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由上传的:浅谈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基本差异。
浅谈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基本差异
摘 要:在当今的英语学习中,跨文化意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过去人们只是一味强调了解西方文化,导致我们放弃了本民族的文化特色。通过对中国英语特色的研究,认为中国英语的存在是一种必然,我们应在准确的前提下,勇于表达一些中国特有的、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东西,使西方人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中国英语 文化差异1.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基本差异1.1价值观念欧洲国家经过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Re-naissance)以及18世纪下半叶的启蒙运动使自由、平等、民主的观念根深蒂固。美国宪法规定:人生来平等,追求个人幸福是天赋权利。个人构成民主社会的基础,社会为个人而存在。而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使人们形成了社会向来高于个人的价值观念。社会是第一位的,个人的价值体现在对社会的贡献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反映出这一价值观念。英美以人为本,中国以社会为本,正因为这一观念上的根本差异,英美人强调个人的独立性,中国人表现出一种趋同性。 中国人一般比较含蓄委婉,比如在家庭生活中,很少听到夫妻间直接说“我爱你”,而是用一顿丰盛的饭菜来表示,对那些最亲近的人,不必说“谢谢”、“别客气”等客套话;而英美家庭却相反,“谢谢”、“好棒呀”、“你真细心”等友善词句被不厌其多的使用。此外,英美人对年龄、工资、婚姻等个人隐私问题比较敏感,询问他们这些问题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而在中国,这些却经常成为百姓日常聊天的主题。1.3审美情趣中西方不同的历史传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审美习惯。最典型的例子是色彩的象征意义,在英国,紫色象征尊贵,白色象征纯洁,新娘的婚纱是白色,而红色则与风尘女子有关;在中国,黄色是帝王之色,老百姓喜欢大红大绿,新娘子要穿大红的衣服,讨日子红火的吉利。如果我们能够了解中国与英语国家之间存在的种种差异,就能在文化交流和日常交往中避免误解,增进相互了解。2.中国英语一种语言使用的人数越多、范围越广,就越容易产生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的变异分化。英语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如今已成为一种国际通用语(Lingua Franca)。英语通过与世界各地语言和文化的接触,产生了许多英国本土以外的变体,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混入一些其它国家的`文化元素。我们这里提到的“中国英语”就是其中之一。最早提出“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概念的是葛传规,他在1980年《翻译通讯》上的一篇题为《漫谈由汉译英问题》文章中指出:“英语是英语民族的语言,任何英语民族以外的人使用英语,当然应依照英语民族的习惯用法。不过,各国有各国的特殊情况。就我国而论,不论在旧中国还是新中国,讲或写英语时都有些我国所特有的东西要表达。”接着葛先生举出“四书”(Four Books)、“秀才”(xiucai)、“
双百方针”(Two Hundred Policy)、“思想改造”(ideological remolding)等例子,认为“这些英语都不是Chinese English或Chinglish,而是China English。英语民族的人听到或读到这些名称,一时不懂,但经解释,不难懂得”。葛先生这段话从翻译的角度指出,对于具有中国特色的东西不必挖空心思去找对应的表达法,实际上也找不到,而应该大胆地使用中国英语去表达它们,从而填补由于英汉文化差异而造成的表达真空。目前,国内不少学者展开了对“中国英语”这一说法的讨论,认为中国英语是以标准英语为核心,表达中国特有的现象和事物。张培成(1995)、林秋云(1998)从语言的使用目的出发,提出在现阶段中国英语作为一种外语的变体,主要用于国际间的交流。
3.发挥中国英语的特色要使英语与中国特有的社会和文化相结合也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国环境中特有的东西要想单纯通过语言让对这一环境一无所知的人了解,往往会颇费一番周折。人们只有在通过语言表层了解其深层的社会文化内涵之后,才能进行真正的沟通和相互了解。汉语中有丰富的成语、谚语、典故和警句,怎样将它们翻译成英语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一种方法是套用意义相似或一致的英语成语警句(意译);一种方法是直译以保持成语原有的风格和特色。究竟以何种为好要视当时的情况而定,不可一概而论。现在许多译者主张应尽可能在译文中保持原有的特色,如“一箭双雕”不妨直接译为“shoot two hawks with one arrow”,而不必一定套用英文中已有的表达方法,译为“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这样更能体现它所蕴涵的文化;同样“雨后春笋”也可直接译为“1ike bamboo shoots after rain”,而不必套用英语的“grow like mushrooms”;如果硬将“papertiger”套译为“scare-crow”,就失去了“纸老虎”这一词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底蕴。其实,外国成语、典故和警句进入汉语的也不少,如“特洛伊木马”、“潘多拉盒子”、“鳄鱼的眼泪”等等。我国进入外语的成语、典故和警句也必然会随着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扩大而日益增加。尼克松访华时曾在祝酒词中引用毛主席的警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Ten thousand years are too long,sEize the day,sEIze the hour”;克林顿在访华的演说词中巧妙地引用了中国的成语“实事求是”,“seeking truth from facts”。这样的互相渗透,不仅是思想的交流,也是语言的交流。参考文献: [2]贾冠杰,向明有.为中国英语一辨[J].外语与外语教育,1997(5).[3]汪榕培.中国英语是客观存在[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1(1).[4]王守仁.论文化思想差异与英语教学[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4).[5]李文中.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4).
【中西文化差异议论文】相关文章:
2.雨中西湖作文9篇
3.初中西游记读后感
7.幸福议论文
8.种子议论文
9.责任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