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希望引导教育心得体会

2021-02-25 心得体会

  对于孩子,相信大家都有一套教育的经验,我们的孩子,三岁以后独立的性格逐渐养成,她们开始有自己的思想。有时,她总会有很多的为什么,有很多的反抗情绪。遇到这种情况,许多时候,我们可能都会发火,施以暴力或者言语恐吓。其实这样做法,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是不利的。我们可以通过与孩子沟通交流,转移其思想注意力,根据其所表现出来的言语和行为,因势利导,运用“希望引导”的方式,将其引导到您所想要达行为状况上来。

  我家的女儿喜欢睡懒觉,每天早晨我们先起床洗脸刷牙,一切完成后再去喊她起床,而她总会不耐烦的说:“再睡一会儿,还想睡一会儿。”

  “起床了!”

  “不要。”

  “起床啦”

  “不要!”,每天总在这样的消磨战中磨磨蹭蹭,不情愿的起床。

  昨天晚上,家里的母猪生小猪。爷爷在猪圈边上守着,都快晚上9点了,女儿提出想要去看小猪。答应了她的要求,摸着黑,来到猪圈边上。已经有6只小猪出生了,黑的,黄的,白的,女儿看了高兴坏了,迟迟不愿意回去睡觉。后来,爷爷说:“到了明天,母猪会生下更多的小猪的,明天再来看吧,先回去睡吧。”女儿听到会有更多的小猪出生,就答应了,蹦蹦跳跳的回房睡觉去了。

  第二天早上,我们和往常一样的早起在卫生间梳洗。听到女儿在床上的`声音,过去一看,她已经自己在穿衣服了。问她为什么今天起得这么早,她说:“要去看小猪。”原来她昨晚的事一直惦记着,所以起这么早呀。穿好衣服,她说:“爸爸、妈妈,我先下楼去了。”没等我们回答,她已经先自顾向楼梯走去。

  通过看小猪早起这件事,再联系到以前每天早晨的表现,我突然有所感悟,想想我们自己的童年时光,也是同样的感受。如果今天是平平淡淡的一天,早晨就不想起床,如果今天要去春游,今天要去哪里玩,那就比谁都起得早,而且晚上还睡不着觉,也许这是人的一个通常的心里想法。 给我的启发是,我们是不是可以抓住这种心里想法,正确的引导孩子,给她以“希望”,这样,自然而然,一些不良的日常行为规范逐渐通过“希望引导”被纠正,而且代替或取消了以往的粗暴教育方式。而在孩子的心里,也得到了被理解和尊重的满足。

  当然,我今天提出的“希望引导”的观点,涉及的面很广,并非简单仅仅是父母想孩子达到自己的要求目标而做的简单承诺。比如,如果孩子在学校里,考试取得好成绩,给多少钱奖金;孩子每天把饭吃完,带她去超市买东西等等。这样的承诺或者希望,可以有,但不能太多,且不能每次都一样,这样“希望引导”的效果将会大大降低。因此,建议如果孩子把这碗饭吃完,你就可以增高多少厘米,可以像谁(她心目中的印象)一样高,你就可以篮球打得更好(如果她喜欢篮球的话)。而不是一个个模糊的奖励希望,或者过于困难的要求,如“孩子,你每天都把早饭吃干净,就带你去海洋公园玩。”这个希望中,虽然去海洋公园很诱人,但她也明白每天要把饭吃干净的要求太大,太模糊,久了,她也就会放弃,回到原来的状态。另外,奖励的目标,也应该是有教育意义的,有内涵的,不能是“天天做好某件事,去超市,去KFC,去……”而也许是完成了什么样的要求或者事,她会有什么样的成就这样会更好。当然,偶然的一次,也可以承诺是去超市或KFC,但不能太多,去海洋公园可以增加孩子的知识面,拓展视野。但去超市,她想到的更多可能就是好吃的东西。

  当然每天的“希望引导”,要求父母要有很多的创意,每天要去制造这个“希望”对于家长来说也是相当有挑战的一件事。因为大家都知道,一件事做一次容易,做许多次就不容易,何况,做许多次并且每一次都不一样,更难。所以更需要我们父母用心去做。

【浅谈希望引导教育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浅谈“教育方式”作文750字10-28

兴趣引导人生作文09-04

读《爱的教育》-“希望”有感作文1000字04-05

希望05-28

引导作文400字六篇08-03

种下希望11-02

播种希望05-12

希望作文07-26

心存希望07-13

希望妈妈快乐08-02

隔代教育的利与弊心得体会 完善自己的人格,和孩子一同成长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