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顺直截了当地摆出观点。
2.逆先论他端,陡然一转,亮出正论。
3.引引名言名句打头。
4.喻比喻开头。
5.比通过对比来阐明事理。
6.问通过自问自答,引出观点或议论。
7.例摆出问题或者论据先行。
1.引从材料中引出论题或论点。或开门见山,或边联系实际边叙述感受,或述读材料,或引用名言警句等方式提出论题或论点。需要注意的是,引的语言要精练,概括力要强,
材料作文如何开头
古人写文章追求凤头、猪肚、豹尾的境界,其中凤头的意思是,文章的开头要短小、亮丽犹如凤凰的头角。短小,便于让读者明白论点或论题,从而把握全文主旨;亮丽,才能吸引读者。一如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所说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作为应试的材料作文,更应如此!那么,究竟怎样给文章开一个好头呢?下面以近两年的高考优秀作文为例,介绍7种开头方法。
1.顺直截了当地摆出观点。如20xx年高考全国卷I优秀作文《别让雨下进灵魂里》的开头:
我们必须时时保持心的洁净,就像一颗透视世界的水晶;我们必须时时保持灵魂的清醒,就像头顶上湛蓝的苍穹;我们必须时时坚持自我的追求,就像大漠里展翅飞翔的沙鸥。屋外雨滴飘飞,但别让雨下进灵魂里。
做自己,才是更好的人生追求!
此文开头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我们必须,三个排比句使小作者的观点气势如虹,不容置疑。中心论点做自己,才是更好的人生追求的提出,如爆竹,如春雷,干脆利落!
2.逆先论他端,陡然一转,亮出正论。如20xx年高考全国卷Ⅱ优秀作文《快乐的读书脚印》的开头:
记得董其昌在他的《画旨》中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记得高尔基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人亦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当然,很多人读书有各自的目的,为考取功名,为博得众人的敬仰,为装点门面,甚至是为了在与人谈话时可以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好在我读书没有什么功利目的。我从来就是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常常觉得在书中自己的脚步正迈得轰轰作响。
此文开头先论他人对书以及读书的看法,接着陡然一转,亮出我的读书态度快乐读书,起到了引人深思的效果。
3.引引名言名句打头。如
20xx年高考全国卷I满分作文《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开头: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是曹孟德的《短歌行》诗中的诗句。
我们何不以此自问,何枝可依?问自己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归属。
此文开头借曹操的诗句,引出何枝可依的疑问,水到渠成地提出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归属,
实在是巧妙至极!
4.喻比喻开头。如20xx年高考全国卷I高分作文《找到自己的位置》的开头:
是鱼儿就不要幻想蓝天,是鸟儿就不要迷恋海洋,我们只有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在自己的天空中留下有意义的人生。
用比喻表述深奥的道理,能使所讲的道理深人浅出的同时又能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此文开头以是鱼儿就不要幻想蓝天,是鸟儿就不要迷恋海洋为喻,顺势提出我们只有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在自己的天空中留下有意义的人生,既形象生动,又不显得突兀。
5.比通过对比来阐明事理。
20xx年高考山东卷Ⅰ高分作文《梦想在现实中起舞》的开头:
仰望星空,那似乎没有纤瑕的星辰在银河中闪耀,而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那不染纤尘的星空里,放飞了多少人美丽的梦想。飞上星星的人知道,那里像地球一样,也有灰尘和石渣,于是他们失去了幻想的自由和权利。我们不能一味沉溺于自己的幻想之中,却也不能让自由飞翔的思想湮没在无情的现实里。
仰望星空,给人以无限遐想;飞上星星,使人失去幻想的自由与权利。由此提出我们不能一味沉溺于自己的幻想之中,却也不能让自由飞翔的思想湮没在无情的现实里的观点。论点于对比中水到渠成地展示出来,显得既全面又深刻。
6.问通过自问自答,引出观点或议论。如
20xx年高考福建卷优秀作文《跳出枷锁,创造风格》的开头:
为什么服装设计师总要千方百计地设计一套又一套的时装?为什么我们的祖国在前进的号角中总夹杂着这样一句话提倡科技创新?为什么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不延用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筑的风格?一切的一切,只因为时代在变化,人的思想也在变化。时装要迎合时代潮流,发展要与时俱进,生活赋予了我们创新的动力。跳出圆圈的枷锁,创造新颖的风格,这是一个充满智慧的选择。
自问自答式的开头,有两个好处:一是观点自然引出;二是给人以思考的同时,润物无声地让人认同作者的观点。此文开头就有这样的智慧。
7.例摆出问题或者论据先行。
材料作文如何扣材料
材料作文的材料,是考生写作的根本依据和出发点。所以,材料作文在行文时必须紧扣材料;如果通篇没有提到材料,那就属于严重的偏题,后果不堪设想。这正好与话题作文相反。需要注意的是,材料作文既要紧扣材料,又不能大段大段地复述材料。那么,材料作文如何紧扣材料呢?下面以
20xx年高考全国卷I满分作文《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为例,给大家提供一些扣材料的技巧。
1.引从材料中引出论题或论点。或开门见山,或边联系实际边叙述感受,或述读材料,或引用名言警句等方式提出论题或论点。需要注意的是,引的语言要精练,概括力要强,
800字左右为宜,否则,会让人觉得拖泥带水,不简洁。论题或论点从材料中引出,是一种高层次的紧扣材料。请看《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开头: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是曹孟德的《短歌行》诗中的诗句。
我们何不以此自问,何枝可依?问自己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归属。
此文开头,借曹操的诗句引出何枝可依?的疑问,然后顺势提出观点找准自己的位置引得巧妙又干脆论点源于材料又高于材料。
2.议分析议论材料。通过分析议论,可以挖掘材料的内涵,强调论题或论点。这一部分可以弥补引出论点时因过于概括而造成内容上的突兀、断层等方面的不足。请继续看《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下文:
老鹰凶猛、健壮,飞翔速度迅猛,从鹫峰顶俯冲而下,捕获猎物,这是它生存的本领,是它依附的枝头。而乌鸦性本弱小,却一味模仿老鹰,事倍功半,最后落入牧羊人手中,也是可以料想的。诚然它的精神是可嘉的,然而它却忘记了考虑自身的优点与弱点。
从材料中引出观点后,该考生便对材料进行了议论。从老鹰、乌鸦两个角度分析,并指出乌鸦精神是可嘉的,然而它却忘记了考虑自身的优点与弱点议得全面、辩证而又深刻。
3.联联想议论。引议之后,作文就完成了对材料的处理。联是运用材料提供的道理来演绎社会生活,透视社会生活的过程,是理论作用于实践的过程。可以联想类似的道理(从道理上进行论证),也可以联想相关的社会生活现象(从事实上进行论证)。这部分是作文的主体,要求思路开阔,语言概括,重点突出。正反结合。需要注意的是,由议到联,过渡要自然、贴切。《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是如何联的呢?请继续看下文:
物犹如此,人亦然。
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依附的枝头,生命才能达到极致。
一代先师孔子,初时以建立以仁治国的完美社会为志,周游列国之后,最终没有成功,然而他却是很好的老师,孔子的弟子遍及天下,他也最终成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找到自己的枝头,生命的意义才能实现。
一代喜剧大师卓别林,年少时因相貌不佳,总是成为别人的笑柄,在他的喜剧生涯中这恰恰成为了一种优势,他演的无声喜剧电影,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境界。这不得不说,他那逗人乐的容貌有一定的功劳。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本是美国著名学府哈佛大学的学生,然而当他感到大学所教的并不适合自己时,便毅然离开学校,从事电脑设计,最终积累了巨额的财富。
以一句物犹如此,人亦然过渡,由物联人,孔子、卓别林以及比尔盖茨,三个例子就是三个典型古今中外兼顾联得自然而又充分。
4.辨辨析辩证。这是行文思路严密的补笔。通常这一部分不是行文的重点,文字不宜多,可以用当然固然等词语来畅通行文。接下来,我们看《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是如何辨的:
社会在发展,然而道理却没有变,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个枝头,生命才能闪光。
一句社会在发展,然而道理却没有变,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个枝头,生命才能闪光,字数不多,却辨得有理又有节。
5.结给文章下结论。通常要紧扣材料照应开头:开头提论点,结尾提怎么办;开头提论题,结尾作出结论并简要说明怎么办。让我们看《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是如何结尾的:
乌鸦勇于拼搏、喜爱学习的精神固然是值得学习的,然而它没有认清自己,最终是要以失败告终的。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绕树三匝并非枝枝可依。人不只需要勇于拼搏的精神,更应认清自己,只有二者兼备,才有可能成功。
拥有自知与拼搏,光明就在你的眼前,在努力过后,你会发现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文章结尾,强化主题,撞击材料,呼应开头,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结得顺当又完美。
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一文,引、议、联、辨、结,每一步扣材料都相当妥帖而又完美,被评为满分,当之无愧,很值得我们认真借鉴!
现代文小阅读的解题步骤与方法
现代文小阅读主要考查的内容是理解词语概念、句子含义,分析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依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由于考生对现代文小阅读的内容和写法不是很了解,要么读得很费劲,要么解题错误百出,因此得分率偏低。
一、研读材料,理清思路
读第一遍一般懂得文章的大意,这对做题还很不够。读第二遍也不是将材料再看一遍而已,而是要分析材料、研究材料,着重搞清全文分为几个层次,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全文的总体结构是什么。最好用原文中最有概括力的词句或自己的话概括出全文的内容。经过这样一番琢磨、分析,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就深人多了,准确多了。当然,这种思索要紧扣材料,要注意速度。有了这种内化的过程,就为下一步寻找答题所需的信息区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二、读准题干,回原文寻找与题干对应的区间,仔细比较选项句与原文的差别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对选项信息的判断,就是将选项内容与原文相关信息区间的语句进行比较,看两者表述是否同质,也就是说,从量与质上看选项内容增添或减少了没有。有些选项的语句不能在原文中直接找到对应的句子,而是对某些句子或段落进行概括转述改造而成的,有些选项的语句是将不同段落的句子组合在一起而成的。这两种情况更需要结合全文或段落的整体意思来思考,光从字面是看不出来的。
三、总结设题规律,快速准确识别
总结实用类文章常见的设题规律,可以让我们沿着正确的方向去思考、选择,提高识别的速度和效率。实用文设题,不管怎么变,都离不开下列情形:
1.张冠李戴型。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后,大运河将更有利于沟通交流,昔日南粮北运、商旅交通的胜景将得以恢复。
分析:本选项所讲的大运河的'作用是实用意义上的大运河,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文物意义上的大运河,两者混淆在一起,属于张冠李戴。
2.因果倒置型。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将有利于大运河沿岸文物古迹的保护,从而加速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进程。
分析:从原文可以看出,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后,将给大运河的保护带来很多作用,本题将原因和结果倒置了。
3.强加因果型。
茶被称为绿色保健饮料,而绿茶在制作过程中保留了鲜叶的原色,因而绿茶是茶叶中的精品。
分析:事物之间都存在一定的联系,但有的句子之间并不是因果关系,这种题在推断题中很常见。从文中可以看出,绿茶之所以是茶叶中的精品,是因为它富含维生素,而不是保留了鲜叶的原色。
4.以偏概全型。
古典自由主义的效率理论建立在人是自私的物质资源是无限可用的假定基拙上,所以它直接导致了现代生态危机和能源危机。
分析:以偏概全是指原文中某个结论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而在选项句中只陈述了部分因素。原文最后一句是对资源有限性事实的忽略,也是造成现代生态危机和能源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选项句是直接导致,即将原文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说成了全部原因。
5.取消限定型。
古典自由主义鼓励个人财富的扩张,不主张国家或法律干预事务。
分析:文章要求表述严密,准确到位,通常在中心语前使用很多限定语。设题者故意将其取消,选项句与文章的意思就发生了细微的变化。原句是所以根本不需要国家或者法律来操心人们的经济事务,选项句将经济去掉,表述的口径就不一样。
6.或然与必然型。
)因为每个人按个人经济理性从事市场经济活动,所以社会经济的无序竞争导致了商品的绝对过剩。
分析:或然是或许、也许、可能、如果、假设、一旦的意思,是对情况进行估计;必然是肯定、一定、就是的意思,是对情况从正面作出肯定的判断。原文中说如果每个人它的结果很可能是集体的或整个社会的经济行为的非理性或无理性。很可能是表示或然,选项句用的是必然。
7.无中生有型。
从古代干栏居及其长屋广泛分布的区域及建筑制度来看,防潮和防寒是其主要功能。
分析:原文中并没有选项句表达的信息,原文说山有毒草、沙风、蝮蛇,人楼居,梯而上,名曰干栏,显然,这种建筑命名为干栏,主要是防毒蛇、沙风,选项句说其主要功能是防潮和防寒,原文中无此信息。
8.部分与全部型(单称判断与全称判断)。
白鹤梁平时都隐没在水中,每年在长江枯水期才露出水面一次。
分析:部分与全部,是指在事物的范围上设题,主要体现在限制语状语的用词上,文中说多数时候,选项句变成了都。
9.曲解文意型。
西医药提出了下丘脑存在整合中心的学说,中医学解决了这一学说应用中的问题。
分析:曲解文意是指用同义词进行替换,造成选项句与原文表意不一致。原文说中医采用补肾疗法,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选项句中的解决与原句中的缓解改善是有区别的。
10.说法绝对型。
固定的成见不总是偏见和错误的观点,事实上,它是有条理并能自圆其说的信息体系。
分析:说法绝对就是走极端、片面化,设题时故意将原文中的一些限制词语和条件去掉或改变,造成两者表述不一。原文是事实上常常是有条理的能够自圆其说的信息体系
常常就是限制条件,而选项句中没有。
11.偷换概念型。
中医药使用青藏高原特有的药物治疗,有西药所不及的功效。
分析:实用文中有很多概念、术语,考查理解概念的题目,命题者常用偷换概念的方式进行,选项句与原文对概念的阐述不一样,而且相差较小,迷惑较大。选项句中的中医药应为藏医学,西药为现代医学。
12已然与未然型
汽冰有利有弊,本身就像一柄双刃剑,从目前的情况看,汽冰的危害大于功用。
分析:已然是已经发生的事,未然是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是一种设想。从文中的信息可以看出,汽冰还没有开发,文中提到的危害只是一种可能、假设,不是已成的事实。
此外,还有四个重视,值得我们关注。
1.重视选项句之间的关系。有的选项句中的三项是同一类别的,另一项就是要选的答案。
2.重视选项句与题干的关系。有的选项句与原文比较,本身并没有错误,但与题干无关,属于答非所问。
3.重视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往往是全文的主要内容,抓住标题来读文章,可以事半功倍,如2005年高考北京题《戏剧与戏曲》。没有标题的也应该能迅速找到全文说明的对象。
4.重视审题。要注意题干指出寻找的范围,是某一段还是全文?选择的类型,是选择正确的还是不符合文意的?指出了思考的方向,是对某个概念的理解还是某句话的理解?
现代文小阅读设题是有规律的,这些规律也是我们解题的方法,只要我们按照如上所述的步骤与方法,加强训练,做起题来就会快得多,准确得多。
现代文阅读中探究型题目的应试策略
广东省自20xx年秋起开始了新一轮课改,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改革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再对照2007年语文考试大纲,我们不难发现,2007年考试大纲将探究能力列为考查的六种能力之一,而这种能力又恰恰是大纲新增加的,因此,应该引起广大考生的足够重视,在备考中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复习。下面就谈谈考生在考试中应该如何应对探究型题目。
一、明确探究型题目要考的内容
考试大纲指出,探究是指探讨疑点难点,有所发现和创新。根据大纲,我们可以明确知道,探究型题目应该出现在试题的选考部分,选考部分考试内容是文学类文本阅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不管是哪种文本,考纲对探究能力考查的要求都只是大同小异,例如在对文学类文本阅读中是这样描述的:
⑴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⑵探讨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⑶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依据上面的分析,对探究能力的考查,其实就是考查考生对文本的个性阅读能力,考查考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对作品作出主观评价的能力。因此,探究型题目能够全面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既有前人经验的,也有自己理解的,与课程标准的要求完全吻合。
二、应试策略
从近期省内各学校的命题情况来看,在题目设置上,都重视在题目中列出多种不同见解,然后要求考生谈谈自己的个性阅读,如在《2007
届广东高中语文新结构测试模拟题》中的第20小题:有人从选文解读出浓浓的思乡恋家情结,有人从选文中解读出现代都市人生活工作节奏太快无暇顾及品味生活的无奈,也有人从选文中解读出一种对普通人生命意义的严肃思考请谈谈你对选文表达主题的解读。需观点明晰,言之有据,适当分析。
要解答好这类新题,笔者认为是有多种可行性策略的。
首先,答题时要做到观点明确,具有探究意味。由于回答这类题字数要求一般在150字左右,要在有限的字数内回答一个具有探究性的题目,绝对不能写太多的闲话。在答题的开始就要亮出自己的观点,直接入题,让答案一清二楚,使评卷老师一目了然。但观点仅仅明确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什么观点都能够作为答案的话,那么就没有探究的意义了,所以,观点还必须具有探究意味。这样,才能使观点站得高,才能体现出考生个性阅读后所得。探究意味的得来,就是通过个性阅读,对作品丰富意蕴能够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具有探究意味,才能达到探究的目的,没有探究意味的探究,重复前人观点不能叫做探究,没有探究意味的探究同样不能称为探究。因此,具有探究意味,是探究能力的最基本要求。
其次,不能脱离文本而一味地强调个性阅读。根据题目要求,考生能够提出有探究意味的观点,下一步就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了。同样,在不长的篇幅里,想要充分、准确地阐述观点,答题时就一定要紧扣观点,找准找足论据。这里,必须要注意,强调个性阅读,并不是脱离文本而随意地天马行空,一味地陈述自己独特的见解。而应该是紧扣文本,从文本入手,从文本中引述论据,结合引述的论据围绕已定观点作分析论述,阐明自己的见解,这样才是持之有故的个性阅读。任何个性阅读都是从文本出发,观点来自文本,论据来自文本。在论证时,考生只是让有个性的观点在文本中找到依据罢了,也就是采用述评结合的方法,一定要述和评相结合。
最后,考生需要掌握一些文学评论方面的基础知识。现代文阅读中的探究题,其实质就是一道小型的文学评论题。既然是文学评论,就可以按文学评论的方法来答题。因此,掌握一定的文学评论方面的基础知识,对提高个性阅读的质量,提高答题的质量,都有着直接的关系。例如,对散文主题的评论,就要注意不同样式的特点,叙事散文和议论散文常常是一种思想,一种观点;抒情散文要求思想感情含蓄,耐人寻味。同时还要注意考察作品的精神境界,而散文的精神境界体现在许多方面,诸如作品中的人生观念和是非观念、情绪内涵和格调、意境的开阔程度以及立意的深远程度等。(王先霈、范明华《文学评论教程》)考生掌握了这些知识,明确题目要求探究的内容是属于哪方面的,在阅读作品时就不会漫无边际,在思考时也会回归到文本,落实到文本,在答题时就能够做到有方向,更能够用评论性的语言来答题,就能够获取高分。
【高考材料作文如何开头指导】相关文章:
2.高考材料作文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