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诗阅读题答案

2020-11-08 阅读答案

科学与诗阅读题答案1

  《科学与诗》阅读原文:

  科学界的研究科学与诗人踏雪寻梅的觅句差不太多。我举个例,说明科学家如何觅句。

  有一通用电器公司的研究部门,是一所大楼,而楼梯每一个拐弯处,都备有一张空桌及一堆纸笔。据说好多新的观念是科学家上下楼时想起来的,可是稍纵即逝。如果在走下楼时有这个观念,到家后可能忘光了;如果走上楼,这个观念,到办公室可能模糊了,所以半路中必得写下来。劳伦斯发明原子撞击机时,倒确是在早餐以后,到加州大学的路上想出的。所以通用电器公司的办法并非没有理由。

  另一个例子是麻省理工的温纳。研究应用数学的及分析数学的人,不可能离开温纳。有一个关于他的很著名的笑话。温纳常常在校园一见到学生拉住即问:“我吃过饭了没有?”

  学生答:“先生,我没有注意您吃过饭了没有。”

  温纳问:“那么请你告诉我,我刚才是走向南呢,还是走向北呢?如果向南,即是刚从饭厅来,是吃过了!”

  学生答:“你如不问,我还或许知道,这一问我也糊涂了。”

  大概温纳不是饿了一顿,就是连吃了两顿。他并未生活在这个世界里,不是在与古人交谈,就是在梦中觅句。大家全知道我们中国的大科学家杨振宁。杨振宁在麻省百年纪念会上讲的话,大家可能不知道。他说:“究竟什么叫做理解,什么叫做认识,人类还在犯着糊涂。”

  这话是哲学家的话或诗人的话,却不像一个科学家所说的话。至少不像中国所谓科学家所说的话。牛郎织女座只是两块大石头,是有了诗人,才显得晶亮;北斗座是七块大石头,是有了艺术家,才使这七点连起线来!法国不世出的大数学家庞卡立说得好,“房子是用石头做成的,但只是一堆石头不成房子;科学是事实堆起的,但只是一堆事实不是科学。”科学原来像诗句一样,字早已有之,而观念是诗人的匠心所促成的。这里面,没有利,没有名;没有开万世之太平,没有继往圣之绝学;而只是一种好奇与欣赏,对真的好奇,对美的欣赏。

  爱因斯坦讲完了相对论以后,说:“这个内容,凡是大学程度略好的人全能理解,但是,在探讨的过程中,绝望之后的觉悟,茫然之后的苏醒,以及黑暗中的往复摸索与新的洞天的终于出现,不是过来人,是不知个中甘苦的!”

  现在的科学家,据爱因斯坦的解释,研究科学的动机是为了逃避这个纷扰的世界。这个世界已成了毕加索的画,天翻地覆,一塌糊涂。科学家与诗人们却走向另一个世界去。那里的山青,那里的水绿,那里的草长,那里的莺飞,流连忘返是理有固然的。

  然而现实毕竟是现实,又哪里逃得了。于是诗人之弱者在唱“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的肉麻之句。诗人之强者在唱“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原应斩万竿”的激昂之调。科学家们则要去制造飞机、大炮、火箭、原子弹等玩意儿了。

  人类是在一个喧天锣鼓的悲剧中挣扎,即使是诗及科学里也找不到片刻的安静。

  《科学与诗》阅读题目:

  1.第一段中两个“觅句”的含义分别是什么?从全文看,科学研究和诗人“觅句”有哪些共通之处?

  2.作者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科学家如何觅句”?试加以概括。

  3.就文中引用的庞卡立和爱因斯坦的话,选一处谈谈你的理解。

  4.文中“这个世界”和“另一个世界”分别指什么?你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

  《科学与诗》阅读答案:

  1.含义:觅句①是指诗歌创作的构思立意、斟词酌句;觅句②是指科学探索和研究。共通之处:需要捕捉灵感;要忘我投入,付出艰辛;需要提炼材料,抽纳规律;都应是对真的好奇和对美的欣赏。

  2.通用公司在楼梯拐弯处备有空桌纸笔、劳伦斯发明原子撞击机、温纳向别人询问自己是否吃过饭。

  3.答案:庞卡立的话意为:科学研究要透过事物的外在表象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由零散的材料找到事物的内在联系。爱因斯坦的话意为:科学探索的历程要经过迷茫——希望——探索——发现这样一个不断反复、曲折艰辛的历程。(意思对即可。)

  4.现实世界;理想的世界。科学家和诗人的理想与现实充满矛盾。(其他答案意思对即可。)

科学与诗阅读题答案2

  诗中有科学 (节选)

  叶永烈

  ①俗话说:三句话不离本行,这话不假。

  ②记得一位电影导演读唐诗,对杜牧的《山行》一诗进行分镜头:“远上寒山石径斜”是 (1) ,“白云生处有人家”是 (2) ,“停车坐爱枫林晚”是 (3) ,而“霜叶红于二月花”则是 (4) 。他还认为李白的.名作《静夜思》后两句属“主观镜头”——“举头望明月”是仰视镜头,“低头思故乡”是俯视镜头。

  ③一位画家读古诗,则喜欢分析诗中的色彩,她以为“万绿丛中一点红”、“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强调了暖色调,而用冷色调为衬托。“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把鹅在水中那鲜明的色彩写得多么逼真,而苏轼的“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则是一幅水墨国画。

  ④我很喜欢李贺那首充满幻想色彩的《梦天》。诗人做起南柯之梦,翩翩然在太空中遨游,他“回头下望尘寰处”,看到什么景色呢?呵,“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原来,他看到中国九州就像九个烟点子似的,而大海仿佛杯中的一汪清水。此景此情,犹如宇航员在太空中所见到的那样真切。然而,李贺生活在唐朝,终生未离开过地球,也从未听说过什么“宇宙航行”,况且他只活了二十七岁。我反复吟诵《梦天》,深深佩服这位青年诗人那丰富的科学想象力!

  ⑤我以为王之焕的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严格符合几何定律的。确实,“望远必须登高,登高方能望远”。观察点越高,可见范围越大、越广,即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古时候,人们修造高高的烽火台,后来人们打仗首先抢占制高点,直到如今人们利用飞机、人造卫星那“高度优势”进行侦察、勘查、摄影,其中的科学原理,岂不与王之焕的诗句属于“同理”!

  ⑥辛弃疾在农村闲居了二十多年,他的词中富有农业知识,《西江月》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揭示了“蛙声”与“丰年”之间的有机联系。青蛙俗称“护谷虫”,是一员捕虫大将。蛙声不息,除虫去害,便使稻花飘香,五谷丰登。在《鹧鸪天》中,辛弃疾写下了“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这样清新的句子,表明宋朝已经深知养蚕技艺,很善于掌握孵蚕、养蚕的季节。他在《菩萨蛮》中的名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则是符合现代热力学定律,说明任何物体都有自动降低自身能量的趋势,即使是“青山”也无法遮住!

  ⑦杜甫在《赠卫八处士》一诗中,有一句并不引人注目的诗——“夜雨剪春韭”。我觉得,从这五个字中,可以考证出许多关于唐朝种植韭菜的知识:一、韭菜俗称“懒人菜”。种一次,割多次。唐朝种韭菜,已懂得韭菜是多年生草本,可以剪了长,长了剪,而不是连根拔掉收下来;二、唐朝时已知春天的韭菜鲜嫩好吃,而且懂得在春雨绵绵的夜间去剪,那时剪下的韭菜水灵灵的,可作佳肴。

  ⑧有趣的是,我还常发现,有的诗句从文学上讲是难得的佳句,从科学上考证则不尽然。如李白《将进酒》一诗开头两句,曾为多少人所传诵——“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其实,“奔流到海”变为水蒸气后,还是“复回”了,依旧从“天上来”,落进黄河,再“奔流到海”,如此循环不已。

  ⑨中国是诗的国度。多少年来,多少诗人“各领风骚数百年”,写下多少长诗短句。然而,人们习惯地只从文学的角度审诗、选诗、注诗、评诗。其实,诗中也有科学,我们不妨换个角度,用科学的眼光来审诗、选诗、注诗、评诗。

  12. 请根据你对杜牧《山行》一诗的理解,将“特写”、“全景”、“中景、“远景”这几个分镜头名词分别正确填入第②段中的(1)、(2)、(3)、(4)处。(4分)

  13. 作者遣词用句非常准确。比较第②、③段首句中加点的词语,你认为这两个词语能互换位置吗?为什么?(2分)

  答:

  14. 请在第⑤段横线处填入杜甫诗中的两句名句。(2分)

  15. 请在第⑥段横线处填入辛弃疾词中的两句名句。(2分)

  16. “我也读古诗词,不过,我常常从科学的角度品诗、评诗,分析诗中的科学。”一句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你认为应该放在哪两个段落之间,才能使文章通畅?(2分)

  答:

  17. 不仅诗中有科学,成语中也有科学。如“回光返照”,指太阳落下地平线时,由于光的反射,又有短时光亮,用来比喻事物灭亡前的短暂兴旺,十分形象。请你也试举一个这样的成语,并作简略说明。(2分)

  参考答案:

  13. 不能互换。因为第③段中所举的例子不全是诗

  1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错1字扣1分,直到扣完)

  15.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错1字扣1分,直到扣分)

  16. 应该放在第③段和第④段之间 17. 示例:“海市蜃楼”,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的反射和折射,空中或地面出现的虚幻的楼台城廓。现多比喻虚幻缥缈的事物;“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来安慰自己。另外还有:“炉火纯青”、“趁热打铁”、“一叶知秋”……

科学与诗阅读题答案3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科学与诗

  陈之藩

  科学界的研究科学与诗人踏雪寻梅的觅句差不太多。我举个例,说明科学家如何觅句。

  有一通用电器公司的研究部门,是一所大楼,而楼梯每一个拐弯处,都备有一张空桌及一堆纸笔。据说好多新的观念是科学家上下楼时想起来的,可是稍纵即逝。如果在走下楼时有这个观念,到家后可能忘光了;如果走上楼时有这个观念,到办公室可能模糊了,所以半路中必得写下来。

  劳伦斯发明原子撞击机时,倒确是在早餐以后,到加州大学的路上想出的。所以通用电器公司的办法并非没有理由。

  另一个例子是麻省理工的温纳。研究应用数学及分析数学的人,不可能离开温纳。有一个关于他的很著名的笑话。温纳常常在校园一见到学生拉住即问:

  “我吃过饭了没有?”

  学生答:“先生,.我没有注意您吃过饭了没有。”

  温纳问:“那么请你告诉我,我刚才是走向南呢,还是走向北呢?如果向南,即是刚从饭厅来,是吃过了!”

  学生答:“您如不问,我还或许知道,这一问我也糊涂了。”

  大概温纳不是饿了一顿,就是连吃了两顿。他并未生活在这个世界里,不是在与古人交谈,就是在梦中觅句。

  大家全知道著名的科学家杨振宁。杨振宁在麻省百年纪念会上讲的话,大家可能不知道。他说:

  “究竟什么叫做理解,什么叫做认识,人类还在犯着糊涂。”

  这话是哲学家的话或诗人的话,却不像一个科学家所说的话。至少不像中国所谓科学家所说的话。牛郎织女座只是两块大石头,是有了诗人,才显得晶亮;北斗座是七块大石头,是有了艺术家,才使这七点连起线来!法国的大数学家庞卡立说得好,“房子是用石头做成的,但只是一堆石头不成房子;科学是事实堆起的,但只是一堆事实不是科学。”科学原来像诗句一样,字早已有之,而观念是诗人的匠心所促成的。

  这里面,没有利,没有名;没有开万世之太平,没有继往圣之绝学;而只是一种好奇与欣赏,对真的好奇,对关的欣赏。

  爱因斯坦讲完了相对论以后,说:“这个内容,凡是大学程度略好的人全能理解,但是,在探讨过程中,绝望之后的觉悟,茫然之后的苏醒,以及黑暗中的往复摸索与新的洞天.的终于出现,不是过来人,是不知个中甘苦的!”

  现在的科学家,据爱因斯坦的解释,研究科学的动机是为了逃避这个纷扰的世界。这个世界已成了毕加索的画,天翻地覆,一塌糊涂。科学家与诗人们却走向另一个世界去。那里的山青,那里的,水绿,那里的草长,那里的莺飞,流连忘返是理所固然的。然而现实毕竟是现实,又哪里逃得了。于是诗人之弱者在唱“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的肉麻之句。诗人之强者在唱“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原应斩万竿”的激昂之调。

  科学家们则要去制造飞机、大炮、火箭、原子弹等玩意儿了。人类是在一个喧天锣鼓的悲剧中挣扎,即使是诗及科学里也找不到片刻的安静。

  1.第1段中加粗的两个“觅句”的含义分别是什么?从全文看,科学研究和诗人“觅句”有哪些共通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科学家如何觅句”?试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就文中引用的庞卡立和爱因斯坦的话,选一处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加粗的“这个世界”和“另一个世界”分别指什么?你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试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含义:第一个“觅句”是指诗歌创作的构思立意、斟词酌句,第二个“觅句”是指科学探索和研究。共通之处:需要捕捉灵感;要忘我投入,付出艰辛;需要提炼材料,归纳规律;都应是对真的好奇和对美的欣赏。

  2.通用公司在楼梯拐弯处备有空桌纸笔、劳伦斯发明原子撞击机时是在路上想出的、温纳向别人询问自己是否吃过饭。

  3.庞卡立的话意为:科学研究要透过事物的外在表象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由零散的材料找到事物的内在联系。爱因斯坦的话意为:科学探索的历程要经过迷茫一希望一探索一发现这样一个不断反复、曲折艰辛的历程。

  4.现实世界;理想的世界。科学家和诗人的理想与现实充满矛盾。

  5.示例:

  (1)不生硬说教,让读者从事实中领悟道理。如阐述科学探索要善于捕捉灵感、要忘我投入的见解时,便是如此。

  (2)论证方法多样。或举例,或引用,或表明看法,不拘格套;运用类比阐述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易于把握事物的特点和规律,如将科学探索与求诗觅句作类比;运用比喻使深奥的科学道理变得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如用石头与房子的关系比喻事实与科学的关系。

【科学与诗阅读题答案】相关文章:

1.《梦的科学与科学的梦》阅读题及答案

2.朴素阅读题与答案

3.军神阅读题与答案

4.《峡谷》阅读题与答案

5.风筝阅读题与答案

6.己亥杂诗阅读题及答案

7.《科学的种子》阅读题及答案

8.《阿庆》阅读题与答案

上一篇:忍让是一种态度阅读题答案 下一篇:这个世界会好起来的阅读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