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场散文

2020-10-28 [第四单元]写一篇散文

  乍听菜市场,你定认为那是一个庸俗,市侩的地方。泛着浓郁的市井气息,那些挣扎在生活边缘斤斤计较的女人们的世界。比起那些高档的会所他的确就像是提不起的“猪大肠”,但是别忘了,“猪大肠”也会让进入高档会所的男女们咀嚼的满嘴流油。真认为菜市场是大妈们的世界,我便说你定不是一个会生活的主儿,也一定是一个不能将家打理的井井有条,将孩子教育的知书达理的人。

  也许你会说:菜市场充其量那不过就是家庭主妇的场所,家庭主妇又识得几个字呢?那你可别小看,柏杨曾在一篇文章里说过大致这样意思的话:这个世界没有女博士,女作家,女科学家,对这个世界不会有什么影响,可是如果没有家庭主妇,这个世界是真的无法正常的运转下去。细思量,道理是大的很呢?这是本质的问题。女人的身份是洗衣,做饭,养娃。便如着菜市场是人之命脉所在。

  更多的爱,更深的牵挂。对孩子的,对丈夫的,那些职业女性怎能和家庭妇女相比。她们有更多的时间也有精力,更多的是比起职业女性的谦虚和低调,她们还保留了女人最原始的质朴。这亦如这露天的市场,比起超市里用薄膜包裹的打着什么所谓的“富硒,有机蔬菜”就自然地多了。

  “相得益彰”便是女人与菜市场的完美结合。

  女人的饭食维系着一个家庭完整的情脉。佛说: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便是有滋有味的,有一个女人的生活。这不仅是指家庭妇女。

  会生活的女人是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的,一个女人不会做饭,即失去了生活也失去了乐趣。更是失去了一个家庭的健康和谐的发展。难怪说:一个民族的兴衰取决于女人,家庭的幸福指数取决于女人。至于教育,其实女人不需要有多么渊博的知识,只取决于女人对生活的态度,对生活的耐心,便是孩子能从母亲身上学到的最棒的知识。

  女人肩负着民族的兴衰,菜市场就是最初孕育的摇篮。而一个城市的晨钟便也是从这里开始敲响的。

  从今我也便是这其中的一员了。

  等到我留恋其间的时候已经是日上三竿了,那红的,紫的,绿的,黄的,都甑明瓦亮。青翠欲滴的排列在摊位上。放眼望去,一片的'绿影重重,人影幢幢。前俯后仰,车水马龙。好一个明亮亮的天,湿润润的地,朗朗堂堂的清平世界。

  瓜果的清香,时蔬的水嫩,刚出锅的包子,仿佛让我置身于古时的“江湖”之中。来往的尽是些“麻屣鹑衣”的市井小辈,当然“高手在民间”,便也能看见腰配刀剑,头戴斗篷的大侠们。此刻都在这集市上歇脚,打点,伺时动机。这就是古时候的集镇。如见改换了门庭,然而同样的包罗万象。临街的买菜,门面照例是靠后的。热气腾腾的包子店,馄饨坊,烧饼铺,豆花摊。面庄,小酒楼,茶馆,成衣店,理发剃头房。卤菜凉拌车,烧酒的幌子,银饰匠铺,胭脂水粉,杂粮五谷,一应俱全。当然“挂羊头卖狗肉”的有,跌打损伤的虎皮膏药也不缺,还有就是市场旮旯的那些什么“温州洗头房”散着那股氤氲,暖眛的气息。一千年前,两千年前,历史滚滚的车流,带走的只是朝代的更迭,君主的易位,而生活永远都是这吃,喝,拉,洒,用。这菜市场便是远去岁月剥落的“活化石”。中国的文化何曾变过,女人还是和家息息相关。千年来,女人的位置就在那柜台的后面。

  20岁的女人,对菜市场或许不屑一顾。可10年后,当她认准了自己的另一半,便也就认得了将这个家紧紧团结起来的那条通往菜市场的路。这就是女人,这并非就一定是女人的责任,但是这却是女人的身份。

  菜市场何曾是什么庸俗的地方,是一个女人一生的舞台。四季是背景,小商小贩是配角,瓜果菜蔬是道具,上演着人生的悲喜剧。

【菜市场散文】相关文章:

去菜市场07-13

去菜市场09-14

逛菜市场作文03-06

热闹的菜市场08-08

未来的菜市场07-13

新年的菜市场07-13

热闹的菜市场作文03-06

作文菜市场真热闹08-08

第一次逛菜市场05-18

第一次逛菜市场作文08-24

会用钱,才会成事散文 一壶酽茶静夜听雨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