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轩的作品读后感

2017-08-11 小学生类

曹文轩的作品读后感

小时候读曹文轩的作品《红葫芦》等时总会被其营造的优美的故事情节感动,现在学了发展心理学后再回首读《曹文轩作品集》,并尝试用所学的儿童心理知识去解析小主人公的行径也别有一番风味。

在《红葫芦》第三节中,湾,妞妞在小岛上假想着过日子,找来树枝芦苇,割了一些草盖了一所房子,建了一个鸡栏,用泥做了炤,锅碗盘子,找了一些野菜美美吃了一顿。霍尔认为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的生活特征在儿童身上的重演,不同年龄的儿童以不同的形式重演祖先的本能特征。中国心理学家认为游戏具有社会性,它是人的社会活动的一种初级模拟形式,儿童在与成人的交往中渴望参与成人的一些活动,可是又受到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游戏恰恰可以解决这一矛盾,角色扮演游戏可以帮助儿童摆脱自我中心的倾向,学会更好的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情感,妞妞和湾的过家家游戏不仅仅是对他们所了解的大人的生活的模仿与重复,也是用以增进同伴感情,加深互相了解程度的一种儿童的社会交往手段。

在另一情节中,湾在小岛每棵树上刻上班中同学的名字,忘情的和他们玩耍,或是拉一拉这棵白杨树上的一根枝条,或是用拳头打一下那棵白杨树的枝干有时还煞有介事的叫着。弗洛伊德认为少年儿童在游戏时也有潜意识成分,游戏是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和克服创伤性事件的手段。湾的父亲坐牢,邻里的冷漠甚至害怕,同班同学的孤立,都给他带来相当大的心理创伤,在儿童时期,儿童会自然表现出对社会行为的向往,对社会群体的试探去亲近,湾自内心渴望与同伴们玩耍,渴望得到邻里的关爱,他人的理解与关怀,现实的生活给他很大的落差,也在心理上形成了较大的缺憾,为了弥补现实中的缺憾,湾只能通过假想与角色扮演的游戏方式,获得在幻想中他人的理解与关怀,同伴的喜爱,获得在童年应有的娱乐的快感,进而遗忘,修补父亲坐牢造成的心理创伤。

在《我家姐姐花一朵》中,细米,红藕每天争着送梅老师回家,细米红藕只见也因为这个原因引发不和引起争执,红藕不接受细米的邀请去赶集,细米吃掉妈妈给红藕的香瓜。低年级儿童对教师怀有的是一种尊敬与依恋之情,他们接触学校不久,所以集体意识不强,同学之间关心不会表现于外表,在他们眼中,老师才是学习,同学交往的班集体中心。所以细米红藕才会为了得到老师梅纹的注意,吸引老师目光而争先表现自己,主动的关怀老师。

在后面的情节中,细米酷爱雕刻,平时总喜欢在课桌,家具,地面上刻刻画画,引起家人不满,在爸爸眼中他是一个“朽木不可雕”,在母亲眼中他是一个“顽皮的倔孩子”,梅纹的出现改变了一切,细米开始变得乖巧听话,在雕刻方面也由泄愤开始向专业学习转变。儿童的.学习活动是由不同的动力因素组成的,整个动机系统所引起的心理因素主要是需要及其表现形态,诸如兴趣爱好理想等,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经形成的学习需要从潜在状态转入活动状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或者意向,从而成为学习活动的动力。细米的雕刻爱好本来是起到愉悦心情的作用,是在家长眼中的一种负面情感需要,梅纹的引导与鼓励是其产生了学习的动机(获得赞赏与肯定),进而获得的积极的学习动力与方向,表现的叛逆性也相对减校

儿童与成人分属于不同的两个世界,当我们抱怨小孩性格怪异,性情多变难以捉摸时,是我们从自己的世界,用自己的视角去揣测另一个世界的心情。

【曹文轩的作品读后感】相关文章:

曹文轩作品读后感08-11

曹文轩读后感08-11

曹文轩草房子读后感(精选26篇)07-02

杨红樱作品的读后感08-16

鲁迅的作品野草读后感08-11

鲁迅的作品呐喊读后感08-11

老舍的作品读后感08-11

鲁迅的作品读后感08-19

莎士比亚的作品读后感10-28

曹文轩读后感 六年级读后感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