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习俗作文

2022-02-24 习俗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婚礼习俗作文(精选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婚礼习俗作文 篇1

  国庆节期间,来参加一个婚礼,有幸参观了铺新娘床这个隆重的仪式。

  前几天,舅奶奶打电话给奶奶,叫他帮舅舅铺新床,舅舅要结婚了,听说铺新娘床的人也是有讲究的,必须是福寿双全的人才可以,所以就叫奶奶去了。铺床要两个人,预示着好事成双。奶奶就叫妈妈一起去了。吃过早饭,我们就出发了。

  来到新娘家,新娘家可真漂亮呀!三室两厅,舅舅的新房在主卧室,奶奶和妈妈先把新娘的房间打扫干净,从衣柜里拿出:新的红色四件套,红色代表喜庆,两个红盒子,艾叶,嵩草,花生,红枣。铺上床垫和红色的床单,在床垫于床单之间撒着夫妻恩爱的艾叶和嵩草,边撒还边说:“青草绿,稻草黄,我给新人铺新床,铺到东头生富贵,铺到西头生儿郎。”然后把被套套上去,不要拉拉链,让新娘自己拉,这代表早生贵子。接着拿两根一样长的新针和两根红线,缝上去的红线也有讲究,长度必须从被子的这头到那头,中途不能接线,意思是两位新人白头偕老,在被子最后留下三针长,这是让新娘自己缝,因为新娘子以后就是这个家的女主人她要自己做事情。将被子叠好后放在床头,在被子上放两个红枕头,两个枕头之间放着两个红盒子,,红盒子里放着果子,大糕,红枣,花生,让新娘新郎吃。铺好床之后,再撒一些大糕,花生,红枣在床中间。我们那儿有个风俗,铺好床之后,要让一些小孩子上床吃撒在床上的东西,意思是早生贵子。最后,奶奶抱着弟弟上床,这小家伙一点也不老实,一上床就拿了一个花生,吃了一半扔了,有拿枣子吃,边吃边扔,妈妈看他太淘气,就抱走了他。

  新房里的事就全好了,最后,我们就到餐厅吃桂圆汤,我们心里就像桂圆汤一样甜。

  婚礼习俗作文 篇2

  前两天,我去妈妈的老家—山西平定参加表舅的婚礼了。

  我是婚礼的“一叫孩”,就是要过去接新娘,新郎的姐姐也要去,所以妈妈也去了。过去时我披着红布,我很奇怪,为什么要这样?回去时又多了一条绿布,顿时感觉热了不少,妈妈解释说:这是婚礼的习俗“披红戴绿”,所以我能有什么办法来拒绝呢?反正我以后也不能这样几次了,所以我忍住了。婚礼习俗还有很多,比如不能空腹接新娘等等。

  鞭炮声好响啊!我们开着车,转眼就到了新娘住的宾馆房间。这个房间号非常奇怪,“88888”。新郎先给守房门的人行贿,一人一个红包,每个红包里都装着一百元到两百元不等。新郎不给红包,看门人就不让新郎进门。进门后新郎又给了守在卧室门口的人一个红包,真是重重关卡啊。最后还要找新娘被藏起来的鞋,找不到鞋有要给红包。整个过程下来,新郎总共要给四个红包,总共六百元。习俗真可怕!看来钱不多的人注定在平定娶不到老婆。

  更可怕的是,新郎要背着新娘回家!新郎头上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流,这时,新郎朋友开始打新郎,因为新郎非常疼,所以要叫他以后疼新娘。在打新郎过程中,新郞摔倒了,新娘差点摔伤。我的天哪,太恐怖了!

  我收到了当“一叫孩”的红包,打开一看,一张闪闪发光的一百元映在我面前,看来这次努力没有白费!

  婚礼习俗作文 篇3

  我家的姑姑叔叔这几年陆续结了婚,他们的婚礼我都参加了。今天是小姑姑的婚礼,婚礼是在盛大国际大酒店,是合肥的知名大酒店。现在人的生活水品提高了,婚礼都在豪华大酒店。

  小姑姑的婚礼和别的婚礼一样,其实就是司仪在台上说一些吉利话、祝贺的话,然后新郎和新娘交换戒指,喝交杯酒,千篇一律。

  我对这些并不感兴趣,感兴趣的是吃。不同的饭店,有不同的口味。四川味辣的眼泪都能出来,如牛肉羊肉火锅,味道很足。上海菜喜欢放糖,甜甜的,很鲜。什么糖醋排骨,冰糖蹄膀,油而不腻,很美味。徽菜也很有特色,好吃!

  我最感兴趣的,是塞门缝钱。前年我叔叔结婚,接新娘前到银行换了一摞子零钱,当时我觉得很奇怪,接新娘干嘛要那么多零钱呢,后来我跟着叔叔去迎亲才知道, 他是按我们这里的习俗到新娘家“塞门缝钱”的。叔叔带着礼物和鞭炮来到新娘家门口先一挂放炮竹,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好像说:新娘出来、新娘出来,没有动 静,“放第二挂!放第二挂!”负责放炮竹的叔叔急忙放第二遍炮竹,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快点出来!快点出来!还没有动静。“再放!再放!”满地红花,像是 为新娘铺的红地毯。新娘还是不出来,叔叔就要去敲门了。其实,新娘的亲朋好友看到新郎来了以后,故意把门关了,这时里面会喊:“塞钱,不然就不给进!”就看叔叔把5元10元20元 的钞票往门缝里塞。听奶奶说过去日子穷的时候,门缝钱是一分两分钱,现在条件好了,塞的钱也多了。图的是个热闹。今天我在小姑姑家看到了里面抢钱的场面: 小姑姑家的那些年轻人:她的朋友还有我的叔叔姑姑们听到迎亲的人来了,一下沸腾起来,快关门!快关门!快快快,把门抵紧!快快快,外面在顶门,七嘴八舌, 叽叽喳喳,大着嗓门喊着叫着。看来外面的人气势很强。一阵骚动,门后堵了好多人。“门缝钱!门缝钱!”里面的人齐声大叫,外面的人似乎很不情愿的开始塞钱 了,哇!所有人都在抢,我也钻到人堆里抢。钱抢到多少没关系,但是这热闹的场面我是亲眼目睹到了门里门外就这样闹着,一直到舅爷爷舅奶奶下令:“不要闹了!”这下,我们才打开门让新郎进来。

  塞门缝钱真好玩!

  婚礼习俗作文 篇4

  听爸爸说,竹溪的十八里长峡自然保护区地处十堰市西南部山区,这里的`地域文化多元化,婚礼更是具有规模庞大、礼节繁多、风俗独特等鲜明特点。去年十一那天,我随爸爸一起去表哥家喝喜酒,就目睹了表哥的婚礼。

  天刚蒙蒙亮,接亲队伍敲锣打鼓出发了。接亲队伍中,有押礼、知客、媒人、抬嫁妆人等,人数多少根据新娘家陪嫁物品的多少而定,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

  我们准时到达新娘家。知客便唱礼,然后向厨房和梳头娘分发红包,接受筵席款待。

  随着清脆的鞭炮声,新娘的母亲宣布发亲,哥哥背着妹妹走出家门,新娘便嚎啕大哭,意为“哭嫁”,以此感激父母养育之恩,倾诉骨肉离别之情。抬嫁妆人将家具、家电等大件物品用两根涂着红漆的木杠绑好,被子、衣服、盆等日用品则由接亲队伍用木制挑盘端到新郎家。 一路上,鞭炮阵阵,唢呐声声,锣鼓咚咚,引来无数路人驻足观看。

  真正的重头戏要数“拜堂”了。新郎新娘在知客的引导下,新郎双亲端坐于高堂之上,新郎新娘结对拜天地、拜高堂、拜来宾。拜高堂时,新郎新娘跪呼爹娘,每叫一声,两位老人分别给新郎新娘发一个红包,叫得越多,红包越多:叫得越甜,红包越大。为了活跃气氛,知客常常紧跟时代步伐,创设一些“家和万事兴”“促和谐奔小康”的喜段子将拜堂仪式不断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拜堂后,新郎便用红缎带将新娘牵入洞房。

  此时,亲朋好友便在知客的安排下各就各座,流水席便开始了。一轮吃过,更换餐具,另一轮便重新上菜,喝酒,流水席一轮接一轮。

  闹洞房更是其乐无穷。参加人员不分年龄、不论辈份,想着法子和新郎新娘逗乐:猜谜语、喝交杯酒、讨喜糖、唱情歌、咬苹果……怪招百出,令新郎新娘防不胜防。

  夜深了,热闹了一天的宾客纷纷散去,整个婚礼便也宣告结束。

  婚礼习俗作文 篇5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十里乡俗就不同。”这句话说得真没错。今天,妈妈就带着我参加了她朋友的婚礼。

  天气是如此的好,湛蓝的天空像被刚洗过一样,万里无云。好似老天爷也在为婚礼锦上添花呢。

  激动的时刻到了——婚车来了!但车停后新娘并没有急于下车,则是男方派一个人拿着烧旺的干谷橞的茎绕婚车走了一圈。听人说:好像是烧邪气。我真的要尖叫了!因为新娘终于穿着雪白的婚纱出来了。(不知为什么,我看到美丽的新娘总是很激动,也许这就是小女生的天性吧,嘿嘿!)妈呀,这又是要干什么——只见两个人抬着一个大火盆出来了,放到新娘跟前,让新娘从上面过去。这又有什么讲究,也许是红红火火吧!此时,新娘有点不知所措了,笑容凝结在了脸上,她害怕火会烧到自己,就这么傻傻的站着。忽然,新郎抱起了新娘,还没等人们反应过来,他们已经逃回“洞房”了。(不然,等新娘过了火盆,大家一定会缠着小两口要喜糖的。)新娘从“洞房”出来时,已经换掉了婚纱穿上了礼服。媒婆把她领到了灶神前,给她蒙上了眼睛,然后把筷子和针放到了地上让新娘找。“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我摇了摇头)筷子代表着媳妇光吃不做;针代表她真心实意跟丈夫过日子。妈妈当时结婚还找到了针呢!”说着,妈妈幸福地笑了。接着就没什么意思了:入席,当听众,吃饭,喝酒,走人。

  也许有些人会认为我的家乡的结婚习俗很无聊,但你们错了,这是古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呀!

  婚礼习俗作文 篇6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习俗,大家知道我们这里的结婚大家都耳熟能详,但是你知道蒙古人民是怎么结婚的吗?蒙古族跟我们这里大不相同

  在蒙古族,结婚的首要倒是跟我们这里的一样,要选择一个良辰吉日,男方是要个女方送彩礼的,分别有现金、衣服、布匹、首饰、稻谷等,女方的陪嫁物是柜子、被褥、衣服、首饰、电器、自行车、大米、瓜子等,新房的钥匙,是由女方的母亲拿的,到了新郎家之后新郎的母亲,要用钱去把钥匙赎回来,在结婚的这一天,新郎和伴郎要去迎接新娘,有伴郎挑着去青菜,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新郎是不许说话的,就算吃饭,也是由伴郎来喂,新娘要有舅舅来抱上轿子,并有新娘的弟弟,配送到男方,新娘上轿后要哭泣,直至进洞房,拜完堂后,入洞房,新娘就必须停止哭泣,新郎为新娘掀开红盖头,摒弃在吃饭的时候,新娘要在洞房里吃独席,由新郎来添饭。

  第二天,新婚夫妇要回娘家,还要再在女方家中,拜一会堂,岳父母,还要给新婚夫妇银镯,之后,就要回男方的家中,在路上遇到什么人,都不能说话,但是回到男方家加后,要在拜一会堂。

  第三天去上祖坟。新婚夫妇在姑娘和小伙子的陪伴下,挑着猪头等供品和食品去上男女双方家的祖坟。回来后,新娘烧火,新郎挑水,给长辈和同伴烧洗脚水。婚礼再这样就结束了。

  在婚后的七天的时间里,不能回娘家,而且还不能在别人的家中住宿,蒙古族有男子可以另娶,而原配妻子却不能改嫁的习俗。

  婚礼习俗作文 篇7

  每个人的家乡都不一样,而且都拥有其独一无二的习俗特点,如绍兴的黄酒节、内蒙古的“那达慕”、山西的黄河灯会……我的家乡是湖北,那里最独特的习俗就是结婚。你可别小看这结婚的习俗,它可是我家乡最隆重、最热闹的习俗。

  在结婚前夕,男方要在家里祭拜天地、祖先等,告知他们有婚事要举行,祈祷他们保佑自己婚事美满、幸福。

  结婚当天,男方出门去迎娶新娘之前还要再祭拜一次祖先,以示自己要出门迎娶了。男方乘坐迎亲车队去女方家中迎娶,迎亲车队最好是六的倍数。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表示庆祝。每每这时,同村的人也会同新郎一起燃放鞭炮,以表示祝贺。新郎到达新娘家后,先向新娘家人问好,接着持捧鲜花给新娘。每到这个重中之重的时刻,新娘的姐妹或好友总是会刻意阻扰新郎。每每看到这样的情景,小孩子都会躲在一旁“咯咯”直笑,快乐极了!经新郎苦苦哀求后,新郎最终以九百九十九元的红包礼成交,比喻新娘新郎在一起长长久久。新郎给予新娘捧花后,将新娘挽出大厅,要带新娘去新郎家了!

  新郎与新娘一起上香,接着祭祖。新娘向父母叩拜、道别,新郎只要行鞠躬礼就好了。所有人都要离开新娘家时,绝对不可以向新娘家人说再见。我有一次参加姑姑的婚礼,和姑婆说了声再见,就被姑婆敲了一下脑袋。回新郎家的路上也要燃放鞭炮。到达新郎家门口时,家人也要燃放爆竹。新娘下礼车时,应由新郎家的一个长辈扶持新娘进入厅堂。进入厅堂是不可以踩门槛,因为门槛代表门面,新人应横跨过去。新娘入厅后,也要跨过火盆,然后踩碎瓦片,代表岁岁平安。

  将新娘介绍给家中的长辈认识后,新人开始祭拜了: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洞房内,应以竹筛覆盖床面,桌子上摆放铜镜压制惊吓。新人共同坐在预先铺有新郎长裤的长椅上,以表示两人同心,并且祈求以后生男孩,然后新郎与新娘合饮交杯酒,以及吃甜汤,象征早生贵子。不过,结婚当天任何人都决不允许坐新床。

  结婚,可是非常讲究的,一刻都不得马虎。家乡的结婚习俗俨然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一个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婚礼习俗作文 篇8

  今天姐姐要结婚了。

  早上,我很早就起床了,下楼洗漱完后,来到了姐姐化妆的房间,想陪姐姐说会儿话。

  不一会儿,远处响起鞭炮声,大人们说:“新郎快到了!快到了!”我一听赶快飞奔出去,守在了院墙门边。远远地看见鞭炮在地上铺成一条红色的长龙,婚车小心穿过,在鞭炮的洗礼下徐徐开来,喜庆的场面好不热闹。我领头,身后站了一大帮大人。哥哥下车开始发香烟、喜糖和红包。我对哥哥说:“钥匙在我这儿,你看着办!”哥哥反应真快,随即给了我五个大红包。见到好处,我自然乖巧地把钥匙交给了哥哥,抱着红包转身就跑。哥哥又给别的人发了很多糖和烟,这样“第一道门”就打开了。

  看守“第二道门”的人还在看热闹的时候,哥哥带领着人马就像百米冲刺一样来到了他们跟前。可哥哥们哪知道这些“守门员”都是姐姐的战友,那都是特种兵出身,厉害着呢!只见哥哥他们排成三队,跨着弓步一起大声喊:“一、二、三,加油!一、二、三,冲啊!”可他们跟这帮特种兵比力气哪是对手。最后,还是在红包和喜糖的“轰炸”下,他们才进了大门。

  迎亲队伍终于来到“第三道门”——姐姐的房间门前。这道门里有伴娘,我也在里面。有了“攻克”前两道门的经验,哥哥很爽快地从门缝儿下一口气塞进了八个大红包。就这样,“第三道门”顺利地打开了。

  進门之后,伴娘们让哥哥跪着读“婚后保证书”。看着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衷心地祝愿他们新婚快乐,白头偕老!

  婚礼习俗作文 篇9

  位于我国川西北阿坝藏族自治州境内的金川县,这里生活着嘉绒藏族,至今仍保留着传统、古朴的婚礼习俗。

  新娘由哥哥背出寨子的大门

  结婚那天的清晨,新娘在最亲近的几位亲戚陪同下,由哥哥背出寨子的大门。这时,阵阵莽筒声、唢呐声响起,新娘和她平时要好的姐妹们忍不住哭了,新娘要走向新的生活,是激动也是对娘家的留恋。新娘的乡邻们在路边唱起了山歌:“我们送出了姑娘,你们要很好照顾,愿你们吉祥如意、一路平安。”来拉亲的队伍也以山歌对答:“请你们放心,我们会善待新娘,一切都会美满如意”。

  新娘来到新郎的村寨时,寨口已有许多乡邻在翘首盼望。新娘的舅舅用柏树枝蘸着净水(称圣水)敬天、敬地、敬山神。

  到了夫家,一道难题摆在新郎面前,因为新娘和伴娘的装束完全一样,红头巾盖着她俩的脸,到底哪个是新娘哪个是伴娘,要由新郎自己来认。新郎颇费思索,从自己送给新娘的信物手镯、戒指认出了真正的新娘,于是红头巾揭开,新娘与参加婚礼的乡亲们见面。

  嘉绒藏族的婚礼由新娘的舅父主持

  婚礼是以新娘的舅父为中心进行的,显示出这种婚礼折射着嘉绒藏族古代以妇女为中心的痕迹。虽然嘉绒地区早已走过母系氏族的历史发展阶段,但是人类原始社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兄长作为家族兄妹一代的保护者的地位,却沿袭至今。

  嘉绒藏族的婚礼是隆重的,也是神圣的,婚礼自始至终村寨里载歌载舞整日彻夜。但是最奇特的是在婚礼的这天,新娘不能和新郎同居,只能由伴娘陪伴着,连说一句话甚至碰根指头的机会都没有。第二天还要回娘家去,在娘家过上一段日子以后再到婆家,这样,夫妻生活才真正开始。

  第二天,新娘舅舅带着自己的甥女要离开新郎寨子的时候,新郎寨子的乡邻们,特别是青年男女,夹道恭送。道路两旁,两位青年牵着一根红绸,横拦着回去的道路,这叫“拦红”,同时有人上前给离去的新娘的家人额头上抹上白面粉,让他们钻过红绸。嘉绒藏族十分崇尚白色,互相涂抹白面粉是对亲人、乡邻和生活的祝福。

  安多藏民草原婚礼,人们向新娘、新郎撒散龙达

  阿霸州草原上的安多藏族的婚礼则是另外一种情景。从前他们世世代代过着游牧生活,逐水草而居,根据季节的变化一年要搬迁三四次。随着现代文明生活的逼近,牧民有了居民点,开始了定居的生活,然而他们的婚礼依然与帐篷分不开。婚礼那天,分别来自男方和女方亲友的两支队伍,带着一个草原家庭最起码的生活和生产用品,带着各自为新郎、新娘准备的半张帐篷,随着一声口令,新郎的伙伴们飞快地打桩牵绳,撑起一半帐篷,新娘一方也不示弱,以同样熟悉的技术撑起了另一半帐篷。当两半帐篷天衣无缝地合成了一顶帐篷时,草原上诞生了一个新的爱情之巢。人们向新娘、新郎撒散龙达,祝新郎、新娘吉祥如意。

  婚礼习俗作文 篇10

  今天是个好日子,因为今天是舅舅大喜的日子。外婆家一片喜庆,大门上贴满了红红的对联,新房的窗上贴满了红红的“喜”字。瞧,新郎官舅舅穿了一身笔挺的新西装,帅气极了。他一手拿着一大捆鞭炮,一手拿着一大束鲜花,坐进了迎亲的车子里。这些车子也打扮得漂漂亮亮,一共有8辆喜车。鞭炮一响,车子启动,他们将要到舅妈家去迎接新娘子。

  大约两个小时后,车子到达了舅妈家。刚刚看到我们的喜车,舅妈家的人就点燃了一串长长的鞭炮迎接我们。不一会儿,我看到新娘子穿着雪白雪白的婚纱走了出来,她笑容满面地给大家发喜糖,还给接亲的人发了一个红包!大伙儿都笑眯眯的。

  我们接亲的人在新娘子家喝过蛋茶、吃过点心后,车子就载着新娘子家的人往外婆家开来。又是两个多小时后,新娘子被接到了外婆家。见到新娘,亲友、邻居都来讨喜糖吃。

  中午吃饭的时候,来了好多好多人祝贺,一共摆了三十多桌呢!大家说说笑笑,可热闹啦!舅舅、舅妈一一给每一桌的人敬酒、发糖。

  为了增加喜庆气氛,外公还请来了演出团。吃过午饭,戏台搭好了,演员们化好妆,就在舞台上尽情地唱啊!跳啊!热热闹闹的地方花鼓戏吸引了很多很多观众,大家看得津津有味。

  到了晚上,舅舅的许多同学还给他闹了洞房呢!

  嗨,结婚真是件大事呀,喜庆的事儿一件连着一件,听说件件都不能少。

【婚礼习俗作文(精选10篇)】相关文章:

冬至习俗作文(精选5篇)03-29

精选家乡习俗作文10篇12-26

春节习俗作文(精选22篇)12-22

精选《春节习俗》作文五篇12-13

【精选】家乡习俗作文八篇12-12

关于习俗作文(精选15篇)12-08

精选家乡习俗作文6篇12-04

【精选】节日习俗作文六篇11-27

精选家乡习俗作文八篇11-19

精选家乡习俗作文7篇11-02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200字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