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略萨以“结构现实主义”小说大师的身份获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国内的略萨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小说作品的分析,而事实上,其小说诗学中,关于小说与虚构、虚构与现实、现实与梦想、梦想与自由等思想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略萨 虚构结构 现实主义 小说艺术
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让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的知名度迅速攀升。但考察国内的略萨研究成果,多是关于其小说作品,而对其小说诗学则探讨不多。《谎言中的真实:巴尔加斯·略萨谈创作》1997年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信体文学评论著作《给青年小说家的信》中译本也有2000年百花文艺版和2004年上海译文版,但对于这些作品,学界几乎没有回应。本文以《给青年小说家的信》为中心,参考其另一篇文章《谎言中的真实》,对略萨的小说诗学作一初步解读。
一、小说本体论
《给青年小说家的信》全书由十二封书信组成,分别是:一、绦虫寓言;二、卡托布勒帕斯;三、说服力;四、风格;五、叙述者空间;六、时间;七、现实层面;八、变化与质的飞跃;
九、中国套盒;十、隐藏的材料;十一、连通管;十二、权作最后附言。全书结构完整,论证严密。第一封信论述小说家的“抱负”,指出文学的虚构与幻想性质;第二封信谈小说与作家生活经验的关系、虚构小说的“真实性”问题;第三封信承前启后,重点讲到虚构小说的“说服力”,并把这种说服力归诸某些形式化的努力;后面的几封信分别从各个角度阐述小说取得说服力的具体途径及策略;最后一封信以文学评论的有限性作为总结,强调小说艺术形式无法囊括的丰富性。
本书对于小说如何取得“说服力”的具体策略做了多方面的探讨,并以丰富的阅读经验为基础,以大量小说作品为例证,做出颇有说服力和趣味性的分析。不必讳言,略萨的这些分析新意不足,基本不出西方既成叙事理论的讨论范围。倒是本书前三封信中关于小说艺术的某些看法值得重视。如第一封信中:“虚构小说描写的生活———尤其是成功之作———绝对不是编造、写作、阅读和欣赏这些作品的人们实实在在的生活,而是虚构的生活,是不得不人为创造的生活,因为在现实中他们不可能过这种虚构的生活,因此就心甘情愿地仅仅以这种间接和主观的方式来体验它,来体验那另类生活:梦想和虚构的生活。”(第7页———后文引述本书只标明页码)对于略萨来说,小说就是用话语虚构一种别样的生活世界。这种别样的生活世界是虚构的,但并非与现实无关。
它作为“梦想”,包含着对现实生活世界深刻的“反抗精神”:“凡是刻苦创作与现实生活不同生活的人们,就用这种间接的方式表示对这一现实生活的拒绝和批评,表示用这样的拒绝和批评以及自己的想象和希望制造出来的世界替代现实世界的愿望……尽管这样的行动是幻想性质的……可是最终会在现实世界,即有血有肉的人们的生活里,产生长期的精神效果。”(第6页)所以在略萨看来,尽管小说是虚构的,但无论是对于虚构的需要,还是虚构带来的精神效果,无不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换言之,小说就是谎言,但在这种谎言中又包含着真理以及对于真理的诉求———小说就是一种“谎言中的真实”。就“谎言”而言,这种看法与纳博科夫如出一辙:据《文学讲稿》的说法:“一个孩子……大叫‘狼来了’,而背后果然紧跟一只大灰狼———这不成其为文学,孩子大叫‘狼来了’而背后并没有狼———这才是文学……文学是创造,小说是虚构。”①就“真实”而言,略萨与昆德拉更为相似: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中说:“小说家既不是历史学家,也不是预言家,他是存在的勘探者。”②但与二者对小说艺术某一侧面的单独强调不同,略萨诗学的特点在于:他以“想象”为中介,在虚构与现实之间建立起一种独特的小说关系形态,从而赢得“结构现实主义”的称号。
二、关于“结构现实主义”
略萨的名字总是和“结构现实主义”联系在一起,但有意味的是,他本人又总是强调小说的虚构本性。这当然不是说现实主义和虚构是不相容的,但现实主义,据美国学者韦勒克的考察,最早可以从古希腊的“模仿理论”寻找到源头③。虽然根据时代和地域的不同,各式现实主义主张颇有差异,但在强调文艺模仿生活这一点上却是基本一致的。这种理论的最大特色就是强调文艺对生活的顺应或一致关系,而不是对立和矛盾关系。与此不同,略萨认为文艺并不是一面生活的“镜子”,恰恰相反,它是对于生活的补充———从小说中,我们发现的不是历史,而是历史的缺失:“小说中的谎言从来都不是廉价的:它们填补生活不够充足所留下的空白。”(《谎言中的真实》)只不过在略萨这里,作为现实与虚构之间的“连通管”的不是二者的一致性,而是作品的“说服力”。即作者需要赋予作品足够的说服力,并说服读者确认虚构与现实之间的互证关系:“实际上,虚构从定义上说就是谎言———一种非实在的伪装现实;实际上,任何小说都是伪装成真理的谎言,都是一种创造,它的说服力仅仅取决于小说家有效使用造成艺术错觉的技巧和类似马戏团或者剧场里魔法师的戏法。”(第23页)小说写作者主要的才能,就是运用各种“技巧”和“戏法”来增加小说的“说服力”,因为只有具备“说服力”的小说才值得读者的认真对待。要言之:小说是生活的反面,是话语的虚构,但通过具有“说服力”的建构,就能够在读者的头脑中造成一种真实的“错觉”———谎言是虚假的,但对于谎言的感受,却是真实的。
略萨的“结构现实主义”是传统现实主义与现代结构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具备鲜明的现代性品格。按照韦勒克的意见:“现实主义理论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坏的美学,因为一切艺术都是‘创作’,都是一个本身由幻觉和象征形式构成的世界。”④略萨的“结构现实主义”正是在幻觉这一层面,根本性地修正了传统现实主义“仅仅考虑到题材方面”的创作理念,而是把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目的定位于“表现普通读者眼中的生活和环境,引导读者产生这样的意识,即小说中的人物可能真的存在,小说中的故事可能真的会发生。”⑤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略萨在探讨小说艺术的时候,作为分析例证的多是卡夫卡、乔伊斯、福克纳、博尔赫斯等非现实主义作家、作品,因为他们固然主要不是现实主义的,但在给读者制造“艺术错觉”方面,同现实主义却如出一辙:“缩短小说和现实之间的距离,在抹去二者界限的同时,努力让读者体验那些谎言,仿佛那些谎言就是永恒的`真理,那些幻想就是对现实最坚实、可靠的描写。”(第30页)与传统现实主义对生活加以平面化处理不同,略萨的小说作品,多把故事表现成复杂的立体结构,多侧面、多层面地建构起立体的文学空间,恰如“中国套盒”或“俄罗斯套娃”的形象,带给读者强烈的“艺术错觉”和阅读兴趣。⑥故“结构现实主义”小说又有“立体小说”的称谓。鉴于生活世界的丰富复杂性,或许这种立体的表现方式会显得更为“真实”。如果是这样,那么略萨的小说诗学就包含了一个小说作者最高的“抱负”:通过远离生活,再造一个生活:“让我们相信世界就如同作品中讲述的那样,仿佛虚构并非虚构,仿佛虚构不是一个被沉重地破坏后又重建的世界,以便平息小说家那种本能———无论他本人知道与否———的弑神欲望(对现实进行再创造)。”(第30页)三、反抗、自由与小说艺术除“虚构”之外,在略萨小说诗学中还有几个词尤其重要:“反抗”和“梦想”以及“自由”。如:“作家抱负的起点,它的起源是什么呢?我想答案是:反抗精神。”(第5—6页)“虚构小说描写的生活……梦想和虚构的生活。”(第7页)“虚构小说是对任何政权意识形态下的生存的可怕控诉……也是对任何政权的永久腐蚀剂……文学的谎言,如果是在自由中萌生的,便向我们表明这从来不是真的。文学谎言……永远是一种阴谋活动。”(《谎言中的真实》)小说艺术的反抗精神来自对现实的不满:因为不满,所以反抗。小说以虚构的方式再造一个梦想世界,这世界作为精神自由的象征,永远意味着对既成事实的否定。这里,被强调的反抗对象并非某种意识形态或政治强权,而是“任何政权意识形态”,即生活本身。小说作为“一种阴谋活动”,永远是持不同政见者,无论对象为谁。由此,在略萨这里,小说———虚构———反抗构成“三位一体”的关系:小说就是虚构,虚构就是反抗。赋予虚构小说以“反抗”的品格,有其政治内涵———政治性诉求,是略萨获得诺奖的重要原因⑦———但又不仅仅是政治,它甚至延伸到了整个现实生活世界。
萨义德曾对知识分子予以界定:“搅扰现状……对权势讲真话的人。”⑧但略萨不仅仅是萨义德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一个批评者,他更主要地是一个建构了丰富形象世界的小说作者。这一小说世界被界定为“另类生活:梦想和虚构的生活”,它以“人工秩序提供了避风港和安全感,实际生活煽动起来而又得不到满足或消除的欲望和担心,可以在其中自由驰骋了。”进入小说,就是“走出自我,成为另一个人,哪怕是幻想中的,那也是少当些奴隶和尝试一下争取自由的方式。”(《谎言中的真实》)由此,略萨小说诗学中的另一“三位一体”也浮出水面:小说就是梦想,而梦想即自由。这一点,令人联想到弗洛伊德关于“创作家与白日梦”的天才论述⑨:如果小说艺术不是作为人类自由和梦想的象征,那它还有任何意义?加斯东·巴什拉说:“一本书是表达出来的生命,因此是生命的一次增长。”⑩而增长的方向,指向自由。
可以看出,略萨人文精神的两个侧面分别是对于现实的反抗和对于梦想的建构。与此相关,小说艺术存在着两个向度:一方面指向现实生活世界;另一方面指向自由梦想世界,并意味着对此的反抗与对彼的向往。两个向度的达成又是统一的:即写作者通过高超的艺术形式手法和叙述策略,再造一个与现实不同的“现实”,建构一个生活之外的“生活”,并以其“说服力”,说服读者进入这一“现实”和“生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是人,才能是别的什么,而又没有失去自我”,才能“享受着比我们眼下更多的生活。”(《谎言中的真实》)注释①(美)纳博科夫.文学讲稿[M].申慧辉,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5.
【略萨小说诗学探析文学论文】相关文章:
论子部小说的文学特征阅读答案12-19
吃披萨07-13
夏羽与风子-青春文学小说02-05
写作方法:略叙法11-02
攻城略地造句及意思11-28
披萨我来了150字作文10-28
文学?文学!文学……作文500字10-28
浅谈小说文体教学内容的确定的论文01-14
六朝笔记小说中的佛教词汇论文01-06
小说《谋生》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