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给学生方法,培养学习能力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被极大的激发起来,就会产生我要学的勇气和毅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语文教学中采取以下三种方法。
(一)抽梁换柱。在学生读熟了课文,掌握了文章主要内容的前提下,我采用调换对照、删减比较这种抽梁换柱的方式引导学生潜心会文,深入了解作者用词造句、表情达意的独特匠心。如《将相和》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这里的“爬”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情感?教学中,我把“爬”字换成“升”,让学生对照体会,学生经思考讨论很快就体会到:这句话中的“爬”更能表达出廉颇鄙视蔺相如的思想情感。再如《猫》一文有“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等句子,教学中,我把“无论……也……”、“非……不可……”这些关联词去掉让学生阅读体会,学生很快就感知:去掉了关联词很难突出表达猫的淘气与可爱。这样抓住关键词语,抽梁换柱阅读比较,既使学生深入体会了文章的思想感情,又学会了遣词造句准确表达的方法。
(二)情景再现。“作者胸有镜,入境始与亲”叶老的这句话强调了阅读要有情感体验,要让学生进入角色。教学中,我抓住文章的重点和难点采用联想、游戏、演课本剧等形式将学生带入情景之中,唤起已有的感受。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最后写:“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这段话是全文的总结,是课文情节的`升华,也是学生阅读理解的难点所在,其中前一个“幸福”是指小女孩的幸福是在幻想中,后一个“幸福”是指小女孩只有死了,不受罪了才是幸福。这里的幸福实际是不幸。为了让学生真正感知小女孩的悲惨生活,了解当时社会的黑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我采用感情朗读与表演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重现几次擦火柴所产生的幻想,使学生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经历悲欢离合,分享喜怒哀乐,思想感情得到升华,同时学习了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
(三)拓展延伸。所谓拓展延伸,就是教师以课文为支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如诗歌、古诗,它的特点是用精炼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写景的散文、描写英雄人物的课文,丰富的情感蕴含于语言文字之中,教学时,我十分注意利用文章的语句、插图启发学生思维、表达,使他们的脑海中出现一幅幅图画,极大地发展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就要结合自己的教学,采取多种方法、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勇于探索精神。。
【教给学生方法,培养学习能力】相关文章:
阅读的乐趣-浅谈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11-03
浅谈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11-02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06-16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07-28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07-05
阅读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11-03
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06-15
爸爸教给我坚强初三作文07-07
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范文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