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中秋节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来了,说起中秋节就想起好吃的月饼。
每到中秋节大家都准备一些好吃的食品:苹果、柚子、杨桃、冰皮月饼、五仁月饼、水果月饼
每到中秋节,月光像一个皮球似的,家家户户都上香拜月光。
中秋节是纪念嫦娥,中秋节有一个传说: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节是我们最快乐的日子。
篇二:中秋节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知道八月十五是个什么节日吗?不知道吧,先给你们绕个弯子吧,到最后再揭晓给你们听吧!
多么美好的一个日子呀!多么美好的一天呀!多么美好的一个月呀!但可惜不是在夏天,如果是在夏天的话就可以穿漂亮的裙子了!哎呀我们先不要说那么多废话了,讲正题吧。
在这一天里,大白天满街的人都在卖红彤彤的苹果、雪白的梨、……,对了,还有又大又香的月饼。熙攘熙攘的人在不断的买东西准备过节。黑使者催白使者快点下去,夕阳渐渐向西山飞去,太阳快落山了,金色的阳光照在我们可爱的脸荚上,看那美丽的霞光,多美丽呀,多灿烂呀!到了晚上,可热闹了整条街像是办喜事一样红红火火的,大家把买来的饮料放在桌上,当然了少不了那香喷喷的月饼了,大家一起把月饼放好,我来切这个月饼。然后我就把它分成了十二份,拿起一块月饼咬一口,抬起头看那美丽的月亮,皎洁的月光洒在脸上,圆圆的月亮上好像有3个小黑点,猜想一定是嫦娥和后羿在相会,另一个又是谁呢?哦,原来是玉兔在观看人间美妙的事呀!但我们这一玩就是天亮了。
到了天亮,我们就准备好东西去外婆家,出发了,我们一路上欢声笑语不一会我们就到了外婆家,我们来到这虽然人不多,但有很多小孩在这玩耍,我觉得无聊就跑过去和他们一起玩,我刚走出一步,老妈就拽住我说:“站住!不准去,你人都这么大个了,还去和这些小孩玩回来,不准去。”我听了说:“哎呀!老妈我人虽然大个,但我在你眼里还不是未懂事的.小孩吗?”妈妈听了正要反抗,外婆突然说:“女儿呀!快过来一下。”啊!外婆你真是我的及时雨呀!老妈奈何不了我就走了。我跑过去就跟他们玩了一会,就去吃饭了。
吃完饭,就坐在这儿一会,欣赏这美丽的竹林。多美呀!这时,风姐姐掠过,吹着我的脸蛋,吹过每一片竹叶,吹过每一根竹子,霎时,我似乎听到了竹子的交谈:“你看呀!那个小妹妹多可爱呀!”“是呀!但我们怎么觉得她好面生呀?可能是外地来的吧?”它们的交谈真有趣。
朋友们,你们听了我以上的介绍知道这是个什么节吗?哈哈,你答对了,就是中秋节。
篇三:难忘的中秋
晋北大地的八月,秋高气爽,在艳阳高照下,瓦蓝瓦蓝的天空像洗过一样明净,棉花团似的云朵就像绣在蓝色绒毯上的大花。瑟瑟的秋风吹熟了田里的庄稼,大白杨的叶子变黄了,爬山虎的叶子已经变红,小草,不像夏天那样精神抖擞,果树上那累累果实由青变黄,由青变红,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散发出一阵阵清香。成熟的气息荡漾在秋天的空间,丰收的喜悦流淌在人们的心田里。
此刻,中华民族的古老而传统的节日中秋节也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它给我们带来了温馨,带来了希望。
中秋节也叫仲秋节或团圆节,每到这个时候,出门在外的人们都要回家过节,人们有院子的,把家里的桌子搬到院子里,摆放上贡品,有香蕉,苹果,红提,马奶提,梨,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月饼。妈妈还在桌前摆上香炉,里面插上了三根香。我心血来潮,把我所有的赛车从盒子里拿了出来,摆到了桌子的下层,我边笑边说“哇哈哈,看吧,我的赛车多酷!”我把其中唯一的一辆带车灯的车打开开关。哇!我的车灯比蜡烛还亮!
这时,妈妈出来了,对我说:“你在忙活什么呢?”我笑嘻嘻地对妈妈说:“妈妈,你看,这是我的杰作!”妈妈仔细一看,下面摆的全部是赛车,妈妈让我别摆,我说:“不要嘛,再说了,我也要让月亮公公,不,是月亮婆婆,让月亮婆婆看看我们地球孩子玩儿的是什么,也让她给星星孩子们买点好玩儿的嘛!”妈妈也只能让我摆着了。过了一会儿,妈妈对我说:“孩子,爸爸要响花炮呢。”我赶紧进了家,跑到了二楼,看着那一个个烟火直射云宵,我用望远镜看着天上的月亮,边看边想,你说这嫦娥也真是的,为什么要偷吃后羿的仙丹呢?如果这个故事是真的,那么嫦娥现在一定在广寒宫里眺望着人间美丽的烟火。
我已经置身于那美丽的月宫。
之后,我的爸爸把桌子搬回了家,这时,联欢晚会已经开始了,我们一家人边吃月饼边看电视,直到晚会完毕,这时,外面又是一片炮声,我想到了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还想到七子之歌里的第三首——
台湾,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
我便是台湾,……
二零零五年的中秋节真令人幸福,难忘啊!
篇四:过中秋节
在我快乐的童年里,有一件让人一“闻”就笑的事,很搞笑哦!大家请看!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到了。听老人们说:“七月十五枣红圈,八月十五枣落竿。”到奶奶家打枣,是我每年最快乐的事。
金色的阳光洒在奶奶的小院子里,映红了那枣树上的“玛瑙”。你看那一堆堆、一簇簇挂满枝头的枣,真是好看。他们给中秋节带来了丰收的喜庆。
我不顾一路上的疲劳,操起与我手腕一样粗的竹竿,吃力的举起来,没头没脑地向枣树乱打,枣子噼里啪啦的砸在我的头上,疼的我哎哟哎哟直叫唤,逗得大家捧腹大笑。奶奶说:“傻孩子,哪有这样打枣的?应该有方法呀!”
我又向奶奶要了一把大椅子,站在上面,再拿起竹竿吊住树枝使劲地摇。没想到树枝竟把我的竿吊了上去。我一失手,脚也踩了个空,身子一晃,“啪”地来了一个“后空翻”坐在地上。
表哥看我那狼狈相,笑得直不起腰来,用手指着我:“瞧瞧瞧,表弟还会‘武术’了!”我哭笑不得。连奶奶也笑得眼泪都快要流出来了。我不服气地想:“我不就是手没握紧竿吗?这回我一定打下好多来,让你们看看。”
我又上了椅子,瞅准有一大串枣的枝条,把竿勾了上去。这回我拽住竿,使劲往下拉,然后上下来摇。枣子劈里啪啦往下掉,我开心得大喊:“下枣子雨啦!下枣子雨啦!”
打了一会儿,我放下竹竿,找来竹篮,和兄妹们一起开始捡枣。枣多得怎么也捡不完。这时,我多么想变成一只小刺猬,只要在地上打一个滚,就能捡到那么多枣。我们捡完了,再一看,嗬,这儿一盆,那儿一筐,真不少。
晚上,我们围坐在一起,共同享受这劳动的成果。我们吃啊笑啊,奶奶也笑得合不拢嘴,望了我一眼,意味深长地说:“打枣也不易呀!”是啊,干什么事都不容易。我深深体会到这一点,我嚼着这脆脆的枣子,觉得格外的香甜。
这一件事让我很快乐,令我难忘。
篇五:中秋节
又是一个闲暇的日子,窗外的圆月在群星的围簇下高高地漫步于天空,接到母亲的来电,才知道,原来今天是中秋节。
在十五这夜,我独自一人走在喧闹的大街,今天明显要比往常热闹很多。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让我丝毫没有感受到一点融洽的节日气氛。为了舒缓自己的心情,我打算约几位好友一同谈心,共诉心中的思亲惆怅。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长期的思乡让我忘了时间,高吟诗句,以此娱乐。与我一同的人看似比我要逍遥得多,因为有父母的陪同,他们开着玩笑,却不失沉重,互递着月饼,互敬互爱。看到这番情景,我羡慕不已,但总是觉得世上就只剩下我一个人,实在乏味,于是便换了一块属于我的天地,自己独自思考起来。
我想这就是我想要的结果,万籁俱寂的空地,我幻想着那天上的奥秘神奇,古人的故事,我在意境中续写着种种自知的凄美故事,《嫦娥奔月》已经画过了好几次,却总乏神韵,如今才总结了失败的原因。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愿手中的月饼能让远方的亲人感受到我如今的处境。我继而仰望明月,幻想着月中那棵挺拔的桂树,幻想着“如果他们在月中,或我能置身于月中,那与家人见上一面就不费心思了”。渐渐地,月亮蒙上一层面纱,穿入了云中,我在远方的一头听见了家人的呼唤,我默默应着,这声音穿透了高山,掠过了湍急的河流,融入秋风,不顾一切向前传播着。
月亮从云层中跳了出来,继续着他的速行。我也有一条未走完的路,但又为何要如此急速,若世间不容留亲情和回忆的存在,“每逢佳节倍思亲”何以长存。明月啊!明月!为何世人要重复你的规律,适应你的月节律,而难得团员,圆也短暂?又接到了母亲的来电,母亲与其他亲人似乎就在月里,望着我,在电话中我们互诉惆怅。过后,我离开了这片忧伤而美满之地。
我心中的明月啊,但愿你带着我的理想飞向天际,将所有的焦虑抛向无垠的大海,圆了待圆人之梦之中秋吧!
篇六:中秋节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处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人赋予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自汉至唐,墨客骚人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至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中秋节作文六篇】相关文章:
4.中秋节作文
6.中秋节作文
7.中秋节作文
8.中秋节作文
9.中秋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