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诗歌

2018-04-19 诗歌

《笙》诗歌1

  曲
  流觞
  梦大唐
  笙歌婉转
  思念亦断肠
  别离难易感伤
  经年流转马蹄响
  奈何桥上逝人彷徨
  旧念难断故人亦难忘
  小篆笔墨干空留一焚香
  自此前尘后世不相往
  生死茫茫泪别两行
  一笙一曲勿思量
  当时年少轻狂
  转身梦一场
  碧波荡漾
  絮飞扬
  人潮
  攘

《笙》诗歌2

  “嘿同学,让一下好吗?”

  温润儒雅的声音出现在我的耳边,转过头来,见他抱着一沓厚厚的作业本,第一次见到他时目光便被吸引,普通宽大的校服硬是被他穿得清新帅气,他扶扶鼻尖上的眼镜,见我望向他,露出淡淡的微笑。仿佛出现了幻觉,那一刻阳光穿过走廊间的窗户洒在我们的肩上,笑意慢慢散开,暖暖的美。我只觉得心跳声离自己如此近,有频率地跳动着。

  “啪——”身后跑来一个同学不小心撞了他一下,作业本散落一地,只听见空气中飘来一声“对不起”,再一看那人已经不见了。见他慢条不紊地捡起作业本,认真地整理着。

  想了想,我弯腰拾起落在我脚边的两本作业本,递给他:“喏,给你。”我自认为当时的语气冷淡至极,却还是见他抬头伸手接过,微笑地说了声“谢谢”,接过时不小心触碰到他的手,瞬时缩回。我想当时的我一定脸红了,不然怎么一句话都不说便急忙跑回教室。

  而事后却懊恼得很,毕竟连名字都不知道,但十五岁正是懵懂的年龄,只因这一件小事,课间时便木讷地想着各种无边际的事儿,甚至还期待着如青春小说一般再一次与他偶然邂逅。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我经常会在长廊里出神地望着窗外,甚至连两人相遇时的台词都准备好了。我会装作不经意地望见他说:“好巧啊,你也在这啊!”最终得知他的名字。当然小说中的剧情多半是骗人的,一星期里我都没有碰见过他,因此,台词什么的自然是白费了。后来的几天里,我的情绪一直处于低落状。再后来,我便放弃了,去准备即将迎来的考试。

  再见他,已经是两个星期后了,他与几个男同学说笑着在走廊中走着。我捧着一本西方哲学史,随手翻了几页,一低头,与他擦肩而过。我轻声地在心中说了一声:“嘿你好。”当然他不会听见。说实话,我没有觉得一丝的不妥,毕竟只是一瞬间的动心,一时间的沉迷,过后,只能成为回忆,短暂性记忆,无法持久。

  合上书,良久,喃喃的说了一句:

  “再见。”

《笙》诗歌3

  很长的时间里,感觉自己被关在玻璃建造的屋子里,

  凝视外面的世界,发不出声音。

  在无人说话的日子里,守一盏烛光,读写满寂寞的四壁。

  隐约,那上面铺满无声的文字。

  在寒冷的包围中,手握书卷,倾听诗音。

  暖意缭绕,氤氲升腾,温暖整个心灵空间

  徜徉于字里行间,彼时,窗外芳草滑过千回百转的柔肠。

  东风渐远,涟漪轻漾。

  绿草莹莹,拥挤在风中。

  轻拈寸草,文字泊于掌中,风韵独醉,文字的清香悄然散出。

  在日子的深处,与文字有缘,就与阳光和温暖有缘。

  只要相信,文字是温暖的,那么,日日好光阴,

  青青的草叶上,也有明月清风的味道。

  人生中的山穷水尽,在这里又见柳暗花明。

  文字的枝头盛开尘世间最美的花朵,以各种姿态绽放。

  淡淡的情调,静静的忧郁,也有微微的伤感。

  干净的散落在清风的步调中,憩息在银色的明月下。

  让人赏心的意象,绕在身旁,在数不尽的日子里蔓延。

  山风跌落悬崖,石头灿烂成花朵,秋的河流静静流淌。

  种子飘入原野,树的年轮挂满天空,大雁驮来一片阳光。

  一片落叶在大地之上飞翔。

  一缕阳光照在稻草人身上。

  祥云笼罩古老的村庄。

  我只愿做一个自由自在的人,随心所欲的写着自己喜欢的形式,

  沉淀文字的岁月。

  每日的痴心守候,夜空中的北斗星渐渐显现。

  只感到色彩斑斓、浪漫别致的`快乐。

  卢梭说:我的心灵是别人唯一夺不走的东西。

  通往快乐精神世界的密码就隐藏在文字之中。

  古代的云朵停留在我们的天空,无限的矜持和美丽。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即使千年之后,这些词句仍然婉转有致,九曲回肠。

  岁月不会停止,生命不会沉默,文字之光永远闪耀。

  水流声中,夏末的清风已微跃过秋初,迎接下一季的明月。

  后花园里,笙歌悠扬,山水琴韵 ,一缕暗香,流淌浮动。

  我知道,每一个生命都有理由拥抱美好。

《笙》诗歌4

  怅望银河吹玉笙,

  楼寒院冷接平明。

  重衾幽梦他年断,

  别树羁雌昨夜惊。

  月榭故香因雨发,

  风帘残烛隔霜清。

  不须浪作缑山意,

  湘瑟秦箫自有情。

  李商隐诗鉴赏

  李商隐的爱情诗中,《银河吹笙》并不常为人们赞叹,但它颇有一点特异之外,值得重视。

  乍一读来,只觉得此诗不太好懂。李商隐诗有时由于比兴过于深曲,或用典冷僻,而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可是,这首诗没有什么隐喻手法,最后一联用了王子乔缑山骑鹤仙去、湘灵鼓瑟、秦女(弄玉)吹箫三个典故,也很常见,文字也不艰深。而一句句连下来读,仍觉词意不很明白:一会儿说他年梦断,一会儿又说昨夜鸟啼,不知哪里的月榭故香,却同眼前的风帘残烛挂上了钩,实境与假想混在一起,给人以迷离惝恍的感觉。其实,把握了诗人心理的变化,诗的脉络还是不难寻找的。

《笙》诗歌5

  凤吹声如隔彩霞,

  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

  疑有碧桃千树花。

  郎士元诗鉴赏

  钱钟书先生《通感》一文,列举李贺等唐代诗人作品,详细分析了古代批评家和修辞学家似乎都没有拈出的一种描写手法,这种手法常用于描写音乐的篇章。郎士元这首小诗就运用这种描写手法。

  笙这种乐器,列管参差如凤翼,其鸣声清亮,传说仙人王子乔善吹笙,好作凤凰鸣。首句凤吹声如隔彩霞似乎就从这个传说得到联想,极言笙声之妙,超神入化。彩霞二字,写出了人的幻觉,使听觉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但与韩愈写琴、李贺写箜篌的诗以视觉形象摹状乐声不同,这里描摹的是奏乐的环境(不是声如彩霞,而是声自彩霞)。其所以产生如此奇妙幻觉,与隔字有关。不隔则显明朗,隔则显出朦胧,二者的美各有千秋。平明观花见得真切,而雾里看花则别具情态,且能发人想象。看一隔字,笙声隐隐约约传来,听者如闻仙乐的情态委婉传出。

《笙》诗歌6

  听邻家吹笙

  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鉴赏

  这是一首颇具特色的听笙诗。笙是一种由多根簧管组成的乐器,其形参差如凤翼,其声清亮如凤鸣,故有凤吹之称。传说仙人王子乔亦好吹笙作凤鸣,此诗有以此相喻的意思。

  第一句,写宛如凤鸣的笙曲似从天而降,极言其超凡绝俗。隔彩霞三字,不直接描摹笙声,而说笙声来自彩霞之上,通过想象中的奏乐环境之美,烘托出笙乐的明丽绚烂。

  第二句,紧承上句,写诗人对笙声实际来源的悬想揣问。笙声奇妙,引得诗人寻声暗问。这一句不仅点了题,同时也间接地表现了笙乐的吸引力。

  第三句,承第二句而来,但诗情产生了跌宕。一墙之隔,竟无法逾越,咫尺天涯,顿生天上人间的怅惘和更加强烈的憧憬,从而激发更为绚丽的幻想。

  第四句,写诗人寻访不得之后的想象:与首句呼应,仍然从奏乐环境着笔;通过花的繁盛烂漫,写出乐声的明丽、热烈、欢快;一个疑字,写出了似真似幻的感觉;以视觉意象写听觉感受(通感),别具一格。

  诗歌鉴赏:此诗选自唐代诗人郎士元的《听邻家吹笙》(《唐诗鉴赏词典》第645页)。可以说今年湖南卷的选材有些趋向多元化、平民化,如文言文选材不再是传记文,而为唐宋文人的散文,古诗不是唐宋名家,而为不很知名的诗人的诗歌。题目设置是在提供前三句鉴赏的基础上,要求考生对第四句进行鉴赏,从答题思路的贯性上可以仿而得之,又要针对第四句的内容与形式的特点进行仔细把玩才能真正答好。答案要点共分五点,关键词为想象、通感。

【《笙》诗歌】相关文章:

1.诗歌

2.诗歌

3.现代诗歌:梦见诗歌

4.淡雅的忧伤-读宋晓杰的《悄悄是别离的笙萧》作文400字

5.《山中》诗歌

6.等你诗歌

7.小暑诗歌

8.爱党诗歌

上一篇:秋菊 下一篇:《爱阅读的孩子》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