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辈作文,必几经删润文言文阅读

2018-03-13 阅读

  我辈作文,必几经删润①,而后文成。闻欧阳文忠作《昼锦堂记》,原稿首两句是:“仕宦②至将相,富贵归故乡。”再四改订,最后乃添两“而”字。作《醉翁亭记》,原稿处有数十字。粘之卧内,到后来又只得“环滁皆山也”五字。其平生为文,皆是如此,甚至有不存原稿一字者。近闻吾乡朱梅崖③先生,每一文成,必粘稿于壁,逐日熟视,辄④去十余字。旬日以后,至万无可去,而后脱稿⑤示人。此皆后学所当取法也。

  ①删润:删改和润色。②仕宦:指做官。③朱梅崖:清代进士。④辄:总是。⑤脱稿:(著作)写完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富贵而归故乡A.杂然而前陈者(《醉翁亭记》)B.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C.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小题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每一文成,必粘稿于壁,逐目熟视,辄去十余字。

  【小题3】“此皆后学所当取法也”一句中的“法”具体指什么?(3分)

  答案

  【小题1】B

  【小题2】每写完一篇文章,一定把它粘贴在墙壁上,天天仔细阅读,每次总会删除十多个字。(每句1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3】作文,必几经删润,而后成文。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例句中的“而”起连接作用,把两个动词连在了一起。A表修饰,B表连接,C表并列,D表转折。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辨析能力。

  点评:平时学习中,对于文言虚词、多义词要多加比较,知道它有几个意思,并分别举出例句,积累下来。遇到多义的文言虚词、实词后一定要加以联想,想一想在其它句子中该词是什么意思,这样熟能生巧。考试时再遇到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区别开了。

  【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两个句子中的的关键词有“成”“ 熟”“ 去”,根据语境理解这几个字,分别译为“写成,写好”“仔细”“删掉”。了解了关键字词的意思,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3】试题分析:审题后要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在原文中找到题干中的句子,到它的前面去寻找答案,因为代词一般指代前面的内容,句中的“此”即是题干所说的“法”。理解可知,指前面的“作文,必几经删润,而后成文”这一概括性的语句。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信息的提取和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点评:审题后要在理解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找到相关的语句,进一步精读之,确定哪些语句与题干要求相符,提取出来即可。题干中要求用原文语句回答的,必须用原文语句回答;能借用原文语句回答的可借用原文语句。

【我辈作文,必几经删润文言文阅读】相关文章:

1.我辈亦非蓬嵩人作文1500字

2.文言文阅读答案

3.文言文阅读方法

4.润物无声

5.爱莲说文言文阅读答案

6.论语文言文阅读答案

7.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8.细雨霏霏润故乡

9.宋濂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上一篇:我的阅读滋味七年级作文 下一篇:捕蛇妇优秀作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