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心得体会

2018-05-01 心得体会

教改心得体会

xx-x年9月高中新课改将在我省全面展开,作为一名新课程改革时代的教师,除参加学校组织的理论培训外,还通过网络、报刊等媒体了解新课改的相关精神,特别是对课改中高中历史专题式教学的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是我的点滴体会:

一、新课改要求教师、学生角色的转变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人们对教师在新课程发展中的地位和角色等问题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在:“教师要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自主者,教师的教学过程也就是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使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变成教师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的过程;变成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学习方式的过程”。从而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

二、历史教师要真正“教好”历史,就必须树立全新的教学目标观。

1、让学生学会创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探讨和解决问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方式越丰富、越灵活,学生的历史思维就越活跃,越有创造性。

2、让学生学会学习

新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要善于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主要的是,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使他们在师生平等交流和探讨中得到发展。

3、学生学会生存

新课程的根本精神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人文主义”是最主要的价值追求。要求历史教师要树立明确的人文意识,让学生学会生存,具有正确的生存价值观,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

新模式的课堂中每天都会有不同的体验,只要你拥有一颗善于思考的心,你便会得到一些启迪。下面我把自己的一点心得与大家做以交流。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新课堂要求我们老师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并非老师不讲学生就学不会,同样,并非老师讲了学生就一定能学会,学生也有学不会的权利。学生有选择的权利,如果她没有兴趣,我们下再大的力气,学生也不一定能学会。所以,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务之急,不是教会学生知识,而是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只要有兴趣,有热情,任何知识都能学会,不一定非得有老师教。“0+45”的课堂模式,便强制要求老师应把学生能做的事情让学生自己去做,一切学生还不能做的事情教会学生自己去做。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求知,让他们在亲身实践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其实只要学生在课堂中真正活起来了、动起来了,那么他们便会由原来的厌学变为现在的乐学。说起来很简单,便是让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为现在的主动学习,这样学习的形式一变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便被调动起来了。这样做的关键是我们应该相信学生,充分调动和保护学生自我探索、求知的欲望和热情,有了这样的欲望和热情,没有学生做不到的事情。

语文学习本来是最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可是在课堂上却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语文训练本来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但写作时却往往思路滞塞,言之无物。

通过近几年的课改,我豁然开朗,原来以往我们把语文训练视为一种单纯的技术训练,语文成了一种单纯的应用工具。上课时把整片的文章分割得支离破碎,死记硬背,分析语法等一些单纯的知识性问题成为了课堂的主旋律,一节课下来把学生搞得晕头转向,学生们产生厌学的情绪便成为了一种正常的事情。

学生之所以没有兴趣,是因为我们的老师没有用心的去设计课堂问题。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去交流,这样一改变教学方式,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以前唯唯诺诺语言枯竭的学生,现在竟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妙语佳句层出不穷。学生以课本为依据联系生活,体味社会,关注人生,他们的感悟、体会写的情真意浓催人泪下。在新的课堂上,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的潜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不断发展。这样的课堂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和个性、人格的关怀,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合作学习之我谈

随着社会的发展,任何人、任何团体都无法离开他人,如果离开他人你就无法生存,无法发展。新课标中明确地提出了合作学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不仅要求学生有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同时也要求学生具有整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以前的'教学模式太过陈旧,他只给社会造就了一批高分低能的尖子生,另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照顾不到,成绩很差。为了改变这种不良的局面,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我们学校进行了大胆的改革。

我们改变了传统的排位方式,具体做法是:全班同学按人数平均分成几个小组,一个小组内成绩好的,中游的,差得都有,让学生作为小组的一员与别的小组竞争。每组组长由学习好的又有责任心的同学担任,让他对其他组员进行管理。

这样的排位方式,学生活动的空间增大,同学们围坐在一起,有利于它们之间的平等交流。实行组长责任制,展开“兵帮兵”“兵教兵”“兵强兵”工程,月考时只排小组在班内的名次。这样,受激励的面扩大,学生之间便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学生作为小组内的一员与别的小组竞争,这样每个学生不仅要完成自己的任务,还要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共同提高本组的成绩。这种方式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最大限度的调动了起来,学习效率也提高了许多。

这种排位方式,竞争的模式有利于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诱发它们之间的互帮行为,每个小组内,成绩好的同学帮助成绩差的,给他讲解不懂的地方,并且要检查他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督促待转化生学习、共同努力、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学会赞扬

现在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没有受过苦,没有受过家长的训斥,是家中的“小皇帝”。但是,到了学校,面对学习的压力,同学间的比较,自己的不足便会暴露出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如何面对学生的不足呢?

当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出现失误后,如果我们说:“某某同学错了,谁能再回答一次?” 我相信这个同学的心里一定有一种失落感,他的学习激-情会受到抑制,如果换种方式说:“某某同学敢于回答问题,并且声音洪亮,那位同学能再回答一次?”这样,这位同学的心中一定非常喜悦,当它他听到其他同学的正确答案时,也一定能进行自我纠正,因为用心学习的同学都能在其他同学的展示时认真聆听,并与自己的见解进行比较,进行一种自我修复。

我们必须承认每个学生都有长处,但这种长处只是一种潜在的可能性,如果想把这种潜在的可能性变为必然性,就需要老师用赞扬去激发它。

课堂模式开始施行时,课堂上学生主动发言,往往造成一片混乱。他们自己说自己的,互相争抢,最终谁的也听不清。这时候老师一生气,那么课堂气氛便会冷清下来,谁也不回答了,学生的积极性荡然无存。如果换种方式呢?表扬他们争问抢答的积极性,但要求他们应讲规则,如果有学生回答了,那么自己就应等下一次,学会互相谦让,做到活而不乱。这样几堂课训练下来,学生回答问题便会积极主动,而又井然有序。

“赞扬可以克服短处,道人之长,越道越长;指人之短,越指越短。”教育应以赞扬为主,这样学生在发展过程中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克服甚至避免自己的短处。正如开始让学生主动回答问题时,学生都觉得很新鲜,课堂上回答问题的积极主动性也很高。但初次这样回答,在答案的组织上就会出现很多漏洞,如果老师立进行纠正,学生的积极性就小了。发现这种现象后,我便让几个同学回答同一个问题,互相比较,看谁的答案组织的比较好。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在相互比较中,是有错误的同学得到纠正,培养了自我学习的能力。

以上是我在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心得,我相信只要用心还会有更多的收获,自己的课堂会比以前更加精彩!

【教改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1.英语教改心得体会

2.小学语文教改心得体会

3.教改项目申请书

4.学校教研教改工作总结

5.讨论国内高中美教改进建议论文

6.应用型本科经济法教改与建议论文

7.新晋院本科高校法理学教学问题与教改倡议论文

8.心得体会:电信实习心得体会

上一篇:基层工作心得体会 下一篇:交-警实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