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在萧瑟的秋风里,闻着身边的墙散发出泥土的清香。脑袋不知是否因为昨夜冷水的浇洗而隐隐作痛,笔尖拖过纸面时发出声响渐渐远去,一切归于平静。另一种声响又一次来自远方。
音响……
那是江南雨特有的音响。
雨滴在青石板的路面上轻轻扣下,发出醉人的声音,它们撞进我的鼓膜,打开我回忆的屏障。
——前记
我是一个出生在江南市井中的孩子,江南雨的冲刷让我带上了江南市井特别的气息,那种清雅与和谐,所以,一直以来我都执拗地认为,这一切便是我世界的全部。
夏天,江南雨是少停的,一个月有十五六天不见太阳,但也正是江南雨的浇灌,江南市井的文化才一如新苗一般潜滋漫长。
每天清晨,空气中还带着微凉的晨露,小青石板积满了一塘一塘的水。斑驳的木门配上同样斑驳的墙壁竟显得异常苍凉,这便是我的小街,在那里有我的家,我便在小街消磨了我整个童年。
每个清早,大人们上班的铃声便是这个世界的闹钟,一切生命从这里开始,我却总是趴到大早才起来。穿着我爸大大的背心,裤叉和拖鞋,下楼去拿牛奶,吃街口的包子。
然后,我就喜欢摆张凳子在门口,听天空落下雨滴的声音。街上的老人们正和我做同样的事情,只是她们不听雨,取而代之的是她们手中补的衣衫、拣的菜和聊的家常,她们说话时从不看对方,眼睛直直的透过老花镜片落到手中的活计上。她们聊得极认真,我有时也在旁边听,我这样做是完全有原因的,记得她们谈完之后我吃到的最好的东西是对门张奶奶给的一个鸡腿。
小街上的有着许多错落的小店,我还记得有卖点心的,有理发的,还有卖鸡子儿的。而且我还知道,哪家的馒头肉多,哪家理的发好,哪家的鸡子儿个大,还有,哪家后门的墙,一推就倒,这也是江南人特有的生活吧。
小街也有热闹的.时候,夕阳西下,飘起炊烟。记得北京有位影视剧作家曾写过一篇叫《飞岩走壁》的文章,他说他曾经爬上北京的房顶,看着“万家飘白雾”的奇景。但他是在北京,我不行,我在江南,江南屋的瓦,一踩就碎。
但是,我喜欢在楼上看着江南雨混着江南的炊烟,想来比“万家飘白雾”更有味道吧。
张老伯就在这样的味道中回家,他总是第一个回来,骑一辆上海的凤凰牌自行车,大黑色的那种,每当这时,我便知道,小街最热闹的时候到了。
母亲如其他女人一样在门口摆出两张长凳,饭菜摆上去,两瓶酒加几只杯子,便开始吃这平凡而又平凡的晚餐,一时间原本十尺来宽的小街便更显拥挤。所以有摩托车的人家是不往里推的,干脆停在对门的影院里。胆大一些的,硬是带了车往里边碰。各家桌上顿时响成一片,这家的碗翻了,那家的瓶破了。但大家万不会为这样的事情红脸,拉下来,喝一杯,便也放走了。
酒喝到兴时,活便多了。男人们不像白天的老人,他们从政府的新举措到乡里的小新闻都浅浅的聊一遍。我便坐在父亲身上,看着我的世界,万家灯火。
我的头痛渐轻。回忆一如迷烟样消散我的江南雨润湿我的小街,而小街的水气又润湿了我,甚至一切江南人的灵魂。
我记得我说过,想去北边的那个城市,那样我也可以看一看“万家飘白雾”的样子。但我又不禁怅然,我竟离不开江南市井中“江南雨混着江南炊烟”的景色了。
是啊,我是被江南市井文化养大的孩子,我怎么可能离得了这被浸在江南雨里的文化呢?
简评:文章构思极具匠心,全文紧扣话题“文化伴我成长”,抒写滋润自己成长的特有的江南市井文化。全文采取剪影式手法,展现出一幅幅特有的江南风俗画:穿着爸爸大背心去拿牛奶、吃包子;街上老人们补衣衫、拣菜、聊家常;一溜儿的老少爷们一家人在街上吃晚饭……因为描写的具体、生动,容易在读者脑海中形成挥之不去的画面;笔法空灵飘逸,语句顺手拈来,不留斧凿痕迹,深蕴散文写作精妙,如“小街上的有着许多错落的小店”等不少段落;用词也很讲究,如前记中“雨滴在青石板的路面上轻轻扣下,发出醉人的声音,它们撞进我的鼓膜,打开我回忆的屏障。”中的“扣”“撞”就很是传神;文章的标题、前记也不是刻意为了求新而摆设,充分体现了“文眼”的作用,与文章融为一体。但文章也有一些瑕疵,如“夏天,江南雨是少停的,一个月有十五六天不见太阳,”“ 小青石板积满了一塘一塘的水”,就有点失真;题记中写的是雨,但贯穿全文并不是江南雨中的街与人,比如吃晚饭明显不是在雨里进行的行为。但瑕不掩玉,文章整体看来不失为难得的一篇考场佳作。
【江南雨江南街江南人作文】相关文章:
1.“抠门”江雨
3.江恋
6.江郎山作文
7.改写《江雪》作文
8.金城江公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