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按时长大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吞一小片钙片,把成长注入在里面。
我不知道此时还能不能将自己定义为少年,过了少年的年纪,又总显得太过平凡与孱弱,尤其在时间面前。我更没有一双强有力的臂膀,能不能支撑起以后的责任,这个问题总是苍白,尤其在时间面前。
零星想起16岁时的很多事。
花一中午时间,去玩一场跟不上节奏的游戏;拼命装成大人,被网管给予一场天降横福般的过夜权;熬着夜,手指痉挛地刷着图打怪;发一篇蹩脚的日志,暗暗努力地想要空间的人气更高。那年高一的我,借来一堆郭敬明,认真地读,从逆流成河到夏至未至。什么青春,什么荏苒,读了那些书却也依然没有参透。只是觉的眼前一片香樟树,写的好有味道。现在回过头有兴致再看那些书,却再没有当时那份心去捕捉那份美了。
不懂成长,不懂爱,只是想让自己被时间认可,成为一个可以进网吧的大人。剪一个短短丑丑的头,差点用发胶去压一辈子。当过校播音员,写过稿,装腔作势地自以为专业地帮低年级同学纠正发音。有过叛逆,有过失落,但至少真的不迷茫。想念那时候的装成熟,总羡慕那些比我成熟的同龄人。不理解自己的天真,童趣,反觉得那是拖长大后腿的废物。
用文章去纪念一个人,写一些故弄玄虚的东西,欣欣然听到老师的夸赞,在自己术业专攻的方面寸有所长,坐一趟不知目的地的公交车,听一堂可能被无故罚站的地理课,在晚上十点半一个人去音乐喷泉,大梦未来该是个什么样子。
后来,一切自己的语言都变成了引用的名言,却并不是自己内心所想之时,多读的书开始变得毫无意义;再后来,当知道“沆瀣一气”就是同流合污的意思,无奈远远多于对古人博闻强识的感叹;最后来,面对居高不下的房价和升学率,却再也无法让我“宠辱皆忘”,要知道,宠了就是宠了,辱了就是辱了。
想想当年在老师家补物理的时候那缓缓摇头的电扇,伴着女老师口沫横飞的嘴角,马上一种压抑就会一股脑飞升上来,有那么几秒钟,我觉得那电扇绞的是干脆的青春。
是青春又怎样,那么多学生的青春不是也一块儿被绞着,心里不平衡?难不成去砸电扇?这样说归说,18岁的毕业照后大家还是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能怎样,又怎样,谁上谁的学,谁走谁的命,各自还是得奔赴各自的人生。
生活并不比文艺片里的单薄,只是有时循环往复的像极了某个数学公式,让人忘却了它本来应该有的模样。我被卡在了成熟与幼稚的小格档里,悄悄地发酵着自己的味道。
其实从初三到大四是一个不那么漫长的过程,一晃一会儿,就那么四年,四年,又四年,谁不期待自己的蜕变?但停顿下来,现在的我真的是八年前自己想要的那个我吗?
就好像《童梦奇缘》里那个渴望长大的男孩,在吃了生长药片后加速的`生长,却发现大人的世界自己根本无法涉足,委屈,失落,自己的长大与自己的幻想完全对立,一种无力潜伏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里,以前对成长的误解也终于变成更多地理解。我长大了吗?也许这个问题的答案与现实是背离的。或者问题本身就是错误的。
逐渐长大的你抬抬头,看到的也不过是停歇下来的几只鸟,它们有在树上多美有多妙,最后还不是要催你上道…
你停,你不停,四年过去了,过个成人礼毕个业的你也还是你。你想起以前有那么一次留连中,你看了一眼风景,没有留恋,没有猜想到这是你人生中最浓郁的芳华。毅然决然的不做停留,迈开步子,走向以后的人生。
于是,我们都变成了可以自我疗伤的生物,经历了成长的撕裂后,就学会自己窝在角落里静静舔舐疤痕。就像是一个在茧里的蛹,既没有幻化成蝶,也已然不是曾经的幼虫,就那么尴尬的被包裹在茧里,身体随着自己看似强硬的躯壳孱弱的呼吸。然后不断地怀疑自己:
我是谁。
我也曾是此间的少年,一个冗长的长镜头描绘着那年的成长,每个细腻的叙述,都透露着一种欲苞晕开的力量。
我也曾是此间的少年,在隐忍的环境中长大,眼睛里渐渐被封成了一双丝茧,在日光的折射中,开始闪动光晕。
我也曾是此间的少年,曾经捕捉过时光,如今又眼睁睁将它们放生,慢跑几步,看到它们的尾翼消失在云的尽头。
这是我的选择,这是长大的代价。
恍然发现,那时候想迫切的长大,想来也不过如此,就只是时间的累积,连个盛夏的果实都没有。可是16岁这个美好的年纪,作为心智成熟的代价,却再也没有回来过。那个童年和少年的混合体,那个自己,被成长远远甩在了后面。怀念、不忍,路却还得走下去。长大,成了一种很残酷的摒弃,回忆,相比这种摒弃也只能变得不痛不痒了。
然后忽然想起,某个十六岁的清晨,在经历了一夜长高的骨骼酸痛之后,迫不得已去药罐子里摸一两颗钙片。那一小片的钙就在身体里分解着,膨胀着,撕裂最初的自己,用一种近乎毁灭的方法去创造,去重塑。
只能吞下它,然后按时长大。
【按时长大作文】相关文章:
2.按时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