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人与囚徒的共存关系作文1000字

2020-12-23 1000字

  在柏拉图的笔下,苏格拉底是以启发旁人思考为己任的。如此正直的一个人,怎会落得被他所致力于启发的人民宣判死刑的下场呢?引苏格拉底所说,能帮助自己同时代的人得到美德的人,人们理应会把他看得胜过黄金,强留他住在自己家里的。如果挽留不住,那么,无论他到哪里,人们也会随时到那里,直到充分地得到了他的教育为止。

  那么苏格拉底做错了什么呢?

  答案是否定的。苏格拉底没做错什么。他有柏拉图这般优秀的学生,说明他的理论并非谬误;他有格劳孔这般忠实的听众,说明他的逻辑并非晦涩难懂;他有克力同这样甘冒风险救他于水火的挚友,说明他的人格值得称道。

  那么,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呢?

  《理想国》中苏格拉底与色拉叙马霍斯的辩论为我们指明了一个思路。他说:“赫拉克勒斯作证!你使的是有名的苏格拉底式反语法……人家问你问题,你总是不愿答复,而宁愿使用讥讽或其他藏拙的方法,回避正面回答人家的问题。”

  来看看色拉叙马霍斯所谓的“苏格拉底式反语法”所产生的效果。如果我们仔细推敲苏格拉底与他人的对话,不难看出,大部分时间都是苏格拉底在说话。其对话者除了在对话初期提出过自己的观点以外,剩余的时间都只是在认同苏格拉底的话。那么当最后苏格拉底基于对方的观点推论出一个荒谬的结论时,对话者的第一反应不是“看来我的观点有问题”,而是“我是被这个人引导到这错误的结论的,这人是个引导别人入歧途的人”。这便是苏格拉底的诸多对话篇章中所展现的常人的特性:不会首先去质疑自己,而是只去相信他们所希望相信的。

  只去相信他们所希望相信的,多么可悲!在哲人看来甚至有些值得怜悯。可怜的人哪,你们沉迷于沙滩上的'城堡,却不愿抬眼看看真知的大海。于是乎,哲人便有了教导众人的目的,无论是言语教导,或是强拉硬拽,总要抬起他们木讷的头颅,让他们领略大海的广阔。

  有些人被大海泛出的波光闪到了。

  有些人重新低下了头。

  有些人厌恶那些强迫他抬起头的人。

  这群人中的佼佼者,在这些沙滩上的人中间开了一个大会,他们用最精挑细选的华美辞藻、最可歌可泣的诉说方式,打动了沙滩上的每一个人。他们决定,将抬起他们头颅的人驱逐出去。

  Leave or die?

  哲人选择了死亡。

  聪明的柏拉图,他目睹了对自己导师的审判,他清楚地知道人们不喜欢被传教,于是决定把它们写成故事,用苏格拉底的名字。人们更喜欢听故事。把这沙滩上所发生的一切都用故事写下来吧,现实中没有人会这么对话,但这并不妨碍文学的发挥。于是柏拉图为后世留下了《克力同篇》中的生死抉择、《游叙弗伦篇》中关于真知的辨析、《理想国》中哲人与囚徒并存的“洞穴隐喻”。他深知,只要故事流传下去,后人在解读它们的时候,总有机会反思出些东西。

  反思出些东西,这不就是自己导师所希望的吗?

【哲人与囚徒的共存关系作文1000字】相关文章:

爱与天使共存作文1200字04-03

站在哲人的身后作文650字04-03

文学与武学的关系作文09-28

平等相待雅俗共存05-17

文学与武学的关系04-12

文学与武学的关系04-01

森林的囚徒读后感600字07-27

猫和鼠共存的国度小学生作文04-06

写英语日记与英语学习之间的关系12-15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囚徒》观后感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