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较有难度的一部分。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是增强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分析了阅读情感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作用、存在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阅读情感教学;高中语文;存在问题;应用策略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称《课标》)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素质教育,而情感教育就是有效落实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语文学科本身就具有丰富的情感教育因素及内涵,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其修养,完善其人格,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十分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态度、信念、情感和情绪,确保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阅读情感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作用
(一)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促使学生的内心更加成熟。教师在教学中利用教材文章中蕴含的情感因素开展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开展情感教育还可以加深学生对阅读文章的理解和把握,促进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二)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在阅读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可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学习以及交流中学会尊重他人。教师在消除与学生的情感隔阂之后,学生就会主动和教师交流,为教师了解学生情况提供便利,这有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三)丰富教学内容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注重考试知识点的讲授,学生是在被动地学习,这就让阅读教学变得枯燥乏味,长期如此,学生就失去了学习兴趣,阅读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而在阅读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更好地挖掘文本中的情感因素,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阅读教学的深化。
二、阅读情感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实施的问题
(一)教师对情感尺度拿捏不准在阅读情感教学中存在着两种问题,一种是“无心动情、考点至上”,一种是“情感泛滥、喧宾夺主”,这反映出的问题就是教师对情感尺度没有合理的把握[1]。因受应试教育理念影响,部分教师觉得教师教学、学生学习都是为了应对高考,因而其在阅读教学中只注重考点的教学,对于考试不考的内容就粗讲或者不讲,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删减教材内容,使得课堂教学中没有情感,只有记忆。还有一些教师太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情感元素,把阅读教学课当成了思想品德课,把情感教育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这样做也偏离了阅读课的主题。(二)教师的情感体验不真实教师要确保情感教育有效,就需要自己先和教材编者、文本进行全面的情感交流,进而得出真实的、具体的情感认知。有些教师虽然认识到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为了向高考的正确答案靠近,就纯粹照搬参考书上的固定答案,这样教师的情感就不是自己的真实体会,其对学生进行的情感教育当然就很难奏效。(三)教师的情感教学手段单一一些教师认识到了阅读情感教学的重要性,然而面对高中生却会有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的现象。这是因为在他们的观念里,情感教学手段只适用于低年级学生,把这样的手段运用于高中生身上就显得有些幼稚。有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也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就是教师自以为把课堂情感氛围渲染得很好,而学生却哄堂大笑。可见,在高中语文阅读情感教学中,缺乏合适的情感教学手段也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四)教师过度使用多媒体多媒体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一些教师认识到多媒体的优势之后,就过度地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这样虽可以节省时间,也可以直接讲解文本,但是却会影响学生在阅读中对文本的思考,限制了学生的想象。
三、阅读情感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课堂导入会影响到后续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在课堂导入阶段采取有效措施,如借助直观形象、设置悬念以及创造情境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借助直观形象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进而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阅读学习中,促进学习效率和效果的提升。比如,在学习《兰亭集序》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引导学生欣赏《兰亭集序》书法作品,让学生通过感受文字的外在美,来感受王羲之的哲思。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原本枯燥的古文教学变得有趣,以此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二)多种手段引导学生认知,丰富学生情感
1.用教学语言感染学生教师行业对从业者的语言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语言也是教师在教学中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教学语言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如果教师可以合理地应用,就可以展现出其独有的魅力[2]。教师在教学中合理地应用直观语言,可以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程度,提升教学效果。比如,在《再别康桥》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声情并茂地为学生朗读,结合文章内容营造气氛。比如在开始时要营造静谧、柔和的氛围,让学生可以初步感受这首离别诗的情绪,接着教师用直观的语言去引导学生想象,让学生在脑海中想象这样的画面———夕阳下的康桥河畔,微风徐徐,杨柳依依,金色倒影在微波中摇曳生姿……想象是情感的基础,教师将抒情性语言传达给学生,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还可以用幽默、生动、合理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2.让学生参与再现情感要想成功地实现情感教育,教师也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情感。学生为了获得教师及同学的认可,在准备阶段不仅会揣摩自己角色的情感,还会和对手角色进行对比分析,这就充分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如在《荆轲刺秦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荆轲和秦王,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会还原人物对话,站在角色的立场上更深入地揣摩其内心情感,且通过语言将人物情感表现出来。3.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促进学生情感的生发多媒体在情境营造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能让单一、枯燥的文本变得生动形象。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应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学习中[3]。比如,在教学《雨巷》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设计艺术加工过的课文标题,并在优美的伴乐朗读声中,展现出诗歌描绘出的优美图画。学生通过多媒体看到感伤的画面,听到哀怨的音乐,加上融入情感的诵读,能够很快进入到凄美的氛围中,进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诗中的情感。
(三)挖掘教材情感内涵,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文章不是无情物,不管什么题材和内容的文章,其中都包含着一定程度的情感因素。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想有效地渗透情感教育,就要全面地对教材文章中的情感因素和内涵进行挖掘,把其中蕴含的抽象道理转化为学生可以参与的具体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实现情感教育目标。例如《小狗包弟》的教学,其时代背景距离学生生活的时代较远,学生可能无法理解和感受。因此,要提升这篇文章的情感教育效果,教师就要在教学前先给学生讲解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让学生了解巴金的遭遇,之后再将教学重点放在讲解巴金对小狗的愧疚和反省上,这样就可以加深学生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反省意识进行培养,让学生拥有一颗真诚的心。
(四)注重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情感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任务。因此教师仅在阅读课堂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将情感教育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多阅读一些文章,逐步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会收获积极的情感体验[4]。例如,教师教完一篇阅读文章后,可以将和这一文章情感目标一致的文章和书籍推荐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阅读,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拓展他们的文化视野,进而实现情感教育的目标。例如,在教完《热爱生命》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触摸春天》《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花的勇气》《永生的眼睛》,让学生通过阅读认识到生命的本质及意义,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教完《劝学》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师说》《送东阳马生序》等文,使学生对学习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在教完从《哈姆雷特》《雷雨》中节选的文章后,教师可以推荐学生看看《悲惨世界》《复活》《家》《安娜卡列尼娜》等名著,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和文学大师展开心灵对话。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开展情感教育,针对当前阅读情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把握文本的情感,提升阅读教学的效果,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参考文献:
[1]程扬.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培育--以苏轼《赤壁赋》为例[J].语文知识,2016(13).
[2]李其雄.《游褒禅山记》教学中成长教育的渗透[J].中学教学参考,2016(13).
[3]冯文娟.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4]侯正玉.对于高中语文情感教学的认识[J].课外语文,2014(7).
【阅读情感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的作用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