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山的父亲
小时候,我常常骑在他的脖子上,一边听着他哼着欢快的革命歌曲,一边品尝着令同伴们眼馋不已的零食。在金色朝霞的映照下,他拖着我就像拖着初生的太阳。如今,那曾矫健的步伐已渐渐蹒跚,似锦的晚霞中,他默默地望着远方,就像一座凝重的山,这一刻我才读懂了他——父亲。
父亲不善言辞,很少与我沟通,有时我甚至荒谬的想:他真的是我的父亲吗?可是每次我离开家的时候,他总会唠叨一番,那小心叮嘱的话语一直传到我幽深的梦里。我知道,我是父亲用心栽下的花,而父亲,是夕阳下那道令我流利的风景。
强劲的山风,吹皱了父亲的面颊;家乡的湖水,讲父亲的青丝染白。一切都变了,我长大了,父亲却越来越”小“:眼睛凹陷下去了,颧骨凸了出来,背开始变得弯曲。父亲就这样一天天的老去了,唯一不变的是那双对生活充满希望、对命运永不妥协的眼睛,仿佛想时时刻刻扼住命运的咽喉。
命运给了憨厚的父亲一个艰辛的人生,他选择拥抱大地,于庄稼为伍。可广袤宽厚的土地却托不起父亲炽热的汗滴,泥土也留不住汗水的痕迹。纵使父亲每天踏霜迎露地早出晚归,在田间挥汗如雨直到百鸟归巢,幸福之神也未曾眷顾过父亲期待的心。即使如此,乐观的父亲也总是认为,一切都会过去,遗憾也是如此。我们必须接受有限的失望,但是千万不可以放弃无限的希望。
父亲总是对我说,如果日落时间延迟一些,他准能把地里的活儿干完。每次我总觉得心里很难受,您知道吗?父亲,若真如您所说,那炙热的太阳将更久地灼烤在您身上——这些话,我终未曾说出口。因为我能想到父亲千篇一律的反驳:我还硬朗,这点汗我还能流。我还能说什么呢?看看父亲的斑斑白发、沟壑纵横的皱纹、古松根般的手指,我努力地想要回忆起一个年轻父亲的形象,竟回忆不起父亲他何时年轻过。细数他额际的皱纹,凝看他那弯曲的背,那一刻,我才发现我高出了父亲小半个头。我心里忽然涌起一阵没有来的酸楚——父亲真的老了。
有时候想起父亲的艰辛,我不禁想问:天底下的父亲都一样吗?还是只有我的父亲人生如此坎坷?若可以,父亲啊,下辈子只做儿子吧,不要做父亲。可是,我怎么还在自私地想,下辈子依然做父亲的儿子呢?父亲真的老了,那一天,我拧下了父亲拧不下的螺丝帽;那一天,我拎动了父亲拎不动的东西;父亲把肩膀给了我,我越来越大,他却越来越”小“,我要做棵大树,在人生路上为自己,也为父亲,遮风挡雨。
如今,我要离开了,离开父亲。我将远到姑姑所在的城市求学,我不知道等待我的将是什么,但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有风雨兼程。我总在告诉自己:别忘了,父亲的爱有多深,路就有多长,只要有一个明天,就会有无穷无尽的希望。
坐在客车上,我忽然想起有人说过,两颗不同的心就是两个不同的世界,人隔毫厘,情隔千里。但为什么我总觉得父亲的爱近在咫尺,不曾远离呢?
眼前,慢慢浮现出一位老者蹲在阳光里的身影,光线钻进了他皱纹的夹缝里,让他显得如此黝黑,这便是我那慈爱的父亲。
【每日写作指导:浅谈作文的立意——写作必读】
“意”是文章的“主心骨”,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立意”是写好文章的前提。清代学者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之众。”这里的“意”,就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题。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中心思想好比是统帅,材料、词句好比是士兵,没有统帅的士兵是乌合之众,是打不了胜仗的。”王夫之的话说明:一篇文章如果没有明确的中心,无论材料多么充足,遣词造句多么讲究,都算不上好文章。
那么,同学们在立意时应注意什么呢?
一、意在笔先
意在笔先就是作文时,先要确定好中心思想再动笔,不要想到哪儿写到哪儿。美国著名作家斯陀夫人,写了一部轰动世界的书,书名是《汤姆叔叔的小屋》。(next88)作者以她的所见所闻,真实而生动地描述了美国南方奴隶制的.黑暗和反动。这部书的中心思想,斯陀夫人在动笔之前就确定了。她曾对亲戚说:“只要我活着,就一定要让全国的人都知道奴隶制度的野蛮与残忍。”于是《汤姆叔叔的小屋》诞生了。因为它立意深刻,小说一出版就轰动了世界,出版后的几天内就卖了一万多册。由于这本书在美国南北战争中具有深远的影响,斯陀夫人受到美国总统林肯的接见。这件事也证明了立意关系到一部作品的成败,在动笔之前一定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
二、意多乱文
从前有一位画家,爱画山水画。朋友请他画一幅青松图,他画了一棵挺拔的青松,色彩鲜明,主题突出。后来他想:松树和柏树是同科植物,如果画上柏树就更好了。于是又画上柏树。又一想:再画上竹和梅,不就成了“岁寒三友”吗?于是又挥笔画上了竹和梅!画着画着,他又想:有松需有山,有山必有石……
当他把这幅画送给朋友时,朋友怎么也看不出这幅画要表现什么。这个故事说明:一个作品只能有一个中心,如果这也想表现,那也想表现,结果往往让人摸不着头脑。
同学们在确定了中心后,写作时所有的事件都要围绕这个中心展开。例如要写“一位善于启发学生的老师”,就应选择这位老师如何启发学生的典型事例去写,而不要既写这位老师热爱学生又写这位老师的幽默风趣,还写这位老师的敬业精神,等等。结果,文章不伦不类,没有了中心。俗话说,“船老大多了要翻船”,写文章也是这样。一篇文章只能立一个“意”,表现一个中心,否则,意多势必乱文。
三、意需深掘
材料好比是大地,中心思想是埋藏在地下的金矿和石油,只有向下挖掘,才能找到金矿,打出石油。材料开掘得越深,中心就越明确,文章也就越有意义。所谓“意需深掘”就是要深入开掘材料的思想含义,也就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深刻的思想。
宋代有一个李秀才,他的女儿能读会写,远近闻名。一次,有人在路上拾到一枚破铜钱,铜钱上依稀刻着“开元”二字。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这枚铜钱当然就是唐代的了。恰巧这时,李秀才的女儿经过这里,拾钱人对她说:“请用破钱为题作一首诗吧。”女孩儿接过铜钱,沉思了一会儿,吟诵道:半轮残月掩尘埃,依稀犹有开元字;
想得清光未破时,买尽人间不平事。围观的人先是一愣,随即齐声喝彩,连连夸赞小女孩儿才思敏捷,诗歌意义深远。
一枚破铜钱,在别人看来,不管怎样观察,也不容易写出好诗来,这个女孩儿却运用联想,表现了一个深刻的中心。诗的头两句写实,后两句写虚。作者通过描述一个破铜钱,揭露了不合理社会的金钱万能的本质。
同学们在开掘主题时,要在一个材料面前,多问几个为什么,反复分析研究,并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深掘它的涵义,然后用最有力、最简洁的方法表现出来。
四、意贵创新
清代大画家郑板桥曾有一句诗:“领异标新二月花。”意思是文章应像二月的春花一样,标新立异。英国文学家王尔德也曾说过:“第一个把女子比做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是庸才,第三个那简直是蠢才了。”由此可见,文贵新,立意更应该有所创新,不能老跟在别人后面,人云亦云。
立意怎样才算有独创性?好文章的立意应该是“从意中所有,从语中所无”。也就是说,大家都有这样的想法,但是大家未能表达出来,让你给写出来了,这就是新颖,这就是独创。
立意的独创性并非凭空而来,也不可随意杜撰,它是从生活中来的。只要平时注意观察和体验周围的生活,善于从常见的事物中认识到新的东西,领略到新的涵义,写文章就能出新意。
五、意尽则止
唐朝诗人祖咏在参加科举考试中作了一首《终南望余雪》的诗,诗是这样写的: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这首诗是从“望”的角度来安排结构的。诗人从长安向终南山望去,看见终南山的一些景色。通过景物描写,作者含蓄地表达了对处在饥寒交迫中的老百姓的同情和关切。这就是这首诗的“意”。
唐朝录用人才,选拔官员,所进行的考试科目只有一个,就是作诗,并且在诗的结构上有严格的规定,即五言律诗。要求考生作诗必须写八句,每句五个字,如果不按规定写,就不录取。而祖咏在审清题目,确定立意后,就挥笔写了以上四句诗。此诗因不符合规定而落选了。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多写几句呢?”他干脆利落地回答:“意尽!”这就是说,根据中心的需要,四句诗就表达得很充分了,如果多写就是画蛇添足。只要意尽,何必再硬凑下去呢?虽然祖咏因考试不合规定而落选,影响了他的前程,但这首诗却成为唐诗中的佳作,一直流传至今。
从中我们可以悟出一个道理,文章的结构是根据“意”(即中心思想)来安排的,只要“意”充分表达出来了,文章就应该马上结束。一句也不唆,否则,反而会影响原来的中心。
【如山的父亲作文】相关文章:
3.如山父爱作文
4.以父爱如山的作文
5.写父爱如山的作文
8.母爱如山似水作文
9.写父爱如山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