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文界从很久之前就存在一个叫“代入感”的概念,对于这个概念是否真的能指导我们创作,有一段时间吵得莫衷一是。
其实关于“代入感”,鹿鼎记中有一段对康熙的细腻描写,说的就很透彻:
康熙学武功之后,跃跃欲试。一直想干几件危险之事,但身为皇帝,毕竟不便涉险,派韦小宝去干,就拿他当作自已替身,就算这件事由侍卫去办可能更好,他也宁可差韦小宝去。他想小别子年纪和我相若,武功不及我,聪明不及我,他办得成,我自然也办得成,差他去办,和自己亲手去干,也已差不了多少,虽然不能亲历其境,但也可想象得之。(引自《鹿鼎记》第十三回翻覆两家天假手 兴衰一劫局更新)
书中康熙的这种心态,其实就是网文读者的普遍心态。看到韩立捡宝后咸鱼翻身,就会想,如果我也有那小瓶子,也能走上人生巅峰。只不过书中的康熙有选择剧本、安排主角给自己实体演出的权利和本钱,对着书页或屏幕臆想的读者大部分时候都没办法影响作者。然而形式虽异,本质是一致的。都是通过旁观别人的经历,让自己获得原本不会在生活中获得的情感。
所以我尝试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作者的意思:不能让读者在情感方面产生共鸣和关联的故事,不是好故事。读者来读故事就是在追求情感方面的共鸣与关联,从而获得新的人生体验。为了更好的服务读者,作者应设法营造更好的“身份认同”或者说“认同感”。
然而分析了半天,似乎还是没有解决最初的问题:“认同感”与“代入感”有何异同?
初步的思考结果是:尽管作者有“我们变得越来越像是故事里的人物”这样的表述。但他同时又在稍早前举了《辛德勒的名单》这样的例子。而网文常说的“代入感”,显然无法适用于这样以及类似的气氛压抑的作品,所以这之间必然也是有差异的。
首先想一想,“认同感”未必是一对一的。一位读者在阅读一部好作品时,完全可以对多个人物都产生认同感。这个认同感并不是狭义到将读者自己代入每一个角色中去体验,而是对于书中的——且多数是虚构的人物——认同其观念和目标、共鸣其感触、喜悦其成功、惋惜其挫折。
读者并不是非得幻想“如果是我会怎么样?”想一想传统英雄史观的评话中,那些听众也可以说是广义上的读者了,他们会把自己代入某个具体的英雄?还是将其视为偶像?
似乎这里面有个规律:越是心智低下、幼稚的受众,越爱在听过戏/评书之后玩角色扮演游戏;而心智越高的,即使将评话夸张化的演绎信以为真,也只会套在别人身上,而不是自己身上。
比如《风波》中说“保驾的是张大帅……一支丈八蛇矛,就有万夫不当之勇”的赵七爷,固然可笑,但总好过阿Q。看那阿Q时不时便“我手持钢鞭将你打”,显然是将戏中角色上了自己的身。
具体举例或有不妥,我思考的结论便是:观众再怎么投入,越是心智成熟的人,越容易成为看客,也会为故事中的人物或悲或喜;却不大可能产生“我就是龙傲天、此宝盒该为我所有、此人合该为我小弟”的感觉。
注:随着学习和思考的深入,我的观点在此后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如果这一篇不贴出来,后面的笔记中很多内容会显得没头没尾。所以在反复斟酌之后还是把它作为单独一篇贴出来,明天再继续更新后面的笔记。
在我启用订阅号之前,在笔记本上书写了5篇读书笔记,这是第2篇。等到把这些存货都搬运到电脑上再发到订阅号上之后,我就要现写现发了。
学习和思考,就是一个不断更新知识和对知识的理解,不断否定“过去的我”的过程。把这篇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被我否定的笔记搬运上来,既算是对“过去的.我”的尊重,也算是给大家提前打个预防针:
以后我很可能还会有新文否定旧文、未来的我否定过去的我的情况。因为以后会是现写现发,就无法像这次这样提前预告“我的观点后面会变化”了。但这种否定是好事,因为这种对“过去的我”的否定印证了我的成长。
也希望每一位阅读我思考成果的朋友,都能与我交流乃至于指正、争辩。我当然希望获得读者的认同,希望获得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印证我的观点。但我更需要不同的思想来与自己的思想进行碰撞,这是对我的锤炼。
【小说写作教程的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知名小说作者谈写作01-29
英语小说读书笔记01-01
小说与写作的抒情散文04-10
小说《高老头》读书笔记01-09
小说《格列佛游记》读书笔记01-07
小说《简爱》读书笔记范文12-31
小说《呐喊》读书笔记范文12-31
《西顿动物小说》读书笔记04-21
小说《追风筝的人》的读书笔记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