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严作文

2021-08-22 尊严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尊严作文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尊严作文 篇1

  当年拿破仑纵横欧洲,把谁都不放在眼里。但是,只有60多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圣马力诺改变了他的态度。拿破仑不但让圣马力诺继续独立存在,而且还想再拨一些土地给它,让它更像样一点。但是,圣马力诺人告诉拿破仑:“我们不要别人一寸土地,也不给别人一寸土地。”

  圣马力诺让我懂得了尊严:第一,尊严主要产生于以弱对强,以小对大,而不是反过来;第二,尊严主要产生于平静的自述,而不是声辩;第三,尊严主要产生于拒绝,而不是扩张。

  做一只聆听的瓮◎简 媜

  在聆听之前,必须让自己变成一只宽口大腹的瓮,把陈年的灰尘泥垢刷洗干净。不管听来的是一把带刺的莽草,还是几朵盛放的小花,插在瓮里,任其伸展,别有一番虚心承受的古意。

  有一种聆听特别需要忘我,也许是在短程的公交车里听到放学的孩子們嘻然交谈;也许是走到陌生的风景里,听到季节捎来的一段小道消息,或是一句溪涧的自言自语。毕竟,活在这世上,人声纷杂,天籁难闻。

  若听到令你茅塞顿开的话,好好藏入瓮里,让这只瓮大到可以腌渍一座山。

  秘诀◎尤 今

  有的厨师训练学员时,只教他们步骤,绝不详细解释烹饪的原理。这样一来,学员便只能依样画葫芦,绝对难以衍生出其他的变化。比方说吧,为了保持菜蔬娇艳欲滴的色泽,在翻炒时,必须加入几滴醋。但是很少有学员追问其间蕴藏的道理,也就无法触类旁通,广为运用。

  如果读书只会死记“什么”,而不积极地追问“为什么”,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那么习得的学识往往是死的、有局限性的。如果能连环式地投出无数个“为什么”,便能抽丝剥茧地进入问题的核心,进而举一反三,从而繁衍出无数。

尊严作文 篇2

  三四天的绵绵细雨,在寒风的催动下,斜斜的洒落在裸露的皮肤上,寒彻骨髓,周身不由自主的筛糠般颤抖。虽然,还有17℃,但因深圳这个南方都市,空气湿度大,特别是进入房间,如同进了冰窖。甚至,在床上睡一晚到天亮,两只脚却还是冰凉的,给人的感觉,似乎被寒冷的大西北还要冷许多。

  周六,终于雨过天晴,温暖的阳光洒向大地,暖融融的,仿佛一下子又跳跃到了春天,几乎感觉不到一点寒冷。诚然,心情也愉悦不少。

  邀约朋友一起去逛街,两个星期未见面,如同三载。一见面兴奋的犹如久未出笼的小鸟叽叽喳喳、没完没了,招来路人众多非议的目光。我们心照不宣的将食指放在嘴唇,相视一笑。

  健步如飞的上了立交桥,犹如站在了云端,遥望远处铁青色的白纱遮面的大山;俯视着桥下潮水一般涌动的车流及两边人行道上的来往行人,似乎自己一下子变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兴奋的飘飘然了。

  桥面上,左边靠近护栏,有看手相算命的、点脸上黑痣的、边串边卖手工珠串包的、卖袜子的、卖女孩子头饰的等各种小摊位,占去了三分之一的桥面。导致来往的行人只能挤挤挨挨靠一边走。我们终于东躲西串地下了立交桥。

  一股香甜的板栗味,仿佛一群蜜蜂急切而热情地扑面而来。一抬头,只见一个三十来岁的红脸大汉在旁边现炒板栗卖,他手里不停地翻炒着热气腾腾的板栗,同时不忘笑容可掬地操着浓重的河南口音招乎着路过的每个行人:靓妹、小弟、大哥、大姐、阿姨、阿婆......请来尝尝现炒的板栗,不好吃不要钱!

  只要是尝过的人,基本上没有不买的。还有直接走近推车:老板,给我称一斤。我也买了一斤,那老板急匆匆找了我零钱,推起车子就走,我很是不解:干吗着急走啊?他眼望着我背后的方向,小声说:城管来了!就已慌忙离去。旁边卖煮玉米的和烤火腿的两个妇女也急忙骑上三轮车逃之夭夭了。

  一转身,真有一辆城管的执勤车,向这边开了过来。又回头,那些小摊贩已经走出好远,而且还边走边往这边看,城管们徐徐将车开过来,一看摊贩们都走了,向前追了不远,就返回来去了别处。当我再次回头看时,那些跑远的生意人,又陆续往这边返了回来。

  朋友拍拍呆立一旁的我说:走吧,别看了,这样的游戏,几乎每天、每时、每条街都会上演。

  是啊!简直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了!我笑着回道。

  走着走着,前面不远处围了很多人,一个个如大雁一般,伸长了脖子,往人墙里面看。为了满足好奇心,我们也挤了过去,只见人群中间跪着一个年轻人,面前的地面上,用粉笔写了几行字,意思大概是:一个月前,他来深圳打工,没找到工作,身上的钱花光了,昨天家人打电话来说,奶奶病重了,急需回家,没路费,所以希望好心人给赞助点路费。

  看完之后,我不加思索地将我买板栗时找回的零钱向他面前的不锈钢碗里投去。突然,我的朋友一把将我手里的零钱抓过去,拉着我走出人群。我不知所措地看着她,她停下脚步,把手里的零钱塞在我的包里,说:你都不看清楚,他是专门骗钱的骗子,专以讨钱为生的,连同这次,我在不同地方看到他以同样的方式向路人讨钱已经三次了,而且时间相隔三个月了,你不想想,既然奶奶病重,急需回家怎么三个月了,还没回去?

  是吗?于是,我便认真地去审视他,果然:他,不过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四肢健全,五官端正,绝无半点痴傻之态,穿一身篮色运动服,一双半新的黑色运动鞋,背一个黑色的背包,脚边放了一瓶怡宝矿泉水。

  只要看到有人给他的碗里投钱,就像小鸡啄米似的,把头重重地磕向那坚硬的水泥地板,并且连说几个谢谢!我清楚地看到:因了这样周而复始地磕头,在他的额前发际处,形成了一个核桃大小的青中带白的老茧,那块老茧处的几根已经寥寥无几的头发,沿着老茧放射状地,乱七八糟地向外生长着。

  可见他是常以磕头讨钱谋生的。我不由悲从心起,实在想不通,这么一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为什么不凭自己的劳动去赚钱?即使没有技术,也有健康的身体啊。虽说,十二月份,在深圳这个地方不是很冷,但跪在那冰冷的水泥地面上,而且要把头,磕向那坚硬的路面,这样日复一日,对身体也会有很大伤害的。他的这一举动,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我拉了朋友边走边不无感叹地道:唉!人常说:男儿膝下有黄金,跪天、跪地、跪父母,但绝不会向他人跪拜乞怜!不知道这句话放在眼前这个小伙子身上又算什么?并将那所谓的尊严置于何地呢?

  切!这年头尊严值几个钱,人家不用付出劳动力,只磕几个头,既能骗取你的同情心又能骗取你的金钱,何乐而不为呢?朋友义愤填膺的说。

  我把板栗袋子递给朋友,自己也边吃边说:是啊!如今骗人的人太多了,搞的人与人之间,都失去了最起码的信任。

  谁说不是呢? 朋友边吃板栗边接着说:我们每天上下班,路过A高速路口,经常看到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肩背一个有点发黑的橙黄色购物袋,一手拄拐杖一手端一个搪瓷缸子一拐一拐的,逗留在那里,只要遇到红灯,他就来了精神,穿梭于一条条蛇样的车流中讨钱。

  因为他腿脚不便,加上又在高速路口,危险系数太高。所以,每个司机一看到他来,就像打发瘟神一样赶紧给他钱让他走,越远越好。有一天,我休息,同事请吃饭。当我们走进一个湘菜馆时,突然一个熟悉的面孔跃入眼底。哇塞!那不是那个在高速路口要钱的老头吗?大家不约而同地喊出来,但又同时把指头放在嘴边发出嘘!声。我们向他面前的桌上看去,他正在津津有味地享用一桌美食呢。

  他吃的是什么呀?我着急而好奇地问道。

  他呀,可会享受了,一个人,桌上放了四个菜:有剁椒鱼头、辣椒炒鸡块、带皮凉拌驴肉、青炒菜心,还有两瓶已经开启的青岛啤酒,一瓶已喝完,一瓶正在喝,往日所看到的,他常穿的那身灰色的,脏兮兮的衣服也不见了,那天他上身穿一件灰色的半新的夹克衫,下身穿一条黑色的休闲裤,洗的干干净净的,脚穿一双白色的波鞋,没带帽子,也没拄拐杖。

  我吃惊的对朋友说他一个人,点那么多菜能吃完吗?或许,他一年才去享受一次,正好被你们碰个正着。

  你听我给你说完啊。

  我马上闭口,听她继续:当服务员给我们上菜时,他吃完,结账走人了。而且还让服务员,帮他把吃剩的菜打了包带走了。这时有一同事发问:奇怪了,他的腿怎么没有我们往日在路口看到他时那么跛了,何况现在还没拄拐杖呢?上菜的服务员看到我们谈论的是正在往门口走的老人,她便说:他呀,一直都那样子,经常来我们这吃饭,听说他家里还盖了三层小楼呢。日子过的还不错。

  当时,我们都听的膛目结舌。有个同事问服务员道:他是那里人呀?。服务员腼腆地笑笑道:好像是四川的吧,具体是哪里的,我也不是很清楚。你说他这难道不是一种纯粹利用人们的同情心而在给自己和儿女敛财吗?朋友气愤地边拉我过马路边讲。

  还好 他把吃剩的菜都打包带走了,没浪费掉。我叹了口气,无可奈何地摇摇头。

  走到一个服装店门口,我们正准备进去看看有没有合适的衣服买,突然一个白色的洋瓷缸子,在我面前晃荡,里面有两个一元的硬币,一个一元钱的纸币,仔细一看,是一个五十岁左右的老男人,左肩上背一个大的灰色的布袋子,右手里拿着白洋瓷缸子,挨个儿向服装店门口的每一个人讨钱。

  我不由的`心生厌恶,本想拉了朋友绕过去。结果,不给钱,他还堵着你过不去,没办法,我们一人给了一元钱,才得以脱身。

  在服装店转了一圈,没看到合适的衣服,我们便走了出来,刚走不远,又碰到一个五十来岁的老妇人挡住去路,手里不停地在我们面前抖动着盛有几许零钱的碗,嘴里念叨着:行行好吧,行行好吧!我们又一人给了她一元钱才走开。

  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那个问我们要钱的老妇人看到过来一个三十多岁的外国人,她马上跑过去堵着人家的去路,将碗递到人家面前,嘴里不住地:行行好吧!行行好吧!那个外国人,用厌恶的眼神看了她一眼,一分钱也没给便绕道而去。我的脸马上热辣辣地,仿佛挨了一巴掌。

  没走几步,朋友指着前面穿着姜黄和尚服的光头男人,大概四十多岁,手里边敲木鱼边走进一家服装店的和尚说:看到了吧,这一天下来将有打发不完的讨钱人,我们一个月那点工资,能应付的过来吗?当然,如果真正是没有生活能力的,急需帮助的人,我们肯定会不遗余力的去资助他们,你说像这些四肢发达、身体健康的人,到处舔着脸讨钱,看着都烦死了!

  谁说不是呢。 我无语地注视着那一个个穿梭在人群中的讨钱人。

  走吧,看多了你就习惯了。你那诸多的同情心,也会慢慢被这种种的骗局和那些宁肯出卖自己的灵魂及尊严,甘愿向他人乞讨,也不愿凭自己的能力去赚钱养活自己的人的行为而最终消失殆尽的。朋友边说边拉着我往前走。

  转了几个小时,一件衣服也没买到,只买了一些日常用品。我们随便吃了一碗面,就各自回家了。

  回到家后 ,我的心绪,久久不能平静,跟朋友初见面时的兴奋心情,早被那一个个拦路讨钱的人搞的沉重不堪。中国有句古语: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我想这人连脸面都不顾了,尊严对他们而言,自然而然也不值什么了吧?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愿,我们每个人能凭自己的劳动,在这个太平盛世谋得一份工作,赚回自己的尊严,更不要在外国人面前去丢我们国人的脸!

尊严作文 篇3

  尊严作文600字

  在《感动童心的108个故事》,每一篇文章都深深地打动了我,而书中,分别有两篇文章叫做《穷人的自尊》和《差生也有自尊》,这两篇文章都告诉了我们,要学会尊敬别人。《穷人的自尊》,讲的一位向来都不送礼者拒之门外的老师,收了女学生父亲送来的几个鸡蛋,还破例留父女俩去吃饺子。因为老师认为,如果不收下穷人送来的几个鸡蛋,就会伤了他们的自尊,认为别人瞧不起他们。的确,无论什么人,都有自尊的权利,自尊不会因为贫穷而有所减少,相反,穷人的自尊心会更强,他们对别人的轻视尤为敏感,就像故事中的老师,因为年幼时受到过别人的轻视,因而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用爱心和热情去温暖自己的学生,不然他们稚嫩的心灵在残酷的现实中受到一点点的伤害。《差生也有自尊》这篇文章中,阿刚是一个落后生,班主任李老师说“有的同学像牛一样笨”,全班同学就会不约而同地联想到阿刚,别人昨天就做完的作业,他却要今天才能做完。但是有一天,阿刚迟到了,他是因为去买一本杂志才会迟到的,而杂志上,就有自己的文章——《差生也有尊严》。当这篇文章我读到一半时,我就恨不得站出来,和这个尖酸刻薄的李老师理论理论,但是文章的结尾比我的愤怒更有效,也更强烈的表现出同学们自己的尊严,不但对故事中的李老师是一次深刻的教训,对我们又何尝不是呢?关爱身边有困难的同学,也许他正在奋斗,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成长。

尊严作文 篇4

  每个人都有尊严,那要看你是轻视它还是重视它。如果你重视它的话,它就是一种精神上的动力!

  我就是一个重视尊严的人。

  记得四年级时,第一次英语考试我才74分,班上一位同学却考了96分,那个同学叫小雯。由于我的语文数学成绩都比她好,于是她便挑衅道:“哟哟哟!怎么着,脑袋是猪脑袋呀!哈哈!”我对他吐吐舌头说:“你才是。”她又说:“有本事下次来看谁的分数高呀,分辨分辨哪个是猪,哪个是人,敢不敢?”“来就来,你以为我会怕你吗?”我装作一点也不怕的样子,好像下次我一定可以胜过她一样,但我的心里还是有点怕。她听了,白了我一眼,撅着嘴走了。

  直到回家后我才后悔,想道:“不该和他比呀!”可我又想“已经答应了她,不可以丢失尊严啊!这么办呢?”突然我想到老师经常对我说的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于是默单词,背句子了。可是事情并没那么简单;单词连读都读不出怎么默,句子看着都烦根本没法读,这时我便会叫哥哥指点我一番。果然“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经哥哥指点我一番我一下就明白了。

  可是离考试还有两天了,而我太慢了。就在我发愁的时候,妈妈突然走来,问道:“是不是觉得自己太慢了?”妈妈就是妈妈,最懂我的心了。我点点头。妈妈语重心长地说:“‘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天才不是一天就能修炼成的,要坚持不懈地学习和积累才行”我点点头,继续学习了。

  经过两天的学习后,终于考试了。我信心十足地告诉自己,一定会赢的,一定能把尊严抢回来的!于是我便聚精会神地盯着试卷做题……

  果然,“皇天不负有心人”,我考过了她。我对他笑了笑,她懊悔地低下了头。

  尊严,是尊严给予了我力量,让我奋发图强,让我更上一层楼!

尊严作文 篇5

  你看重员工的心,员工也会把心交给你。

  967年,星云大师出任东方佛教学院院长。当时,学院里有好几百人,如何管理好这些人,成了星云大师的首要工作。

  一天,报纸上刊登一则消息:一周后,美国白雪溜冰团将到高雄表演。白雪溜冰团名气很大,每次表演场场爆满。这天下午,星云大师路过学院餐厅,听到一位 女生对另一位同学说:“几次想看表演,都错过了。这次要是再不去看,我会终生遗憾的。”“可是,学院有规定,学生上课期间是不准请假外出的。”“这个我知 道,但是我实在想去看啊。”

  星云大师暗中打听到这个女孩叫廖秀姬。3天后,他把廖秀姬找到院长室,拿出一张纸条和一些钱,告诉她:“学院缺少一些文具,我都写在纸条上,你帮我跑一趟高雄,按照纸条列出的清单,将文具买回来。剩下的钱,你就顺道在市区玩玩再回来,我批你一个星期的假。”

  廖秀姬先是一愣,继而明白了星云大师的用意。她高兴地跳起来:“是!谢谢院长,我明白您的意思了。”

  从高雄回来之后,廖秀姬在学习上比其他同学更用功,表现也越来越出色。

  在一个有尊严的环境里,被管理者也会心存恭敬,努力向上。星云大师对此深有体会:“处人不可任己意,要洞悉人之常情;处事不可任己见,要明白事之常理。与人相处,如果能将心比心,互换立场,互相维护彼此的尊严,自然能化戾气为祥和。”

尊严作文 篇6

  这不是我偶然想到的命题,而是我几十年来一直思索的命题。它起源于我的老家一位“著名”的人物身上,到现在,我仍为那“著名”人物的行为所困扰,一直找不到答案。这著名人物——恕我冒昧,没能记住他的名字,因为根本就没人告诉过我他的名字,只记得他有一个不俗的外号——“崔大先生”,也有一个不雅的外号——“崔大吭哧”。

  我认识“崔大先生”是一九八三年的深秋,那时我任公社农业助理。一连几天的低温之后,公社党委崔书记有些着急,他要我陪他去饮马河沿岸的甸子地走一走,看看庄稼的成色,来到了西孟家。当从国堤上下来走到西孟家后屯的时候,崔书记指着两间低矮的草房对我说:“这住着一位‘大先生’。走,咱们到‘大先生’这看看,跟他唠唠今年的灾情。”崔书记一向是我敬仰的长者,是位有知识有修养的老教员。他偶然提起什么“先生”之类的话,让我一头雾水。

  跟着崔书记走进低矮的茅草房,只见里屋炕上坐着一位能有六十多岁的老者,这老者长得瘦小,只有一颗长长的门牙与“大”字沾边。不用崔书记介绍,我知道他就是崔书记要拜访的“大先生”。大先生与崔书记很熟,他们很快攀谈起来。“崔大先生”拿来他观测到的星象图来给崔书记和我讲,他讲的头头是道,这更让我不知他的深浅。最后,他告诉崔书记:“今年是个大丰收年,历史上没有。明年是个灾年,历史上也少有。”崔书记一听明年是灾年,不无担心地问道:“明年是什么灾?”“崔大先生”断断续续地回答道:“什么灾说不准,到明年正月了(lǎo),就能看出来。”

  “崔大先生”的话我不信。但后来的实际情况告诉我,“崔大先生”的预测一点都没错。一九八三年大丰收,包产到户来个开门红;一九八四年先是春旱,后是早霜,粮食大减产。从此我对“崔大先生”关注起来,直到他离开这个世界。

  听崔书记说,“崔大先生”是个土知识分子,自小念过私塾,后在伪满洲前期续读了几年高小,尤喜古文,最善天象。“崔大先生”终生没娶,自己一个人生活着。侄儿们要接他去住,他百般不肯,也不要侄儿们的一分一文,靠生产队给的“五保户”待遇过活。零花钱靠自己在生产队打零工来挣。

  在他的一生中有很多被家乡人传诵的奇事,有四件让我永远也不能忘却。

  第一件是到德惠县城卖柴火。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城里缺柴烧,县城周边的人们便在秋日里打些柴火到城里来卖。西孟家虽然距县城五十多里,但也有人不辞辛苦担柴来卖,“崔大先生”便是其中的一个。一天,“大先生”起大早把柴担到德惠的集市上,找来一块木板写上“一角二分一捆”,卖起柴来。“大先生”办事认真,他的柴当然是集市中最好的柴,所以比别人卖的柴高出二分钱。当买主来问:“老头儿,这柴火多少钱一捆?”“大先生”不分男女老少一概回答:“牌上有字!”买主皆嗫嚅而去。柴当然没有卖成。在“大先生”的经营策略里根本没有减价处理这一说,他对自己的劳动充满着肯定,不难想像,他一定认为减价是对他的劳动成果的莫大的否定。太阳要落山前,“大先生”顺着原路把柴往家担。当他走到四平川时,西孟家生产队的马车从后边赶来,车老板儿一看是“大先生”就把车停下,让他把柴放到车上,想给他捎回去。没想到“大先生”从口中蹦出一句话:“你给我捎回去,那还算是我担来的吗?我不能占生产队的便宜!”于是,他自己挑着柴继续往前走。车老板儿没办法只好打马前行,把“大先生”自然拉在了后边。当“大先生”把柴担到靠山屯前大沟子的时候,“大先生”实在担不动了,他掏出火柴把柴点着,让其化成灰烬。

  第二件事是争“工分”。“大先生”体弱干不了重活,在生产队只能打些零工,干些像看看麦田的活。开始,生产队队长认为这活轻悄,就只给“大先生”记4分的“工分”,“大先生”嫌少便和队长理论起来,非要5分“工分”不可。他说:“我不顶整个人,顶个半拉人还行。”过段时间,队长见他兢兢业业,又考虑他是“五保户”,反正得生产队照顾就让记工员给他的“工分”长到和壮劳力相同的10分。“大先生”急了,找到了生产队队长,他说队长不尊重人家壮劳力!“给我记10分你们这不是埋汰人家壮劳力吗?这不公平,我个糟老头子怎么能与人家壮劳力比呢?”队长没办法只好仍然给他记5分。

  第三件事是关于他捡破烂的事。“崔大先生”喜酒,一天三顿不离酒,但每顿不超过三盅,这盅不得大于七钱,也不能小于七钱。对常人来说,这不算开销,但对他来说是一笔很大的支出。生产队解体后,“大先生”便失去了经济来源,他开始捡破烂,用捡来的废品换些零花钱。左屯右村的人们都知道“大先生”这状况,就把家中不用的旧物想送给他,让他去换钱。但人们知道“大先生”好脸,就假装把东西丢在大门口,等“大先生”来拿。“大先生”见着这些物件一件不取,连一本书都不动。他对人说:“我是捡破烂的,不是要饭的。靠劳动,不靠施舍活命。”逼得人们只好把整件的东西砸个稀吧烂,东丢一块西丢一块等“大先生”来捡。

  第四件事是“大先生”的遗嘱。在农村,一般的老人都希望自己在百年之后有一口好的棺椁,可“大先生”不然。他在临终前,让人把村支书叫到跟前,说:“让村民摊钱,就别‘炼’了,别给村民增加负担,用炕席一卷埋到东岭上就行。不用村民摊钱该‘炼’得‘炼’,别搞特殊。但一定要把骨灰撒到东岭上,那地方高。我要看着全村人过上好日子。千万别把我往洼地埋,那不是人呆的地方。人要站在高处,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呀。”最后,村民们把“大先生”的骨灰撒到了东岭上。随“大先生”一起走的,还有“大先生”写就的人们看不懂的“天书”。

  “崔大先生”一介草民,他的为人为事有些离奇古怪,但骨子里不乏尊严、倔强,还有些许的执拗。这与国人中的“佼佼者”大相径庭,国人中的“佼佼者”走得是“圆滑”的中庸路线,凡事都可卑躬屈膝“曲线救国”,他们为达到自身的需求目的,什么原则,什么社会标准都可以尽情地放弃,甚或委曲求全不惜牺牲自己的人格。

  有人说“尊严是无价的”,但我不知道倔强是否有价;我更不知道像“崔大先生”这样的人,该归于尊严呢,还是该归于倔强。这倔强与尊严到底是个什么关系?谁能把它们截然地分开?

【精选尊严作文汇总六篇】相关文章:

1.精选尊严作文汇总8篇

2.精选尊严作文汇总10篇

3.精选尊严作文汇总5篇

4.尊严作文精选

5.【精选】尊严的作文汇总6篇

6.精选尊严的作文汇总六篇

7.精选尊严的作文汇总八篇

8.精选尊严的作文汇总7篇

上一篇:尊严作文 下一篇:尊严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