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千年烟雨解三分墨色作文

2020-11-24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踏千年烟雨解三分墨色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分墨,七分情,一染一晕,便成水墨中国。水墨画,何以成为“国画”。以墨为底,加以清水晕染。但闻“水墨”二字,便可嗅来阵阵墨香。像山间初晴时的云雾,清洌爽朗,又像陈年窖藏的好酒,醇厚绵长。观其画面风光,深感色彩之清透淡雅,只觉置身于虚无缥缈间。若有似无。

  这种难以捕获的神韵则与西方油画大为不同。传统的油画须以油来调和颜料,再一层层铺在厚实的画布上。色彩往往明丽而厚重,也总能显现出其颜料与油料的独特质感。无论是写实还是抽象,总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与心灵震撼。每一个色块都在尽力地演绎着盛放或凋亡,镌刻着圣洁与神秘或是苦难与救赎。中国的水墨画则以水代油,将墨色晕染于宣纸之上,多了几缕灵元,多了几分柔和。水墨成画,或巨笔泼墨或羊毫细勾,或绮丽多变或留白淡雅。中国画总能以“神”的灵韵战胜“形”的逼真,以她独特的中国式抽象,诠释着花鸟之灵,山川之秀。亦以其“神”力邀观者入画,于缥缈仙境流逛,与天地灵秀共舞。

  从中华水墨中可走出诗意之君子。人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懂诗词的人必定懂得赏画,观得了画的人也定有满腹才情。这水墨画啊,就像是中国的诗。可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奔腾之势,也可有“小桥流水人家“的细腻温婉,可以是“桃之天天,灼灼其华”的美好内敛,也可以是“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深情与绝决。她更像是中国的人。海洋文明所孕育的孩子多善冒险,表现力强,比起他们,我们则是在农耕文明感化的土地之上,平淡处事,亦安稳做人。我们欣赏山川灵秀,也倾听江河汹涌。在森严有序的礼法制度下,我们内秀却洒脱,温和的言谈中亦是向往自然的不羁灵魂。于是他们浓墨重彩层层铺就,于是我们大笔一挥,意在留白。在一染一晕的中华水墨中,草木山河,都是中国之君子诗意恭谦的模样。

  从中华水墨中可体味道家之无为。道家所阐释的“无为“之治,即“无为,无不为“,以辩证的眼光剖析有无之道。月有阴晴圆缺,画有虚实相映。水墨画法讲究留白,极少有画者会将画面填满,往往是一笔墨痕蜿蜒纸上,便生出了无数的有和无。看得见的,是一条流向天际的江河,这便是“有",看不见的,则是天边回旋的.孤鸿,是江心渔船的老翁,是河畔飘摇的芦苇,是水底游曳的水草,是江面上氤氲的雾气,是大河尽头的那片辽阔苍穹,这便是画中的“无”。留白之法,留出了思绪生长的空间,留出了意蕴绵长的宽广,以空白之无对抗饱满丰盈之有,却总能以她的通透与空灵,展现出远远胜于画面之物的高远之境。有无相生,虚实相合,若有似无,若无却有,无为的智慧便寄寓在这留白的笔法之中。

  从中华水墨中可感悟阴阳之和气水墨的描摹渲染源于自然,而宇宙万象的运行有序则在其平衡。水墨的交汇恰如阴阳二气的调和。不艳不媚,不庸不俗,作画构图适中,意境虛幻飘渺,即便是旁逸斜出的寥寥乱笔,也定不失其”稳”力与"正”气,中正且平和,和谐且统一,是国画之气韵,更是国人之气度。中国人的"和气”与”中庸”之道,"阴阳”与"调和"之法早已承袭千年,融入骨髓,成为了一代代国人做人的标准,也成了水墨画辗转变迁却始终坚守的原则,坚信,无论如何世事变迁,如何沧海桑田,水墨画都会以她不偏不倚,孑然独立的淡泊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从中华水墨中可承袭中华之风骨。虽说水墨画的内容繁复多变,各画家也各自成风,但传统的水墨技艺,却是老派画师世代相传的。如“山走脊,水走波,木按节,人按骨”这样的古老口诀,至今也仍口口相传。国画风格不断更新,但水墨之风骨,却亘古犹新。水墨画的流传,正如中华文明的传承,古老的中国傲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五千年,朝代更迭,铁骑铮铮,中华文化何以延绵至今,是风骨,是气节,是坚守,是继承。唯有初心永在,风骨长存,才能经得起历史车轮的碾压,才能承受得了千年风尘的磨砺。

  中华水墨一路走来,如仗剑侠客,仙风道骨,行走江湖;亦如姑射仙子,潇洒脱俗,不染尘浮。以画载道,包容万物的风骨,始终如一。墨色一痕,江河之水奔流向东。水墨交融,绘成千年盛世中国。

【踏千年烟雨解三分墨色作文】相关文章:

1.只因墨色烟雨中作文1000字

2.墨色责任作文

3.墨色责任

4.墨色牡丹

5.墨色君子

6.墨色国韵作文

7.烟雨烟雨优秀作文

8.墨色作文700字范文

上一篇:雨孩子出发作文 下一篇:冒雨取伞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