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黄帝陵作文

2022-04-29 博士生类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游黄帝陵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游黄帝陵作文 篇1

  今天一大早,天还没有亮,我们又要出发了。目的地是——黄帝陵。爸爸说,黄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这次我们就去参拜黄帝。

  一路上,我看到了连绵起伏的大山,枯黄的草地,绿色的田野。山的形态各异,你找不到两座完全相同的山。山上是一层层梯田,山脚下有数不清的窑洞。山与山之间是狭长的,深不见底的山沟。群山之中有一条长长的带子伸向远方,遇山就从隧道中穿过,遇水就架起高耸的桥梁。这就是刚刚修建的高速公路。听姑姑讲,过去这儿没有高速公路,翻一座山就要两三个小时。我想,筑路工人真了不起!

  经过两个多小时,汽车驶过了西安,驶过了铜川,我们来到了黄陵。一下车,我们看到了一座石碑,上面刻着“黄帝陵”。石碑后面有一条宽阔的河流环绕着黄帝庙和黄帝陵,这就是“八卦湖”。跨过河上的大桥,我们走进了黄帝庙。迎面是一棵巨大的柏树,几个人也围不过来。看介绍,才知道这是著名的“黄帝手植柏”,已经有五千岁了!院子里还有许多参天古树,上面还挂着标牌,都在2000年以上。院子里还有两个巨大的脚印,据说是夸父逐日时留下的,叫“夸父石”。穿过黄帝庙,就是一个宽大的广场,广场中间就是“轩辕殿”,是每年祭拜黄帝的地方。

  参观完黄帝庙,我们就去黄帝陵了。我们走了很长的山路才到了黄帝陵前。陵园前有一个巨大的土山,原来这是汉武帝时设立的祭坛。黄帝陵前香风阵阵,清烟缭绕。我们依次在陵前祭拜。我心里暗暗想,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为祖国的腾飞出一份力。

  游黄帝陵作文 篇2

  黄帝陵的修建是为了祭奠我们伟大的祖先——黄帝。它位于桥山,三面环河,拥有浓郁的历史气息。

  进门后,最先映入眼帘是一棵苍天古柏,传说是黄帝亲手栽培。它的树纹,好似浮动的波浪。树枝,好似一只只蛟龙,正要扬起头,一边嘶鸣,一边冲向云霄。这棵树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浑身散发着奇妙的灵性,吸引了各种鸟虫前来栖息,它就和伟大黄帝一样滋养着万物。

  黄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有关他的记载是在司马迁的《史记》中,上面说他:“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於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这段文字的大概意思就是黄帝从小就天资聪明,长大后各部落不听神农氏的号令发生战乱,他们欺压百姓,黄帝就组织部队来讨伐作乱的部落。这期间,他还教会老百姓种植农桑,还杀掉了怪兽,最后在阪泉战胜了蚩尤。

  可见,黄帝是一位德才兼备的领袖。他英勇善战,还爱惜百姓,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难怪,黄帝陵所在的这座山,除了黄帝亲手栽种的这棵柏树外,还有八万多棵柏树,都是人们为了纪念他的种下的。历代的君王也几乎都来祭拜他。汉武帝有一次来桥上祭祀,就率领了十八万大军前来。我就发现了一棵种于汉武帝时期的参天大树。

  这棵古树种植在轩辕庙的前边,被称为挂甲树,说是汉武帝曾经挂过战甲。它的树纹很直,就好比一位站姿挺拔的士兵;它的身上有很多树杈,树杈上有一个个小洞,有点伤痕累累的感觉;它伸展的树枝姿态各异,好似各种各样的兵器,矛、剑、刀、钩、戈、叉、戟……如果我们把它看做一位身经百战的战神,他一定是做好只听皇帝的号令一声响,随时冲锋陷阵的准备。

  因此,黄帝陵里的树历史悠久,每一棵都有一段传说,抑或豪迈,抑或凄怆,富有意境,扣人心弦。

  游黄帝陵作文 篇3

  黄帝陵气势恢宏,浩浩荡荡。在大约10000平方米的广场地面上,铺垫了6000多块河卵石,在太阳下亮晶晶的,格外引人注目,石间空隙中长满了重重叠叠的浓绿色苔藓,象征着中华历史源远流长的历史。

  黄帝陵被桥山之上的苍翠古柏环绕着,要想走到陵前,必须要先爬神道,在爬神道的227个台阶时,我感到有一种严肃、庄重的感觉,迈出的每一个步伐都是如此沉重,我感到自己如神仙在走天梯般逍遥自在,而且还能沐浴到阳光与柏树的清香,恍惚间自己就是一位远古的先人,无比震撼于悠久的光辉文化。

  刚进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的景象。其中一棵参天柏树直逼我的眼帘,柏树已是绿发苍苍,粗粗的枝干上陆续生出数不胜数的细枝,枝上密密麻麻地长满了嫩绿的叶子,叶子与藤蔓打起了架,生机勃勃。树顶的叶子更是疯狂地生长,堆积起来形成一个碧绿的屏障,在树下,世界一下子就被染成绿色。

  树的前方便是一座古老的祭祀广场,庙中罗列着四个石碑,两段各有一条黄龙,我逐渐与它对视,它双眼坚定地盯着前方,血盆大口中伸出波浪形的舌头,张扬舞爪,好似守护着这块神圣不可侵犯的土地,我在像前深深鞠了一躬。

  直到我走到一个开阔的地方,眼前最明显的便是一个巨大的建筑,上面金碧辉煌,刻着"礼典帝黄猿轩祭公明清年亥己",琉璃瓦转重岩叠嶂,气势磅礴,势不可挡。不一会儿,鸟儿成群结队地从我头上徐徐飞过,它们俯视着前来参观的人们,显得如此自由自在,在湛蓝的天空,美丽的故土上无拘无束,让人羡慕不已。

  从黄帝陵出来,明亮的阳光有些晃眼。我是炎黄子孙,国家振兴,我的责任!

  游黄帝陵作文 篇4

  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历史遗留下来的古物建筑,那么,我也想介绍一下我们家乡的名胜古迹。

  黄帝陵,又称天下第一陵,位于我的家乡陕西省黄陵县,是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它是华夏儿女的骄傲,也是游客喜爱的圣地。

  黄帝陵的陵墓里掩埋着黄帝的衣物和靴子。这来自于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黄帝要驭龙升天,老百姓们不舍得他,于是就抓住他的衣服和靴子,想挽留他,但是最后还是没有能留祝不过,幸运的是,他们保留了黄帝的衣物和靴子,并把它们埋在了桥山之上,所以黄帝陵又是黄帝的衣冠冢。

  黄帝陵被桥山之上的苍翠古柏环绕着,要想走到陵前,必须要先爬神道,在爬神道的227个台阶时,你就会有一种严肃、庄重的感觉,而且还能沐浴到阳光与柏树的清香。在距离陵前200米的路上,有一块古老的石头,上面刻有:文武百官在此下马的字样,以此表示对黄帝的尊敬。继续向前走,不久你会看到一座20多米的筑高台,旁边一块石碑上刻有:汉武仙台四个字。这也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当年,汉武帝率领大军路过黄帝陵,停兵祭祀,同时,他很羡慕黄帝能升天成仙,为了自己也能成仙,于是就让士兵连夜筑起了一个高台,然后站在上面祈祷成仙,所以后人称为汉武仙台。

  汉武仙台的右侧是一排精雕细琢的五彩盘龙门,穿过龙门就来到陵前,现入眼前的是一座古朴的亭子,红色的柱子,五彩的琉璃瓦。亭子里面摆放着一个很大的香炉和供桌,亭子旁边还有一座巨大的祭祀钟,源源不断的游客前来拜祭。亭子的后面就是黄帝的陵墓,陵墓不大,墓碑是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题词的黄帝陵三个字。站在这里我似乎能隐隐听到人们对黄帝的祷告之词以及悠扬的祭祀钟声。

  黄帝陵是我们黄陵龙乡每一个守陵儿女的神圣殿堂,我们都会小心翼翼地呵护它,将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好好传承下去。

  游黄帝陵作文 篇5

  “黄帝名轩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这是小时候妈妈给我讲过的故事。黄帝陵是名扬天下的风景胜地,也是我心中向往已久的圣地。今天,我终于来到了这里,可以一睹她的容颜。

  一走进黄帝陵区的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池湖水,湖水很清澈,微风吹来,水面波光粼粼,星星点点的浮萍点缀其上。越过湖水区,拾级而上,古柏参天,柏树成荫,更显庄严肃穆。

  进入帝庙,径直一看,一棵5000年前轩辕帝亲自栽种的参天大柏树静静地伫立在庙的中央。它高大、挺拔、粗壮,直冲云霄。在院子里的众多古柏的陪衬下,它更显刚劲、威严,好像一位慈祥的长者,向人们诉说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古柏树下,有我们始祖留下的一双巨大的脚印,右边还有孙中山、毛泽东、郭沫若等伟人的题字。

  走过古柏区,往里是一个宽阔的祭祀广场。广场两边飘扬着华夏儿女献给黄帝的黄色祭旗,共有56面,代表着中国56个民族。广场后方有象征着天圆地方的轩辕庙宇。每年清明节,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无论是秦皇嬴政,还是盛世唐皇,以及今天的中华儿女,能在这里拜祖,都会感到莫大的荣幸。

  黄帝陵依山傍水,前殿后陵,古柏环绕。我们又走过一段长长的陵区,来到黄帝的陵冢前虔诚地拜了三拜,祈祷健康和幸福。

  站在始祖陵冢前,再极目远望,群山、白云、古柏,还有络绎不绝前来参拜的人群,一切都是那么祥和,也如我心情一般明快!

  游黄帝陵作文 篇6

  暑假里,我还游览了黄帝陵。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境内,被称为“天下第一陵”,轩辕黄帝是我们的祖先,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所以我们来缅怀轩辕黄帝。

  踏过龙池上的轩辕桥,就来到了轩辕庙,进入庙门,一棵遮天蔽日的古柏映入眼帘,那是黄帝亲手种植的柏树,树干粗大,听说七个大人手拉手合抱都围不过来呢!古柏群中还有一棵汉武帝甲柏,汉武帝曾在上面挂过铠甲。黄帝脚印石上的脚印特别大,让我们想象黄帝是个多么威武的英雄啊!走出古柏群,就来到轩辕殿,轩辕殿前有鼓台、钟台、56面龙旗和青铜牛鼎。轩辕殿有一个圆天窗,这就是天圆地方的景象。每年清明节,海内外的炎黄子孙就会来到这里,祭祀轩辕黄帝。可惜我没有机会亲眼目睹壮观的情景。

  接着,我们乘车上山去黄帝陵。

  我们沿着石阶爬山,两旁还有许多明星栽的柏树苗,到了黄帝陵的陵墓前,许多人都在这里祭祀。黄帝的陵墓前有一块石碑,上面刻者“黄帝陵”三个大字,还是郭沫若写的呢!

  我们绕着黄帝的陵墓走了一圈,旁边有许多柏树,是全国最大的柏树林。两棵龙角柏好象已经死去,但导游说却是有生命的,太神奇了!它们像龙一样,直插云霄。真让人景仰。

  我为我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游黄帝陵作文 篇7

  今天,我游了桥山黄帝陵,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黄帝及黄帝陵。

  黄帝,复姓公孙,名轩辕。中国人自称炎黄子孙,之所以称为炎黄子孙,因为传说在古代,有两位皇帝,一位被世人称为黄帝另一位被称为炎帝,所以中国人自称炎黄子孙。《史记》记载:“黄帝崩,葬桥山。”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桥山之巅,南距西安一百六十五公里,北距延安一百六十二公里。黄帝陵被定为古墓葬第一号,被称为“天下第一陵”。

  听了我的介绍,你也想去看看了吗?还要告诉你,桥山上生长有古柏树八万余颗,其中一千年以上的就有三万多颗古柏树,是全国最大得古柏树群。在桥山脚下的轩辕庙里有几颗五千多年的古柏树,据说这几棵树是黄帝五千多年前亲手载下的。

  黄帝陵在桥山之巅,我们是爬上去的,没有坐车。那里空气清新,水源充足。一颗颗巨大的古柏树撑起一把把绿油油的伞。我们爬到半山腰,看见了一个站岗的地方,很高很高,我们爬上去照了相,我发现,在这上面可以看见山脚下。清澈的山泉在半山腰聚成小溪,向山脚下流去。一路上,不计其数的古柏连成一片,把阳光挡得严严实实,在高空往下看,像一块儿绿色的地毯。上山时,我们走的是大路,不是楼梯,走起来很累,腿特别困。下山的时候,我们走得是山间小径,是楼梯,可以节约一点时间,快点到达山脚下。

  下了山,我们依依不舍的踏上了归途。

  游黄帝陵作文 篇8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全家三口人,去黄帝陵游玩。

  路上,爸爸对我说:“黄帝陵是人类文明始祖黄帝安葬的地方。我想:平时在电视上看到黄帝多么伟大,黄帝陵多么雄伟壮观。今天终于可以亲眼看到黄帝陵了。想着想着,已经来到了黄帝陵。

  当我踏上第一个台阶时,就感到黄帝陵果然名不虚传,气势雄浑的轩辕庙首先映入我眼帘。进入轩辕庙一眼就看到黄帝亲手种植的柏树,它高19米,宽11米。谚云:七搂八柞半,圪里圪瘩不上算。它被人们称为:“世界群柏之父”。还有一棵柏树实为群柏之奇。松柏斑痕密布,若有断钉在内,纵横成行。志载:汉武帝巡朔方还,挂甲于此树,名曰挂甲柏。

  接着我们来到人文始祖庙,庙的墙上中间刻着轩辕黄帝的像,四周是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这里香火缭绕,来的人都祭拜我们的祖先黄帝。

  最后我们来到轩辕黄帝的墓地,这里古柏成林,郭沫若先生还提了“黄帝陵”这三个大字。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纷纷来这里祭拜我们的始祖,寻找自己的血脉亲情。

  世人皆有祖,中华炎黄孙,岁岁祭黄陵,拳拳念祖心,走遍天涯路,不忘中国根。是呀!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来到这里谁能不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心潮澎湃、无比自豪呢?

  游黄帝陵作文 篇9

  周末,我和家人一起坐上去黄帝陵的车。汽车开呀开,开到了高速路上。我看见了高大的桥,湛蓝的天空,绿油油的山好像图画中的一样,简直太美了!

  终于,黄帝陵到了,大家都下了车,首先要去买票。买完了票,我们大家一起上台阶,听导游阿姨说,一共有99级台阶。大家都上来了,我看见一个大门,门旁边有一个小牌子,上面写着“验票处”,这扇大门上方有个大大的牌子,上面写着轩辕庙,可是它是反着写的,所以变成了“庙辕轩”。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于是,我问导游阿姨:“导游阿姨,为什么轩辕庙在这个牌子上就变成了“庙辕轩”了呢?”导游阿姨笑着说:“小朋友,古时候人们写字的书写顺序就是这样的,所以,你用现在的书写顺序读古时候的字或词,当然就觉得怪怪的呀!”我终于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我们大家继续向前走,大约走了7米多,就看见了一棵柏树。树旁边有一个牌子,上面写着黄帝手植柏。我又仔细的观察这棵柏树,发现它又粗又高。这时,突然下雨了。我们大家决定上山去。山上有绿油油的树,鲜艳的花,太美了!因为雨越下越大所以也没办法继续上山了,就只好坐电瓶车下山了。下了山之后,我们都往车上跑,跑呀跑,终于跑到了停车场。司机很快就把车启动了。车摇摇晃晃的,我给睡着了,我一睁眼都已经进了西安了。

  今天玩的真高兴!下次我还要去黄帝陵!

  游黄帝陵作文 篇10

  行走古秦陕西大地,黄帝陵,我是要去的。

  20xx年4月下旬,怀揣着特别的情感我走近黄帝陵。黄帝陵位于延安市黄陵县的桥山。

  史册这样简明而书:黄帝,远古华夏族首领,他以土德而王,土为黄色,故称黄帝,又因发明轩冕故又称轩辕氏。黄帝的伟大历史功绩是融汇了炎帝部族,经过征战统一天下,大力发展生产力,滥觞文化,诸如“播百谷草木”、“始制衣冠”、“建舟车”、 “创医学”、“制音律”、“造文字”等,奠定了后世几乎所有科学文明的先基……黄帝逝世之后葬于桥山,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文明始祖”。

  我和千千万万华夏子孙一样,无比敬仰我们这位民族的“先祖”,每当一触到历史,我便会蓦然想起他,并为之而骄傲不已,为之而感喟非常。今天,我有缘踏上他安息的土地,这样零距离地来阅读他,真是莫大的振奋,莫大的欣慰,莫大的幸福!

  我伫立桥山山麓轻轻流淌的沮水河畔,仰望桥山,感到一奇——陕西自然生态并不好,似乎除了满眼的黄土外只有稀疏的植被,而这桥山竟然拥有四万棵古柏树,只见它满山的蓊郁,满山的葱茏!我不相信风水之说,但是,我不得不为眼前庞大的桥山的地理形势和如盖似海的绿色而扼腕嗟叹。美好、畅快随敬仰倏忽湮没了我的心田……

  据史载,黄帝陵先秦时期在这里就有规模了,汉武帝就在这里开始盛大的祭祀了,历朝历代及至现在国家每年都要在这里举行公祭大典。今天的黄帝陵园是按其山顶陵墓、山麓轩辕庙格局,经过1992年——1997年大规模修葺扩建的。山顶的陵墓保持了原样的高矮,简朴庄严,登山石板之道变得宽阔,通畅,而美观,在树荫之中,程程叠上,曲曲叠上,层层叠上;山麓的轩辕庙整饬一新,庙宇小广场以下新建了巨大的.公祭广场及其衔接庙宇小广场的有关设施。峨峨肃穆的轩辕庙与新建公祭广场浑然一体,在一派庄严中气势恢弘,雄阔壮观,

  我双足在这片神圣的黄土地举步,在这个民族文化内涵举世无双的陵园举步,我真是“壮怀激烈”,思绪翩飞。我思考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泱泱中华民族是怎样的一个民族?拥有悠悠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是怎样的一个民族?黄帝陵对于我们民族不是一个简单的历史图腾标志,黄帝陵对于我们民族应该是一个血肉丰满的鲜活的民族情结,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魂魄的光华四射的象征。

  我默默地一路前行,我默默地一次次伫立,环视,仰望,回望,我沐浴着一场神圣的洗礼。

  轩辕庙里的古柏院勾住了我的双足。宽阔的古柏院里16株罕见的古柏里有两株尤为珍贵,一为“轩辕手植柏”,一为“汉武帝挂甲柏”。轩辕手植柏位于轩辕庙门内左侧2米处,传说是黄帝亲手栽植。1982年,英国林学专家罗皮尔等人在考察了世界27 个国家后来到我国,惊叹它是“世界柏树之父”。这株古柏苍翠健朗,树高19.3米,胸径竟庞大11米。1998年国家命名黄帝手植柏为“中华第一树”。面对庞大傲岸又雍容慈慧的轩辕柏,我做如是思想——人类社会,风雨晨昏,沧海桑田,斗转星移,最能寄托我们精神,应该是大千世界中的树木了,而柏树,其树龄、其状貌、其品格,在中国树木家族中勘为翘楚,故有“轩辕柏”之谓;我想筚路蓝缕的当年伟大的轩辕黄帝,手植这课柏树时,他定然矫然而立,眼望远方思考并祝福他的部族、他的人民像柏树一样繁茂,坚强,绵邈昌盛千秋……他也许没有想到他的部族在流水般的岁月中春风春草般地繁衍生息,颠仆,奋起,掘进,成长为一个巨大而强大的中华民族,但是,我似乎看见他在呵呵地慈祥地微笑着,瞩目着今天的我们!于是我不禁款款地绕“轩辕柏”而走,满怀敬仰地轻轻,轻轻地将它抚摸,心底充满了一种特别的温暖与激动。

  站在轩辕柏前,举目其它古柏,依旧是美感盈膺,它们都有着特别的故事哩,比如那棵“挂甲柏”,据说是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发动十余万大军,北征朔方凯旋,路过黄帝陵,前来桥山拜祭黄帝,在祭拜之前,将其战袍挂在这棵柏树上,以示庄严肃穆……你看它树干上斑痕累累,遍布洞孔,纵横成行,仿佛甲钉状,它至今生命依旧翠然苍然!

  轩辕庙里的核心景观自然是“人文初祖殿”。大殿最早建于明朝。现在其大殿气势雄伟,壁龛内供放着一尊轩辕黄帝全身浮雕像。黄帝浮雕像,沉稳而立,抬臂扬手,黄帝雄才大略之气概焕然;雕像冠带简朴,着装无华,诉说着黄帝远古创业之艰辛与淳朴品质。人文初始殿以其为轴,携带着丰富的文物,特别是碑刻众多,许多古今政要大家都在这里留下了他们对黄帝的无比敬仰与极致歌颂。

  以轩辕庙为轴心的另一“景观”便是今年新建的公祭广场了。公祭广场实在是巨大广阔,既古典又现代,充分体现了新时代的国家与人民对伟大的“人文始祖”的尊重、爱戴与对民族精神的特别弘扬。我在公祭广场款款举步,我不仅感慨广场的恢弘壮丽,我还被络绎不绝从天南海北风尘仆仆奔来黄帝陵的人们感动,他们不论是海外游子还是大陆公民,他们前来绝不是为了简单的旅游,他们是在寻根,是在访祖,是来黄帝陵供奉他们满腔的虔诚、景仰与感恩,是来黄帝陵阅读中华民族精神的特别《人之初》!

  揣着一怀的景仰与感慨,我终于来到黄帝陵前。古柏掩映之中,清风习习之中,占地并不庞大的黄帝陵并不是所谓的庄严肃穆,而是一派宁静祥和,一派坦然深邃。我凝视,我端详,哦,这样的氛围很好,很好!这特别的氛围,让我陡然而思想伟大黄帝的品质与襟怀——他不是居高凌下的,他不是高不可攀的,他一生始终是和他的人民贴在一起的,是和他的脚下的宽厚大地贴在一起的,是和他初始的“国家”贴在一起的……伟大诞生于平凡,黄帝就是凭借他的智慧、他的坚忍、他的大爱,率领着他的部族从苍莽的黄河流域艰难而从容地起步,发展,而葳蕤天下,而奠定一个伟大的民族的根基的!

  黄帝陵前,一茬茬,一个个炎黄子孙在焚香,在顶礼,在膜拜……我也下跪了。起立,我突然奇怪我自己了——我平生进过许多寺庙,去过许多古迹,从未焚过香下过跪,而今天,我竟然潜意识地倏忽而跪了?瞬间,我又释然了,因为,在这特别的黄帝陵前,在这特别的时刻,我的思想和情感触到了我们民族的根,触到了我们民族的魂魄!

  告别黄帝陵,自桥山山顶而下,我快乐而幸福,我终于见到了黄帝陵,我终于祭拜了黄帝陵!沿着山路徐徐而下,我又情不自禁感到一种庄严和沉重,因为我们的民族曾经是一个多么苦难的民族,特别是近代史上,我们的民族曾经是一个多么屈辱的民族,且不说清代后期我们国家与世界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100多个不平等条约,现代,我们中华大地曾经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更有甚者我们遭受到穷凶极恶的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面侵略,我们整个中华民族跌倒淹没在一片血海之中!而今天呢,今天,虽然我们国家已经跻身在世界大国强国之列,然而世界风云依旧滚滚;而且,我们民族的不少优良品质在现代文明的双刃剑下纷纷陨落了——你看,国庆节,我们的大街小巷竟然没有一面国旗;你看,不少人喝着美酒吃着大肉喋喋不休我们国家这不好那不好;你看,不少富豪甚至“红色”后代纷纷加入外国籍……我想,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发扬光大是我们现代中国应该高度重视的一个庄严而重大的社会学课题!

  行走古秦陕西大地,瞻仰伟大的黄帝陵,委实为我平生之大幸。我一路快乐,一路幸福。

  告别黄帝陵园,我放目而望,蓝天如洗,阳光如瀑,远山隐隐。我的旅途在伸向远方……

  游黄帝陵作文 篇11

  黄帝姓公孙名轩辕。他统一了华夏,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最初文明,因此被尊称为“人文始祖”。根据《史记》的记载:“黄帝崩,葬桥山”。今天,我来到闻名天下的陕西黄帝陵祭拜祖先。

  一路上都是黄土高原,光秃秃的,到了黄帝陵却是一片郁郁葱葱,生长着形态各异的柏树。轩辕庙里有许多古老的柏树,其中一棵特别粗壮,七个人合抱还抱不过来,相传这一棵就是黄帝手植柏,约5000岁了。在1982年英国的林业学专家考察了世界27个国家后来到这里,惊叹它为“世界柏树之父”。

  另一棵柏树映入了我的眼帘。它的树干上斑痕累累,有许多坑坑洼洼的洞孔。清明节前洞孔会流出许多汁液,然后凝结成球状,就像珍珠、宝石一样晶莹剔透,清明一过这个景象就消失了,奇妙吧?传说这是因为汉武帝来祭拜黄帝时把盔甲挂在这棵柏树上所致。我觉得它应该个稀有种类才对。

  桥山上古柏真多,我看得都入神了。导游吹哨子了,我赶紧跟上队伍去祭拜了我们的祖先黄帝。从此我知道了我的祖先不是猴子!

  游黄帝陵作文 篇12

  寒假期间,我跟着爸爸妈妈一起拜谒了位于陕西省黄陵县的黄帝陵,路上一边欣赏黄土高坡的景色,一边听爸爸妈妈讲解着:

  黄帝乃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古文记载:三皇五帝,黄帝乃五帝之首,姓公孙,名轩辕,号有熊,生于陕西省,也生长于陕西省,葬于黄陵桥山。黄帝历经五十二战,最终平定天下,被诸侯尊为天子,成为华夏第一帝----轩辕黄帝。黄帝毕生为开拓人类文明之路,劳瘁心力,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轩辕黄帝有着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即从黄帝纪元开端。

  经过三个多小时车程,终于到达目的地。我们首先参观的是“轩辕庙”,迎面耸立的是一棵古柏树,大概直径有好几米粗,这棵树直冲云宵,树干虬劲有力,树冠象一把大伞,据说这棵柏树是由黄帝新手栽培的,至今已有五千个春秋了,八人去环抱还有一寸有余的距离呢,我们看到了这棵柏树,仿佛看见了五千里的一段段历史。

  古柏树下围栏圈起来的是黄帝的一双大脚印,由这个脚印推测黄帝大约高三米多,黄帝是人不是神,不可能长这么大,只不过是后人根据遗迹将这个脚印做的这么大,以示黄帝的尊贵地位,看到镶嵌在水泥墩里的这双大脚印,我们似乎看到了人类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踏出的一行行坚实的足迹。

  绕过轩辕庙,延着山坡缓缓而上,一掊黄土,一块石碑,那里就是黄帝陵了,跟着爸爸妈妈,我们首先围着黄陵逆时针瞻仰了一圈,心里在祈祷着国运昌盛,我们幸福平安。撞着那口大钟,钟声响彻云宵,希望把我们的心愿带上九宵,让远在天国的黄帝知晓。

  回头,我们又登上了汉武仙台,这是汉武帝来祭拜黄陵的时候修筑的平台。上面有一位老先生,他给我们介绍了黄帝陵的风水,让我们领略了黄帝陵的神奇,当然他还是一位书法大师,在这里签名售书。我也挤上去请老先生为我签了句,他给我写了题写了一个“勤”字,真神啦!他一眼就看出来了我懒,看样子以后我一不定期要以“勤”为鉴,这样才能做成大事!

  游黄帝陵作文 篇13

  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这个黄帝陵——天下第一陵就在延安市的黄陵县,黄帝,姓公孙,名叫轩辕,出生于母系氏族社会。母亲名叫附宝,据史书上载:“农历二月初二,在沮水河畔(今黄陵县沮水河)沮源关的降龙峡生下黄帝,从此就有了二月二龙抬头”吉祥之说。司马迁在《史记》里对黄帝是这样描写的:“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可见,黄帝从出生到成长就不是一般人物。他15岁就被群民拥戴当上轩辕部落酋长,37岁登上天子位,黄帝一生重大贡献就在于历经五十三战,打败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诛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诛杀蚩,结束了战争,统一了三大部落,告别了野蛮时代,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当选为中华民族第一帝。人类文明从此开始了。所以后世人都尊称轩辕黄帝是“人文初祖”、“文明之祖”。为此,延安又被称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他出生于陕北黄土高原,黄帝族主要活动于陕北黄土高原,黄帝逝世后安葬于今黄陵县桥山之巅。自唐代宗大历五年建庙祀典以来,这里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场所。新中国建立后,每年清明、重阳节均在此进行祭祀典礼,特别是清明节公祭已是中华民族传统祭祀大典。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圣地,海外侨胞将其誉为“东方麦加”。1962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陵”。黄帝陵区景色迷人,山麓有建于汉代的轩辕庙,庙东侧碑廊珍藏历代帝王御制祭文碑57通,现又新增香港、澳门“回归纪念碑”。陵、庙所在地桥山现有千年古柏816000株,是我国最大的古柏群。庙内有相传黄帝手植柏,高20余米,胸径11米,苍劲挺拔,冠盖蔽空,是我国最古老、最大的一株柏树。

  游黄帝陵作文 篇14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光辉灿烂,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这五千年的文明史主要从黄帝开国(建国)算起。孙中山的祭黄帝陵词开首就是“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这个黄帝陵——天下第一陵就在延安市的黄陵县,黄帝,姓公孙,名叫轩辕,出生于母系氏族社会。母亲名叫附宝,据史书上载:“农历二月初二,在沮水河畔(今黄陵县沮水河)沮源关的降龙峡生下黄帝,从此就有了二月二龙抬头”吉祥之说。司马迁在《史记》里对黄帝是这样描写的:“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可见,黄帝从出生到成长就不是一般人物。他15岁就被群民拥戴当上轩辕部落酋长,37岁登上天子位,黄帝一生重大贡献就在于历经五十三战,打败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诛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诛杀蚩,结束了战争,统一了三大部落,告别了野蛮时代,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当选为中华民族第一帝。人类文明从此开始了。所以后世人都尊称轩辕黄帝是“人文初祖”、“文明之祖”。为此,延安又被称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他出生于陕北黄土高原,黄帝族主要活动于陕北黄土高原,黄帝逝世后安葬于今黄陵县桥山之巅。自唐代宗大历五年建庙祀典以来,这里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场所。新中国建立后,每年清明、重阳节均在此进行祭祀典礼,特别是清明节公祭已是中华民族传统祭祀大典。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圣地,海外侨胞将其誉为“东方麦加”。1962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陵”。黄帝陵区景色迷人,山麓有建于汉代的轩辕庙,庙东侧碑廊珍藏历代帝王御制祭文碑57通,现又新增香港、澳门“回归纪念碑”。陵、庙所在地桥山现有千年古柏816000株,是我国最大的古柏群。庙内有相传黄帝手植柏,高20余米,胸径11米,苍劲挺拔,冠盖蔽空,是我国最古老、最大的一株柏树。

  黄帝陵龙驭阁位于黄帝陵后的高台上,高18米,象征黄帝“驭龙升天”,也是游客登高远眺,观看桥山全貌及周围古城与山川形势的最佳地点。

  诚心亭沿中轴线北行即到诚心亭。该亭面阔五间,进深一间,面积约85平方米。歇山顶上,灰布板瓦与筒瓦紧紧相扣,前檐施勾头滴水,四边无墙,栏额下为花格装饰,旋子彩绘。明间南北两侧台基石砌如意踏步,次间、补间外侧有围栏围护。亭柱上书有两幅楹联:“观天地生物气象,读古今经世文章”;“诚朝圣地人文祖,心祭神州儿女情”。亭前东南侧有一砖砌壁,上书简介:“历代帝王将相、墨客骚人,现代政府官员、社会名流、同胞华侨、外籍华裔,谒拜黄帝时,先要在诚心亭整衣冠,备礼品,平静心情,消除杂念,然后缓步进殿,顶礼膜拜”。

  汉武仙台神道尽头,便步入陵园了。陵园四周,顺依山势,修有绵亘不绝的青砖围墙,高1。6米,涂以红色,象征至尊至伟。墙头为红椽绿瓦,古色古香。整个陵园,南北约210米,东西约72米(前宽42米,后宽81米)。陵园门有两个,分立汉武仙台东西两侧。从东门进入陵园,走不了几步,左侧便是一座24米高的夯筑高台,台旁立一石碑,上书“汉武仙台”四字,为明代嘉靖七年闰七月所立,落款为“池南唐琦书”。此台始建于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史记?封禅书》记载,汉武帝刘彻“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

  “黄帝脚印”石正殿前西南侧有一块传自汉代的“黄帝脚印”石。它出土于黄陵民间传说为“黄帝黄城巽宫”的郭家洼村,1965年移至轩辕庙院内。整块石头约一平方米。青石面上,镌刻有黄帝脚印一双,长0。62米,深约2厘米。民间有向黄帝脚印投硬币或零钱的习俗,以测运气如何?“投向脚印大拇趾运气最好,为大吉大利云云。”

  游黄帝陵作文 篇15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Huangdi;YellowEmperor)轩辕氏的陵墓,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陕西黄帝陵为《史记》正史记载的唯一一个黄帝陵。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陵”。黄帝陵为全国首批确定的5A级旅游景区。黄帝陵古称“桥陵”,为中国历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黄帝的场所。

  据记载,最早举行祭祀黄帝始于公元前442年。自汉武帝亲率十八万大军祭祀黄帝陵和唐大历五年(770年)建庙祀典以来,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场所。陵前的“黄帝手植柏”树龄高达五千年以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树,见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亲自批示,请周恩来总理部署对黄帝陵进行维修保护。黄帝陵从春秋时期开始就是历史上历朝历代国家大祭的场所,成为历史上一项政治制度。历史上从汉代先后有历代皇帝亲临祭祀或者祭文,如汉武帝、唐代宗、宋仁宗、元世祖、朱元璋、明成祖、明宣宗、明英宗、明世宗、明武宗、明神宗、明穆宗、明熹宗、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等等,近代有孙中山、蒋介石、毛主席、朱德、邓小平、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的亲笔祭文和题词。以及连战、宋楚瑜、何厚铧等爱国人士。

  2014年,国家文物局决定将黄帝陵保护上升为国家法规,由国家文物局牵头制定黄帝陵保护行政法规。目前正准备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游黄帝陵作文 篇16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轩辕氏的陵墓,位于黄陵县城北桥山。1961年,国务院将黄帝陵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号称“天下第一陵”。黄帝陵墓之前的“黄帝陵”三个大字为蒋介石所提。黄帝陵古称“桥陵”,为中国历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黄帝的场所。据记载,最早举行祭祀黄帝始于公元前442年。陵区景点包括:天下第一陵、轩辕桥、陵墓区、轩辕庙、黄帝手植柏、诚心亭、挂甲柏等。

  乔山山体浑厚,气势雄伟,山下有沮水环绕。山上有千年古柏,四季常青,郁郁葱葱。整个陵区宏大磅礴。天下第一陵陵墓封土高3,6米,周长48米,环冢砌以青砖花墙,陵前有明嘉靖十五年碑刻“桥山龙驭”,意为黄帝“驭龙升天”之处。在前为一祭亭,歇山顶,飞檐起翘,气宇轩昂。亭内立有郭沫若手书“黄帝陵”碑石。陵园区周围设置红墙围护,东南侧面为棂星门,两侧有仿制的汉代石阙。

  陵前正南,陵园围墙以外是土筑高台,即“汉武仙台”。《史记封禅书》载:“汉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汉武仙台,即汉武帝祭祀黄帝所筑,台高20余米,现已用块石砌筑并建有登台石阶及云板,护栏等。黄帝庙前区气势恢宏,面积约10000平方米的入口广场的地面。选用5000块大型河卵石铺砌,象征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

  黄帝手植柏位于陕西省中部黄陵县轩辕庙院内,高20余米,胸径11米,苍劲挺拔,冠盖蔽空,叶子四季不衰,层层密密,像个巨大的绿伞。相传它为轩辕黄帝亲手所植,距今5000多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树。当地有民谚:七搂八揸半,圪里圪垯不上算。谓七人合抱犹不围。

  游黄帝陵作文 篇17

  陕西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墓,被称为中华第一陵,是民族圣地。千百年来,每逢清明,来此拜谒祭陵的人络绎不绝。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点)。

  黄帝陵,地处黄陵桥山,沮水环绕,群山环抱,古柏参天,四季青翠,环境幽雅。山下有大路可通山顶直至陵前。祭亭中央的高大石碑上刻有郭沫若题“黄帝陵”三个大字。祭亭后的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驭”四字。黄帝陵位于山顶正中,陵冢高3。6米,周长48米。陵墓前数十米处有一高台,相传汉武帝征朔方还,来这里祭奠黄帝,筑台祈仙,故称“汉武仙台”。

  轩辕庙,呈四方形,庙门朝南,气势雄伟。庙院内有大殿,门额上悬挂着“人文初祖”大匾。大殿中间安放着巨大的黄帝牌位,上书“轩辕黄帝之位”。庙院内的“黄帝手植柏”,相传为黄帝亲手所植,距今4000余年。巨柏高米,树干下围10米,有谚语称:“七搂八扎半,圪里圪哒不上算”,被誉为世界柏树之父。另有一株高大古柏相传为汉武帝“挂甲柏”,又名“将军柏”。庙内碑亭,有碑石约50通,内容主要是历代帝王的“御制祭文”和历代修葺陵庙的记载。其中有孙中山、毛泽东亲笔撰写的祭文。

  黄帝陵风景名胜区,面积28平方公里。划分为东湾、西湾、马山、印台山、黄花沟、桥山镇6个景区。黄帝陵陵寝圣地,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桥山夜月、沮水秋风、南谷黄花、北岩净雪、龙湾晓雾、凤岭春烟、汉武仙台、轩辕古庙等被誉为黄陵八景。桥山现有古柏8万多株,其中千年以上古柏3多万株,面积86 7公顷,为我国面积最大的古柏林。高者参天,低亦拂云,常青不凋,树姿优美。

  黄帝陵经过大规模整修,一、二期工程已经竣工。新建轩辕庙山门、黄帝陵祭祀大殿、庙前广场、轩辕桥、桥南广场,拓宽改造了陵区道路,并广植松柏花木,绿化美化陵区。山下修建了印池,水面约12公顷,碧波荡漾,湖光山色,游船悠悠。规划修建“三皇五帝”展览馆,印台山海外华人墓园,以实现炎黄子孙叶落归根的夙愿。

  位于延安市黄陵县城北1公里处的桥山之巅。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号有熊。他率先民奠定了中华民族最初文明,被尊称为“人文始祖”。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墓葬分类第一号,堪称“华夏第一陵”。

  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祭祖、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合力的圣地。陵在山顶正中。面朝南,高3。6米,周长48米。山上81600余株古柏遮天蔽日,郁郁葱葱,它在沮水回绕,群山环抱之中,有花岗岩路可通山顶,路旁有下马石,上刻“文武百官到此下马”。陵前有一祭亭,红柱绿瓦,四角飞檐,亭中石碑有郭沫若题“黄帝陵”三字。亭后一石碑,是明代嘉靖年间立的“桥山龙驭”,道明此地是黄帝乘龙升天之处。陵园中一株高19米古柏,相传为黄帝所植,有5000多年了,被称为“世界柏树之父”。

  黄帝陵园景区由陵园区和轩辕庙区组成。山环水绕,建筑恢弘大气,充分体现了中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开拓者——黄帝的敬仰和爱戴。新中国成立后,每逢清明节、重阳节在此进行祭礼典礼,特别是清明节公祭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的国家大典。为国家首批5A级景区。

  游黄帝陵作文 篇18

  晨曦轻轻地透过帘子,慵懒地照在白色的被单上。夜里睡的很好,镜子前的少女静静地梳理着过了肩的长发,淡粉的红晕映在她的脸上,衬了甜甜地微笑,再踏进西部的历史,感受那时的辉煌。

  缓缓踏上黄帝陵前那九十四格阶梯,每一步都有每一步的梦想。岁月静好,曾经的时光,晨光熹微,他荡起衣袖的模样,囊括了四海八方,民族统一是他的追求,祖先辛勤的汗水浇灌了轩辕四方。

  天圆地方,那是祖先对世界的幻想,透过黄帝陵顶上那个圆,阳光温暖在你我的心间,踩在方形的大地上,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坐在缓缓行驶的大巴上,靠在窗边,阳光亦是如陕北老乡一般热情。有些刺眼,便闭上了双眸,小歇片刻。

  庄重地踏上杨家岭的土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刘少奇,一个个革命先辈的模样浮现在脑海中,笑的模样是那样和蔼可亲。窑洞内,朴素的摆设,积聚了岁月的精华,正是他们的奋斗,中国才有今天,才有如此光辉的历程!

  踏入历史,踏入社会,我们骄傲,我们是中国人!

  游黄帝陵作文 篇19

  今年暑假我来到了世界著名景点黄帝陵.

  我们买了票,走进了黄帝陵的大门。一眼就看到一颗参天柏树,这棵树的树干非常粗壮,几十个人手拉手,才能把它抱住;高度也很令人吃惊,有二十多米左右;虽然这树枝叶稀疏,这树叫黄帝手植柏,据说是黄帝亲植下的,有5000年的历史呢!听导游说,这里还有两三千年上的树!我们惊讶得点头称赞。

  继续往前走就可以看见一座庙,走进去,可以看到里面有四个石碑,两端还有龙形花纹!上面龙飞凤舞的写了很多字,听导游说这有的石碑有毛泽东写的、有写的、有邓小平写的、上面写着“炎黄子孙”《祭黄帝陵文》等字样。

  我们从那座庙出来,看见一块巨石,上面写着“黄帝脚印”。我跑过去一看,一块方形石头上有一张脚印脚印异常的大据说这是黄帝的脚印。来此祭拜的游客总爱把自己的双脚,放在黄帝脚印上试一试,取“踩着黄帝的脚印前进”之意。我们欣赏完了黄帝的脚印,便去了最后的一个地方:轩辕庙。进去以后可以看到庙呈方形上面有一个圆形的洞,在古代人们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叫做天圆地方,所以这座庙庙呈方形上面有一个圆形的洞,据说站在这个圆圆的洞下面,可以接受上天赐下来的恩惠。我们拍了许多照片,有一张我和妈妈站在一起我站左边妈妈找右边两手伸出照片中感觉我和妈妈拖住了天。

  今天我感受到了中国的强大,我以后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游黄帝陵作文 篇20

  今年春节,我来到了妈妈的故乡——陕西,开启了我的寻根之旅。陕西遍布着中华民族早期的古迹,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黄帝陵。

  黄帝陵,顾名思义,就是黄帝的陵墓,它坐落在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黄陵县。

  我刚刚步入黄帝陵。一座规模不大却庄严肃穆的土丘出现在我的面前。土丘正前方的神庙里,供奉着黄帝的神像里。神庙里常年香火不断,烟雾缭绕,游人络绎不绝,大家都会在黄帝神像前上一炷香,表达敬仰追思之情。陵边的植物十分丰富,有树,有藤,还有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小花小草。让黄帝陵披上一层绿装。其中种植最多的是柏树,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龙角柏”。黄帝陵的整个形状犹如一条盘起来的龙,在龙头位置的两侧种着两棵柏树,犹如龙的角,因此得名”龙角柏”,象征着黄帝的坚毅勇敢,品德高尚和浩气长存。

  走过黄帝陵,我们又来到专门用于祭祀皇帝用的祭坛。祭坛前面是一个巨大的方形广场,祭坛建立在高处,从广场到祭坛,共有九九八十一级台阶。祭坛有一个巨大的正方形穹顶,穹顶的正中间又开了一个圆形的洞。从洞里向上望,可以看到碧蓝的天空,代表着“天圆地方”的含义。我站在祭坛上向下望,仿佛看见了当年在这里举行祭拜黄帝的场景:文武百官站在台下,天子站在台上。钟声,鼓声。号角声,仿佛震得地面都在颤抖。舞女在祭坛下载歌载舞;乐班演奏着庄严隆重的乐曲,真是一派宏伟的景象。如今,很多全球的华人每年都会从世界各地聚集在这里祭拜我们共同的祖先。

  我继续往外走,看见了当年黄帝亲手种植的柏树。它位于轩辕庙内,高约20余米,周长7.6米,挺拔苍劲,冠盖蔽空。它已经有5000余岁,那雄伟的身姿,不正象征着我们中华儿女坚强不屈,蓬勃向上的精神吗?无论经历怎样的艰难困苦,这种精神必将代代传承下去,引领我们的祖国走向繁荣昌盛。想到这里,我也不禁心潮澎湃。我会继承这种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游黄帝陵作文 篇21

  黄帝陵相传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玄远黄帝的陵园,它位于黄陵县城北的桥山顶上。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位巨大的部落首领,是开创中华民族文明的祖先。他用玉作武器,造舟车弓矢。他的夫人能养蚕,其史官仓颉缔造了笔墨,其臣大挠缔造了干支历法,其乐官伶伦建造了乐器。我国其后能巍然挺立于天下四大文明古国之列,这与黄帝的赫赫殊勋是分不开的。

  黄帝还以他处罚险恶,初次同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听说黄帝活了118岁。有一次,在他出巡河南时代,溘然好天一声轰隆,一条黄龙自天而降。它对黄帝说:“你的义务已经完成,请你和我一路去世吧。”黄帝自知天命难违,便上了龙背。当黄龙飞越陕西桥山时,黄帝哀求下驾安慰臣民。苍生黎民闻讯从四周八方赶来,个个痛哭流涕。在黄龙的再三鼓舞下,黄帝又跨上了龙背,韩语导游词,人们拽住黄帝的衣襟频频挽留。黄龙带走了黄帝之后,只剩下了黄帝的衣冠了。人们把黄帝的衣冠葬于桥山,起冢为陵。这就是传说中的黄帝陵的由来。可是也有人说,黄帝身后就埋葬在桥山。

  黄帝陵区约4平方公里,山川围绕,林木葱郁。旅行者达到桥山山顶,起首望见路立的一块石碑,上刻“文武百官到此下马”。陵前有一座祭亭,亭中央立一高峻石碑,碑上刻有“黄帝陵”3个大字。祭亭后头又有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驭”4字。再后头即是黄帝陵。黄帝陵位于山顶正中,面向南,陵冢高约4米,周长约50米,陵前40米处有一约20米高台,其旁一石碑上书有“汉武仙台”四字。此台系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巡游朔方回来时,祭祀黄帝,祈仙求神时所筑。

  黄陵下的轩辕庙内里另有一些构筑、古柏和石碑等文物。跨进庙门,左边有一棵庞大的柏树。相传此柏为黄帝亲手所植,故称“黄帝手植柏”,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汗青了。庙门北有一过厅和一碑亭,碑亭里陈放着47块石碑。最北边坐落着大殿,大殿前尚有一株高峻的古柏,叫“挂甲柏”。据传,这是汉武帝挂金甲印烙所致。大殿宏伟绚丽,门额上悬挂有“人文初祖”四字大匾。大殿中间有华美堂皇的黄帝牌位,其周围殿墙下尚有一些陈列品。

  游黄帝陵作文 篇22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的圣地,坐落在陕西黄陵县北桥山,是国家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陵”。今年5月中旬,我与新闻界老友一道,瞻仰了黄帝陵,受益匪浅。

  走进黄帝陵,就被这里优雅的美景所迷住,青山掩映,碧水泛波,古柏森森,香烟氤氤。宏大广阔的入口广场,古朴浑厚的轩辕桥,倒映青山的印池水,气势高拔的龙尾道,桥山之巅的龙驭阁,雄伟壮观的轩辕殿,能容纳万人的祭祀广场,展现出华夏第一陵的宏伟、庄严、肃穆、古朴。

  黄帝陵的独特之处是古柏参天。据说现有古柏8万多株,千年以上树龄约有3万株,是我国最大的古柏群。民间传说,这里古柏称为“神树”,虽经千年,保存完好。山上古柏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有侧柏、雀柏、亚柏、麻花柏等等,特别是麻花柏,天生奇相,枝干七扭八歪,如同麻花,有棵竟扭转达20余圈,堪称桥山一绝。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黄帝亲手种植的柏树,传说是我国最古老的一棵柏树,高20米,胸宽11米,苍劲挺拔,冠盖蔽空。英国林业专家称之为“世界柏树之最”。我们围着古树听介绍,神乎其神,惊叹不已。该树于1998年12月被第一批册立为中华名树。

  黄帝陵祭祀的主要场所是在祭祀大院和轩辕殿。大院天阔,能容纳万人,8尊1.5米高的青铜簋矗立在大院台阶两侧,9尊大鼎分列在大院东西两边。大院内56面黄色仪仗旗挂在院内两侧,各有9对兵仗挺立两旁。轩辕殿,坐落在3层石台之上,整个殿堂用石10多万吨,大气磅礴,是国内罕见的典型的石垒殿堂建筑。高3.9米、重12吨的轩辕黄帝石像耸立在殿内,大殿两侧于去年又安放了龙魂大钟和龙威大鼓,更显威严气氛。

  据《史记》:“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他是我国最早的农业、畜牧业的创造人,并创造发明了火食、衣裳、井、釜、甄、灶、杵臼、舟楫、车、宫室、市场、货币、文字、图画、音乐、原始天文历法、婚嫁制度、坟墓、兵法、礼制法度,等等。因此古籍称“黄帝定百物之名”、“凡技术皆自轩辕始”。他成为神人合一的中华民族祖先形象,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元祖”、“始祖”、“初祖”。他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受到了华夏儿女的无比崇敬和怀念。每年清明节前后,中华民族的子孙用不同方式在黄帝陵举行祭祀活动,寄托我们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哀思。

  黄帝陵墓是在桥山之巅。《史记》载“黄帝崩,葬桥山”。他死了传说上天成了神,而葬于此处是轩辕黄帝的衣冠冢。陵墓在丛林古柏之中,高3.6米,周长48米,为扁球状土冢,上题“桥陵友驭”,言此处为黄帝驾龙升天之处。陵前祭亭置放供桌、香炉等祀用品。大香炉正面图案为二龙戏珠,背后隶书“华祖”二字。亭后石碑题有“黄帝陵”,为郭沫若1958年手书。我们一行慢步沿土冢绕转一周。

  祭典黄帝陵活动,据说始于春秋战国,后来历朝历代,都举行祭祀活动,不忘我们的祖先。20世纪90年代,黄帝陵经过整修更加庄严雄伟。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象征,是普天下华夏儿女的“根”,现已成为炎黄子孙举办盛大文化活动中心,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游黄帝陵作文 篇23

  迈进轩辕庙大门,迎面便是一棵苍翠挺拔的古柏,这便是著名的“黄帝手植柏”。据说它是我国最古老的一棵柏树,距今大约已有5000多年了。外国人称赞它是“世界柏树之父”。黄帝手植柏下围十米有余,七人合抱不严,所以当地民谚说它是“七搂八扎半,二十四个疙瘩不上算”。

  传说黄帝战败蚩尤,建立了部落联盟,定居在桥山。黄帝发现桥山一带群民,有的栖居于树,有的与兽同穴,既不文明,又不安全。黄帝便和大臣力牧、大鸿、共鼓等商议如何改变这种状况。他们教化桥山群民在临水靠山的半坡上砍树造屋,离开树枝和洞穴搬进新屋;又把桥山改名为桥国。桥山群民住进房屋后,不但日常生活方便多了,而且也不怕野兽来伤害他们了。可是,在那时候人们并不懂得毁坏森林将会带来什么样的严重后果。他们经常乱砍乱伐树木,没有几年,桥山周围的树林全被砍光了。就连黄帝曾多次下令禁止砍伐的常年不落叶的柏树,也被砍伐得一棵不剩。就在这时候,一场暴雨袭来,山洪突然暴发,洪水像猛兽一般从山下猛冲下来,把几十人和黄帝得力的大臣共鼓、狄货都卷走了。黄帝悲痛万分。

  雨过天晴,黄帝亲自带领大臣们上山查看,发现凡是树林被砍光了的山峁,不仅挡不住水,连地上的草也冲得一干二净了。黄帝看见满山遍野都是洪水过后留下的沟沟洼洼,心情十分沉重,他对群民说:“今后再也不能乱砍树木了。如果再乱砍下去,桥国就没有树林了,野兽也没处藏身了。到那时,我们吃什么?穿什么?”当时有位大臣建议搬到另一个地方居住。黄帝说:“不可!如果那里树木也叫我们砍完,那时候我们还能往哪里搬呢?再遭洪水,我们又哪里跑?”众臣觉得黄帝说得有理,都问他该怎么办?

  黄帝说:“我愿和大家一齐上山栽树种草,用不了几年,满山就会长满林草,既不怕洪水,又能招来野兽,那时桥国群民才能有吃有穿”。说罢,黄帝就自己带头栽了一棵小柏树。臣民们都学黄帝的样子,纷纷栽树种草。

  不几年,桥国的山山峁峁林草茂密,一片葱绿。人们都很感激黄帝。从此,植树造林便成了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传统,世世代代一直沿续下来。

  传说黄帝在乘龙升天飞经桥国上空时,还特意让巨龙停下来,为了再看一眼自己亲手栽下的那棵柏树。临行时,又随手把群民送给他的干肉块扔下来,落在自己栽种的柏树上。传说现在黄帝手植柏树干上长的24个疙瘩,就是那时黄帝扔下的肉块变的。

【游黄帝陵作文(通用23篇)】相关文章:

游济南作文通用15篇04-13

深圳游作文(通用15篇)04-11

深圳游作文通用15篇04-11

游圆明园作文通用15篇12-19

游圆明园作文(通用15篇)09-02

游西湖作文(通用15篇)04-17

香港一游作文通用11篇12-21

游瘦西湖作文(通用15篇)03-10

游瘦西湖作文通用15篇01-30

游杭州西湖作文(通用15篇)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