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初一作文 赏月思乡 何苇
夕阳西下,最后一抹晚霞也悄然而去。一弯新月高高地挂在碧蓝色的天空,像是一叶弯弯的小船,在海洋里驰骋。
月亮姑娘拘偻着腰,向大地撒下一片柔和的月光,照亮路上行人前进的方向,照在我的脸上,十分惬意。她不感到累,还将嘴角弯弯地扬起,露出甜美的笑容。银色的月光映着几处羽毛般的轻云,美丽极了。
月光透过树梢,穿过窗台,悄悄落到床前。我抬着头看月亮,爸爸妈妈那边的月亮是否也像这里的月亮一样美丽呢?“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月光在我的眼中变得惨淡,月亮变得凄美。
月亮孤零零地挂在空中,清风掠过,使人不禁打了个寒颤。树隙间流露出淡淡的月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呀!家乡的亲人在做什么呢?朋友们都还好吗?故乡的那座山,那条河,那方土地变了吗?我不知道。此时,我不禁同情起月亮,伶仃地嵌在浩瀚的天空,没有一个伙伴。
期末考试即将到来,我担心自己考不好,可想到家乡的父母,起早贪黑地做活儿,含辛茹苦的将我拉扯大。妈妈舍不得花钱买化妆品,爸爸为我们三个孩子戒掉了烟,他们为我付出的一切都是无价的,我该怎么偿还?只有那分数能弥补一点点而已,所以,我得努力学习。望着那轮杏黄色流苏般的月亮,我猜她此时的心情和我一样很纠结、很郁闷。爸爸,妈妈我想你们了,但我还得努力划着这叶小船,相信在乘风破浪后,终将到达你们的避风港。
月亮疲倦了,钻进了云层的怀抱,进入了甜美的梦乡。可我呢?依着谁的怀抱才能进入甜美的梦乡?
篇二:月亮综合实践与习作
《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可见,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与综合性学习有着紧密的联系,二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笔者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发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为提高学生自主表达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是进行习作教学的有效途径。这是因为综合性学习课程资源非常丰富,包括自然资源、文字资源、活动资源、信息化资源等等。其中自然资源和文字资源随处可见,运用起来非常便利。
月亮,是古今文学园地中最璀璨、最美丽的意象之一,在古今文人墨客的浓墨重染之下变得更加丰饶青郁。小学语文教材里自然也少不了她美丽轻盈的倩影。在中秋节即将到来前的一段时间,笔者就曾以月亮为主题组织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一个课例,粗浅地谈谈如何巧妙地将语文综合性学习和习作教学融合起来,实现二者的共振。
一、发出倡议
活动之初,笔者先是发动学生一起动手去搜集整理学过的有关月亮的课文、古诗名词、经典传说。然后为了扩大活动的影响力,还召集优秀学生起草了一则告学生及家长的倡议书,邀请家长每天和孩子们一起来搜集、学习“月亮”文学佳作。
二、过程简介
(一)在教室墙角开辟“月亮文化”学习园地,每天张贴一部分学生搜集的资料。同时,提醒学生在读书的同时别忘了每天晚上注意观察月亮的变化,写观察日记。
(二)活动中,加强与家长的联系,让家长引导督促学生展开学习,指导学生写好读书感悟。有了家长的配合和帮助,学生搜集的资料非常生动详实,很有深度。以下是同学们搜集的资料的一些片段:
1。与月亮有关的神话传说。传说月亮里有一颗高五百丈的月桂树。汉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痴迷于仙道而学业荒废,被贬到月亮上砍月桂,但月桂随砍随合,因此人们就可以看到吴刚在月中无休止砍伐月桂的形象。嫦娥奔月、朱元璋抗元起义等。《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古典名著中有许多关于月亮的神话。
2。与月亮有关的诗歌。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杜甫《一百五十夜对月》)。
3。与月亮有关的对联。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
(三)精心上好综合性学习课。班上的学生可以按兴趣分组,分别探索上述资料其中的一个方面,然后开一个专题汇报会,各组推选代表谈谈学习心得,可以展开辩论。
(四)联系家长,组织开展中秋夜家庭“赏月赋诗”文化联欢活动。邻近的家庭最好集体活动,由学生来自行编导,组织彩排演练。然后,以文字形式将文化活动的过程、收获记录下来。以此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写作能力。
(五)捕捉契机,指导写作。由于准备充分,组织安排得当,学生参与积极性高,他们
完全被祖国的灿烂文化的魔力所吸引,很多优美辞章都在不自觉中熟读成诵了,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词汇,开阔了眼界。在活动过程中,不断涌现文学佳作,且及时地将这些“性灵之作”张贴到“月亮文化”学习园地中去。
三、活动成果
本次活动,持续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在那段时间中,笔者不断收到学生的来信和电子邮件,有的信封上还特意画了一轮金黄的圆月,令人赏心悦目。有的信件仅仅是一首稚嫩的小诗,或是简短的几句话,但不乏闪光点,如:
一个学生的邮件是这样写的:
敬爱的语文老师:
今天是中秋佳节,首先祝您节日快乐!今晚,我们一家人在皎洁的月光下搞了一次联欢晚会,可有趣了。妈妈给我们讲了吴刚伐桂的故事,爸爸唱了一首《月半湾》,好听极了。我呀,朗诵了一首诗:《赋新月》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时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
老师,谢谢您,您就是我们心中的月亮!
有的学生在信中写道:“月亮像一朵鲜花,开在天庭高高的枝丫。乐陶陶,静悄悄。坐对着清夜微笑。”这是我在书上搜集到的一首诗,我可喜欢它了。它太美了,月亮就像一朵金黄的油菜花,更像一个弯弯的小船儿,高高地挂在天上。尤其是中秋节那天,月亮就变成了一个油汪汪的大玉盘。真希望爸爸能带我去连云港海边去赏月!啊,那里的月亮该是多么美呀!
再如:晚上,月光像水一样流淌着,像一条黄丝巾笼罩着大地,就像一场梦!
爸爸带我到河边的树下赏月。我喜欢在地上爬来爬去的玩耍。爸爸吓唬我说:“起来,你看,地上有毛毛虫!”我连忙看了看地上,马上又笑着说:“爸爸,地上哪来的虫?那是月光照在树上,风一吹,地上的影子就像毛毛虫爬来爬去。”
孩子们的想象力,令人吃惊。这才是真实的表达。也只有在综合性学习中,孩子们的想象力才会变得如此的晶莹透明,孩子们的童真童趣才会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才会变得如此丰盈、璀璨!
语文综合性学习形式活泼,生趣盎然,主要目的在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在于解放学生的心灵,超越课堂。在综合性学习中,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探寻点横撇捺构成的汉字文化,感怀光辉灿烂的风土人情,聆听花鸟虫鱼的腾跃欢唱,畅想宇宙时空的`神奇玄妙;引导学生去吮吸语文的甘露,采撷文学创作的灵气。从一片绿叶感受到大地的丰饶多情,从一只贝壳感受到大海的深邃无垠,从一粒种子感受到生命的蓬勃生机。这样,学生的情感才能得到自由抒放,学生的文采便会放出丰盈的灵气。
篇三:关于乡愁的作文
【原创作文题】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中央在城镇化工作会议出台一纸文艺的规划: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一句“记得住乡愁”,温柔了人心,激发了无数人的情感共振。乡愁是什么?有人说,是鸡鸣狗叫,是麻花辫“小芳”还有人说,乡愁是小桥流水,是乡里乡亲,是夜不闭户诚然,从瓦房变成了楼房,邻居不见了;从乡村变为乡镇,小桥流水不见了;从贫瘠变得富裕,夜不闭户不见了。这样的城镇化虽然显得气派,但少了韵味,淡了情怀,抹杀了记忆,割裂了传统,令人遗憾甚至痛心。
对于上面这段话,你有什么感悟呢?请将你的想法
写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有关“环境与发展”的题目,环境与发展是我们经常讨论的话题,过去常常讨论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似乎两者不可兼得与共有。目前环境与发展之间存在着种种矛盾,一是自然环境的矛盾,为了发展,大自然的环境已经遭到了破坏;其二为中国的发展一味追求高楼大厦,忽视了对自身文化的保护,从而使各个城市丧失了自己的特色。综上所述,文艺的题目可以做出两个理解:一、保护环境;二、保护文化。
因此,面对这样的作文题目,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感悟进行习作。
1。“乡愁”不是离乡背井的人才有,成长之后我们同年失去的欢乐,也是浓浓的乡愁。
学生一看到“乡愁”,便会想到离乡背井的人,似乎乡愁只有离乡背井的人才有。其实,每个人都有乡愁,“乡愁”是对生命中最熟悉最美好的事物的一种怀念。既然如此,每个人都有童年,随着发展,童年里是否有些地方随着时代的更迭已经消失了?或者,童年里是否有些美丽的地方,随着发展已经被破坏掉了?那条河还清澈吗?那座古楼还在吗?那小山坡还是那曾经的小山坡吗?发展是必须的,但是发展可以建立在保持环境生态本色的基础上发展,以此达到和谐共进的目的。我想,若针对环境建设与发展建设之间的关系习作,这便是文章的主题。
2。“乡愁”不仅局限于环境,还可以理解为文化建设与发展建设之间的关系。
文化建设是一个非常大的主题,但是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2008年,浙江宣布计划总>投资200亿元“异地再造圆明园”; 2009年,聊城市启动古城重建计划,将大片老街区拆除,同时大量建起仿古宅院;岳阳历史文化名城是由翰林街、楼前街、塔前街三条历史文化街区支撑起来的,目前翰林街已经消失,楼前街陷入瘫痪,塔前街则命运未卜。对于有文化底蕴的城市,文化的丧失更容易引起人们的“乡愁”,那失去的不仅仅是回忆,更是深刻的历史,在不少土生土长的岳阳人和文物保护专家眼里,这条号称全国面积最大的“仿宋一条街”毫无历史感和文化味,是典型的假古董。这样的乡愁更让人觉得深刻,难以忘怀,甚至这样的乡愁,关系到整个国家文化底蕴的发展和留存。
【佳作展示】
“梦想”的乡愁
老家在农村,小时候对堤坝边墙上的字印象很深,一排连体的房子上鲜红的大字:勤劳方能致富。小时候的印象里似乎觉得,致富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于是当乡下的奶奶问我长大的梦想是什么时,我毫不犹豫的答:“我要回家致富!”
儿时的眼中,老家是个美好的地方,虽然只有一条几步就能走完的小街,只有一家卖着各种零食的小铺,却有一条长长的渠道,在某个季节渠道里流着奔腾欢快的江水,渠道下有个桥洞,长年有潺潺的小溪水缓缓的流出来,儿时的乐园就在这里。少不更事的我们常常扛着竹竿和篓子,跑到溪水边钓龙虾,摘了满满一篮子的花瓣不要命的站在渠道上将花瓣洒在小溪水里,看着大片大片的花瓣顺着溪水流下去,忘了自己害怕的不得了,还站在渠道边上拍手叫好。江边的堤坝也是我们的驻地,我们甩着膀子挽起裤子,在泥巴里搬着石头找螃蟹;田地和池塘更是我们的最爱,夏天会在金黄的油菜花地里奔跑,还得东躲西藏防着赶人的老农;冬天便在结冰的池塘里捞冰块,若是一个不小心打湿了鞋子和衣服,回家又是一顿躲不掉的板子。
回忆是一阵氤氲的气息,渐渐散开了。十年过去了,曾经的家乡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街变长了,人变多了,车变密集了,人们都爱上了楼房和大房子,宁愿推平了生养的土地,填平了生养的泉水,也要围起院子,筑起高楼。可是,江边的草地被盖上了厚厚的水泥,白晃晃地惹的人眼花;曾经的渠道被彻底废弃了,再也看不到奔腾的江水了;渠道下的小溪、池塘都被堆满了垃圾、杂物,墨绿色的秽物漂浮在水面上,曾经这么灵动的地方如今像真成了闻一多笔下的“死水”,再也不会有小孩儿去那里嬉戏;。曾经的“勤劳方能致富”也早已被其他字样所代替。这样的家乡,是真的富起来了吗?
看到这一片景象,我的内心泛起了浓浓的失望和遗憾。富裕是过去人们的梦想,但记忆里美好的东西都在渐渐消失殆尽,这便是梦想的代价吗?偶然读到的这样一段话:“天仙配里唱,渔家住在水中央, 两岸芦花似围墙。 撑开船儿撒下网, 一网鱼虾一网粮。假如思乡,你会想到天仙配吗?那是一个久远的神话>故事,但已经留下人间的遐想,在顶层设计,大建大拆的今天,也许这自然就是天仙配中的梦想。”
为梦想留一片土地吧,有花有草,有树有鸟,有溪水,有嬉闹。梦想不是毁灭一切然后重造。梦想也是有乡愁的,那乡愁是记忆里最美好的风景和回忆,是人们精神成长
的土壤和水滴。当我们为了富裕,为了时代的高楼,抹去了生养的环境,梦想也一定会在思乡的愁苦里哭泣。没有的故乡,没有了精神的基础,梦想还能走远吗?
【教师点评】
乡愁不是背井离乡的哀怨。时代在进步,但发展带来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本文通过对儿时记忆的故乡和现在的家乡进行鲜明的对比,体现出经济发展导致人们意识的改变,环境的破坏,正是发展所带来的问题之一。忽视环境而重视发展,不是发展的长远之道。文章结合主题,收尾呼应,文字质朴平淡,但仍引发读者深思。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回忆,当发展使得一切美好的记忆都消失时,大概没有人会不动容。
乡愁
●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有关月亮思乡的小作文】相关文章:
1.思乡有关的作文
7.有关思乡作文八篇
8.有关思乡作文五篇
9.有关思乡作文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