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作文800字

2020-12-11 重阳节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重阳节的作文800字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重阳节的作文800字 篇1

  今天是重阳节,我很早就起来了。

  妈妈问我:“你知道重阳节的习俗吗?”

  “知道一些。”我回答。

  “你能说说都有那些吗?”妈妈惊奇地问。

  “登高、佩戴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赏菊等等。其中吃重阳糕的风俗比较普遍,对吗?妈妈。”

  “我儿子真棒。关于重阳糕的知识你了解吗?”

  “这个不太清楚,给我讲一讲吧妈妈。”

  妈妈说:“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八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做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意。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个小红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等高”的意思,用小红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儿子,你还想了解重阳节的传说吗?”

  “当然想知道,妈妈。”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为病差点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害。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土,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再(在)仙鹤的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恒景,并且交(教)给他降妖的剑术,还赠给他一把想要(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的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辟邪的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吩咐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倒上)一蛊菊花酒,做好了降妖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香味和菊花酒气,便嘠染(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侯恒景手持降妖宝剑冲下山来,几个回合酒吧(就把)瘟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等高(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梁人吴均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里曾有此记载。

  后来人们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另外,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后来重阳节被立为老人节。”

  吃中午饭时我问妈妈:“那个像蛋糕一样的东西就是重阳糕吧”。妈妈说:“是的。”我吃完饭,就去玩了。

  这个重阳节我过的'很有意义。

重阳节的作文800字 篇2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这时候正值仲秋季节,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是登高远眺,舒畅胸怀的好时光。

  知道今天是重阳节,一放学后,我就迎着凉爽的秋风迫不及待的跑回家见妈妈。我想让妈妈给我好好讲讲重阳节的来历。妈妈笑着对我说,电脑是你最好的老师,你可以去请教它呀?我于是跑到电脑旁,上网查询了解到:原来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代,是一个欢乐的日子。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活力。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奇数,因此属阳,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这一天,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放风筝、吃重阳糕、插茱萸的活动。我把查询到的内容将给妈妈听,妈妈笑着夸我是个小学者。随后,妈妈补充告诉我,重阳节又是“老人节”,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中国是一个有着尊老爱老文明传统的礼仪之邦。我们这个小家自也不例外。跟爸爸约好,我们便去往奶奶家,我们要陪他们过一个快乐的节日。

  在去往奶奶家的路上,我们看到一位老爷爷在路边卖菊花。奶奶一向爱花,且名字中有“菊香”二字,在这样一个日子,送这份礼物是最恰当不过的了。我们跟老爷爷讨价还价后买了两盆。金色的菊花象一张灿烂的笑脸,传递到奶奶手中,奶奶脸上的笑意更浓了。她连声夸我懂事。吃饭时大人们一边饮酒,一边赏菊,一边吟诵着重阳的诗句,真是其乐融融。爷爷说,在重阳这天,中国历代许多文人雅士,登上高处,一面饮菊花酒,一面吟诗取乐,留下无数诗篇。我们随即以诗句接龙的形式,回忆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一人一句读完,突然奶奶问,作者是谁。我快速的想到是王维。大家哈哈笑道,说我的记忆力强。可见这就是平常的朗诵,日积月累的成果呀。今天我又学到了一首毛**的诗词。诗的内容是“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这首诗是奶奶朗诵的,她说毛**的诗很大气,让我多多朗诵。我说我会多背诵,明年重阳节的时候,我还要跟爷爷、奶奶在一起赏菊、吟诗。爷爷奶奶开心的笑了……。

  我喜欢重阳节,在这样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陪伴老人过一个温馨的节日,不仅继承了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也深深地传递了家人间无限的温暖。于是待到明年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就成了一个美好的约定。

重阳节的作文800字 篇3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就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梁人吴均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里曾有此记载。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另外,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后来重阳节被立为才老人节。

重阳节的作文800字 篇4

  昨天是农历九月九日重阳佳节,自古就有登高望远的习俗。在这佳节之际,语文老师带我们去学校后面的小山坡秋游了一番。

  秋高气爽。下午,老师带领我们穿过校园右边的那条窄道,踏上了一条黄澄澄的土路。路途上,左边有几台挖土机和几辆拉土车正在为建设我们未来的校园而忙碌;左边的风景更佳,近处,几头沐浴着阳光的水牛正懒洋洋的咀嚼着,不远处还有几只羊默默地啃着被秋风染黄了的杂草。

  “哗哗……”秋风萧瑟,金黄色的树叶缓缓脱离杨树枝头,落下,好似一只只枯叶蝶在空中翩翩起舞,承载着饱满的秋情,有“化作春泥更护树”的诗意,她轻轻的滑落在大地上,为大地穿上了一套金灿灿的铠甲。

  我们像一群欢快的小羊,怀着激动、兴奋的心情,穿过火车轨道涵洞,开始了我们的登山之旅。

  李老师面含微笑,一手拿着照相机拍照,一手指示着我们不要到危险的地方去,要注意安全。

  这座距学校不远的小山坡,山不陡,也不高,却充满了无限的乐趣,而且还可以将我们的小镇的景色一览无余。

  我们就像出了笼了的小鸟,脱离了学校的“囚笼”,投入了大自然的怀抱。那几个平时最顽皮的学生,连跑带跳地冲到队伍的最前方,那几位文静胆小的女生,不紧不慢的紧跟其后,还有几个体质较弱的,没爬几步就累的气喘吁吁的,但也没有停下赏景的脚步。

  踏过一道道土壑,踩过一片片草丛,穿过一片枯萎玉米秸秆地和荆棘从,我们终于登上了山顶。选择一个最佳的观赏地,在老师的指点下一览西坪镇远景。“那底下灰色的带子是312国道;那高架的是沪陕高速和正在修建的209高速;山脚下是宁西铁路复线;正对面西坪镇最美社区——牧牛岭社区;远处暮色中是淇河和工业园区……”。

  此刻,我的心情如大海般的波澜起伏。眺望远处,牧牛岭上白色的楼房依稀可见,它后面云雾缭绕,连山起伏,那巍峨的连山与那碧蓝的天空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山水画。

  山是那么的绿,天是那么的蓝,心情是那么的舒展。

  俯首近眺,暮色苍茫,西坪镇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淇峡二河穿镇而过,色彩斑斓的房屋鳞次栉比,阵阵汽笛的响鸣,呈现出家乡的繁荣与富足。

  一阵秋风,送来了野菊花的芳香,也让我感受到秋风的凉爽和惬意,我沉醉了,这是秋的魅力,这是家乡的魅力!

  重阳节秋游,让我美不胜收。

重阳节的作文800字 篇5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就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梁人吴均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里曾有此记载。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另外,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后来重阳节被立为才老人节。

【【实用】重阳节的作文800字汇总五篇】相关文章:

1.【实用】小学重阳节作文汇总5篇

2.【实用】重阳节的作文300字汇总六篇

3.【实用】重阳节的作文300字汇总6篇

4.【实用】重阳节的作文200字汇总9篇

5.【实用】重阳节的作文400字汇总8篇

6.【实用】重阳节的作文400字汇总9篇

7.【实用】重阳节的作文400字汇总五篇

8.【实用】重阳节的作文800字汇总九篇

9.【实用】重阳节的作文700字汇总5篇

上一篇:重阳节的作文700字 下一篇:重阳节的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