审美观照中,可以发现、创造出一幅富有生机的完美图画,这图画,用美的语言描述出来,就可以构成较为理想的写景抒情文章。这个过程,同时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的过程。如何运用语言准确地描绘形象,表达感情,这里面也包含着美育,这里就不多说了。下面简单地谈谈如何在阅读教学和艺术鉴赏中汲取有益的营养的问题。
中学语文教材中选有大量的写景抒情散文。对于这些艺术精品单纯作理性分
析,讲清它们是从什么角度描写的,哪些词语用得恰到好处,显然是不够的;一味地让学生诵读,或者笼而统之地称赞它们是如何美妙,学生也听得有限。我们觉得比较好的方法,是先要求学生体味作者所描绘的境界,给我们怎样一个总体印象。优秀的写景文章或片断,用笔可能有繁简之分,但是都能给人以鲜明的总体印象。比如老舍先生《在烈日和暴雨下》中对烈日和暴雨景象的描写和鲁迅先生《故乡》中关于月下西瓜的景物描写,前者有如繁笔画,后者有如简笔画,但是给我们留下的印象都是鲜明、深刻的。在把握总体印象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分析作者是如何通过多角度描写以突出这一印象的,这样似乎更符合观察、感受的顺序,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写景作文的正确途径。然后,我们可以通过表情朗读,最好借助于电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描绘的境界,从中体味作者的感情。我们还可以要求学生展开创造性想象,补充画面中所没有描绘的部分。比如在《小石潭记》的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想象出作者描绘的清冷幽静的境界,并且体会到这样的境界,恰当地表现了作者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郁郁不平的心情。那么试想我们有朝一日前往小石潭,寻访古人遗踪,当会是怎样的心情?带着这样的心情去观赏今日小石潭,又该是怎样一番景象?这样便把阅读和写作紧密地结合起来了。
绘画、摄影等艺术都极讲究构图之美,讲究通过经营构造更好地表现作者的
主观感情。比如同样是为树人堂拍照,站在它的脚上,采用仰视角度,让它处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之下,让它沐浴在灿烂的霞光之中,它将显得更加宏伟壮丽;而站在远处,采用平视角度,那就取决于作者所要表现的情感,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学生观察方法,最好还得“亲临现场”,和学生一同“下水观察”。中国古代绘画,很讲究所谓“以实带虚”、“以虚补实”,以收到以少胜多,深化意境的作用。南宋画家马远,人称“马一角”,他的绘画总喜欢在画幅上留下大片空白。但是在观赏者眼里,这一片空白却不是一无所有,它可能是云雾环绕的远山,也可能是烟波浩淼的湖水。高明的剪纸艺人几剪刀便可完成一幅神奇的人物剪影,但是让我们看到的,却不是一个简单的轮廊,而是一个神态毕现的人。所以能够如此,就是因为作者以有限的笔墨,描绘出了对象的主要特征。“关于事物特征的记忆表象,是与整个事物的记忆表象相结合,并且作为这一结合的突出部分保留在头脑之中的。因此当人们有机会被唤起这特征的记忆时,也就必然联想起整个事物的表象”。所以作者所描绘的有限的“实景”,才可能引起观赏者丰富的联想,补充作品中留下的空白和没有表现出的部分。而这样的作品,更易于引发观赏者的审美创造欲望,因而也更具有美感。课文中的写景抒情散文,也不乏这方面的例子。比如《小石潭记》中作者无一字写水,但是我们在阅读、想象中却能够感受到那游鱼、细石,无一不是处在清澈见底的潭水之中。当然,阅读教学和艺术鉴赏的艺术精品,出自名家之手,不是学生们一朝一夕的功夫便能模仿到的,但是在阅读欣赏中可以培养起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激发出审美创造的欲望,这已经不是仅仅有利于写作的事了。总而言之,美的事物要美的心灵去发现、创造,而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又将创造美的心灵。我们认真地指导学生写好写景抒情文章,便是在实践着这一真理。
写景抒情作文 篇3
见到这棵树时,我惊奇地瞪大了眼睛,这是一棵长在石头上的树。一个突兀光滑的石柱上长着一棵青翠欲滴的松,犹如一个人独自撑着一把伞,置身于美丽的风景中。石头上的树,像是一幅画,不同的是,树本身是真实的。
树就站在我的面前,鲜活、生机勃勃,充满生命的张力。粗壮的松枝上,根根松针坚挺向上,饱含着对生命的渴望,显示着向生命的挑战。
我不知道,这棵树是如何长在光秃秃的石头上的。也许,是从飞鸟的嘴里坠落的,也许是从昆虫的身上遗留下来的,或是随风飘落而来的。巧合的是,这粒种子留在了石头上;更为巧合的是,石柱的上面有一捧土,种子就落在这捧土上,在它萌芽的季节,下了一场雨。于是,种子就发芽了,它把细小的根扎在土壤里,由树苗变成了小树。成了小树的松,为了生存,表现出无法理解的力量,它把根扎进石头内,使石头一块快地裂开,在坚硬的岩石上杀出一条血路,将根须延伸到土壤里,吸取营养,最终在石头上安了家。
我被我想象中的松树所感动,在感动中我走进了这棵树。树高约七八米,宽约三四米,遮荫半亩有余,可供数十人乘凉,而那个石柱子,直径三米,高不过丈,如此巨大的树冠,石柱何以承受如此之重呢?
站在树下,听着呼啸的山风,看着随风摇摆的树冠,总有一种树要倒下来的感觉。然而,树却终不见倒。当我来到石柱前一看,不觉哑然失笑,难怪树迎风挺立。原来,石柱上缠满了盘根错节的根,有的扎进石缝中,有的沿石柱而下深深地扎进泥土中,环绕在石柱上的根,结成了一张疏密有致的网,将石柱紧紧地缠绕,凝聚着强大的力量,支撑着身体,使自己伸直了腰,昂起了头。
我再次为这棵树感动,不是树的伟岸挺拔,而是从这棵树上,我感到了生命的伟大。
写景抒情作文 篇4
前几天,我去西溪湿地玩,那里与繁华的城市相比,真是有天壤之别,那清脆的鸟叫、潺潺的溪流,几十、几百种不同的树木在城市里哪有啊!
对了,西溪湿地的美是美在生态上,美在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植物的美。就比如,在小路小道的两旁有小草、有野花、有大树、还有鸟儿和昆虫呢!走在小路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看着绽放的花朵,听着鸟叫声、虫鸣真是别样的享受。再比如西溪湿地它一年四季每一季都有美景。春天,闻着花香看着鹅黄嫩绿的树木芽叶,这是一派生机盎然;夏天,绿树成荫,溪水冰凉,给我们凉爽;秋天,树叶颜色不一,松树绿色,枫树红色,银杏黄色,许多树落下的树叶翩翩起舞,美丽极了;冬天,雪花飘飘洒洒,过几时一片银装素裹,那时真像仙境一般。
西溪湿地因为水多才成为湿地,因为是湿地才有鱼儿,树木,有树木才有昆虫,正因为有了鱼和昆虫才引来了大群鸟儿。现在,高楼大厦越来越多,土地越来越少,像西溪湿地一样多生态系统也越来越少,所以我们要反对过度开垦土地,给动物植物留下生存空间。
写景抒情作文 篇5
秋天的大院,大树有许多,树叶是碧绿的小草是翠绿的,蔚蓝的天空上有一朵朵雪白的白云。每当飞机经过那里的时候,我都回去看它。你走在前院,有时候能闻到果子的香味,有时候可以听到小鸟的交响曲。
一到后院,你就可以看到一幅"绿墙"--一面爬满丝瓜的墙。在"绿墙"上开着金黄的丝瓜花,结着嫩绿的丝瓜,长着绿油油的丝瓜叶。丝瓜胖胖的、长长的。我种的是南方丝瓜,形状不是椭圆形的,而是六棱形的。我种丝瓜是为了明年有种子,也是为了做菜吃。我心里非常高兴,希望明年也能收获更多的丝瓜。
整个院子象花园一样漂亮,所以小孩子喜欢它,经常院子玩耍。秋天的院子是最美的。
写景抒情作文 篇6
烟雨蒙蒙,细雨刷刷,闭着睁了春夏两季的眼睛感受,都知道已经是晚秋了,那个凉带着刺骨的痛,那个痛带着忧忧的伤!
我的大学生活到了晚秋,整日烟蒙蒙儿泪潸潸。如果不是春天种的那朵菊花,我真不知道还有什么可以去寄托。她开花了,黄灿灿的花头是那么的鲜艳,透过一滴水汪汪的泪滴,花蕊放大了好几倍,看透她的破茧之痛,黄里泛着点点红。她也累吧,都跟了我两个季节了!她是最无私的,陪我度过了最美还的春夏,她却无语。在我最荒凉的晚秋她却开花了,以她最美的英姿回报我对她的浇灌,我爱极了了她!
大三了,一无所有,只剩下那朵菊花了。“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连农民都知道的事我却无动于衷。春夏让我只用在旅游上了,确切地说,只看上路边的风景了,忘了给自己的冬秋种一粒果。过了就让它过去吧,还有什么可留恋的呢?
她很乖,口渴了,从来不要水喝;孤独了,从来不叫我陪她;风吹了,她更是可爱,不但不叫我管她,而且在风的使唤下,用她瘦弱的身子在那里舞姿。我只有在孤独时才肯睁眼瞧一眼她,她还是那么孤傲,那么清爽。我总有拥她入怀的冲动,却又怕弄坏她的枝头!
我可爱的菊花,你苦闷如钟,吆喝了很久,喊出了一个季节,而肩头的雨滴,迟迟不肯飘落!
写景抒情作文 篇7
噼里啪啦一声响,春节便频频向我们走来,在春节里,不妨有一些趣事,在我的春节里,一样有趣事在我的脑海里。
初五的下午,天阴阴的,隐隐约约飘着雪花。5点开始,雪花调皮的从天上落下,一会儿,大地穿上了白茫茫的棉袄,我便穿好衣裳,戴上手套,快步向外走去。我伸出手,小雪花落在我的手心,慢慢融化。我踩在这绵绵软软的雪地中,我跑着,突然,紫玉欣出现在我的身边,对我说,我们玩吧!我抓起一把白若云彩的雪球,向她扔去。她灵巧的躲了过去,她也拿起一把雪球向我扔去,我不小心踩到了很滑的地方,虽然躲了过去,但一脚摔倒在地。她把我扶起,说:“太危险了,我们还是堆雪人吧!”我说:”没错,我还是适合堆雪人。“
说着,我们便找雪,将找着的雪堆在一块,弄成椭圆的,再做一个圆形的雪球,放在身体上。我们用长布子做雪人的围巾,用扣子做雪人的眼睛,用萝卜做雪人的鼻子,用树枝给它画出嘴巴,用纸给它做帽子,用树枝做雪人的手,小雪人出来了。
我抬头仰望雪花,雪花调皮的落在脸上,痒痒的,很快乐。
雪花在这里飘,将快乐传递在冷风中,给我们大家带来了温暖,它们像快乐的音符,跳动在快乐之中,让地球快乐,新年也在暖风中参与,让我度过了快乐的春节,在这里,我祝福大家,马上有钱,一马当先!
【关于写景抒情作文七篇】相关文章:
关于写景抒情作文10-12
关于写景抒情作文六篇01-01
关于写景抒情作文6篇12-11
关于写景抒情作文九篇11-26
关于写景抒情作文八篇11-22
关于写景抒情作文7篇11-20
关于写景抒情作文15篇10-12
关于写景抒情作文四篇08-29
关于写景抒情作文8篇08-29
关于写景抒情作文3篇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