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的作文

2021-03-10 杨树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杨树的作文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杨树的作文 篇1

  校园里的白杨树,你是我们的朋友。

  我记得你春天灰白色有细柔绒毛的芽胞,是多么新奇。春雨滋润了你的土壤,让你长出了新叶。你有着粗壮、挺拔的树干。除了你,还有什么树能比你粗壮,比你挺拔呢?

  校园里的白杨树,你是我们的朋友。

  我想,在夏天那些炎热的日子里,你一定看到我们在你的树荫下跳绳,做游戏吧?你一定知道,树荫下的跑道是什么时候建的吧?每次上体育课经过这里的时候,总会感到很凉爽。

  校园里的白杨树,你是我们的朋友。

  秋姑娘还在忙碌着,忙着给田野里的庄稼涂颜色,忙着给山林里的树木、野草以及各种各样的秋天里的花朵涂颜色。白杨树,我发现你的树叶悄悄地飘落下来,我知道这是生命的轮回。白杨树,我们会想念你的树叶的。

  冬天你的树叶已经落完。白白的雪给你织了一层毛衣。白杨树,祝你明年永久长青。

  校园里的白杨树,你是我们永远的朋友,你带给我们树荫,给我们阳光。

杨树的作文 篇2

  坐在去往临策铁路蜿蜒前行的火车上,车窗外的绿色植物逐渐减少,地势地貌也由平原逐渐过渡到沙漠戈壁,这就意味着沿途各个车站的工作人员的工作生活环境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而不断变得艰苦了。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与铁路工人在恶劣环境中相伴的有一种树叫胡杨,它扎根地下50多米,能忍受荒漠中干旱、多变的恶劣气候,对盐碱有极强的忍耐力,生命力极为顽强。在缺水的大漠中顽强地生长,在如刀的沙漠风中勇敢地抗争,顽强地生存,在如火的骄阳中不屈地拚搏,在严寒的隆冬坚强地屹立。它长得不太直,不太好看,但是根系长到十米以下,只要十米以内有水,它就能活。然而,无论柔弱,无论苍老,总有一抹生命的绿色点染着枝梢。这像极了我们临策铁路上默默无闻、坚忍奋斗的广大干部职工,体现了扎根沙海戈壁无怨无悔的魂魄。

  望着茫茫无际的戈壁沙漠地势地貌复杂艰险,可以想象建成这条铁路经过怎样艰苦卓绝的历程,天公恐怕也叹为观止吧。正可谓“建铁路难,守铁路更难”,确保铁路畅通无阻推动经济发展的艰巨任务交给了临策人,在这天地一片苍茫中孤单矗立的车站内他们工作着生活着,采用半个月倒班一次的方式,根据车站等级的不同上班人数比不同,大站6~7人,小站只有2人。试想一下,在繁华的都市中,下班的人们回到家中,打开家门是爱人的嘘寒问暖,孩子的可爱笑靥,父母亲友的亲切交谈,天伦之乐,其乐融融。但这一切对于临策铁路上的人们而言都发生了改变,因为工作性质这份幸福要被隔断半个月,上班时只能将享受不到的一切拈成绵绵的思念之情通过手机传达,但残酷的是,有的车站连信号都没有手机用不成,最简单的情感倾诉也成了奢望。面对严峻的考验,铮铮铁骨的男子汉咬着牙挺了下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美丽的胡杨,传说如果你在它的身躯上雕一个洞,一定会有黄色的水喷出,我想那一定是它的泪水,无语的哽咽,就这样一个树中的伟丈夫,心中也会有痛和泪,但它还是那样坚强,不朽不倒,举着不朽的利剑,挑战命运和自然。在这长长的铁路线上,胡杨树和临策铁路人就这样相依相望、相怜相惜、相知相交,魂魄容,精神存,永恒久。

  不是所有的树木都能在戈壁沙漠中扎根,但胡杨树做到了;

  不是任何人都能在“白云千载空悠悠”的戈壁沙漠中工作生活,但临策人做到了;

  不是充满科技含量、世人瞩目的事业才是辉煌的,临策人默默奉献的事业同样是伟大不朽的。

杨树的作文 篇3

  我的家乡在额济纳,你听说过吗?它在国内堪称十大美景之一呢,这里有许多令人赞叹不已的风景,有胡杨树、神树、天鹅湖、怪树林。

  我觉得最值一提的是神奇的胡杨树,因为它顽强的生命力和它的精神让你不得不对它赞赏,让你看到了它就会留连忘返。

  到了春季,它总是等到别的树木都披上了绿妆才会伸出枝条来,夏天它就会枝叶繁茂,一片片挨挨挤挤的,远远一看长着奇形怪状的胡杨连在一起像绿色的海洋。它的树叶有三种不同形状的样子,既枫叶、杨叶和柳叶,所以胡杨又叫“三叶树”,目前,世界上残存的胡杨树已不多见,真是举世无双啊!

  最美最靓的要数到秋天了,树叶在一夜间由青变黄,仿佛进入了一个金色的童话世界,秋风阵阵,落叶飞舞,就像一只只蝴蝶在澄清的空中飘动,踩在脚下哗哗作响。来旅游观光的游客们都纷纷惊叹这种美景,然后拿起手中的相机一张张的拍下来,这是让家乡人民多么自豪的事啊!

  冬天来了,三千年不死、死三千年不倒、倒三千年不朽的胡杨树以它那饱经风霜的枝干屹然挺立在寒风中。

  这就是家乡的胡杨树,神奇而又美丽,它用那顽强的生命力挡住了风沙,为家乡增添了色彩,我爱你胡杨树!

  专家点评:

  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家乡的“胡杨树”,文章通过对“胡杨树”的外形进行描写,突出了“胡杨树”生命力顽强的'品质。文章叙事条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胡杨树”形象的展示在我们面前,是篇不错的文章。

杨树的作文 篇4

  小的时候我见过这种像哨兵一般的树,妈妈告诉我那是杨树,可以抵御沙尘暴,它们每一棵都非常笔直,就真的好像哨兵一样立在那儿帮我们保护家园。

  可是渐渐长大了,在城市的路边也不曾看到过。城市里最常见的花儿就是菊花,它们一株株被修的在整整齐齐,按不同颜色来分类。这虽然让人看上去很舒服,但总觉得少点什么,我也说不清楚。记得原先我外公家门口也种过这种树,那时候我很喜欢爬树,然后我就使劲地抱着枝干爬上去,可是它那枝干有点粗,不一会就滑了下来,还把衣服刮破了,我想这应该是它根系发达的原因吧。

  外公总是跟我说女孩子要淑女一点,不要整天毛毛躁躁的。可我偏不听他的,今天新买的连衣裙,下午放学回家的时候就破了一个大口子,外公总问我为什么,我总跟他说是我不小心摔的。其实,我是为了偷一点杨树的种子,爬进外公家的铁栏杆里,所以才把裙子划破了。

  后面因为我的死缠烂打,外公终于教我怎么种杨树。先翻土,再把种子放下去,我一开始没听懂。后面外公一遍遍重复的教我,那时我满怀期待的希望我的小杨树快快长大,然后保家卫国,抵挡沙尘暴。我当时就是太小,还以为会有沙尘暴,其实哪有啊,那个要靠近沙漠才能发挥它的价值。

  过了很久之后,我的杨树还是没有长大,我把土翻开,发现一颗黄的发黑的种子,我哭着跑到外公旁边说:“外公,我的种子死了。”外公为了不让我失望,就骗我说那块地的土壤不好,种不活,然后他又不厌其烦的教了我一遍。第二天早上醒来,我看到外公在土地翻弄着什么,小心翼翼地躲到门后面去看,发现外公放了一颗新的种子下去,我在想外公是怕我这次种又活不了而失望了吧。

  许多年过去了,外公院子里的小杨树已经长得像小时候在路边看见的杨树一般高大了,笔直的树立在院子里。又过了一段时间,外公去世了,我常常放学之后去外公的院子里溜达,也常常去看那棵杨树。

杨树的作文 篇5

  一、 审题指导【由果溯因法】

  1.老人:

  果:老人种的胡杨树在沙尘暴后无碍

  因:把树载活后不去理睬,逼得其不得不把根一直扎到地底下的泉源中去。具体表现:(1)老人一等到树苗成活以后,就来得很少;

  (2)即使来了,也只是把被风刮倒的树苗扶一扶,不浇一点水;

  (3)我把树栽活以后就不去理睬它,逼它们不得不把自己的根一直扎到地底下的泉源中去。

  含义: 老人种树很讲究方法,目光长远。

  观点:教育子女(培养人才),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具备长远的眼光。

  2、年轻人:

  果:年轻人种的胡杨在沙尘暴后全被风刮倒。

  因:待树苗成活以后,每隔三天就要来给它浇水 。经常给树浇水施肥,它的根就不往泥土深处扎 。

  具体表现:(1)年轻人待树苗成活后,每隔三天就要来给它浇水。

  (2)年轻人种的胡杨几乎全被风刮倒,有的甚至连根拔起。

  含义 :年轻人种树对树过度关心、溺爱,反而害了树。

  观点: ①一味关心爱护有可能会贻误被关爱者的一生。

  ②过多的关爱反而是一种祸害。③溺爱不等于真爱。

  3.胡杨树

  果:胡杨树能抵挡沙尘暴 因:经常给树浇水,树的根不往泥土深处扎。不给树浇一点水,逼它们不得不把自己的根一直扎到地底下的泉源中去。根扎深了,树就不会轻易被风刮倒。 (处于逆境,根往深处扎)

  具体表现:(1)老人不给树木浇水,逼它们不得不把自己的根一直扎到地底下的泉源中去。他种的树,只是被风吹折了一些树枝。

  (2)年轻人经常给树浇水,他种的胡杨几乎全被风刮倒了, 有的甚至连根拔起。

  含义:老人让树身处逆境,经受磨砺,树根扎得深,经受住风沙的考验;年轻人种的身处顺境,根扎不深,风沙一来,就被刮倒。

  观点:(1)逆境成才。(2)顺境可能会使生命变得脆弱 。

  (3)人生需要磨砺 。(4)要夯实基础,事业才能取得成功

  二、处理原材料不当

  问题1:不用材料,另起炉灶;(要求:新材料作文议论文,开头必须要引用材料。) 问题2:照搬材料,或用比原文还要多的字数复述材料;(要求:引用材料要简洁,要概述材料。)

  问题3:用类似材料的例子做论据。(要求:不能仿写,扩写原材料。)

  问题4:通篇在评论原材料。(要求:原材料是用来提炼观点,得出观点后就要论证观点,结尾处要重新提一提原材料和观点,使文章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新材料作文的开头

  一、开头要简单引用材料。

  二、引用材料后要分析材料。(概述材料)

  材料一般会有多个立意、写作的角度,我们要围绕等下自己将会得出的观点对材料进行定向分析,使材料和观点之间更好地过渡、衔接。(定向分析材料)

  三、引用、分析材料后要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做到观点明确、突出、集中。(提炼观

  点)

  【上面的三个步骤在第一段中完成。(第一段约150字)】

  例子:

  1.培育人才必需讲究科学方法

  同样是在沙漠里种胡杨树,沙尘暴后,年轻人种的树几乎全被风刮倒了,而老人

  种的树却无大碍。【 概述材料 】同样的树,为何抗风沙能力差别这么大?显然是因为两人种树的方法不同,年轻人过多关心树木,而老人则要树苗自己去找泉源,树木的根也因此扎得很深。可见过多的关心反而是一种祸害,科学的管理才能让树木茁壮成长。【 简析材料 】掩卷沉思,育人亦如种树:培育人才必需讲究科学方法。【提出观点。】

  方法:概述材料+简析+观点

  2.培养人才,要讲究科学的方法

  同样栽种的胡杨,年轻人的细心呵护却使它失去了扎根深处的动力,老人看似不闻不问的举动却是真正给与了胡杨树抵御风暴的力量。老人的睿智在于他懂得:过分的保护是有害的,科学地对待才是明智的抉择。【边叙边议 】种树如此,育人亦然。可见,培养人才,要讲究科学的方法。【提出观点】

  方法:边叙边议+观点

  3.挫折铸造成功

  在这个全球化的、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总会遇到很多挫折,【联系实际 】但

  是我们要像沙漠中不被浇水施肥的胡杨树,勇于克服挫折,屹立于沙尘暴中,【与材料

  形成对比】可见,挫折是我们成功路上的垫脚石,挫折能铸造我们的成功。【提出观点。】 方法:联系实际+分析材料(形成对比)+观点

  4.让自己在磨砺中变“锋利”

  人生中,难免要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这就要求我们有着坚强的意志。【 摆普遍

  现象 】一老一小在沙漠中种胡杨树, 年轻人常浇水的树却被沙尘暴吹到了,老人不理睬的树却安然无恙。【引出对材料的概述 】就因为不浇水,树不得不把根扎到地底的泉源,这样才有稳固的根基,【 分析材料 】我们人何尝不是这样呢?【简析材料】多一点磨砺,会为自己铸造精彩的人生。【提出观点】

  方法:普遍现象+引用材料+分析材料+观点

  新材料作文开头的方法:

  方法一:概述材料+简析+观点。方法二:边叙边议+观点。

  方法三:联系实际+分析材料(形成对比)+观点

  方法四:普遍现象+引用材料+分析材料+观点。

  运用这些方法升格你文章的开头!

  3、运用例证法

  (例证法是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来证明自己论点正确的一种方法。是最常用的论证方法。)

  (1)例子不新颖,不丰富。

  如举司马迁、曹雪芹、张海迪、谢坤山、海伦凯勒、居里夫人、贝多芬、爱迪生等为例,例子不新颖;

  一篇文章只有一两个例子,例子不丰富。

  (2)叙例不简洁,没有例后分析,或例后分析不到位,议论段不规范。(例证法要力

  求做到精选事实与深入说理相互结合。)

  议论段不规范: “观点+例子=议论段”

  议论段应该依次包含如下五种功能不同的句子: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

  (1)第一步,段的首句:一定要摆放这一段的分论点。开门见山,使阅卷老师明白你

  这一段要论证什么问题。(观点)

  (2)第二步:引用名人名言。从理论上对分论点进行论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理论论证。要注意名人名言与分论点有关系,如没有联系,则不能起论证作用。(阐释句)

  (3)第三步:列举典型事例,古今中外,正反事例均可。所举事例要紧扣分论点。写法上简要叙述即可,不要过多描写。 (材料句)

  (4)第四步:分析说理。这是本段最重要的一步。因为没有分析说理,光列举一个两个事例,不进行分析说理,那这举出的事例就不能成为分论点的论据,也就没有说服力。那么怎样进行分析呢?常用的有两种分析说理方法,即因果法和假设法。(分 析句)

  (5)第五步:本段小结。照应本段开头,重申这一节的分论点。可加上“因此”或“所以我认为”等字样。这样一来,本段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说理板块 。(结论句) 知识就是力量。(观点)它首先是一种难以量化的、伟大的精神智慧,当然更可转化为具体的、可见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史蒂芬.霍金,被卢伽雷氏症禁锢在轮椅上20多年,全身能“活动”的,除了眼睛,只剩三根食指,但这并不影响他能够成为继爱因斯坦之后当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享有国际声誉的伟人、超人。(材料句)霍金靠的是什么?知识——关于宇宙奥秘:天体物理、时空本质的最新知识,最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智慧。以及知识带来的预见性。(分析句)可见,知识能够改变世界,知识能够决定命运,知识能够给人自由。(结论句)

  例文:逆境造就人才

  两棵胡杨,当沙尘暴来临时,只有在逆境中生长的那棵还那样挺拔

  不难发现,逆境是成才的前提条件,纵观历史长河,古今中外的有智之士,非常之人,都是在逆境中成长起来的

  有的人也许经常抱怨,自己的环境不如别人,家庭背景没人家好,衣食住行都成问题,还谈什么学习,而我认为,这不过是懒惰之人不愿意学习的借口,生活不如别人,就应该更加努力,以后才能出人头地,翻开历史名人录,又有几个是出生 在好环境中的呢?

  英国著名作家和诗人莎士比亚,大家应该再熟悉不过了,但又有几个人知道莎士比亚成名前的学习环境呢?莎士比亚原来不过是替人看马,打杂的一个没有地位的打杂工而已,但他不因身处逆境而怨天尤人,而是一有空便从戏院的门缝和小孔里偷看演出,他凭着这种执着的“偷学”精神,终成一代伟人。 如果你现在身处逆境,不要抱怨,不要悲伤,勇敢面对,你会发现逆境是你迈向成功的基础,而往往,逆境能造就一个人。

  还记得一九一三年,当中国忍受着帝国主义践踏时,所有的东西都因没有技术而从国外进口。在这样的逆境中,许多人都屈服了,而化学家侯德榜却逆流而上,在逆境中实验500多次,终于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我们不应该把逆境当作退缩的原因,相反,他会给人带来一种不平凡的压力,他是环境给人的一种不同于一般的跟高层面的压力,他不是简单的得到的,它需要你具有超强的意志力,他对人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它,也许你不会知道莎士比亚这个人;没有它,“侯氏制碱法”不会应运而生;没有它,童第周不会为国争光;没有它,中国无法造出原子弹贪图现有的环境,去享受,我们只会停滞不前,只有在逆境中谋生存,谋发展,我们才会走得更远,翻开历史长河的篇章,但凡在逆境中求生存,求发展的人都是大写的人。

  在马厩里的马永远都只会享受别人提供的食物,最终只能庸庸碌碌一生,只有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生存下来的才能是千里良驹。

  正是“平静的湖水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 逆境是我们成长的前提条件,他是我们成功不可或缺的东西。”

  依然是那两棵胡杨,在逆境中生活的胡杨依旧那样挺拔,而习惯了温室照料下的胡杨在大自然的考验下最终只能倒下。

杨树的作文 篇6

  “看那棵树!”外婆清脆的话语萦绕我的耳畔。我猛地回头,身后什么都没有。是的,外婆回不来了。我低下头,眼泪夺眶而出。

  外婆的花园里,有许许多多的树。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外婆就抱着我,在她的小花园里走来走去。外婆喜欢养花,喜欢树。她像照顾婴儿似的抚养着这些有生命的植物。还常常跟他们亲昵地说话。我那时候还很纳闷:这些花草又不会说话,外婆跟他们说话他们还听不懂,有什么意思啊?

  终于有一天,我忍不住了,问外婆。外婆笑了:“虽然他们不会说话,但是他们听得懂。”“为什么?”我疑惑的问。“你长大了就知道啦。”外婆回答。

  外婆轻轻抱起我,来到她的小花园。“看那棵树!”我顺着外婆的眼光望去,一棵粗壮的杨树出现在我眼前。“哇,好大!”“是啊。这种树生命力顽强,我最喜欢它。”“但是我不喜欢。”我表示抗议。“为什么呢?”外婆微笑着问我。“这种树一点也不显眼、漂亮。”外婆严肃起来:“我希望你以后做一个像杨树的人,因为它默默无闻、无私奉献。而且生命力顽强。而不是像玫瑰那种漂亮的花,开花时很漂亮,但稍不留心就会被它坚硬的刺刺到。而且很快就会枯萎了。”我似懂非懂地点头。

  在我上一年级时,外婆染上了重病,不久就去世了。我痛哭了几天,后来,我又想起了外婆对我说的话:“我希望你以后做一个像杨树一样的人。”是的。我要做一个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

  “看那棵树!”这句话使我看到了杨树,也使我励志以后要做一个像杨树的人。

杨树的作文 篇7

  仔细瞧瞧,操场上的树,没什么奇特的,看起来支支杈杈纵横交错,毫无美感可言。而且时不时还掉下几个“毛毛虫”,其实是果实啦,不过毛乎乎的褐色的一团,还真是“天成”的吓唬人的工具。

  我也不知它属于什么品种,也不知它“仙乡何处”,当我来到九中时,它已矗立在那里多年,忠心耿耿地守护着这一方水土,不但要忍受风吹日晒,还要担负起“留言板”的工作——用尖锐的工具在上面刻下文字,那堆堆的凝胶状物质,大概就是它的眼泪吧。

  现在春已临近,却难以从它身上读出春的消息——既没有新长出的嫩芽,也没有点点绿色的装饰,它还沉浸在冬天的睡梦里,如果它能说话,我想它一定会说:好累啊,无聊乏味的工作,比不上梦境的愉快。

  可它不会走,它会始终如一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时光的流逝中,它注视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目睹着九中一点一滴的变化,它只静静地聆听,像个有教养的好孩子,不论是好事坏事都不露声色。

  其实它们也很善解人意,在烈日炎炎的夏日,它撑开绿色的大伞,为我们遮住火辣的阳光;而冬天一到,它便舍弃自己时髦的绿色洋装,只留下干巴巴的骨架,为的是不遮住冬日里那一束温暖的阳光,即使被人品头论足,也不过默默忍受,从不抱怨。

  看着它们的枝杈想像着盛夏里那一抹清新的绿,在微风中婆娑生姿,应和着蝉鸣,多么美好又伟大的树,给我们荫凉,给我们温暖,还让我们在无聊的时候有玩笑可开。我不禁想起了《母亲树》的故事,为了人类而舍弃自身一切,多么无私无言的爱!值得我们用心灵去品味。

杨树的作文 篇8

  这个夏天特别炎热,骄阳似火,我正急切的寻找一个可以乘凉的地方。忽然,一颗高大的白杨树扑入眼帘。它好熟悉呀!飒飒的树叶把我的思绪带向远方。

  记得那年,我有一个特别要好的同学,我和他形影不离。有时周末,我们在家里呆的无聊了,就相约一起出去,找一个地点,一起玩或者商讨问题,就在那棵高大的白杨树下。

  一年前的夏天,是我们最后一次相聚,他因为要跟随父母到外地去上学,我们知道以后很少有机会在一起了,一见面便紧紧相拥。那一天,我清晰的记得,我们在白杨树下留了一个记号,这代表这我和他之间美好的友谊,虽然以后难得见面,但是相信我们之间的友谊永远不会褪色。

  如今,渐渐增多的课业使我很少能抽出时间玩耍,偶尔经过那棵白杨树下,也只能见到空荡荡一片。那见证友谊的记号,经过时间的洗礼、冲刷,也只能依稀可见。每当我经过那里的时候,心中都会泛起一阵喜悦与伤感交织的味道,多么盼望能在树下见到那个熟悉的身影呀!可惜,光阴似箭,岁月如梭,那一切都成为过去。

  有时拿起手机,轻轻敲击对话框,“在吗?”等待我的是无尽的空虚……,我不禁潸然泪下,什么时候才能找回这份久违的友谊?梦中时常出现那棵高大的白杨树,醒来后周围漆黑一片,心中酸水不断喷涌而出,我什么时候才能见上他一面?

  眼前的白杨树依旧茂盛,天空依旧那么晴朗,可是,那些年的欢声笑语,却早已成为美好的回忆。

【精选杨树的作文八篇】相关文章:

1.精选杨树的作文四篇

2.精选杨树的作文3篇

3.【精选】杨树的作文3篇

4.【精选】杨树的作文6篇

5.【精选】杨树的作文九篇

6.【精选】杨树的作文三篇

7.【精选】杨树的作文5篇

8.精选杨树的作文4篇

9.【精选】杨树的作文八篇

上一篇:杨树作文 下一篇:校园的杨树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