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这次习作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风雨自然景象,把看到的景物特点按一定顺序写下来。习作贴近学生生活,通过练习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教材的第一自然段是让学生认识到观察不同景物会有不同感受,第二段是习作要求。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观察风雨自然景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学会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2.引导学生抓住景物特点并按一定顺序进行描写,
3.采用扶放结合的方法,进步培养学生学写景物描写作文的能力。
4.培养学生独立构思和认真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如何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顺序进行描写。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同学们,自然是一本迷人的书,一本读不完的大书。你看,波涛汹涛的大海,高耸入云的群山,水平如镜的西湖,清澈见底的漓江,美丽的小兴安岭……每个地方都是一本厚厚的书,每本书中都有一个个精彩的故事。自然界中有很多景象值得我们去欣赏,就在昨天阴雨朦朦的天气里,我们感受到春天真的来到我们身边了。这淅沥小雨给周围的景物带来了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本次习作《写风雨景象》
二、引导走向阅读,明确要求。
1、轻声读74页内容,注意要把语句读通顺。
2、指名读习作要求。明确本次习作内容和要求。
3、明确本次习作内容:风雨景象及他们给环境带来的变化。
(出示图片)
明确本次习作要求:(1)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并按照一定顺序来写。
(2)文题自拟。
4、理解该怎样按一定顺序写,按什么样的顺序写?
(四季的顺序,发展的顺序,时间顺序等)
三、指导布局
1、说一说你观察了哪一种景象?你打算按照什么顺序进行描写?这种景象给周围环境带来了什么变化?
附表
我观察的风雨景象
按什么顺序
有什么特点
环境变化
2、小组内先交流,然后汇报。
3、片段欣赏《雷雨》片段
四、动笔行文
把你观察到的景象,听到的声音,及景物的变化写下来就是一篇完整的习作。
五、指导修改,完善习作
1.提出修改要求,学生自改习作。
在学生进行错别字和病句常规修改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对照下列要求进行独立修改。
(1)是否通过风雨景象的描写给人以不同的感受。
(2)是否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的。
2.课堂交流。要求学生说出自己如何修改的`过程和理由。
六、指导评赏,成就激励
1.让同学上台朗读自己的佳作,师生进行示范性评赏。
2.分四人小组自评自赏或互评互赏。
4.将班级优秀习作汇编成册,在班内或校内传阅,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5.指导学生将自己的习作向有关少儿报刊投稿。
板书设计:
写风雨景象
内容:你观察的风雨景象及它给环境带来的变化。
要求:1、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并按一定的顺序写出来。
2、文题自拟。
教学反思:
训练学生的作文源于实际生活。“实际生活是训练作文的源泉,要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提高作文水平,必须学会学生观察生活中许许多多实实在在的具体事物。”课前,我让学生和父母一起走出户外,观察风雨景象,有些家长因为我事先打过招呼,在观察的过程中还作了适当的指导,孩子们用眼看、耳听、手摸、脚踩、鼻嗅等多种感官来感知身边的景物变化,他们把自己的耳闻目睹——记在了观察记录表上,为完成好这一次习作积累了真实可信的素材。
另外我积极吸取课文养料,真正做到读写结合。小学语文课文思想内容丰富,语言文字生动,写作方法恰到佳境,在这一节作文指导课中,我充分运用《雷雨》这篇文质兼美的范文,注重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依据单元的习作训练重点通过重温课文写作方法,继而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及书面表达能力,虽然要训练的东西很多很多,但这一节课我只想让学生真正懂得按一定顺序,写出景物的特点,突出景物的美。我认为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学有所得,一课一得。
拓宽思路,活跃思维。目前,像我这样的作文指导课大多应属于作文训练课。为了避免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我在指导学生选材、安排顺序等方面力求拓宽学生的思路,发挥他们的思维能动性,进一步引导他们在同中求异。这样既照顾了中下等学生,又对优等生提出比较高的要求,我想长此以往学生的作文定是百花齐放。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节课我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评他人的选材,评他人说的一个片段,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主观能力性,创造机会,尽可能的让每一位学生参与,以求培养多方面的能力。
【风雨景象作文】相关文章:
1.日落景象作文
2.夏天的景象作文
3.描写春天景象作文
4.秋天的雨景象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