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汉语作文

2021-08-12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眼中的汉语作文(通用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眼中的汉语作文 篇1

  汉字的历史是我们说不完写不尽的,让我们一起去遨游汉字王国吧!

  汉字有着许多有趣的故事,就拿“老头子”三个字来说吧,“老头子”是不尊敬老人的称呼,但是,在的嘴里却变成了一个尊称。

  据说有一次,在书房写作,当时很热。那时还没有电扇,更不要说是空调了,只有蒲扇。热得不好受,就脱光了上身。过了一会儿,门外忽然传来:“皇上驾到!”纪晓岚一惊,慌忙找衣服穿。可悲的是,刚才那随意的一丢,不知把衣服丢哪儿去了,转了几圈,竟然找不到衣服。心中一急,慌乱中钻进了桌子底下。

  过了一会儿,纪晓岚听见没动静,便问下人:“老头子走了吗?”还是没动静。他便从桌子底下爬出来,拍拍身子站起来,刚一抬头,便被惊呆了:皇上正站在他面前呢!

  皇上满脸怒气:“好你个纪晓岚,在厅上都叫,私底下却骂朕是老头子。”皇上用手指着纪晓岚。“不把你斩首示众,也要打你几十大板,让你长个记性,记住对朕到底该怎称呼。”

  纪晓岚急忙上前施礼:“皇上息怒!皇上息怒!”纪晓岚马上镇定下来,想了想说:“您有所不知,臣呼为‘老头子’,那是对万岁爷的尊称,‘老’字是说您是我们的老爷我们不是都称您为万岁爷吗!这个‘头’字啊,就表示说您是民众的头领。‘子’就指您是真命天子。”

  纪晓岚这一解说,皇上觉得这个称呼还新鲜,有意思,就转怒为喜,不但不惩罚纪晓岚,反而还奖赏了很多的银两。

  汉字的故事还有很多,是我们说不完写不尽的。一个个故事是多么的有趣啊!

  汉字,我爱你!

  我眼中的汉语作文 篇2

  汉字的起源有种种传说,中国古书里都说汉字是仓颉创造的。其实这种传说并不是真的。文字是广大劳动人民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才慢慢地丰富和发展起来的。

  汉字是从甲骨文演变到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和行书。经过重重改变才有了今天的汉字,所以我对汉字有好多好多的感受。

  汉字生动形象。比如像“千里马”的“马”字,好像是一匹马正在奔跑。上半部分就好像是马的头,下半部分就好像是马的脚。那么地生动形象。

  汉字还千变万化。如果加一竖或者少一横,都有可能变成另一个字。如果那个笔画变长,或者变短,也有可能变成另一个字。因为这个,我总是在考试的时候写错别字。有一次,我把“士”的下面那横写的比上面那横长,就变成了“土”。把“战士”写成了“战土”。这不就闹了一个笑话吗?而且汉字还一字多意。比如“见”这个字有八种意思。有看见、看得出出现在某处、会见、见解还有助词、动词和姓。如果一不注意就可能用错地方。一个字也有可能是多音字。比如参,有shēn、cēn、cān三种读音。所以要用在正确的地方上,用错了就有可能换了一种意思,也有可能就与原来的意思不符合了。所以,我觉得写汉字要小心。横就是横,竖就是竖。一笔一划要用心去写,才能真正写出汉字的高雅、优美,和它真正所蕴含奥秘。

  无论在什么时候,我都能感受到那奇妙而又美丽的汉字:在书法家的笔下,他们仿佛在纸上做着欢快的游戏,时而随着那不均匀且有柔美的笔划在那闪亮的舞台上翩翩起舞;在书法家的笔下,它们仿佛又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时而玩起跑抓,时而又玩拍手游戏,显得那么随心所欲。所以,我们要将汉字永远的流传下去。因为,我们深深地爱着那高雅优美的,汉字!

  我眼中的汉语作文 篇3

  我眼中的汉字不是坚硬的符号,而是一个个会动的小精灵,颇有意思。

  其实,不仅现在用的汉字能体现出生动的感觉,如:“笑”这个字,竹字头好像笑眯眯的眼睛,低下的夭字好像一个人笑弯了腰;“藏”字一看就知道这个字的意思,中间这臣被包得这么严实,当然是藏了。古代的甲骨文和金文也是这样,甚至更能体现出要表达的意思,有时,一个符号就是一组短语。“ж”就是以前的木字,比现在的木字还好理解,上面的表示树枝,底下就表示树根。“ ”就是现在的火字,你看他是不是像火苗呢?于是祖先就以象形的方法来“画”汉字了。其实不光这些,如:“⊙”日、“D”月、“ ”水等,也很好理解,根据甲骨文、金文记住这个字也更容易了,看来,祖先发明字也是有依据的。

  现在再来看这些汉字,他们就像是有生命的,还各自做着自己的'工作,传递各种不同的信息。汉字太有趣了,怪不得那些外国朋友也学习中国的汉字呢!

  我眼中的汉语作文 篇4

  美的形态有很多种,有树叶静美,也有夏花绚灿;我却对中华汉字之美情有独钟,美的让人窒息,每每研究至此,我便不能挪开我的眼球。

  著名诗人余光中在那《听听那冷雨》一文中,饱含深情地写道:杏花、春雨、江南,六个简单的方块字,或许片土地就在那里面,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六个方块字勾勒出一幅优美的画卷,可见中华汉字的魅力之所在,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有了寄托。

  凭凭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宅宅,淅淅沥沥,一切诗情雨意,就宛如其中了,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能是什么也好,也能满足?中华汉字以它独特的意境之美博取了众人的喜爱。据统计,全球使用汉字人数已超过16亿。日本,韩国、越南也曾用汉字来记录他们的语言。

  中华汉字在漫长演变发展的历史上河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传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它一身也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书法。

  中国书法是我国独创的一门艺术,被誉为“无言之诗”“无言之舞”“无图之画”和“无声之乐”。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家创造出风格多样、繁花似锦的书法艺术,晋时书法大家辈出,如“二王”(王曦之、王献之),“书圣”王曦之吸收魏以来各名家精华,集书法之大成,其行收《兰亭序》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唐代书法对前代既有继承又有创新,书法艺术跨入了一个新的境地,有唐一代书法名家辈出,灿若繁星,如初唐欧阳询、虞世南、诸遂良,中唐颜真卿、柳公权都是书法大家,万世流芳。

  宋代书法追求意境之美,书法代表人物有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等等。

  中华文字之美就如清晨和照的阳光,总让我感到温暖和明媚,捧一壶清茶,迎和着清风看着呈现在我眼前的中华汉字,便是让我内心感觉最安静和幸福的事情了。

  我眼中的汉语作文 篇5

  以前,我写的字总是歪歪扭扭,老师总说是甲骨文,有时候我自己也不会看不懂,但我还是不在意,因为我觉得汉字一点也不重要,只是用来沟通的工具。但是通过宋老师的讲解,让我对汉字有了新的认识。

  魅力汉语课的开始还是想往常一样发下一张有题目的纸,不过这次不同的是,题目变成了改正错别字。我一看题目,心里暗喜,哈哈,这么简单的题目,老师当我们是小学生吗?我自信满满地开始做题,一开始的几个都非常常见,但是越到后面越觉得奇怪,明明都是常见字,但该起来趋势毫无头绪。例如“金榜提名”、“渴泽而鱼“、”迁徒“等等。看着旁边一些同学焦头烂额、痛苦万分的神情,再抬头看看老师狡黠的笑脸,他绝对故意的。

  熬过了漫长的十分钟,终于等到了要宣布正确答案的时候。老师打开PPT让我们先对答案,然后改正。看到了正确答案,之前的疑问都消失了,但明明知道的字为什么当时想不出?宋老师开始和我们解释这些词语中的一部分:”乍一看,这些字呢,好像很简单,我们平时生活中常常用到。但是呢,它们却有着深厚的渊源。比如“渴泽而渔”中的“渔”,为什么用这个而不用钓鱼的鱼呢?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把水抽干,然后与鱼就全部浮现出来了,然后再把鱼全部捕走,形容做事不留后路,一网打尽。还有……

  我平常写字都是满不在乎,长一点,短一点甚至少一点。但是这一次我明白了汉字的魅力,汉字是我们祖先集齐几千年的智慧,岂能轻易摈弃,我也会在今后的鞋子中,端正起态度。

  我眼中的汉语作文 篇6

  汉字,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它们就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嬉戏打闹;也会像严肃的士兵一般,整齐规划地立于纸上。汉字,也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品质,端端正正。

  它们不是歪歪斜斜的英文字母,也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风味的精灵。你看吧,每个字都有着不同的风韵。“太阳”一词,使人感触到热和力,而“月亮”却又闪烁着清丽的光辉。“轻”字使人有飘浮之感,“重”字一望而令人沉坠下去。“笑”字令人欢乐,“哭”字一看就像是在流泪。“冷霜”好像散发出一种寒冷的气息,令人感到似乎进入了“冰窖”。“幽深”两个字一出现,令人似乎进入森林或宁静的院落。啊!这是一些多么有灵性的精灵!而它们都源自于中华民族的智慧,为世界创造这么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把这份珍贵的文化传承下去!每一个民族都会赞叹其民族的智慧和文化,我也不禁感慨这浩瀚的智慧,亲近汉语文化,守住中华文化之根。

  在人类古老的历史长河中,汉字是一份独特的文化,而令人遗憾的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逐渐扭曲的文化认知,这份独特的文化瑰宝在一点一点的遗失。

  计算机的出现,令中华人民的双手渐渐地只舞动于键盘之上,人们开始丢失这份瑰宝,忘记了如何握笔,忘记了如何写下那铿锵有力的方块字。还有那泛滥的广告词,也是蚕食这份瑰宝的一大害虫,误导着人们对于汉字的认识,我希望,是时代接受了汉字,而不是时代改变了汉字。就算埋藏在沙子底下,金子一样也会发光,那份瑰宝——汉字会永远留在中华民族的智慧当中。

  啊!像徜徉在夏天夜晚的星空之下,为那壮丽的景色而迷醉,我真的是无限钟情于那赖以思维和交往的中国汉字,并震惊于它那奇特的魅力。汉字永远是我们中华的骄傲,它代表着我们端正做人的脾性。汉字也是我们不同民族沟通的媒介,使方言不再阻碍我们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团结了中华民族各人民的友谊。

  我想,中华民族的智慧会被炎黄子孙们一直传承下去。

  我眼中的汉语作文 篇7

  汉字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表意型的文字,相比于拼音,汉字可以说是中华民族丰富想象力的产物。汉字的历史非常悠久,在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的老祖先就发明了它。

  古时候的字是一些象形字,是模仿事物的形态创造的,经过漫长的变化,汉字最终演变成了我们今天的字样,但也不如古时候那样充满活力、生命力了。

  汉字的结构复杂多变,造字美妙、精巧,像一个获通通的人。汉字也变化无常,一个个形态各异的汉字如同翩翩起舞而出的蝴蝶,散发着生命的气息和文化的魅力。

  借助汉字,我们可以宣泄自己喜怒哀乐的感情;可以抒发自己的抱负。发而为言,著而为文。绵延不绝流淌成为中国的文化长河。

  汉字在视觉上给了我们许多的美感,如余光中在《听听那些泠雨》中写道:“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这种美感,岂是什么英文所能满足?”这也何尝不是呢?这些英文哪比得上我们的汉字呢?哪能满足汉字所表达的情趣呢?

  现在,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在纸上写汉字的时候很少了,越来越习惯用键盘敲打出一个个标准的宋体字,汉字的自由书写已被渐渐遗忘,汉字最本真的涵义被疏离,一场关于汉字的危机已经埋下了伏笔。也许多年以后,汉字的书写可能真的被遗忘了。

  现在的学生写的汉字一代步入一代了,写的那是什么字啊!他们写的那些是我们美丽、充满感情的汉字吗?

  亲近汉语文化。守住中华文化之根。

  我眼中的汉语作文 篇8

  光在罅隙中渐渐沉淀下来,经典的往昔便在古旧的回忆里折射出令人心悸的光晕。汉语,这滋养诗魂画意的语言,在狂野而混沌的社会中清凝地苏醒着,在斑斑驳驳的花墙上静静绽放着美丽。

  汉语是什么?汉语是君子好逑的《诗经》,是魂兮归来的《楚辞》,是执过羊鞭者的《兵法》,是受过宫刑者的《史记》,是为求一字捻断的数茎须……

  一直觉得,汉语是世界上最动人心弦的话语。它经历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浸润和水深火热的磨练,读起来才能字正腔圆如珠玉落盘。千百年来,汉语在无数龙的传人的唇舌间辗转,也让它本身有了感情和灵性。我们珍视它又漠视它,而它,一如既往地在东方古老的华夏大地上铮然作响,向世界发出自己庄严的歌喉声。

  在古埃及人信奉的众神中,有一位叫玛特,掌管真理、正义和法度的女神。她头上佩戴羽毛。人死后到了冥府,心脏必须称重,玛特便把她的羽毛放到天平另一端,用来称出那人心的重量。

  我喜欢这根羽毛。汉语就是这样一根大重量的羽毛,它或许填不了天,补不了龟裂的大地,但它恰恰足以称出一个民族文化沉淀的分量。

  如此看来,汉语定然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诗经》中那么多振人心魂的妙句,一定要用中国话吟诵,才会抑扬顿挫,感人肺腑。新中国成立时,天安门城楼那庄严的宣告,也定要用汉语喊出,才实现了一个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我欲与君相识,长命无绝衰”的温婉凄美,或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宽广情怀,若是翻译成英文和韩文,其中的神妙定会大打折扣。

  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人会说,即使曹雪芹先生在世,《红楼梦》完篇,也难获诺贝尔文学奖。因为《红楼梦》是太中国化的东西,唯有用汉语解读,才能品味其中的辛酸苦泪。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泰戈尔文似织锦的《飞鸟集》读起来却还是有隔阂,因为没有一种语言可以取代中国语言一样,印度语言的奥妙也无可替代。

  任何民族的语言都被视为本国文化,而中国的汉语大概是最厚重的。中华汉语,华夏文明之本,神州文化之根,汇集先人智慧,彰显国人精神。巍巍中华,泱泱大国,汉语沟通文化血脉,凝聚炎黄子孙。

  我爱汉语,这如诗如梦的汉语,这在龙的传人的唇舌间辗转千年的汉语,我们听到它如诗的韵律:平平仄仄。

  我眼中的汉语作文 篇9

  中华上下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我们的祖国母亲,已有五千多岁了。她历经战争烽烟,文明优雅,可不管怎样变化,它的文化之光从未熄灭。从宏伟建筑到自然风景,从美食到衣着,从笔墨纸砚到美丽传说,哪一不见证了祖国的文明。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他经历了重重的演变,从甲骨文到金文,到小篆,后来的行书。楷书这些方方正正的字,就像一个个小精灵。他们各有各的美,各有各的特点,每一个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些小精灵时而轻如鸿毛,时而重如泰山;时而飘若游丝,时而娇弱惊鸿。

  汉语起源于图画,都是描绘实物的形体轮廓为起点。广义的现代汉语包括汉语的各种方言,但我们的国语是普通话。不同地区的汉族人所使用的语言,都属于汉语,他们都是汉语的一部分,只是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这是唐代作家李白写的,诗中表露了诗人想念家乡与亲人的感情。中华民族是诗的名族,这些富有魅力的文字天生就有诗的灵性。有时候,一个词就可以翻译成一句简短的话,一个字就可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可以描绘或突出山水景色的秀丽,更可以暗喻某种道理,和对一个人或一件事的情感。一个个灵动活跃的汉字,流露出中华古老的文明,传诵了中华的辉煌与古典。每个国家都一样,每个国家的语言,都是那个国家最宝贵的财富。我们的国家也不例外,汉语是我国最宝贵的财富,失去了它,国家就等于回了一半。

  在中国,处处都有“中华老人”的存在,他们每天早上在公园晨练,练中国功夫,吃的是中国传统食物,下午,倒上一杯香浓的茶,再练练字,画会画,是多么的美好啊!

  可现在,大多数人都投入到繁忙的工作里去,用的都是电脑打字,更多家长从小注意孩子培养外语,文化正在慢慢损失中。

  汉语似一块千年古玉,汨汨地散发着湿润淡雅。平仄的韵律,吟诵出的却是千年的文化底蕴,如诗经的伊人,又好似诗人笔下的莲,每个人都知道它的存在,却又模模糊糊地瞧不见真切。

  我眼中的汉语作文 篇10

  千禧年钟声过后,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一路飙升,中国与国际接轨的速度逐步加快。大街小巷上的告示牌上,在方方正正汉字下面,出现了一行行的英文字母;学校内,外语听力逐步替代了语文晨读;社会上,各种语言学校的兴办方兴未艾……人们口中说的、念的,不再是流传了几千年的“之乎者也”,而是简单却拗口的abc,各大会议上时常出现的英文单词和注解,取代了原本的古文成语……流传至今的汉语啊,你已是伤痕累累,满目疮痍!汉语,在当今社会,似乎被涂抹成一位蓬头垢面,衣衫不整的女子,向人们无声地控诉着自己悲惨的遭遇……“北外香水女生”的出现,颇受人争议;但其“敢为天下先”,道破现代教育制度下的不公,呼吁着汉语地位的回归,其方式姑且不论,但她的心愿又是多少文学爱好者所共有的!作为古老四大楔形文字中唯一流传至今的文字,汉语在历经战乱变迁、外族入侵、文化动乱等风雨波折之后,难道就此在我们手中消失?当看到日韩仍将古汉语奉为圭臬,置于英语地位之上时,作为中国人的我们何其骄傲,而又是何等不甘!

  听!“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那是孔子在感慨时间的流逝,告戒后来者不要虚度年华;听!“业精于勤荒于嬉,形成于思毁于随”,那是韩退之在告诉我们做人和做学问的道理;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古贤人的心声!然而,倘若古贤人回归于现代,当其看见后人口中念的均是英文绕舌时,又会作何感想?睁开眼,我似乎看见了他们流泪的眼和滴血的心。

  我不是一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我明白外语对于中国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意义。但是,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国家一定要做到新生儿开口第一句话竟是英文的地步吗?

  值得庆幸的是,总还有人不忘汉语的发扬。百家讲坛中,于丹、易中天带我们重温古代先贤的思想;翟鸿森、余秋雨等国学大师、文学作家撰文演讲,引领我们体味汉语带来的感动。

  有位清华学子说得好:“今日学外语,是为了将来让全世界学汉语。”但是,请先不要丢失了汉语!

  做汉语的守护者吧,还卿佳人本色。

【我眼中的汉语作文(通用10篇)】相关文章:

1.朋友眼中的我作文(通用20篇)

2.我眼中的老师作文(通用25篇)

3.我眼中的妈妈作文(通用26篇)

4.我眼中的扬州作文(通用7篇)

5.我眼中的春天作文(通用8篇)

6.我眼中的雷锋作文(通用11篇)

7.我眼中的春节作文(通用10篇)

8.我眼中的新疆作文(通用5篇)

上一篇:我喜欢的桃花作文 下一篇:我崇拜的老师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