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大人与孩子
世界上充满了不同的想法,特别是大人和小孩,内心的世界也不尽相同,有的是天真烂漫、灵活有趣,而有的则是勾心斗角、现实、残酷是竞争,他们的梦想及感情世界也有所不同。
小孩的世界千变万化,充满着冒险及幻想的心,也充满着许多美好以及不可思议,所以比较不知天高地厚,十分的纯洁天真。但是,有很多的小孩一直渴望、期待长大成人。因为,长大了,生活中所受到的限制及约束会减少,做错事了、成绩考差了,也不会被大人指责得狗血淋头,也不会天天被要求和别人竞争,脱离了这些指责,才是真正的自由,这些想法,只是一些逃避被大人粗声精气的责骂,使心解脱而已!
大人的世界,短是近利,充满了危险的暗流,他们总用盛气凌人,及许多不同的角度来面对一群无知的小孩,每天告诉小孩读书十分重要,如何和其他的学生竞争,才能有一番伟大的成就,只要失败,就会声色俱厉的教训,似乎永远都看不到小孩心中深处的想法,然而,大人的'这些想法,却也是教会孩子成功的妙方。
世界上,大人指引了小孩如何走向成功的道路,而小孩使大人想起童年青涩的样子,令他们回味无穷,这才可以使世界持续美好、持续缤纷。
篇二:战争与孩子
我的语文课本上有一张照片,这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一位拍到的一个无助的孤儿的照片。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卢沟桥事变”,侵华战争全面爆发。战火的硝烟弥漫到了上海,许多老百姓都先后赶往火车站,暂时逃往别的地区。一时间,火车站台上乱哄哄地挤满了人。这些人中有的在讨论国家局势,有的为暂时离开家乡而感到难过;有的心急如焚,有的则在担心家人的安危……终于,火车来了,大家推推挤挤上了车,总算松了口气。(中国作文网 www.t262.com)
此时已近黄昏,突然,阴沉的天空上闪出一种冷笑的光。几架日本轰炸机疾飞而来。顿时,炸弹如雨点般打下来。车上的旅客惊慌失措,争先恐后地冲出火车,直奔出火车站。其中有一对夫妇抱着他们一岁孩子。但日本鬼子在他们后面紧追不舍。孩子的爸爸首先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妈妈抱着孩子继续逃命,她已筋疲力尽,可妈妈为了保护孩子,仍然不顾一切地跑。但是由于受了伤,妈妈跑得很慢,最终也被枪打中了。妈妈临死前对孩子说:“孩子,爸爸和妈妈就要离开你了,你要坚强活下去,长大了打鬼子。
篇三:老人与孩子
那是条很老的街,夹在两排摇摇欲坠的屋子之间。事实上它并不窄,不过站在中间有一种压迫感。并不是太拥挤,只是空旷得孤独。老街的尽头有一块大花坛,坛中的树很大,也很突兀。因为它毕竟是整条街上唯一带点生气的东西。坛边是水泥做的,很高,一个老人坐在上边,晒着太阳,惨白的若有若无的阳光勾勒出一大片沉闷的图案。
老人穿的很多,缩在那里仿佛是静止的。对,街上没有一丝风,整个背景就像即将倒塌的教堂中挂的一幅壁画,让人怀疑是不是在被观赏。突然,眼前闪过一抹鲜红,是一个孩子。他跑向那颗枣树,边跑边向老人笑着,老人像是没有看到。他伸出小短手费力地将自己撑上花坛,站在坛内的泥土上,踮着脚,扶着树干,伸手虚抓着在绿叶中若隐若现的青中带红的果子。忙活了一阵后,转过头委屈地对老人说:“爷爷我想吃枣子。”
老人转过头去看了一眼那素不相识的孩子,总算说了一句话——用他那长久不用显得低沉而又沙哑的的声音:“自己够。”
小孩蹲了下来,撅起了嘴:“够不到。”老人看着在泥土中耍脾气的孩子,无可奈何的站起身来,僵着身子抽出拐杖,用昏花的眼睛看向枝头,隐约还能看到两三条的重影。“啪,啪,啪……”老人气喘吁吁地坐下了,身后是一大片乱糟糟的树叶、为数不多的果实,还有咧着嘴撅着屁股在地上找寻的孩子。
满足了自己的愿望,孩子乖巧地坐在老人身边,伸出手中仅有的几颗枣子:“爷爷,吃!”老人背部还微微有些起伏:“老了,牙不好,咬不动。”孩子自己拿了一颗:“不硬,甜!说完又放一颗在老人口中:“嗯,甜。”
枣树的影子落在他们身上,与淡淡的阳光辉映,宁静又美好。
从这之后,每天都会稀稀拉拉地来两三个孩子,老人也会从平时面无表情地坐着而改为站起身,笑着问:“来吃枣子啊?”然后没等回答,便起身用拐杖打。
一次,起身去够枣子时,他发现下面枝条上的都被打光了。老人爬上了树,握住枝条向下看,周围的人都笑着看向他:“大爷您返老还童了啊!”他突然觉得自己年轻了好多,像个孩子。他是跳下来的,觉得整条街都被他震动了,整条街都活了,就站在哪里,感到轻松而愉快。
从此,老街上再没有老人,只有孩子。
【什么与孩子作文】相关文章:
1.童年与什么作文
2.追求与什么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