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习俗作文

2022-01-05 习俗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端午的习俗作文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端午的习俗作文 篇1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端午节最重要的活动是龙舟竞赛。

  比赛的队伍有热烈的掌声。欢呼声和鼓声中划着龙舟前进。这项活动是由当时汨罗江畔的居民在江中划船寻找屈原演化而来的,这个传统一直保持了两千多年。在端午节,最受欢迎的食物就是粽子。粽子是用糯米包着肉。花生。蛋黄以及其他材料,再用竹叶包裹而成,而粽子的传统则是来源于汨罗江边的渔夫将米丢入江中,平息江中的蛟龙,希望它们不要将屈原的尸体吃掉。因为端午节流行于汉。

  壮。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区,所以各地都有各地的特色。

端午的习俗作文 篇2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当我想起这首儿歌,我就想起了家乡那丰富多彩的端午节,我给大家说说端午节的一些习俗吧!

  到了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就是端午节了。这一天,人们可忙碌了。一大早,他们就忙着把黑、白、蓝、红、黄五种颜色的丝线系在自己孩子的手腕上,并在门上插一些艾草,(我们这儿只插艾草,有些地方还要插菖蒲、龙舟花等)据说是为了避邪,还有驱蚊的作用,因为古代没有蚊香,要用艾草驱蚊。对了,在端午节的这一天可千万别忘了吃粽子,粽子有很多口味的,有甜的、本味的、香的、五味的等,吃起来粘粘的,可好吃了。粽子是人们用家乡的竹叶或芦苇叶包上糯米做成的。听妈妈说,有些地方的人还要喝雄黄酒,用来辟邪。有一些靠近湖泊的地区,还要在水上举行赛龙舟比赛。要往水里撒粽子,不让里面的鱼和螃蟹吃屈原的尸体。

  怎么样,端午节的习俗有趣吧!欢迎老外到我们中国过端午哦!

端午的习俗作文 篇3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多的'节日,我最喜欢端午节了。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传说于古时,楚国杯秦国占领,屈原跳河死去,人们就划船去找屈原,但一直没找到屈原的尸体。为了纪念爱国大诗人屈原,我们有了赛龙舟的活动。赛龙舟的人们都非常快乐,船头有一个人在敲鼓,其他人跟着鼓声的节奏划船,大家齐心协力划得很快。

  端午节不仅有赛龙舟的习俗,而且还有包香袋的习俗。香袋外观各种各样,千奇百怪。我就有个小香囊,它也叫香包,香袋子。香包上有很多花纹,我香包上缝着每种花色,真可谓百花齐放。你看,这些花有的是鲜艳的红色,有的是翡翠般的绿色,还有的是金灿灿的黄色,美丽极了。香包的布料以五色丝为主,袋中一般采用艾草等中草药,其作用是用来防虫咬,也可以保佑人们幸福、健康。

  端午节的传统文化真多啊!

端午的习俗作文 篇4

  一提家乡的风俗,我的脑海里就会立马浮现出一家人吃粽子的情景,而这正是五月初五端午节特有的风俗。

  关于端午节,还有一个传说。爱国诗人屈原投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捞尸,可怎么也找不到。于是就有了渔夫准备饭团、鸡蛋等食物,丢入江中,说是让鱼虾吃饱了,就不会食咬屈原的尸体了。后来这些食物慢慢演变成了粽子,于是就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每到端午节,我和弟弟就盼望着包粽子、吃粽子。有一年端午节,我和弟弟早早起了床,因为妈妈要教我和弟弟包粽子。

  首先准备食材:不同颜色的棉线、粽叶、糯米和自己喜欢的馅儿,我喜欢肉馅儿的,所以我准备了肉;弟弟喜欢蜜枣的,爸爸和妈妈喜欢红豆的。

  然后开始包粽子了。第一步是把两三片粽叶折成簸箕形状,我很快会了,但是弟弟却折腾了好一会儿,才学会;第二步是放入糯米和馅;第三步是沿着粽叶包裹起来,包成三角的形状;第四步是用线裹起来,也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线来区分。

  把包好的粽子放入大锅里,大火煮开后,再用小火闷煮三、四个小时。出锅时,一股粽叶的清香扑鼻而来。我和弟弟馋得口水直流,仿佛想一口就把它们全部吃掉。就连平时需要叫唤才知道吃饭的爸爸,今天也准时来吃饭了。一家人围成一桌,十分开心,我和弟弟无法抵御这香味,一个接一个抢着吃。吃了一顿粽子,几个星期都忘不了得味道,真是回味无穷啊!

  这就是端午节的习俗,是中华传统的文化,流传至今。

端午的习俗作文 篇5

  中国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中国人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呢?这里有着不少的传说,最著名的的就是为啦纪念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啦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与感人诗辞,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与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过端午节,中国各地有很多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中国中部的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钟馗与一个离奇传闻有关,相传中国唐代(618年-907年)的皇帝病中梦见一大鬼捉一小鬼而啖之,自称钟馗,醒后令画家吴道子描成画像,相貌凶残丑陋,以为打鬼、驱邪、除祟之用。

  挂艾叶菖蒲: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赛龙舟:据说中国古代百姓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端午的习俗作文 篇6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是我们纪念投江自尽的伟大诗人屈原!

  在这天,家家都要包粽子。赛龙舟!你肯定想问为什么吧?我来告诉你。因为为了捞救投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让鱼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

  端午节还有一个传说,不过是纪念伍子胥的!伍子胥是个楚国人,他的父亲和兄弟都被楚王所杀,后来伍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帮助吴国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挖掘坟墓用鞭子打楚王,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素材大败,越王勾践希望讲和,夫差允许了。伍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伍子胥,夫差信之,赐伍子胥宝剑,伍子胥以此死。伍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居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取下了伍子胥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也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而现在,我们正在吃食饼筒,看龙舟赛,纪念先人。

【【热门】端午的习俗作文6篇】相关文章: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热门】09-08

【热门】端午节的习俗作文09-05

【热门】端午节习俗作文12-11

端午节习俗作文【热门】11-28

端午的习俗作文06-10

端午的习俗作文六篇12-23

端午的习俗作文(15篇)11-23

端午的习俗作文五篇11-17

端午的习俗作文八篇10-25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09-05

《春节习俗》作文 《春节习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