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习俗作文

2021-06-25 习俗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节日习俗作文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节日习俗作文 篇1

  五月初五端午节是华夏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它融浪漫与现实,诗意与快乐为一体,深受人民的喜爱。端午节的习俗作文300字

  端午————一个诗人的传说,据《史记》记载,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于是遭谗去职,还被流放。后来,秦国攻破楚国京都,他心如刀割,便抱石投汩罗江,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篇章。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每到端午节,家家户户热热闹闹,忙得不亦乐乎。而我最喜欢的就是包粽子了,我先学着妈妈的样子将粽叶洗净,然后取出三张粽叶,毛面相对,,再在上面放入1/3的糯米,入蜜枣和少许葡萄干,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开始有点沾沾自喜了,心想简单的粽子根本难不倒聪明的我。可是当我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一个顽皮的小孩子,接二连三的跳了出来,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幸好妈妈“出手相救”,替我“解了围”————把一些糯米弄掉,我这才舒了一口气,心里一块沉重的大石头总算放了下来。经过了一些挫折,终于到了最后的步骤————扎棕绳,我把粽子捆了好几圈,这才放心地交给了妈妈,不一会,粽子就煮熟了,一股清香钻进我的鼻孔,再一品尝,啊,粘甜有劲,回味无穷。

  除了吃粽子这一习俗,小孩还要挂香囊。端午节小孩配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科技在发达,时光在飞逝,但端午节的习俗不会改变,它将在神州大地上永远流传下去,越来越旺盛……

节日习俗作文 篇2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团圆的节日,而在我们中国,每到农历八月十五,就是亲人团聚、全家团圆的好日子--中秋节。

  中秋节的时候要吃:石榴、板栗、煮毛豆……其中最不能少的就是月饼,我知道月饼是圆的表示着“大家一起团聚“的意思。我吃过:火腿月饼、水果月饼、蛋黄月饼、豆沙月饼、五仁月饼……我最爱吃的是蛋黄月饼,它不像水果月饼那么甜,也不像火腿月饼那么腻,它有点咸,又香又软。我听妈妈讲过一个故事,在妈妈小的时候,她和姨妈把外婆为中秋节准备的月饼翻了出来,结果老妈馋不住,把月饼偷吃了一点,过节的时候外婆发现月饼被偷吃了一些,问是谁偷吃的,可一个也不承认,结果害的姨妈也被外婆收拾了一顿。我们现在倒好,不像以前愁吃愁穿,也请大家过节别吃太多的月饼,不然很容易拉肚子。

  中秋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赏月,可是玉溪那天天阴,没有看到月亮,真是遗憾哪!

节日习俗作文 篇3

  春节是我们最重要的一个节日,这个节日里也有很多有趣的习俗,过年挂对联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都知道,挂对联时都要在门上贴一张“福”,不过要倒着贴,为什么要倒着贴呢?因为这表示福到的意思,是不是很有趣?

  对联的挂法大家一定很熟悉。对联一般都是上联在左,下联在右,横批自右向左,因为上联和下联是竖排的,应该以右为上。而横批是横排的,就应该自右向左。

  对联的发展还经历了三大阶段呢。第一阶段是对偶阶段,第二阶段是骈偶阶段,以及最后的侓偶阶段。杜甫的《登高》就是标准的侓偶“风急天高猿啸哀,诸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亭浊酒杯。”

  通过我的介绍,大家是不是对对联有了新的认识?其实春节里还有很多有趣的习俗呢。

节日习俗作文 篇4

  春节是中国及一些亚洲民族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因此春节的'习俗也多种多样。因为相传年兽怕红色,怕火光和怕响声,所以人们便有贴春联、放鞭炮、敲锣打鼓等习俗。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习俗都不相同。下面让我介绍一下腊月二十三到除夕的一些习俗。

  据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民间传说,灶王爷上天专门告人间善恶,一旦那家被告有恶行,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

  天之后,也就是在除夕夜,还要把“灶神”再接回来。因为,年三十的晚上,灶王爷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有“接灶”“接神”的仪式。春节习俗

  春节是中国及一些亚洲民族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因此春节的习俗也多种多样。因为相传年兽怕红色,怕火光和怕响声,所以人们便有贴春联、放鞭炮、敲锣打鼓等习俗。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习俗都不相同。下面让我介绍一下腊月二十三到除夕的一些习俗。

  据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

  民谚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中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到处洋溢着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民谚称:“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据考证,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有趣的是,一些地方还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风俗。其实吃豆腐渣是先民勤俭节约美德的写照。

  俗话说“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是因为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往往在年节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称为“年肉”。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

  年谣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或“二十八,把面发”。所谓贴花花,就是张贴年画、春联、窗花和各种神码。

  年谣称:“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对于祖先的崇拜,在中国由来已久。事死如生不仅是孝道的重要标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上坟请祖的时间,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日早晨请祖。

  接下来的习俗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习俗,那就是发压岁钱,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并勉励儿孙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

【【热门】节日习俗作文四篇】相关文章:

1.【热门】节日习俗作文三篇

2.【热门】节日习俗作文4篇

3.【热门】节日习俗作文3篇

4.【热门】节日习俗作文九篇

5.【热门】节日习俗作文9篇

6.【热门】节日习俗作文六篇

7.节日习俗作文

8.【热门】节日习俗作文300字四篇

上一篇:节日习俗作文 下一篇:家乡习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