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国内高中美教改进建议论文

2021-04-29 议论文

  审美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基础理论水平及运用知识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我国基础美术教育曾有一段时期过度重视学生手头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学生审美与鉴赏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其全面发展。基于此,我国于 2001 年颁布了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实验稿)》,对美术课程的阶段目标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进行了描述。[1]

  其中的“欣赏?评述”部分,旨在着力提高学生的审美和鉴赏水平。2003 年,我国颁布了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 (实验稿)》,将美术课程划分为“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五个学习模块,并明确指出:“美术鉴赏活动能帮助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2]

  另外,我国于 2011 年新颁布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也明确指出,学生要“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了解美术对文化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3]。

  这些规定表明,我国已开始重视美术教育的审美价值,并将其放在了一个较为重要的位置。在这一形势下,笔者拟通过介绍美、法两国对美术教育审美价值的重视,揭示我国高中美术教育的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改善我国高中美术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一、美、法两国美术教育对审美价值的重视

  在高中阶段,美术课程规划应围绕提升学生的审美兴趣和审美能力展开,同时也应为学生日后继续审美学习与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在此阶段主要是通过两种手段来达到这一目的:一是通过对美术基本知识及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二是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理解和认识。但是从教育实效看,这两种方式在学生审美意识和能力培养中所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不同的美术教育理念、不同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美、法两国的美术教育理念凸显了其对美术教育审美价值的重视,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 美国的多学科艺术教育

  多学科艺术教育是主导当前美国基础教育阶段艺术教育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不像以往的艺术教育方式那样片面强调艺术创造力的培养,而是把创造性活动与艺术评价和审美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提高人文素质的角度引导青少年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欣赏艺术及其文化。多学科艺术教育不是把艺术教育当成一门普通课程,而是将其视为一门人文学科。这门学科涉及艺术创作、艺术史、艺术批评和美学四个领域,由此构成一门特殊的交叉学科。[4]

  该学科并不是要求学生对这四门艺术学科进行单独的研究学习,而是将四门学科的内容整合在一起,分阶段、分重点地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从而更好地提高艺术教育的效度。在教育内容上,多学科艺术教育对人文知识(艺术批评、艺术史、美学) 予以高度重视,尤其在高中阶段,人文知识的学习几乎占用全部的教学时段,这与其倡导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

  (二) 法国“推动艺术教育”计划及其他

  “推动艺术教育”计划是法国总统萨科齐(N.Sarkozy) 上任以来特别推出的一项教育计划。该项计划也是法国自密特朗时代以来,历届政府对艺术教育重要意义的一贯认同和支持政策的有效延续。该计划要求将法国中小学“艺术史”教育的地位提升至所有文化教育的基础、提升到关系国民身份认同的高度。萨科齐在致两部部长(教育部、文化部) 的任务书中指出,要将“艺术史”作为毕业会考的内容列入所有小学至高中的必修课程,并且要将其渗透到相关科目。该计划作为“文化民主化”的重要步骤,旨在通过“艺术史”的强化学习,使所有学生平等地掌握有关艺术与文化的基础知识。[5]

  从 2009 年 9 月开始,艺术史成为法国所有中小学的必修内容。该课程内容已超越纯艺术范畴,被划分为“空间艺术”“语言艺术”“生活艺术”“听觉艺术”“表演艺术”和“视觉艺术”六个领域,其中涉及文字、哲学、经济、科技等各个方面。

  我国有学者指出,法国美术院校的招生考试以面试为主、笔试为辅。其面试的难度很大,对考生的要求很高。例如,考生必须对社会学、文学、哲学、美术、电影及时事新闻等人文类知识有一定的认知和独特的视角;考生能够自信地表达对文化领域 (如电影、话剧、现代舞、文学、诗歌、音乐) 等的认知;考生必须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艺术专业和最新涉及的领域,如自然科学、社会学、野生动物、历史、考古学、军事艺术等;考生要对知名艺术家作出评价并阐述怎样走出他们的艺术影子。评委对每位考生都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必须拥有广泛的知识和对文学、艺术、社会等不同领域的认知。[6]

  据此我们可以得知,法国中小学艺术教育是建立在宽厚的艺术人文学基础之上的,尤其是对人文知识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技巧类知识。而且这种学习方式将一直延续到大学以后更长的时间,并会对学生产生终生的影响。

  二、对改进我国高中美术教育的若干建议

  虽然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 (实验稿)》已明确规定高中阶段美术教育要重视美术鉴赏课,着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欣赏水平。但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此项举措并未得到很好的落实,成效不大。要改变这一现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我国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对美术教育进行改革。

  (一) 政策层面的策略调整

  政策层面的策略调整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进一步加大高中阶段美术鉴赏课的课时比例,如可将其调整至总课时的二分之一甚至全部。其缘由主要基于以下两点。第一,高中生的分析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接受新知识与新事物的能力已达到一定高度,高中阶段是其接受和消化的最佳时期,也是世界观趋于形成的时期。因此,在这一时期加大审美教育力度是切实可行的。第二,高中生已具备一定的美术技能,而且决定报考美术专业的学生志向已定,其中大多数人已开始参加各类技能培训班突击高考,高中自设的技巧课已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集中力量的目标性教学可以较快地实现教学目标。

  二是对美术鉴赏课的课程结构进行更新调整。我国可适当参照欧美的课程标准和内容,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增设艺术史、艺术批评、美学等方面的知识,以拓宽学生视野,打通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其对艺术作品评价与判断的主观能力,进而使其具备对艺术作品、艺术现象及艺术家的自我批评与自我判断能力。

  三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以确保国家制定的教育改革政策能得到有效贯彻与落实。事实上,许多基层学校大多是打折扣地执行新的课程标准,有的学校甚至我行我素,对相应的方针政策不予理睬。这也是我国教育改革新政策出台多年但收效不大的重要原因。

  (二) 师资队伍的充实建设

  目前,很多学校的美术教师已在此岗位上工作了二三十年,他们大都是传统师范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大都重视和擅长技巧教学,但较缺乏人文理论的系统知识。这种情况对于新课程标准的贯彻落实是不利的,有碍于新教学需求的实现。教师是教育的主导者,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育。在西方发达国家,基础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是开放的,且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极为严格的。学校开设的许多课程都是邀请社会上的专家来讲授,并且建立了严格的考核问责制度。这一做法值得我国学校借鉴。另外,我国高中美术教师队伍建设要打破当下的学科壁垒,引入非美术专业的教师,如美学、艺术史等学科专业的优秀毕业生或人才执教;同时要逐渐建立起基础美术教学专人专课制度,改变当下动辄一人担任几门课的现象,使美术教学质量得以提升。

  (三) 教材内容的及时更新

  我国现行的基础美术教育教材比较陈旧。例如,普通高中使用的“美术鉴赏”教材,是我国于 2004 年统一发行的。教材内容由“中西方绘画鉴赏”“中西方雕塑鉴赏”及“中西方建筑鉴赏”三部分组成。从时间跨度上来说,该教材涉及古典主义艺术、现实主义艺术、浪漫主义艺术与现代主义艺术。而对现代主义之后的后现代主义艺术 (或称当代艺术) 则完全没有涉及。当代艺术———无论是我国的还是西方的,因其对现代主义及之前的美术样式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了“美术”的原有概念边界,从而呈现出一些全新的、突破性的改变。因此,对高中生进行这方面的知识普及与鉴赏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有调查表明,许多中学生对当代艺术很感兴趣,其认为这是他们同时代的艺术,更容易认同和理解。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当代艺术家徐冰在接受北京市美术特级教师侯令采访时谈道:“真正的现当代艺术,和孩子原有的艺术创造是有关系的,是朴实的。孩子没有顽固的文化概念,他们对这些艺术是很容易接受的。我相信,独特的材料艺术、装置艺术等对他们有很高的教育价值。很多现当代艺术家都像孩子。美术教育和现当代艺术有一种十分自然的联系,这种自然的联系大有文章可做。”[7]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 (实验稿)》 明确指出:“美术教科书的编写应体现时代特点。内容的选择要注意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既要体现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也要反映本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2]

  因此,尽早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编入当代美术内容,是完善高中美术鉴赏课、提升美术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首都师范大学尹少淳教授也高度重视基础美术教育 (含高中美术教育) 中的人文性传达。他指出:“将人文性确定为美术课程的基本性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将使我们改变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美术教育只能是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从而帮助学生通过美术的学习更好地汲取不同时代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他们接触的应该是人文精神的汪洋大海。”[8]68

  基础美术教育中美术课程与人文精神的关系,在我国台湾地区受到异乎寻常的重视。台湾原来的美劳科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被更名为“艺术与人文”学习领域,其含义是“学习艺术与人文素养,是经由艺术陶冶、涵育人文素养的艺术学习课程”[8]68。所以,笔者也期望我国基础美术教育,尤其是高中阶段的美术教育课程,能够更加重视对学生审美及价值判断能力的培养,扩大美术课程的人文性内涵,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讨论国内高中美教改进建议论文】相关文章:

尊师重教议论文10-02

垒高自己议论文800字07-28

雪中美景04-09

尊师重教议论文8篇10-23

垒高自己07-13

高齐语录11-08

3011年的中美大战01-15

高適《除夜作》11-03

高適《封丘作》11-03

克服恐高作文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