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曰:“业精于勤,技精于专”。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的今天,教学精细化就理当成为时代的主题。我认为“精细化”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精化,二是细化。“精化”要求教师将自己的教学策略以及教学过程的展示体现得更加精练,努力将自己的教学构思和教学任务严格控制在40分钟课堂内,以减少学生的课余负担。“细化”要求教师将每堂课的教学内容细化为一个一个的点,逐一突破,层层递进,以免出现课堂“散打”,从而减少课堂的随意性,使课堂效益达到最大化。
提到教学精细化,我便想到九十年代初三台县教育局提出的“三六”常规中的“教学工作六认真”。它要求教师在备课、课前准备、上课、辅导、批改作业以及教学检测等六个方面体现“认真”二字。其实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就是实现了教学的精细化。
提到教学的精细化,我也想到了江苏洋思中学“每节课只讲四分钟”的理念,每节课只讲4分钟,这对于我们一般的教师来说,简直就是比神话更神的“天方夜谭”,但洋思中学的教师做到了,而且做好了,这应是“教学精细化”的最高榜样。但实践中,肯定曲高和寡。
翻开中国教育的发展历史,你可以发现人们对教育改革问题在词语上的应用是最恰到好处且不断创新的,尤其是近几年,一会儿提“素质教育”,一会儿又提“教学精细化”,其实说一千道一万,都在乎于每个学生考试的成绩,前几年不是流行一句“素质教育吼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吗?如果教学的评价机制不变,大多以换汤不换药收常
当然,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关乎一个民族的素质提高,为了整个民族的素质,考量的是每位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良心。作为一名教师的先决条件当之无愧应是责任心和爱心。没有这二者,不论位高者如何把关乎教育的词语把玩得多么淋漓尽致,那也是剃头的担子——一头热。因此要推崇“教学的精细化”改革,我们必须且首先抓好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感的提升。尤其是山村教师,面对这甚嚣的'尘世,不是出于无奈,又有几人能守住这清贫,安享这冷清。于是乎,要搞好“教学精细化”的推进,我认为应将提升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放在首位。
其次,“教学精细化”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将之演变成一种制约教师个性与创新的桎梏,它的出发点是要求得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当然也必将各种领导者的意识与观念细化成N条条条框框,表面上有利于规范每位教师的教学行为,管理者也极易感到政通人和,从而将其推向高-潮。但窃以为,它的弊端那也是不能忽视的,因为教学毕竟不是机器大生产,它面对的毕竟是一个个鲜活的、有思维的智慧生物,这些生命体决不会象一个个零件那样按照教师预先设计的程序而生产出来,它需要教师拥有更高的智慧和更多的灵性,以及更强的驾驭能力,有时,光是将工作做的更精更细,而没有多少创新,那也很难将这些个体一一有效的驾驭。
当然,“教学精细化”肯定利大于弊,它毕竟要求教师对教学的每个流程进行精心的设计与构想,这对提高教学质量肯定有益而无害。伴随着“精细化教学”的推进,它必将产生更多的能师,培养出更多的可造之才
【精细化教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5.教学心得体会
6.教学心得体会
7.教学心得体会
8.双语教学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