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谢梦姣
欧阳修说过:“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患乃是一个国家不断强盛的根本,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内心的忧激励着自己不断强大,不断进步;而安乐则是一个国家走向灭亡的开始,沉迷安乐会使一个国家停滞不前,落后于时代,最终走向毁灭。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在吴越大战中失败,成为吴王夫差的阶下囚。那时的勾践屈膝投降,卑身事吴,却始终没有忘记亡国之仇。他没有认输,十年的'卧薪尝胆,他激励自己发愤图强,不忘雪耻,终于转弱为强,起兵灭吴,成为一代霸主。勾践何以得能复国?是亡国之辱的忧患催他奋起,让他有足够的耐力,坚忍着屈辱,就是为了有朝一日可以复国,雪耻。而反观吴王夫差,在灭吴之后,便以为大功告成,天下已定,整天沉溺于花天酒地中,不理朝政。忠臣进谏提出要早日除掉勾践,而夫差却不以为然,留下了勾践这一隐患,从而导致了国家的灭亡。
人在困难重重,欲退无路之际,往往会发挥意想不到的潜能,显示出非凡的毅力,拼死杀出重围,开拓一条新的生路。而在安逸享乐之下,人往往会放松了警惕,只图现时的安乐而忽视了原有的责任,造成不可挽回的结果。
而当代也有如越王勾践般生于忧患的人物。1995年9月17日这一天,她出生于济南,5岁时因患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从那时起她开始了她独特的人生。她虽然没有机会走入校园,但她发奋读书,完成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还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以及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研究生,她就是如此的坚强,令人赞佩,她就是——张海迪。一个遭受的巨大打击却用生命在坚持的人。
当拼尽鲜血,杀出生路,迎来黎明换来安逸时,人们却不懂得如何利用,安逸不是只让你享乐,而是在安乐之时做点有意义的事,可是人们似乎只看到了事情的表面。
李存冒,也就是后来的唐庄宗,他称帝后,认为父仇已报,中原已定,便不再进取,开始享乐。他自幼喜欢看戏、演戏,即位后常常登台表演,不理朝政,后纵容伶人,侮辱戏弄朝臣,最后人心散去,众叛亲离,在叛乱之时被箭射死,身死国破。是什么导致了他的惨剧?是因为他的贪图享乐,不思进取,这才真正印证了“死于安乐”这一句话。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在生活中我们要有忧患意识,辩证的对待安乐,我们会有所收获的!
教师点评:本文属于孟子文章同题仿写。选例丰富、恰当,事例分析也比较得力。算是同类作文中的佼佼者。不足之处:议论性语言还欠锤炼,开头结尾还需斟酌。(指导教师:尹桂燕)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相关文章: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