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作文

2021-02-25 阅读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阅读作文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阅读作文 篇1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写到:必须教会少年阅读!为什么有些学生在童年时期聪明伶俐、理解力强、勤学好问,而到了少年时期,却变得智力下降,对知识的态度冷淡,头脑不灵活了呢?就是因为他们不会阅读!身为老师的我,更加明白读书对孩子的重要性,所以有了自己的宝贝后,就有意识的培养她读书的习惯。

  从幼儿园开始我就和女儿约好,每天晚上必须讲四个故事给她听,慢慢的,变成了五个六个,甚至七个八个了。有时我想偷懒,女儿就会质问:“妈妈你怎么说话不算话呢?”就这样为了树立为人父母的威严,做一个信守诺言的人,我们的亲子共读坚持了近一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她的识字量越来越多,渐渐的她自己就能读了。《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神奇校车》、《不一样的卡梅拉》等都成了她信手拈来的读物。亲子阅读不仅书本伴随着女儿一天天健康的成长,同时在这阅读的过程中,我和女儿共同经历着书里的喜怒哀乐,同样的心情让我和女儿贴的更近,也使我和孩子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这是亲子阅读带给我最幸福也最切实的感受。

  转眼间,女儿已经成了一名小学生了,从一年级下学期,老师要求写简单的日记。从日记里,我了解了她对小学生活的感受,了解了她更多的喜怒哀乐,而与此同时,我更加理解了教育专家们所说的教育是不能急功近利的,我们要放慢脚步蹲下身子和孩子们交流这些教育理念。从和老师的交流中我得知,女儿的日记水平是高于其他孩子的,究其原因,我认为这得益于早起教育中的故事交流,让她积累了比同龄孩子更多的词汇,丰富了自己的语言。

  吉姆·崔利斯《朗读手册》上有这样一段话:“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我愿始终牵着女儿的小手,在阅读的路上,向着阳光奔跑,让心灵一起起舞。

阅读作文 篇2

  说起我与阅读的缘分,那可真是源远流长,长到我都不记不起来。

  还是从小学阶段讲起。小学时课少,作业少。在学校把那点儿作业一完成,万事大吉,回到家之后没事儿干,闲得很。就自然把目光投到书架上,取出一本翻开就看。不过那是看得多数属浅显有趣的,语言不生动的压根入不了法眼。小学时阅读深度浅,厚一些的书就咀嚼不下去。

  小学时看书看得特别快,一页书扫一眼大略,大略知道主要内容就翻下页了。名著看的时候少,小说看的是多且杂。记忆中小学二年级一个学期看完了全部金庸小说了,几天一本儿,被剧情吸引,压根儿停不下来。

  上初中了,才发现,自己可用来阅读的时间一下子少了。修的课程从两门儿骤然升至七门。作业更是多了一倍不止。早出晚归不说,中午有时还有作业。写完作业有时已届深夜。洗漱后读几页书,都是不可多得的幸福。

  “有意思,有意思,”我经常看着书看着书就开怀大笑,合上书我好像自言自语。不知何时,“课外书”竟和我绝缘了。此时此刻在我手上的是老师要求一定要看的。一个字一个字的析,早已超出了“看”的范畴,应该是“学”了。

  阅读课上,同学们人手一本儿书可从后面来看,确实不少人在写作业,我也这样干,我发现效率并不高,不如看书来得有用。

  放假了,我再一次回归书海。你一周一本的速度,超额完成了百万字计划。此时,我回首,又叹:“我从未停止阅读。”不论是碎片化的读,或是看一本名著,都是阅读。

阅读作文 篇3

  通观《孩子为何失败》这本书,我把它划为学校教学思想一类。在这个范畴里,作者霍特提出,教育上最可怕的问题是,教学效果很糟糕,学生学习失败很多,学校却坚称这不是他们的问题!霍特坚持认为,学校教育要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

  霍特这样记述了他的一次听课:“这是一堂数学课。这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正在黑板上演算他所指定的习题,每演算一个步骤,他就以惯有的方式问学生:‘这样对不对?’上这种课实在是无聊透顶!我发现这种授课方式很难让我专心,班上大多数的学生也都各怀遐思、漫不经心,只稍稍注意老师是否叫到自己的名字而已。每个被叫到名字的学生,也不管老师的问题是什么,只一味地回答说:‘对。’这一堂课就这么无聊地进行着。不知过了多久,我的注意力逐渐涣散不集中。突然间,我好像受到某种冲击,于是又集中起精神来,我注视着这位老师,班上的每个同学也都注视着他。那位被叫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仔细端详老师在黑板上所写的字后说:‘不对,这里错了,应该是这样。’这位老师满怀欣慰地说:‘很好,你说对了,应该是这样。’说完,他将错字擦掉,重新改正。于是班上的学生和我都松了一口气,然后又各自进入梦乡了。”

  课后,那位老师不无得意地告诉霍特,在他注意到学生开始精神涣散时,他向学生投掷了一个“变化球”。而霍特的遗憾是,这个“变化球”并没有让那位老师找到学生精神涣散的原因。这原因就是,老师讲的课枯燥无味!此时,学生常常会用逃避策略——含糊地说话,胡乱猜想,或者把问题抛回给老师。

  这个场景确实无数次出现在我的课堂中。经作者描述出来,也让我汗颜。我的确做得很不够,或许想过很多点子,试图做出些改变,我也想在自己的学校里进行试验,但是很不现实。因为自己不讲让学生去学、去讲,心里没底,尽管改革的发起者是学校,但万一搞砸了,最后还是要自己承担责任。我宁愿没有报酬拼命地讲,也不愿意将话语权拱手让给孩子们。我们根本没有意识到,当我们要控制学生的学习或强迫他们理解某物时,他们会非常的痛苦和担心。一个真正用心思考的学生,他们之所以觉得学校难熬的原因,不只是老师所教的内容都没有意义,更因为老师总是说得头头是道,让孩子自己觉得有问题。这样只会出现更多学生为刻意取悦老师而学习。

  作为老师,很少有教师愿意去了解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的认识、学生对于该学科领域所持的心态以及他们的感受。我们自己认为很有趣的学科,对学生来说可能是非常枯燥难懂的;我们认为解决问题最佳的途径和方法,可能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教师在课堂上喋喋不休讲述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可能早就知道不需多讲;我们认为非常显而易见的教学内容,学生可能难以理解等待着我们详尽地剖析……

  我们要帮助学生学习,首先就要对学生的知识起点、心理特征有较为清晰的了解,知道即将讲述的学科知识学生了解的情况如何,难点在哪里,应该如何去突破。在课堂上,要及时洞察学生对所传授知识的感受程度,及时调整教学进程,以适应学生的学习水平。这正是我们常说的因材施教。

  但是,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霍特说:“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就像手持照明灯踽行于夜森林的人一样。他在照明灯下所看到的情形,并非是原来的面目,而是早已被调整过的行为。换句话说,只要他提着照明灯走路,他就永远无法看到森林里夜晚的真实情况。”教师总是根据“照明灯照到的”情景来调控教学的节奏和进程,以为这就是课堂里的真实情况,由此做出教学调整的决定和判断,这就是导致部分学生学习失败的缘由。正是教师自己,造成了学生错误的学习策略。

  让学习有趣其实非常简单。霍特告诉我们:

  1.孩子不需要教。不用老师教,孩子就可以学到很多,甚至学得更好;

  2.孩子对成年人的世界以及我们的做事方式非常好奇;

  3.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学得最好;

  4.孩子为了某个直接的、有意义的目标而学习时,效果最好。

  明白了这些道理,我们可以少讲一些,多给学生一些自主学习的机会。虽然我觉得以现实的状况来看,完全达到理想的教学状态实在不是教师一臂之力可以为之的,但本着为学生所想,站在学生的立场,多体会学生的感受,来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还是可以去试一试的。

阅读作文 篇4

  阅读是一种孤独。它同看电影看录像听音乐会是那样地不同。那些是一块巨大的生日蛋糕可以美味地共享,阅读只是孤灯下的一盏清茶,只可独啜,倾听一个遥远的灵魂对你一个人的窃窃私语。

  阅读的感觉难以比拟。

  它有些像吃。对于头脑来说,渴望阅读的时刻必定虚怀若谷。假如脑袋装得满满当当,不断溢出香槟酒一样的泡沫,不论这泡沫是泛着金黄的铜彩还是热恋的粉红,都不宜于阅读,尤其是阅读名著。

  头脑需嗷嗷待哺,像荒原上觅食的狼。人愈是年轻的时候,愈是贪吃。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吃得渐渐地少了,但要求渐渐地精了。我们知道了什么于我们有益,什么于我们无补。我们不必像小的时候,总要把整碗面都吃光,才知道碗底下并没有卧着个鸡蛋。我们以为是碗欺骗了我们,其实是缺少经验。有许多长寿的人,你问他常吃什么食品,他们回答说:什么都吃,并无特殊的禁忌。但有许多东西他们只尝一口,就能尖锐地判断出成色。我想寿星佬的胃一定都是很坚强的,只有一个坚强的胃才能养活了一个聪明的脑。读书也是一样,好的书,是人参燕窝熊掌,人生若不大快朵颐,岂不白在世上潇洒走过一回?坏的书,是腐肉砒霜氰化物,浪费了时间贻误了性命。关于读什么书好的问题,要多听老年人的意见,他们是有经验的水手。也许在航道的选择上有趋于保守的看法,但他们对于风暴的预测绝对准确。名著一般多是经过了许多年代的考验,是被大师们的智慧之磨研磨了无数遭的精品。读的时候,像烈火烹油的满汉全席,为大享乐。

  它有些像睡。我小的时候,当我忧愁,当我病痛,当我莫名其妙烦躁的时候,妈妈总是摸着我的头说,去睡吧,睡一觉也许就好了。睡眠中真的蕴藏着奇妙的物质,起床的时候我们比躺下时信心倍增。阅读是一种精神的按摩,在书页中你嗅得见悲剧的泪痕,摸得着喜剧的笑靥,可以看清智者额头的皱纹,不敢碰撞勇士鲜血淋淋的创口……当合上书的时候,你一下子苍老又顿时年轻。菲薄的纸页和人所共知的文字只是由于排列的不同,就使人的灵魂和它发生共振,为精神增添了新的钙质。当我们读完名著的'最后一个字时,仿佛从酣然梦幻中醒来,重又生机盎然。

  它有些像搏斗。阅读的时候,我们不断同书的作者争辩。我们极力想寻出破绽,作者则千方百计把读者柔软的思绪纳入他的模具。在这种智力的角斗中,我们往往败下阵来。但思维的力度却在争执中强硬了翅膀。在读名著的时候,我常常在看上一页的时候,揣测下一页的趋势。它们经常同我的想像悬殊甚远。这种时候我会很高兴,知道自己碰上了武林中的高手。大师们的著作像某一流派掌门人的秘籍,记载着绝世的功法。细细研读,琢磨他们的一招一式,会在潜移默化中悟出不可言传的韵律。只是江湖上的口诀多藏深山之密室,各个学科大师们的真迹却是唾手而得。由于它的廉价和平凡,人们常常忽视了它的价值。那是古往今来人类最智慧的大脑留给我们的结晶啊!我一次次在先哲们辉煌的思辨与精湛的匠艺面前顶礼膜拜,我一次次在无与伦比的语言搭配之下惊诧莫名……我战胜自己的怯懦不断地阅读它们,勇敢地从匍匐中站起。我知道大师们在高远的天际微笑着注视着后人,他们虽然灿烂却已经凝固。他们是秒表上固定了的记录,是一根不再升高的横杆。今人虽然暗淡,但我们年轻。作为阅读者,我们还处在生命的不断蜕变之中,蛹里可能飞出美丽的天鹅。在阅读中,我们被征服。我们在较量中蓬勃了自身,迸发出从未有过的力量。

  阅读是一种孤独。几个人共看一本书,那只是在极小的时候争抢连环画。它同看电影看录像听音乐会是那样地不同。那些是一块巨大的生日蛋糕可以美味地共享,阅读只是孤灯下的一盏清茶,只可独啜,倾听一个遥远的灵魂对你一个人的窃窃私语。它在不同的时候对不同的人说过同样的话,但你此时只感觉他在为你而歌唱。如果你不听,他也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悲悯的叹息。你啪地合上书,就把一代先哲幽禁在里面。但忍不住又要打开它,穿越历史的灰尘与他对话。

  阅读名著不可以在太快乐的时光。人们在幸福的时候往往读不进书。快乐是一团粉红色的烟雾,易使我们的眼睛近视。名著里很少恭维幸运的话语,它们更多是苦难之蚌磨成的珍珠。

  阅读名著也不可在富裕的时刻。阅读其实是思索的体操,富裕的膏脂太多时,脑子转动得就慢了。名著多半是智者饿着肚子时写成的,过饱者是不大读得懂饥饿的文字。真正的阅读,可以发生在喧嚣的人海,也可以在冷峻的沙漠。可以在灯红酒绿的闹市,也可以在月影婆娑的海岛。无论周围有多少双眼睛,无论分贝达到怎样的嘈杂,真正的阅读注定孤独。那是一颗心灵对另一颗心灵单独的锤击,那是已经成仙的老爷爷特地为你讲的故事。

【【精品】阅读作文4篇】相关文章:

1.【精品】阅读与作文三篇

2.【精品】阅读与作文10篇

3.【精品】阅读的作文八篇

4.【精品】阅读与作文9篇

5.【精品】阅读的作文三篇

6.【精品】阅读作文四篇

7.【精品】阅读的作文四篇

8.【精品】阅读作文三篇

9.【精品】阅读作文九篇

上一篇:阅读作文 下一篇:阅读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