湮没的辉煌读后感

2022-02-10 高中生类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湮没的辉煌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散文,或华美精致,或散淡悠然,怡情,却鲜有大手笔之作。

  史实,凝重理智,冷峻严密,醒心,却也因其一丝不苟易沦于枯燥。。难以想象,如果这两者结合,是否会碰撞出瑰丽的火花?

  而《湮没的辉煌》则给了我们一个惊喜,它把这两者完美结合到了几乎极致。用"大散文"系列来归类此书,无疑是一个最恰当不过的创举。严谨的治学,深厚的文字功底,成就了这样一部堪称大手笔,大情怀的力作。

  不附庸风雅,不无病呻吟,只是以一种高远旷达的眼光来审视生命。以理性的思考,和敏锐细致的情感,不偏不倚地书写一段段历史章节,这正是此书的特点。而在看多了众多苍白文字的今天,静下心来细细阅读这样一本书,放下所有成见旧识,全心跟随作者的笔触在历史沉浮中走上一遭,既是一次极好的心灵洗礼,也是一次学习的过程,引领着我们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作者深邃的眼光注视着逶迤绵长的中华文明史,以断垣残简为出发点,并以此为依托,追述历史现象,在书中为我们讲述了很多个朝代的更替。也把那一些个文明碎片重现昔日辉煌后呈现在我们面前。仿佛历史巳穿越宇宙时空,幻化为一幅广阔无垠的星空图,又如一桢大手笔的精装卷画,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

  而在每一个辉煌走向衰败的过程中,作者更是细细剖析了它背后深刻的政治,文化,经济底蕴。

  李唐王朝的洒脱达放,孕育了恢宏瑰丽,气象万千的盛唐文化,而唐太宗"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的雄才伟略,又保持了一代盛唐的强大。云蒸霞霭的李唐盛世,纵然是在今天,依然是足以让我们后人肃然起敬的。

  宋王朝,禀承着不杀文人的秘训。这种对文人独无仅有的优容宽厚,铸就了一个文风尉然的年代,但在此同时也铸就了一种阴柔萎弱的时代性格,而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也难怪令王朝始终难脱衰微的阴霾。

  再来看看明清两朝文—字—狱:“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这是每一个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再熟悉不过的了,而那一种大杀戮的高压之下,则注定了文化人需谨小慎微。乾嘉之学,也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汇聚成的整体性功业。既然不敢从事经世致用之学,不敢吟诗作文,那么只有泥古,考据。乾嘉大师们的学养和毅力,足以让我们后人汗颜,但横观当时的世界历史,则未免有点让人遗憾了。

  应该说,作者在书中所述的众多史实,我们都曾在历史教科书中读到过。历史书的记载是公正的,但同时也是粗线条的。的确,教科书那样一个逼仄的空间毕竟只能融进中国历史大致的轮廓,而且必将有所侧重,有所选择。也必将有所遗漏。而《湮没的辉煌》则以更细致的角度的笔触展示了一些瞬间或者细微。

  来看看书中对史可法和阎应元这两个人物的描摹吧:同是抗清英雄,但前者的'名气显然是要大于后者的。梅花岭一役的浩浩狼烟和刀光铁血,造就了史可法的忠烈之名。以他的个人品德修养来说,这个封号是名副其实的。但如果以一种更客观深层的眼光来对之分析,那么我们只能说:史可法并不适合以军事家的身份去督师征伐,而更适合在太平岁月经纶国事。

  而阎应元,身为一个小小典吏,率义民拒24万清军于城下,孤城碧血81天,使满清铁骑马连折三王十八将,死75000人,这样石破天惊的壮举和军事奇才,这样的壮举,是足以令人动容的。虽然后者没有被写入史记,但《湮没的辉煌》一书有幸让我们重温了这一历史。

  当然,作者的眼光也并不仅仅局限于王公相侯,他对驿站,瓜洲渡口和泗州的关注和描述以及民间童谣的传唱研究,更从另一个侧面和角度让我们了解当时民间对文化经济和政治的敏感反映。

  在看这本书时,我也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这固然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但是在很多时候,君王,统治者,甚至一些巧合也在极大的程度上影响甚至改变了历史。

  试想,如果当年的才子冒辟疆如约而至,按时把陈圆圆接回如皋的冒家水绘园中,那么必然也不会有后来的"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了,而没有吴三桂的开关降清,明清历史会不会被重新改写呢?

  当然,这只是趣话,毕竟,历史是不容假设的。但此书以其独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发人深省,这是事实。

  写作,是一个寂寞的过程。而要写下《湮没的辉煌》这样的文字,必将承受更多的心灵孤独。在浩繁的五千年历史中沉浮,在文明的废墟上孑然回顾,承受心灵的一次次震动,我想: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的事。

  一直都对文人这个字眼有所偏见,很多动人的文字背后却隐藏着并不纯粹的灵魂。而我也难免犯"薄其人,遂恶其书"的恶俗。但面对此书时,在一种敬重之下,我好奇并开始关注作者的踪迹:没有一种健康坚强的人格,是支撑不起这些浩然文字的。

  我注意到,在此书的最后,录入了一篇作者写给自己母亲的文字。虽然从表面看,似乎与全书的内容和风格不趁,但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这正是作者的苦心所在?因为这不仅是献给所有人的一部力作,同样也是作者本人用来表示对母亲的一种思念和告慰?

  在佩服作者深厚功底和独到见解的同时,再让我们把目光投到他自序中的一段原文吧:"夜巳深,远处江涛隐约,山影逶迤,初夏的晚风温煦怡人,妻子巳然入睡,似乎正在做着一个不错的梦,其娇憨天真别有一种情态。这些人生风景都悄悄地滋润着我的情怀,为了这个世界,也为了眼前这个正在做梦的女人,我还有许多要做的事。"

  云海苍茫,海阔天长,从历史的层层雾霭中走出,历经了生命,王朝辉煌陨落的更替,作者在此时流露了他的铮铮文字背后深藏着的缕缕柔情。而至此,此书和此作者也在我们眼前更完善和饱满起来。在此,不能不提及本书的作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夏坚勇老师。

  亲情,爱情,事业。当这三者互相支撑时,纵然平淡,也巳是生命之中一种辉煌,这也是一个常人的幸福了。

【湮没的辉煌读后感】相关文章:

辉煌的近义词02-01

辉煌的五年级读后感10-28

差生.狼狈?辉煌?辉煌! 作文650字10-28

辉煌共和国读后感500字07-24

辉煌五年级读后感10-28

双赢的辉煌作文600字10-28

笔下的辉煌作文800字10-28

磨炼终铸辉煌的作文11-23

磨炼终铸辉煌05-18

《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后感 陶行知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