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九年义务教育最开始的小学阶段,学生认知和识字能力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上有一定难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最基础的教学。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能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充满乐趣,思想上受到熏陶,也有利于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难点;策略
真正的阅读,是读者能够从字里行间中感知和理解到书本中全部的情感意志和心理活动,把握所描绘的事物和想要表达的意义。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任何人的阅读能力和习惯都不一样。人们在小时养成的阅读习惯往往伴随一生,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使阅读的时候更加幸福。那么,语文教学中,老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读出自己的乐趣和感受呢?
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是语文学习的起始点,可以培养学生对母语文化认同感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不仅能巩固词句知识,也能加强学生对语文写作能力的掌握。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有效的理解段落词句,感悟文章内涵,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运用。例如,在阅读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中,学生在阅读文章中重点段落“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蓝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的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时,反复阅读“五光十色”“瑰丽”和其他颜色形状的词汇,可以感受到画面的丰富,产生对西沙群岛美妙景色的向往和兴趣。这样,就有利于学生朗读和理解原文。此外,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更快,语文成绩更优异。
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难点
教师在传统模式的教学中对阅读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认为只有掌握语文知识,考试考出好成绩才是重点,因此仅仅让学生死板地阅读和理解文章。这样一来,学生的主动学习性经常被忽略,无法体会文章的情感价值,阅读能力也无法提高。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会采用“带着问题阅读”的学习方式,这样会导致学生对“问题”感到负担,从而降低了学习兴趣,阅读是为了让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更加深刻,并与文章产生情感交流,而非为了答案、为了结果。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一味提倡成绩、结果、答对问题,而不重视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就会产生消极懈怠的情绪,对阅读和学习提不起劲,徒增压力。
三、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一)不怕读错字,鼓励学生阅读
小学阶段的学生识字认字量很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阅读过程的流畅性,而识字的数量和速度,又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速度和质量。因此,帮助学生提高识字量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关键。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年龄小,容易因为怕读错字而缺乏自信,教师应该给与大量的鼓励,同时在教学方法上采取“识读一体”的方式,边阅读边识字,字词不相离,发现错误及时引导,及时更正,让学生不在错误上浪费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边读边识字,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可以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课文记得更快记得更牢固,每一个字的阅读都能让学生加强印象,对内容理解的更透彻。
(二)选择合适文章,引导感情的注入
语文是兼容性和综合性最强的学科,是所有其他科目的基础。在语文教材中,大部分文章都有许多丰富的修辞手法和美文美句。但是,太过华丽和高深的辞藻会给学生带来困扰,使学生找不到文章的侧重点,无法准确地吸收教材的精髓部分。针对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该选择适合学生学习进度阶段的阅读内容。小学生喜欢故事性趣味性强的文章,比如童话故事和英雄人物,阅读这样的文章,学生更容易融入自己的`情感和理解,主动思考,享受到阅读的乐趣。例如,在《小壁虎借尾巴》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融入情节中进行朗读。在阅读到小壁虎没了尾巴时,学生跟着十分担心和焦急;当学生读到小壁虎找了小鱼、黄牛、小燕子,他们却都不知道自己的尾巴在哪里的时候,也能感受到那种失落和难过。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小壁虎的尾巴在哪里呢?他最后能不能把自己的尾巴找回来呢?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有更大的阅读欲望。最后,回到家里,妈妈温柔的提醒他:“傻孩子,你转过身子看看。”小壁虎发现自己的尾巴长出来了,那种高兴的心情也能让学生感到激动和喜悦。教师也可以采用合作朗读的方法,让学生扮演小壁虎、小鱼、黄牛、小燕子、小壁虎妈妈,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配合表演,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学生在表达自我获得肯定的同时,也加深对阅读的好感,对阅读能力的提高也非常有帮助。当然,不同题材的文章,阅读的方法也不一样,教师应适时的进行指导和调整。总之,教师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让学生真正爱上阅读,对文章有感悟、有理解,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文字,使学生的识字认字水平和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提高。
(三)调整阅读气氛,运用电教媒体方法
随着现在社会的飞速发展,小学生在课余生活的时候也经常接触电子科技产品。与传统板书教学的方式对比,集“声音、色彩、动画、音乐”为一体的电教媒体更容易吸引小学生的兴趣和关注,色彩丰富的画面和身临其境的声音,让学生有更多的探索欲望。例如,讲解《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教师可以运用电教手段,让学生真切地看到西沙群岛丰富的物产资源和美不胜收的景色,从而对书本上的描写有了真实的感受,使学生能够想象出各种好看的贝壳的繁茂的大树。有了真实画面的对比,学生对文中的排比句、形容词有了真切的感受,干涩的词汇也有了逼真的立体感,学生对文章的感受就更加直观,真切地从文章中感受到了美的享受和熏陶。如此一来,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审美,促进了学生的情感升华,使学生阅读学习的过程变得更轻松,更主动。
(四)开展活动,进行阅读教学延伸
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理解能力,从而能够对所阅读的文章有客观的认知,将获得的知识和感受运用到其他的学科。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有疲惫和开小差的情况,及时调整学生的积极性是教师需要注意的地方。教师要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通过游戏类的分角色朗读,配合肢体语言的表演来吸引学生,使学生在展现自我同时也调节学习过程的乏味感。教师还可以开展词句的知识竞赛、朗读竞赛等活动,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在课堂上,在书本上,在阅读上,对整个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有帮助。课后,还可以给学生布置故事续编等趣味性的作业,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这对于阅读理解来说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周末,还可以组织学生去博物馆和植物园,让学生将实物与课本中的描写事物的语句进行对比。学生有了更真实更具体的接触,也就会对阅读产生新的感悟,教师也就完成了教学实践的延伸。
四、结语
小学阶段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方式有很多。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引导和师生之间的配合。只有充分理解学生,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带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极思考,不断领悟,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语文知识。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老师和学生一起坚持,不断地进步。
参考文献:
[1]杨仕梅.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7,(4):8.
[2]于源.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教育界,2017,(28):83.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论文】相关文章: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06-16
阅读的乐趣-浅谈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11-03
阅读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11-0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07-28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07-05
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04-27
教给学生方法,培养学习能力06-15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心得04-26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反思12-15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感悟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