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探险作文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探险作文 篇1
我从小就喜欢探险。一天,我正在森林里探险,突然,一阵狂风从天而降,把我吹向空中……当我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正躺在灌木丛旁。“这里是哪儿啊?”我自言自语道,“痛死我了!”抬头一望,天上飞着一个庞大的东西,是翼龙。“难道……”还没等我回过神来,远处就传来“咚咚”的响声,大地也跟着震动起来。我向那边望去,那个宠然大物出现了,是梁龙!吓得我“吗呀”一声,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狂奔起来。如果要被它踩一脚就会变成“肉酱”了。我一刻也不敢停歇,一刻也不敢缓慢。我向旁边一看,有一个山洞,我便躲进了山洞,梁龙向另一个方向走去。这个山洞又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想进到里面,一探究竟。
这时,我想起我的手电筒在躲开梁龙追赶时丢了,只好摸黑前进。突然,洞中出现了恐龙的叫喊,令人毛骨悚然,我拿出声音探测器,原来是霸王龙的声音,立刻恐慌起来,调头向回走。出于着急被石头绊倒了,霸王龙闻声赶了过来,我就向洞口跑去,霸王龙发现了我,紧追不舍。忽然,一个巨大的湖泊映入我的眼帘,我赶忙跳入湖里。“这回不追了吧!”我叫道。霸王龙转了几圈,然后走开了。我原以为危险结束了,可危险还没有结束。我上了岸,拿出百宝旅行箱,穿上了泳衣,戴好氧气瓶,下了水,进入了湖底。湖底真美妙,我采集了几种海洋生物准备上岸,但是一只甲鲨盯上了我,我快速的向岸边游去,突然一座“黑山”出现在我眼前。“海王龙!”我叫道。海王龙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一下子把甲鲨咬成两半,我随着漩涡被卷进了海水……我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在床上了。我回忆着刚才的历险,这次探险真刺激。
探险作文 篇2
暑假的最后一个周末了,妈妈大开恩怀,兴奋地对我说,今天可以和我的朋友——妞妞,一起去宜宾玩!宜宾有蜀南竹海和兴文县石海洞乡,我高兴得想跳起来,迫不及待地想马上到那里去了。
我们跟随苗族导游——漂亮的“咪差”(苗语:美女)一起走进石海,我顿时被奇形怪状的石头一下子吸引住了。一路游览了夫妻石,猪八戒背媳妇,天下第一漏斗等景点,见识了5亿年前形成于海底的珊瑚化石,打火石等奇特的景观,哇,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
我们来到了地洞河,这是一处还没有被开发的溶洞,我充满了好奇心,和朋友们一起拿着手电,紧跟着讲解员叔叔,钻进黑压压的洞穴中,开始了我的第一次洞穴探险。
在漆黑一团的洞里,我们沿着陡峭的石坎儿,小心翼翼地往前慢慢地走。在手电筒微弱的光束中,我看见周围很多的石头,好像走进了石头的海洋中。听说,里面还生长着蝙蝠和老鼠,我们更加害怕了。讲解员叔叔指着头顶一处“观音像”,我们看见了酷似观音菩萨的面容衣饰的红色石印。
突然,妞妞尖叫了一声,把我都吓了一跳,以为是什么妖魔鬼怪来了。等我们仔细一看,原来只是一只小蛐蛐,真是虚惊一场。讲解员带着我们看见,从地下往上生长的'石笋,从上面向下垂直生长的钟乳石,他还告诉我们,它们俩结合起来就成了一根石柱。另外还有一大片一大片的石花。据说,钟乳石生长得很慢,每年只能长0.2毫米。叔叔走到一根年轻的钟乳石前,让我们用手电筒照射着,没想到它竟然是透明的,散发着乳黄色的光,象一块凹凸不平的玉石。
更为神奇的是,我们还看见了一块海龟化石,它只露出了头,但头都有四十厘米那么大,可见它的身子是多么的巨大呀!我想,那几亿年前,这里不知道是怎样一片汪洋大海呀!那时候,不知道还有好多好多的海洋生物在这里快乐的生活着,我真想长大后去解开这个谜团。
探险活动很快到了尾声,直到我们重回光明世界,我都还深深地沉浸在那一片神秘的石海中~~~
探险作文 篇3
昨天,蔡老师宣布今天要给我们上一节综合实践课,却故作神秘,不告诉我们课题,吊我们的胃,让我们产生了许多的遐想。今天下午,在课上,她竟与我们谈起了最爱的食物。最后,亮出了今天的正题:包寿司。听到寿司二字,我的舌头不由自主地“舞”了起来,心想:“寿司,嘿嘿!我爱的话题……”
课上,老师先让我们认识了做寿司的材料与工具,然后让我们去拿。最后,老师要让我们做寿司了。
我负责的是最重要的职位——操作员,把寿司卷帘打开,小心翼翼地拿出紫菜,生怕弄破了它。把它放在帘上之后,就可以开始铺米了。我们抓了一大把米饭,均匀地铺了厚厚的一层,可四边却是空空。我们把非常多的食材一股脑儿地放进了饭上,并且错误地把它们均匀地放。最后卷出来的寿司卷成品的大小过大了,像一根肥硕的香肠。
老师发现我们都做得不太成功,就指导我们,让我们反思存在的问题再进行改进。又让我们做了一次,这次,我们把米饭放得少了些,且边边角角也放上了米饭,菜也少了些,而且被集中地放在了一起,两次的对比,寿司好了许多。
我今天真开心!不仅收获了寿司,也收获了成功的方法: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改进!
【【推荐】探险作文三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