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写景作文教学实录(2)

2017-09-20 写景

  生:火红火红说明了太阳的颜色。缓缓说明太阳升起的速度很慢。

  生:大树慢慢变成金灿灿的摇钱树

  师:这句话很有意思啊!说明太阳的光线是金灿灿的。

  生:我觉得最后一句红薯比喻得不是很恰当。

  师:恩可以变成“大地也被染成了红色”或者“大地也变成了红色的海洋”。还有谁再来分享一下你的作文片段。好张艺潇

  “早晨,天还灰蒙蒙的,一束金光透过云雾打破了黑暗,她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过了半天,才慢吞吞地探出了脑袋。旁边的山的轮廓被太阳照得清晰可见,天上的云雾像被火烧着了似的,慢慢的,天空越来越白太阳光也渐渐地变弱了。

  师:写的怎么样?好不好?好多同学已经忍不住地给他掌声了。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在哪里。你们特别欣赏它哪些地方?词语也行,句子也行。

  生:她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过了半天,才慢吞吞地探出了脑袋。把太阳比喻成了害羞的小姑娘。

  师:噢用了比喻的写法。而且“探出了脑袋”运用了……拟人的写法。而且于老师觉得有个词用的很好,“过了半天”,这个写法有点像我们《观潮》里运用的写法,景色变化有一个时间段,“浪潮越来越近……”很多同学忽略了这个,张艺潇同学学以致用,很好。

  师:还有一句话写得非常好:一束金光透过云雾打破了黑暗。打破这个词用的很老练。还有:“天上的云雾像被火烧着了似的”,形象不形象。

  师:好,时间关系,今天的片段练习就先到这里,那么,这周的作文,就来写一写景物。

  生:(学生叹气)

  师:不要叹气,其实写作文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难。刚才大家不是也叹气吗,最后不是也很好地完成了片段作文。大家要有信心,一定可以完成得很好。那么,这次的作文要求写暑假时去玩的一个景点,不是景区,是景点。景区是一个大范围的,很多同学又会把买票、吃零食写进去。这次要求写景点,直接从写景开始,前面的都省略。像《桂林山水》那样,直接写山,直接写水。第二个选择,可以写自然景观,比如刚才写的早晨的日出,火烧云,这些都是大自然的景观。整篇作文于老师的要求就是——?

  生:抓住景物特点!

  师:挺清楚要求了,好,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篇二:名师写景作文教学实录

  一、为景物添色彩

  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绿油油的树叶,红彤彤的苹果……不管什么景物,都有自己的颜色,世界正因为有了这么多的色彩,才更加绚丽多姿。习作中的景物如果缺少色彩,读起来就像看黑白电视,加上一点颜色呢,“黑白电视”自然就变成“大彩电”啦!那么,怎样给习作中的景物着色呢?除了平时认真观察外,还要恰当地运用描绘色彩的词语,如:“只见大大小小的摊位上摆满了各种蔬菜,有又细又长的豆角、紫得发亮的茄子、又绿又嫩的油菜、红里泛黄的西红柿……一位戴着白色围裙的阿姨正在大声地叫卖着:‘青萝卜,青萝卜,新鲜的潍坊青萝卜!’”

  读完这一段,我们眼前一亮,哇,这些蔬菜好新鲜哪!为什么会取得这样的效果呢?就因为作者在文中巧妙地为蔬菜增添了色彩,像“紫得发亮、又绿又嫩、红里泛黄”等。

  如果留心,你会看到,一些景物的颜色还在不断地变化呢。如:“天上的火烧云真美啊,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白……”这句话中,作者连用了四个“一会儿”,让我们看到了不同时间不同色彩的火烧云,并将它的变化展现了出来。

  二、景物也说话

  大自然中的景物不光有美丽的颜色,还会发出不同的声响。每天,我们睁开眼睛,就能听到“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嘟嘟嘟”的汽车声,“哗啦啦”的风吹树叶声……这些声音,组成了一首美妙的合奏曲。描写景物的声音,能给人听觉上的美感,让人经久不忘。如:“妈妈刚刚走进院子,一群小鸡就叽叽叫着迎了上来,两只小黄鸭不甘落后,也嘎嘎嘎地向前跑,拴在木桩上的那只小白羊来回转着圈儿,急得咩咩叫……妈妈笑眯眯地撒下一把玉米,说:‘别急,有你们吃的。’”这里,小作者写了几种小动物的声音:小鸡叽叽,小鸭嘎嘎,小羊咩咩……这样一来,小动物急于吃食的情景就显得生动多了。

  当然,除了直接摹声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比喻、拟人的手法来描写景物的声音。如:“田野里,老师领我们倾听春天的声音。闭上眼睛,罩起耳朵,我听到了春风柔和的声音:‘快走呀,花儿在前面等我们呢。’我听到了小草欢快地叫喊声:‘妈妈,外面真热闹,我要出去玩啦!’我听到了麦苗拍手的声音:‘比一比,赛一赛,看谁长得快!’”这里,作者通过合理的想象,运用拟人手法,描写了春风、小草、麦苗的声音,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万物闹春的画卷。

  三、让景物“动”起来

  大自然中的景物,有的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如山峦、树木、睡眠中的动物等;有的处于运动状态,如波涛、流云、奔马、飞鸟等。对于同一景物,在不同的时间段,状态也会有所变化。如树木,我们看它的形状、高矮、颜色等,这是静态,而刮风、下雨、落雪时,它又在不停地动。习作中,如果只描绘景物的静,给人的感觉不活泼,而只写动态,又显得不够稳定。只有将景物的静与动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笔下的景物才会具体、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

  “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这是对雪后景物的静态描写,而“摇晃”“簌簌地落下来”“随风飘扬”则写出了雪后景物的动态美。

  描写时,我们还可以抓住景物的特征,恰当地选用动词,把静态的景物写成动态的景物。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小草本是静态的景物,小作者巧用了一个“钻”字,描绘了小草生长的状态,展现了春的生机与活力。

  四、景物也有错

  大自然的风风雨雨、一草一木都能寄托人的情感,抒发人的情怀。同样一朵花,在风儿吹拂下,心情愉快的人,觉得它特别友好,在不停地点头微笑;忧伤的人觉得它很不顺眼,在不停地嘲笑自己。我们描写景物时,不能像拍照那样,镜头对准什么地方,就把那里的所有东西都拍摄下来,而要有所选择,选择有特点的景物,并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感受、感情写进去,使习作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如一位同学写自己在家里挨了妈妈的批评,掉着眼泪跑到大街上看到的景物:“路上静悄悄的,一个人影也没有。两旁的白杨树一动也不动,好像在想着无限心事。往日活泼的鸟儿也不再跳来跳去,偶尔叫一声,似乎在为我鸣不平。树下各色的花儿,不知为什么,都把头深深地低垂了下去……”

  这里,小作者因情绪低落,感觉白杨树“在想着心事”,鸟儿“为我鸣不平”……这就是把自己的感情融入了景物描写之中。做到情景交融,在方法上,可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写实与想象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引起读者共鸣。

【名师写景作文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1.作文课堂教学片段实录

2.《名师》阅读答案

3.名师的阅读答案

4.名师指导:教你写高考作文

5.【推荐】名师作文300字三篇

6.名师指导中考:立意是作文的“灵魂”

7.名师指点:给材料作文先读懂材料

8.名师指导:英语减少词法错误

9.新东方名师励志语录

春雨写景状物的作文 初中生优秀写景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