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溪机阅读答案参考

2018-02-22 阅读答案

  第一篇:《右溪记阅读答案》

  右溪记阅读答案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阅读右溪记后回答问题:

  1、所选两段文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两段之间又构成了怎样的关系?

  2、结合上下文仔细想想“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这两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右溪记阅读题答案

  1、两段文字在表达方式上的不同:

  上一段正面(直接)描写景物,为下文做铺垫;下一段借景抒情,借写右溪水清石怪境幽,值得赏爱而无人赏爱,而引发作者怀才不遇的惆怅。

  本文上半段写景,下半段写清,突出情为景设,情景交融,形神俱备。 两段之间的关系:

  上一段写景,下一段写情,突出情为景设,以景寄情,情景交融,形神俱备。

  2、借景抒情,借写右溪水清石怪境幽,值得赏爱而无人赏爱,而引发作者怀才不遇的惆怅。

  第二篇:《【语文】右溪记阅读练习及答案整理》

  【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右溪机阅读答案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ī)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元结《右溪记》

  【阅读思考1】

  10.解释下列划横线的词。(2分)

  ① 以其境过清 ( ) ② 不可名状 ( )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12.两文各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4分)

  甲文:

  乙文:

  13.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2分)

  【答案1】

  10.① 因为 ② 说出

  11.答案:① 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② 美好的树木与奇异的`山竹投下的阴影,互相遮映。

  12.答案:甲文:清澈透明,侧面(间接)描写 乙文:水流湍急,正面(直接)描写

  13.答案:借景抒情 例如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

  【阅读思考2】

  1、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1分)

  南 流 数 十 步 合 营 溪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①合( )②悉( )③植( )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2分)

  4.右溪的位置在哪?命名的原因是什么?(2分)

  5.用文中原话回答问题。(2分)

  ①开发右溪的价值何在?

  ②文中如何叙述整治右溪的经过?

  6.本文尽管着墨不多,却抓住了景物的基本特征,既有具体的描绘,又传示空间布局整体性的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整个环境以“____________”为中心物象,兼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者各具风格自成一趣。文中写三者的典型语句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

  1、 南 流 数 十 步| 合 营 溪

  2、.①汇合,汇人 ②全部 ③种植

  3、如果在人烟密集的地方,也可成为城市居民游览的胜地,和爱清静者休憩的园林。

  4、小溪的位置在道州城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小溪在州右,因而命名为“右溪”。

  5、①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②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

  6、4、小溪 岸石 竹木

  (水)洄悬激注 (石)欹嵌盘屈 (木)垂阴相荫

  【阅读思考3】

  1.上文第一段写右溪以( )为中心,分别写了( )( )( )等三种景物,从而组成为清幽奇特的美景

  2.结合作者的写作意图,说说“徘徊溪上,为之怅然”的原因。

  一、( )

  二、( )

  3.说说本文情与景是如何融为一体的?

  ( )

  【答案3】

  1.以溪流为中心,写了奇石、溪水、竹木

  2.为了美好的景色却无人欣赏而悲伤

  为自己满腹文采却不受赏识而感到悲伤

  3.景为情设,情因景生,情景交融,形神具备,从描写溪水的优美景色却无人欣赏,为它叫冤叫屈,为山为水更是为人

【右溪机阅读答案参考】相关文章:

1.《鸣机夜课图记》阅读答案

2.《蓝光警戎》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3.白开水说明文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4.《让有些话穿耳而过》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5.《五柳先生传》课内外阅读有参考答案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7.《鞋》阅读答案

8.《病》阅读答案

9.视野阅读答案

上一篇:阿长与山海经阅读答案 下一篇:《吕嘉传》阅读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