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作文

2021-08-14 心理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心理作文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心理作文 篇1

  写于三十年代的文艺理论书籍。这才知道现在的文学概论中的许多东西原来也不过来源于它,区别只是现在的文学概论更加晦涩,同样一件事,朱光潜已经说清楚的,现在的书偏要说不清楚。

  对比朱光潜自己的《西方美学史》和他学生的《西方美学史》,只要看上几页,就知道什么叫境界的差异。

  只有真的读到一本好书的时候,才会明白为什么会有人把作家称为“老师”——这是一种直觉的冲动(只可惜这个名称现在被用滥了)。

  你我都无福坐在这位大师的课堂里,然而在这本书里,你可以看见严肃的介绍定义,严谨的爬梳脉络,还有通俗如口语的文字解说,和“还好哲学家为数不多”的小玩笑。

  这本书,本来就是朱光潜的课堂讲义——真正的好老师、真正的好教材。

  我要庆幸我的大学课堂中,也遇上过不少好老师。

  他们既不会满腹经纶,却拒人于千里之外;也不会上课吹牛下课拉瓜,貌似很有亲和力,却什么也没教。

  书里传达出的,是一种让人亲切到想流泪的气氛——真正的大学课堂。

心理作文 篇2

  “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通俗地解释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大家都这么认为,我也就这么认为;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就跟着这么做。

  有的人对“从众”持否定态度。其实它具有有两重性:消极的一面是抑制个性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使人变得无主见和墨守成规;但也有积极的一面,即有助于学习他人的智慧经验,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减少不必要的烦恼如误会等。

  在日常交往中,点头意味着肯定,摇头意味着否定,而这种肯定与否定的表示法在印度某地恰恰相反。当你到该地时,若不“入乡随俗”,往往寸步难行。因此,对“从众”这一社会心理和行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认为“从众”就是无主见,“墙上一棵草,风吹一边倒”。

  自然,生活中,我们要扬“从众”的积极面,避“从众”的消极面,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遇事和看待问题,既要慎重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从而使判断能够正确,并以此来决定自己的行动。凡事或都“从众”或都“反从众”都是要不得的。

心理作文 篇3

  不知道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碰到这样一种情况吧。就是一个人以前和你的条件都是差不多的,无论是她的学习,她的家庭情况,甚至她的零用钱都和你差的不太多的人。相信这样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也并不算少见吧。是了,这样的人到处充斥在我们生活中,可有时候,假如发生了改变,你会怎么办?

  改变就是这个人突然变得样样都比你好,她的家庭可能一夜之间中了彩票,中了几百万,突然她的零用钱就飙涨,她的学习也因此变得很好。原本我和她算是一样的人,成绩中上,家境一般,零花钱也就不过每月五十多左右的样子,可如今她的家境优渥,成绩也上涨了不少,我感觉自己就好像和她是两个世界的人了。但明明前几天,我们还是一模一样的人,几乎什么地方都差不多,也正是因为她和我差不多,所以我对她没有羡慕更没有嫉妒,只是平平淡淡的把她当成我的好朋友而已。可如今,这个世界的天差地别,和有些人突然就比你好了,好很多很多,是你需要仰望的那种高度了。不管是谁,我们都不是圣人, 有七情六欲,对这样昨天还和你是一样的普通人,可后来如果她从和你一样的灰姑娘成了公主,谁会开心呢?人性丑恶,不过如此,哪怕深知,我心里也没有过多的嫉妒,就是多了几分原本不属于我的情绪,三分羡慕,两分心里的挣扎,剩下的则全都是不平衡了。

  是了,人的心理啊,真的特别容易不平衡,也很脆弱。原本和你差不多的人,突然就升上了云端,而你则还是土地上的泥,怕是没有人还是能笑得起来的吧。面上再怎么宽容,心里到底还是有些不平衡的,我们有时候啊,人都是忍不住的去渴望更美好的东西,可如果这样东西你苦苦追求了许多都没有得到,而以前和你差不多的人如今却得到了,那你定然是会心里不平衡的。如果这个人原本就比你好很多,哪怕他考到了九十多分的成绩,而你只有七十多分,你也不会太难过吧,因为你本就知道你们之间到底是有差距的,你怎么努力可能都改变不了,这早已经潜移默化的改变了你的生活,成了你人生中的习惯,你到底还是不会有太大的感觉。可是,云泥之别,原本和你一样的人,突然就成了云朵,而你还是过着和往常一样的生活,这样,谁能甘心?人嘛,说的粗俗点,那么就是这样的,原本就高高在上的人,我们早已经习惯,可和自己一样的人我们却往往接受不了。

  是了,这就是人性。容易不平衡,为什么不平衡,因为别人的改变。可很多时候,我们却从不想着自己去改变,为什么我们会心里不平衡啊,那是因为我们自己没有努力啊,甚至甘于平凡。这样想想是不是就好多了?生活中嘛,难免会有像这样从野鸡到凤凰的人, 如果每个人我们都去嫉妒都不平衡的话,那么我们会爆炸的。何必呢?别人的机遇那就是属于别人的,如果我们真的太渴望,不如自己脚踏实地的好好努力不行吗?终有一天,你会达到你想要的那个高度的,我相信所有善良并且努力的人, 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心理作文 篇4

  阴天,雨淅沥沥的下着,窗外的风儿簌簌作响,窗帘忽然极不情愿的向外刮去,伴着那风声,我的思绪不由得飘向过去,过去那所给我留下阴影的昏暗的房子。

  “扑通”我被愤怒的爸爸狠狠地踹了一脚,重重的栽倒在了地上,后背不知被什么东西嗝的生疼。然而,我无暇去顾及这些了。

  “我……我真的……真的没听见,呜呜呜……。”我边擦着流满脸颊的眼泪,边呜咽的解释说。

  “……”

  这时的我哭得厉害,根本听不见爸爸在说些什么。

  “啪”又一巴掌猛地打在我通红的脸上,我哭得更加忘我,什么都不知道了,唯一能感觉到的,是脸上火辣辣的疼痛。

  “啪”“啪”“啪”爸爸诺大的巴掌似雨点般无情地落在我的脸上。

  终于停了下来,可能是爸爸累了吧,而我像个没有翅膀的小鸟,恐惧地缩在墙角,伤心地抹泪,忘记了擦拭嘴角的血丝。

  “呼……”风已经不再平静,我努力地摇摇头,妄想借助窗外的狂风暴雨,阻止那个可怕地噩梦再次出现在我的脑海。

  “啊!”已经趴在桌子上哭着熟睡的我被耳朵上的疼弄醒,我嘶喊着,哭嚎着,多么希望妈妈立刻出现在我的面前,我知道,爸爸担心妈妈回来后,看见我的脸肿了会和他吵架,才拽着我的耳朵来到洗脸盆前,无意间,在清澈透明的水中看见了脸肿得像桃子似的自己,只得捧起一汪清水洗脸。

  时间像水一样 ,流逝的那么快,快得让人察觉不到。

  转眼间,两年过去了,这个噩梦还是不依不饶地再次浮现在我的眼前。

  我轻轻拭了脸旁静静流淌的眼泪,在心中暗自感叹:也许,永远也不能忘记了吧。之后,我竟不知原因的莞尔,哈哈……因为没听见爸爸说不让花那么多钱,就贸然给一个自己不是很喜欢的老师过教师节,花了二十一元钱买了一束花,钱没了,花也没了,却挨了一顿打,真是造物弄人啊!

  这几年间,我也曾试图忘记,去感受爸爸给自己的一次次补偿,爸爸会容忍我平白无故地发脾气,会买一些好吃的哄我开心。可是,终究忘不了,也许,时间会淡化一切吧!虽然始终不能忘记,但爸爸给我的一次次父爱,让我的心逐渐温暖,慢慢地,心中那块坚硬的冰融化了,也化去了心头的恨意,我的心灵之门面对爸爸不再封闭,厚重的铁门缓缓地向爸爸敞开,去迎接那一缕缕温柔的阳光。

  风悄无声息地停了,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我又挽起窗帘,去享受雨后明媚的阳光。

心理作文 篇5

  和所有正在经历着考验、煎熬的考生们一样,三年前正在备战的我也一样曾走在成功与失败的边缘。在考研这个平衡木上跑马拉松,技术、耐力固然重要,但是决定胜负最关键的还是心态。心急了就容易掉下来,懈怠了就会被落下。当考研的帷幕完美的落下,现在回想起那时的心态路程,可谓是一波三折。

  在考试的前期,中期和后期,我的心态用可以用三个词来形容:纠结、紧张、坦然。

  纠结

  在开始准备考研和投入考研的前两三个月中,内心是十分纠结的。因为怀疑自己的选择是不是对的,不知道自己的能力是不是能完成这个重任,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让我无法安心学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成绩没有丝毫进展。后来看到很多和自己情况差不多的同学都下定决心考研,而且父母对我的决定非常支持,我这才坚定了信心。

  买了很多复习材料,每天坚持学习12个小时,经过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随着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我发现考研可能没有我想的那样坚不可摧。

  紧张

  在几乎近半年的复习过程中,紧张的情绪一直没有彻底放松过。现在作为过来人,觉得当时的紧张是正常也是必要的。因为必须要抓紧时间学习,松懈是考研的大敌。但是紧张不是焦虑,焦虑会导致复习思路混乱,严重的会影响身体健康。

  当时我和我下铺的同学都在备战,但是她的好胜心太强,在大家都步入正轨时她因为看不到自己的优势而变得过度紧张。每天的作息时间彻底打乱,晚上只休息五六个小时,吃饭也是匆匆忙忙。所以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因为体力不支住进了医院。而我不同,我的紧张是把所有能利用的时间都灵活的用上,比如和同学排队买饭时会探讨今天学的知识点,这相当于又复习了一遍。同时保证休息和放松的时间,我每个周末都会抽出半天时间去超市购物,算是减压的一种方式。

  坦然

  临考试的前一两个月,我突然犯了脑袋空空的考试“高原综合症”,顿时变的非常害怕,怀疑学的东西是不是真的一夜之间消失了。这个症状在政治上表现比较明显,为了避免心情更加糟糕,两三天的时间我选择了放弃政治复习。

  后来我发现这个方法确实不错,过了这两天再看政治,学的知识就都“飞”了。反而变的更加自信,心态也坦然了很多,而且这种坦然让我在考场上更加沉着。如果学弟学妹也遇到了相似的状况,不妨一试。

  因为考研是个耗体力、耗脑力又耗心力的拉锯战,所以保持心态的慢跑,不要让心态“过山车”,学着调节心态的奔跑速度和节奏,等你踏出考场时,你就会发现,原来考研考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场心理素质之战。

心理作文 篇6

  我想,也许要换一种方式,把我的种种感悟,特别是很多访者所给予我的`宝贵精神馈赠,用字去表达,去传递一种友爱和成长的信念。一本书的定价不过几十块,普通人吃一顿家常饭的花费。如果有人在看到这书的时候,书中某句话轻轻地碰撞了一下他的心,引发了一点点思考,就是我莫大的喜悦了。

  ——摘自毕淑敏《心理咨询手记》前言

  这句话引起了我莫大的共鸣。作为老师,面对学生,难道不正是这种心理吗?如果我们能教给学生一点知识,给予学生一点生活上的帮助,给学生一点人生的启发,我心里也会感受到莫大的喜悦。同样,今天我所写如能给大家一点思考,我也同样感到莫大的喜悦。

  《谁是你的闺蜜》一中的张小锦不惜花钱要除掉妈妈的闺蜜,原因很简单她认为妈妈的闺蜜在毁掉她们的家庭。可是妈妈的闺蜜并不是大家想的那样是一个"小三"相反,妈妈的闺蜜对"小三"深恶痛疾。正是由于她一直鼓励小锦的妈妈与出轨的小锦爸爸离婚,所以小锦才想着要除掉这个人。天真的小锦以为只要没有了妈妈的闺蜜,她们家庭就不会破碎。小锦之所那么讨厌妈妈的闺蜜,原因还有就是妈妈总是以为她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知道。于是妈妈选择把所有事都瞒着小锦,只跟自己的闺蜜讲。而小锦认为自己才是妈妈最应该倾诉的人,自己才是妈妈真正的闺蜜。于是她想尽办法吸引家长的注意。她装生病,她逃学,她离家出走。小锦很苦恼,妈妈不理解她,以为她什么都不知道。爸爸不理解她,认为她任性胡闹。老师也不理解她,觉得她无心向学。

  生活中我们总是以大人自居,小孩永远是小孩。殊不知,小孩已经在我们不知道不觉中长大了。他们想的,他们懂的比我们比能想象到的要多得多。这个时候如果没有一个恰当的引导,也许她就走进了死胡同里出不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可是为人父母却不用考证。可是大家都知道,父母对于孩子说是多么重要的啊!父母教育孩子、与孩子相处的方式直接影响这个孩子的成长。

  作为家长,我感悟到一定要以爱与平等的交流作为前提,一定的心理知识作为辅助,把我们的孩子引领到一条光明的大道上去。切不可以为孩子好,就作一味的隐瞒。这其实就是以爱的名义行伤害之实。家长也是需要考证的!如果你是一名合格的家长,决不能故步自封,(fsir)一定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认识,提升自己的修养。只有这样,你才能做孩子的真正引路人。还记得以前我看过一部记录片《镜子》,讲的就是父母、家庭对孩子的不良影响。原有很多时候,孩子的错都是大人的错。

  作为老师,我感受到的是老师之路任重道远。老师一要定时开展心理教育,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疏导。当今社会,充斥着各种各样数据信息和现象。而这些都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学生的心理不像成年人,需要我们去挖掘,我们应走进他们的心灵,进行疏导或激励。要知道,站在讲台上时,我们的身份是教师。在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时,我们应该忘记教师的身份。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一位教师掌握的一门技术。老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拥抱都可能改变一个人。我们要学会用科学的助人知识帮助身边的人,减少或避免悲剧的发生。

  我一向喜欢毕老师的作品,是因为我认为她的作品洋溢着人性的温暖。这一本《心理咨询手记》也是这样。作为心理咨询师的毕淑敏,总是面对千奇百怪的咨询者。这些形形色色的咨询者有着各不相同的生活和问题。从他们的身上,我们也许能够看到自己的影子。

  希望你我读罢此书,都有所获。

【【必备】心理作文合集6篇】相关文章:

1.【必备】心理作文合集9篇

2.【必备】心理作文合集5篇

3.【必备】心理作文合集八篇

4.【必备】心理作文合集五篇

5.【必备】心理的作文合集7篇

6.【必备】心理的作文300字合集八篇

7.【必备】心理作文3篇

8.【必备】心理作文4篇

上一篇:矛盾心理作文 下一篇:侥幸心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