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即教育读后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一权力的下放,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政策支持,为学校办学的特色化、多元化提供广阔的时空,同时也给学校提出了一个怎样管理和开发校本课程的问题。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能否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能否切实可行地指导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看来,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生活教育内容博大无比,是动态的,是发展的,因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同样说明会随着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而变化。这正符合开发校本课程的本质要求。
一、“生活教育”理论,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基石。陶行知认为“社会即学校”了,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学生、老师也可以更多起来。陶行知先生的这些观点对我们现在将要实行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理论指导意义。①拓展了教育空间。陶行知的观点认为学校教育已不是在围墙之内的.事情,社会的材料、人员、方法、工具等都是学校教育的资源。这种观点使学校教育的空间最大限度地得到拓展,从而使教育的环境达到最佳,而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必须使教育资源最大程度地向社会的方方面面延伸。②优化了教育素材。教育空间的拓展,为学校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农业科技、历史文化、旅游等都可作为校本课程的素材。丰富的素材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石,没有这个基石,改革不会成功。③改变师生关系。陶行知提出教学要合一,并讲了三个理由:第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第二,教的法子必须根于学的法子。第三,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而这些正是校本课程能够真正实施的关键一关,因为教师角色不变化,那些新的教育理念就无法植入现代教育之中,改革也就无法深入,更谈上要取得改革的成果了。
二、“生活教育”理论,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实践范本。
“生活教育”理论是建立在陶行知先生办学实践的基础之上的成功经验,当初陶行知先生开创的“生活教育”所在时代背景与现在不同了,但陶行知所总结出的“生活教育”理论却具有一般的发展性,能够有效地指导今天的实践活动。我校开发的校本课程,从很大程度上正是实践“生活教育”理论。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号召,嘉兴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实施了“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新农村建设工作,而七星镇作为“两分两换”的试点,新农村建设的新形态正在七星形成。为此,我校结合实际以崭新的课程理念,充分发挥当地人文资源优势,进行了以《我爱新农村》校本课程的开发,开展了一系列“新农村教育”。《我爱新农村》校本课程充分挖掘地方特有的课程资源,以七星独有的地域文化为主题,链接有关的专题,形成与新农村建设密切相关的文本,形成了“走进新农村”、“新农村劳动”、“新农村文化生活”、“新农村旅游休闲”、“新农村健康生活”五大系列,从家乡的地理环境、区域状况、发展规划、发展前景等基础性的感知到农耕文化传承与发展、现代农业新理念,再到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环境整洁等新要求,最后结合家乡正在进行的湘家荡旅游渡假区开发与新市镇建设把旅游资源整合到校本课程之中。
在“生活教育”理论指引下,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应用都顺利地进行着,并在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更新与提升。“新农村教育”校本课程,体现了地域特色、学校特色,符合学生的生活和经验,学生能跳出文本,在生活中学习与提升,对学习内容有更多的领悟与体会。校本课程的开发同时有效地对当地社会资源进行教育性开发利用,弥补农村社会教育资源缺缺的不足,并承载起学校特色发展的架构。在“铸造学校个性、促进师生发展”的课程理念,通过《我爱新农村》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重点解决了“教什么”和“怎么教”的基本问题,引导广大教师成为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利用者。课程开发以“绿色新农村,未来文化人”的作为终极培养目标,使学生通过感知、感悟和体验受到本土新农村文化的浸染,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强调体验性活动和社会实践,克服课程脱离社会生活重说教的弊端,密切学生与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的联系,使学生了解新农村,热爱新农村,学会为新农村建设负责,增强建设新农村的责任感,最终实现“新农村文化人”的转变。课程旨在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生活教育”理论,为学校特色化课程的开设指明了方向。
【生活即教育读后感】相关文章:
1.生活即老师
3.即临中秋
4.用即又造句
5.即又造句在线
6.自助即助人作文
7.磨炼即财富作文
9.山行即事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