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如何立意
下面介绍几个立意的思路:
1.小中见大
什么是小中见大呢?就是要用一滴水反映出太阳的光辉,善于通过小事,反映出重大的社会问题和时代面貌。
我们青年学生虽然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里,可是限于年龄和活动范围,我们亲身经历或亲眼看到的重大事件是很有限的,我们的生活圈子里都是些寻常小事。我们的文章要反映时代面貌,我们必须学会小中见大这种立意方法。我们举一个例子。
例文 卖甜秆
做完了作业,我想到学校附近的农贸市场散散心。
“卖甜秆啦——”一声吆喝带着甜甜的童音。寻声望去,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站在那儿,穿一身葱心绿校服,头上梳着两个抓髻,红扑扑的小圆脸。她的身旁戳着一捆甜秆,上端拢在一起,用稻草扎着,下端分散成一圈儿,这小姑娘干活还很在行。人也精神,货也水灵。
“怎么卖?”
“两毛钱一根,五毛钱三根。”
“我来一根。”说着我从甜秆捆里抽出一根,从兜里掏出十块钱递给她。
小姑娘没接我的钱,抿着红红的、石榴花似的小嘴说:“我刚来,还没开张,大姐,你拿一根吃去吧,别给钱了。”
我说:“那哪儿成呢。要不你等一会儿,我到别处去换开零钱再给你送来。”
“大姐,你是一中的学生吧?学习挺忙的,为这点小事耽误工夫不值得。”
这小姑娘还真有眼力,她怎么一看就知道我是一中的学生呢?我正不知道说什么好呢,她咧开石榴花似的小嘴又说了:
“我这也不为卖,农村做饭不烧秸秆了,拿它沤肥又可惜,我妈让我拿来叫城里的同学们尝尝鲜儿,我也顺便下下海,闯练闯练。”说着格格地笑起来,露出两排葫芦籽似的小白牙儿。怕自己失态,忙抬起左手用手背挡住红红的嘴唇儿。
我想,我再推辞,就辜负了小姑娘一番美意。说了声“谢谢”,就嚼起甜秆来。
都说农民富了,富到什么程度了呢?十块八块钱在他们眼里不再是三两个月的用度了。生活富裕了,待人接物也显得大方了。
由于作者采取了小中见大的立意方法,小小的一根甜秆,把农村的经济形势、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面貌的变化,实实在在地反映出来了。
2.旧题新作
我们平时习作和应考作文,命题都不能脱离我们的生活。写记叙文,记的是老师、同学、家长;写议论文,论的都是我们应知应懂的话题;写说明文,写的都是我们熟悉的事物。所以作文命题很难摆脱一个“旧”字。
有的同学,不懂得旧题新作,而在那里搞旧题旧作。一写老师就是满头白发,至少也得是花白头发,仿佛黑头发的老师都教不好书似的。写老师工作负责,就是深夜里老师还在批改作业,仿佛当老师的不熬夜就是责任心不强似的。一批改作业,就是往作业本上批上密密麻麻的红字,那些训练学生自己批改作业的老师,虽然有改革的精神,仿佛其做法不宜提倡似的。还有些同学爱写生病的.老师,讲课时不是捂着肝部,就是捂着胃部,并且额上沁出豆粒大的汗珠,仿佛沁出米粒大小的汗珠还不够标准。再不就是下雨了,老师冒雨去给不来上学的同学补课。
这些都是经常出现在作文中的教师形象,这就叫旧题旧作,没有新意,这样的文章别人怎么会愿意看呢?
那些善于旧题新作的同学,所写的虽然也是旧题目,但立意新颖,人们读起来并不觉得陈旧。我们举一个例子。
例文 她是我心上的一条小溪
每天早上,当我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短短的头发,心头总是掠过一阵惆怅。为了节省时间,两条长长的辫子被剪掉了,那教我学会梳辫子的女教师也远远地离开我了。我,只能在记忆中去搜寻过去……
上一年级时,我才六岁,辫子却长得到了腰间,可惜的是,我不会梳它,每天都要缠着姑姑给梳,这到底不是“长久之计”,有一天,我终于因为不会梳辫子而哭了起来。
那一天,我迎着大风走在上学的路上。风一会儿把我的辫子吹到胸前,一会儿又把它甩到脑后……到了校门口,红头绳终于随风飘走,头发散开了。这怎么办?我着急地蹲在地上,哭了。
“怎么了?”一个像小溪流水般清脆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我抬起了头:呵,原来是我们的班主任刘玉晨老师,她那明亮的眸子正在注视着我!我抽泣着指了指头。“为这个也值得哭?起来,我给你梳。”她微笑着把我拉起来,用细长的手指给我拢起头发,我想回头看看她梳头是什么样子,可是她却轻轻地按住了我的头:“别动。”然后边拢边说:“你的头发真长,和我小时候的一样。”
“你小时候谁给你梳头?”
“我自己呗!那时候,我们家兄弟姐妹多,我妈顾不着我。”老师说着,已经把一条辫子编好。没有头绳,怎么能系住辫梢呢?我又着急了。
“攥住辫梢,我来找根头绳。”
我把辫梢攥住,奇怪地望着她,心想:你,找得到吗?
只见老师迅速解下自己的两根红头绳,“嚓”地一声,把它们咬成四根。我一下子明白了:“老师,不,我不!”我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你这小姑娘,真倔!”老师边说边把辫梢系好,“另一条辫子,你自己梳吧!”
“可我不会呀!”
“不学怎么能会呢?来,把手伸过来,我教你。”我把手伸过去,任老师摆弄着,不一会儿,这条辫子也梳好了,我高兴极了。
老师拉着我的手,向教室走去,边走边说:“以后要学着自己梳辫子,还要帮妈妈干活……”“妈妈把我送到姑姑这里来了,她忙。妈妈就我一个孩子她不让我干活,姑姑也不让我干。”我赶紧解释。“噢!一个孩子也得学着干活呀!总不能靠大人一辈子。以后,她们不让你干-你也要干。”
我的心上仿佛流过一条小溪,一下子明朗了:我知道以后该怎样做了。
第二天,我摆着两条梳得歪歪扭扭的辫子,来到刘老师面前:“老师,今天是我自己梳的辫子,我还帮姑姑扫地来呢!”“你真是个好孩子!”老师把我搂在了怀里……
一年以后,尽管我舍不得离开那乡村小学校,舍不得离开那可爱的年轻女教师,妈妈还是把我带走了……
我虽然远远地离开了刘老师,然而她那循循善诱的话语却永远使我不能忘怀。她,就像一条小溪,滋润着我的心田,在我心上流淌……
本文作者写的虽然也是旧题目,但她避开了那些陈旧的内容,给我们塑造了一位有血有肉、可敬可爱的乡村女教师的俊美形象。刘老师对学生炽烈的爱心、科学的教育方法,使读了本文的教师也赞叹不已。
3.独出心裁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一个有一定文字水平的人,作文时若不能在立意上独出心裁,领异标新,即使文字水平发挥得不错,写出来的文章也不过平平而已。如果在立意上动了脑筋,能独出心裁,即使文字水平一般,也能写出较高水平的文章来。
什么叫独出心裁呢?就是作文时能选出一个新鲜的角度,想出一个别人想不到的“点子”。我们举一个例子。
例文 让座 一个星期天,我乘5路公共汽车到市中心的新华书店去买几本课外读物。因为我是从始发站上的车,还摸着了一个靠窗子的单人座位。
过了几站,下车的人不多,上车的人却多起来,有不少人只好站着。这时,一位老年人步履蹒跚地上了车。他满头银发梳理得很整齐,脸上堆满了皱纹。面色还不错,穿一身灰棉布中山装,脚下是一双黑礼服呢千层底便鞋,这身衣裳的年龄看样子比我爸爸的年龄还要大,但是却整齐平展。右手拄着一只弯把儿的老式手杖。我身不由己地站起来,向前走了两步,双手扶着这位老年人说:“老爷子,您坐这儿。”
老先生连忙说:“谢谢姑娘。”同时给我鞠了两个躬,弄得我很不好意思。
我扶老先生坐好,就站在他旁边。我偷眼向四周望了一下,没有发现嘲笑的目光,心里才安定下来。
在下一站,上来一个30岁左右的男子,蓝色茄克衫,蓝色西裤,一双半旧棕色皮鞋,乱蓬蓬的头发,黄白面皮,一副高度近视镜像两个啤酒瓶子底儿罩在两只眼上。手里捧着一本书几乎碰到鼻子尖上。车子每颠簸一下,他的书都会碰到我的脸上,我真有点不耐烦了。这时那位老先生一手拄着手杖,一手抓着扶手站起来说:“先生,请坐在这儿吧。”我以为这位“瓶子底儿”无论如何不会接受老年人给自己让的座儿,谁知他连声谢谢也不说,一屁股坐下了,脸还是扎在书里,连眼皮也没抬一下。我真想一把把那“瓶子底儿”捽起来,可是看着那位老先生站立不稳的样子,便赶紧搀扶住他。我心里想,我好心好意的把座位让给老先生,他为什么又让给这个“瓶子底儿”了呢?
我多么盼着那个“瓶子底儿”快点下车,好叫老先生还坐下。谁知他和我们一直都到了终点站。等人们都陆续下了车,我扶着老爷子下了车,想把他一直扶到便道上。谁知老先生站住脚,回转身,把右手的手杖挂在左臂弯里,伸出双手把那个“瓶子底儿”扶下车,一直把他扶上便道,看着他一直走进新华书店。
我实在憋不住了,就问:“老爷子,您干嘛把座位让给那个年轻人呢?”老先生又往新华书店看了一眼,笑嘻嘻地对我说:“我就喜欢学习入迷的人哪。”
听老先生这么一说,我仿佛也觉得那个“瓶子底儿”有点可爱了。我深深地给老先生鞠了一躬,快步向新华书店走去。
老年人给年轻人让座,这真是一件新鲜事,因为作者想出了这个新鲜点子,同是表现精神文明的旧题材,却丝毫没有陈旧之感。
【作文如何立意】相关文章:
作文如何立意11-02
作文如何立意06-11
诗歌类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03-07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11-28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09-18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08-09
新材料作文的立意技巧02-12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解析02-12
浅谈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