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用对话唤醒灵魂与真谛——《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雅斯贝尔斯出生于1883年。1883年,马克思逝世,资本论基本成形。19世纪,各种自然科学学科逐渐成形,并影响到社会科学的诞生或重塑。这是一个思潮澎湃的时代,是百家争鸣的再度重现。一个能自由地思考并产生思想的结晶物的时代,真是好呀。
《什么是教育》一书,试图给人类生存的根本问题——教育,提供较好的答案,也提出了许多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博学明智,也不无焦虑,因为问题处处存在。
雅斯贝尔斯作为那个时代的哲学家,他用自己的存在主义思想诠释了什么是教育,他的思想核心简单地说,就是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和实现自我。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不过是人与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的天性。换言之,这样的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集。他希望教育能使具有天资的人,自己选择决定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自己把握安生立命之根。
哲学家往往是痛苦的,他洞穿了事物的本质,却不能让所有人都参与他的思考,尽管他是为着人类的生存问题在思考,只有少数有志于解决现实存在问题的人才欢迎这样的思想硕果。于是,存在的问题到处在继续着。
教育的形式化使教育远远地脱离了教育的本质——使人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的目标。本来使用训练有素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现在成了空洞无聊的尽义务而已。本来学生的学习目的是为了让自己取得最佳的发展,让天性最大程度地得到舒展,现在却变成了虚荣心,只是为了考试的'成绩或者他人的看重,这个他人包括同学老师家长和许多无关的人。本来教育是看着孩子们渐渐成为富有内涵的整体的人,现在变成了仅仅是学习一些可能有用的知识而已,而这些知识常常在通过了考试以后很快就遗忘了。
雅斯贝尔斯对教师权威的论述特别引起了我的兴趣。他认为这种学生对教师的敬畏之心,在传统的教育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学生毫无创新精神,泯灭了自己的个性,他们只需要明白无误地把知识带回家就可以了。在苏格拉底式的教育中,这种敬畏之心,却不是表现在教师个人的身上。教师处在暗示的地位,促使学生把注意力放到自己的身上,通过无止境地追问,学生不断地发现自己对真理竟然一无所知,教师不断地激发他们对探索求知的责任感,并加强这种责任感,学生的敬畏之心就表现在精神的无限性上了。前者我们做得比较多,后者做得比较少。这个问题的严重性,雅斯贝尔斯早早地看在眼里,我们的学生,他们的知识结构多么简单稳定,一种严重缺失的教育,不可能唤醒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不可能获得一个属于自己的灵魂。雅斯贝尔斯认为一个人只有体认自我,不再固守在一个小小的角落,把自我同整个外在的明朗的世界紧密地结合起来,他将更能成为他自己。特别欣赏看云的做法,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她一向都是干净利落的,她知道知识只是为了让孩子们能更理性地思考,更多的,她带着孩子走进阅读中,把探索的自由交给了学生,阅读与思考是她最喜欢带孩子们做得事。看云上的猴王出世一课流露出她的真性情,学生如果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她是不准备讲的,一讲就是洋洋洒洒好几千字,丝毫不顾及公开课应该怎么上,抛出的问题提出的看法无不令人动容。她说,一般认为孙悟空去取经成了英雄那是美好的时刻,可是猴王出世后的那段时间才是最快乐的,一只勇敢的自由的猴子却要套上痛苦的头箍,忍受紧箍咒的折磨。这样的见解带给学生的就不只是知识的传递了,作为一个人的思考就显露出来了,而不是通俗地课文要表达什么中心我们就跟着课文走。学生学到的不是一个精彩的见解,恐怕是点透了他们一个道理,人之所以都是特别的,就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神世界,也鼓励了他们用更本真的眼光去思考和对待他们所接触的世界。最后,也就使他们更能成其为自己。
大家之间总是有互通之处的,包括巴学院的校长小林先生,都把人高高地捧在教育之上,教育就是要顺应人的天性,让他们在合适的环境里自由地成长,启迪其自由的天性,成为有灵魂的人。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相关文章:
1.什么是读后感
4.什么是比拟
5.什么是比拟
6.什么是快乐
7.什么是快乐
8.什么是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