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大案读后感
洪武大案读后感
今日,古装反贪大剧《洪武大案》在河北卫视热播,朱元璋执掌“明”政权后,致力于肃清吏治腐-败,通过一系列严格典制惩处贪官污吏,让人意想不到的贪污方式,陷阱、圈套五花八门,极具深度的剖析了人们内心深处的不同贪念,在满足受众感观的同时又给人们以启迪,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朱元璋作为一个封建帝王,决意“杀尽贪官”,固然是为了实现其巩固中央集权目的,但是也不乏对劳苦民众的体恤,综观明初的刑律和反贪实践,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三点:一是定罪从严,凡官吏犯贪贿之罪者一律革职查办,绝不宽宥;二是刑罚从重,广用死刑,行刑方法严酷,墨面文身、剁指、断手、砍脚、凌迟、枭首、腰斩、阉割等等,五花八门,残忍至极,;三是大搞株连、滥杀无辜,甚至一案株连杀人逾万。在重刑峻法之下,贪赃枉法者有所收敛,但腐-败案件还是接二连三地冒出来,到了后来几无可用之官,朱元璋自己感到非常困惑:我欲铲除贪官污吏,“奈何朝杀而暮犯”?
朱元璋的反贪为什么会陷人困局?首先朱元璋所建立的高度集权的王朝,其本身就是孕育特权阶层的温床,民众对官僚没有基本的控制权,必生蠹虫,这应该是一个根本的症结。另外,从“技术”上分析,朱元璋的反贪还有下列缺陷:一、他对官吏过分苛刻。朱元璋是个小农思想极重的人,史家皆称“明官俸最北,他最喜欢看见谷满仓,恨不得手下官僚只做事不吃饭。想用最低的成本豢养官僚队伍,又指望这些人天良发现不贪不占,如何可能?二、朱元璋又过于看重残酷手段的`威力。乱世中起家的朱元璋很迷信暴-力,殊不知刚猛的东西终究是难以持久的,这就像一张拉得满满的弓如果始终不松懈就一定会绷断一样。清末杰出的法学家沈家本曾经如是评价朱元璋的反贪,“不究其习之所由成而徒用其威,必终于威竭而不振也”,一言中的。面对腐-败这个古今中外的通病和顽疾,滚滚的历史长河有经验总结:廉政兴邦,腐-败亡国。腐-败,党和国家水火不容,人民群众深恶痛绝。那么如何才能破解掉朱元璋反贪不力的困局?那就是党风廉镇建设。
多年来,我们坚持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党风廉政建设,二者从来没有偏废过,松懈过。党风廉政教育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武器。对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是坚定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本质要求;是密切党群关系、提高服务群众能力的本质要求;是保持平等健康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本质要求;是维护安定团结政治局面的本质要求,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弘扬良好风气的本质要求。加强党员干部廉政教育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抓好学习思廉。积极投身到党员干部中正在开展的 “讲廉政、树正气、促发展”专项教育活动,充分学习廉政知识及《廉政准则》等有关规定,在党员干部中形成学廉、倡廉的良好风尚。
二是抓好文化助廉。采取组织党员干部参加反腐倡廉专题报告会,观看廉政教育片等形式,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
三是抓好作风促廉。坚持把廉政建设与“队伍建设年”活动结合起来,与改进作风结合起来,积极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
四是抓好宣传倡廉。充分利用各级媒体宣传阵地,加强对廉政教育活动的宣传报道,营造廉政清廉的宣传氛围。
五是抓好典型引廉。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挖掘先进典型,使党员干部学有榜样、超有目标,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服务水平,确保实现公路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双丰收”。
【洪武大案读后感】相关文章:
1.读后感
2.读后感
3.读后感
4.读后感
5.读后感
6.烦恼读后感
7.红字读后感
8.时间读后感
9.红鞋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