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爱与孤独》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爱与孤独》读后感 篇1
“孤独源于爱,无爱的人不会孤独。”这是周老先生在《爱与孤独》中写到的。在这个充满爱的世界里,我们是爱者,同时也是被爱者,我们独自感受着亲情的温暖、友情的真挚、爱情的浪漫,也许对于我们这些阅历不太丰富的大学生来说爱像一缕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像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像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我们无法把孤独想象成爱的一部分。
读了《爱与孤独》后,我感触颇深。孤独是人的宿命,一切人间的爱都不能解除形而上的孤独。周老先生从生命、爱情、婚姻、女性等方面谈起,对我们情感世界加以剖析,让我们重新领悟了过往的人生,同时,对我们今后的未来是一个很好的借鉴。使我在情感的世界中又成长和成熟了不少。
我们人是复杂的感情动物,每一天都有各种情感围绕在身旁。世上有多少人每时每刻为自己喊着“我要幸福”的口号,可是,却很少有人成功。幸福就像一个摔碎的玻璃球,我们这些寻求幸福的人就是在不断的拾起地上的碎片,不过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无法拾起所有的碎片来组成那个原有的玻璃球。人们总是喜欢把幸福和婚姻、爱情联系在一起,因为他们相信:幸福的爱情是一种能不断地激起幻想,又不断地被自身所激起的幻想改造的事实。我认为一个人只要曾经拥有和活在当下,就是幸福的,我们不必为了结果而忽略过程。要学会珍惜和回忆,因为浩渺的宇宙间,任何一个生灵的降生都是偶然的,离去却是必然的。
人类永远活在未完成中,无论是在事业上还是在生活方面,我们总是期待下一次成绩的提高,事业的更上一层楼,我们不会满足于现实,总是认为这一切并不完美;在现实生活中,最浪漫的爱情似乎都没有圆满的结局,一切真正的爱情都是未完成的。就像人生一样,当遇到分岔路时,总是想象着先走一条,把另一条留给下次,可是再也不会有下次了,因为走上的这一条路又会分股,如此下去,没有可能回头来走那条未定的路了。这就是人生,我相信,只要此时此刻我们做出了自己认定的选择,就不会有太多的后悔和遗憾留下。
“生命纯属偶然,所以每个生命都要依恋于另一个生命,相依为命,结伴而行。生命纯属偶然,所以每个生命都不属于另一个生命,像一阵风,无牵无挂。每一个问题至少有两个相反的答案。”前者可能就是人们追求爱情和婚姻的理由,茫茫人海中,两个有情人相遇即是一种缘分,当一个生命被另一个生命所领悟、所理解,此时的两个人不再孤独,他们从所谓的孤儿中解放出来,去完成更大的`使命。他们用一切爱的手段去保护这来之不易的相遇与结合,但由于两人之间的关系太紧密,失去了原有“距离产生美”的欣赏,因为沟通的限度,他们之间产生了隔膜。因此,他们的婚姻让双方感到窒息,最终导致关系的破裂。这可能就是后者所谓的一个生命不会属于任何另一个人的,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宰。孤独从此在爱中愈演愈烈。孤独源于爱,无爱的人不会孤独。也许孤独是爱的最意味深长的赠品,受此赠礼的人从此学会了爱自己。
人们常说:知识是财富。当我们学富五车,功成名就那天,我们可以骄傲地说我们是富有的。但是,芸芸众生有几个是出类拔萃的英雄?难道其他人都贫困潦倒吗?我想不是的,年轻就是财富,灵魂深处的爱也会使人富有。爱是奉献,但爱的奉献不是单纯的付出,同时也必是有收获的。当一个孤独的人寻找另一个孤独的人时,便有了爱的欲望。虽然爱情不能消除孤独,但却使爱成了永无止境的寻求;当一个受挫者受到另一人的安抚时,便有了友谊的纯真;当年少的你得到无微不至的母爱和宽宏伟大的父爱时,便有了亲情的温暖。爱丰富了人生,爱的体验丰富了心灵。爱是我们生活的源泉和动力,无论爱的经历是否顺利,对于我们的灵魂和内心都是宝贵的收入和财富。
《爱与孤独》读后感 篇2
那天,看着满书柜的书,每一本书的名字却都如此的吸引人。一排排,一目目,一本本,却被最后一行的《爱与孤独》吸引了眼球,便鬼使神差的拿起了这本书。这书名与我好像,尽管身边有如此多的人都爱着我,但是还是感到无尽头的孤独,似乎从来就是只身一人。
放假后的第一天,我便拿起了这本书。尽管最讨厌密密麻麻的文字,却还是想了解作者的爱与孤独。从刚开始的章节中,我似乎就看到了作者的孤独。小小年纪被送进严厉的私塾,整天与古文为伴,却无法写出一篇让父亲满意的文章。因为她最爱的是写信,就连老师也夸奖他的信写的不错。
但是作者也有得到爱:老长工阿荣伯,四叔,母亲,等等。他们都是对这位小女孩无私奉献着自己爱的人。最让我惊异的是,作者小小年纪竟跟着二叔学抽烟,偷拿父亲橱柜里的书。对这位二叔我既无坏印象也没有什么好印象,毕竟他利用过作者去要烟,让作者抽上了烟,但却也时常鼓励着作者,讲述着自己不为人知的秘密。他们俩在我的脑海中竟像两个有难同当,有福同享的哥们儿。
后来,不知是否是因为实在是无法忍受如此密密麻麻的文字围绕脑边。放下了《爱与孤独》。却在再一次拿起它时,似乎变得不一样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母亲。她的爱是如此的纯净,如此的美好,默默影响着作者。作者也深深爱着这位不识字,没读过书但却是在作者心中博古通今的母亲。读了关于母亲的章节,我也同作者一般,深深的爱上了“雨”那首诗:天空伤心,所以落泪了。我看见妈妈的眼泪如雨般落下来,妈妈,您是天空吗?母亲们总是十分多愁善感,文中的母亲看着一封家人的信似乎就能泪如雨下。就如我的母亲,在我一次次叛逆的行为中总是伤心的呜咽,泪水挂满脸颊,总是让我的罪恶感发挥到极致。
作者也从被爱到爱别人。丈夫,母亲,孩子,老师,好友……作者喜欢写信,与几位挚友总是不断的来回写信交流各自的生活与趣事;作者为了纪念老师起了琦君这个笔名;与丈夫以爱来驱逐孤独的晚境;为了儿子处处着想,写信诉说着相思之苦……
琦君在《爱与孤独》里写道:“孤独使心灵纯化”,真实的爱如同一颗珍珠的形成“砂子侵入牡蛎的体内,牡蛎为了排除这粒障碍物,辛苦地蠕动身子,而障碍物并不能排除,牡蛎体内反而分泌一种液体,将砂子包裹起来,液体凝固以后,就成了圆润的珍珠。”纯净的而又美好无私的爱只有在经历过各种孤独与苦难后,才能达到极致。
我们的人生中是有许多的孤独时刻,就如作者那般,四十年的写作生活让自己忘却孤独感。只是在孤独之间,却深深夹杂着爱。爱与孤独做伴,爱在孤独中升华,孤独在爱中永生。用你的一生学会如何去爱。
《爱与孤独》读后感 篇3
这篇文章是我高3时在语文资料上看的,感触很大。
自高中起,我就是一个人的生活着,表面上和同学们很好,可是内心却始终是孤僻着,不为啥,就是喜欢一个人静静的。但发现有人想靠近时,我会毫不犹豫的避开或视而不见。后来有人问我,‘你不孤单吗?’我看了他一眼,很想说,一个人有啥不好,何况我不提倡早恋。有人说我不懂爱,对,我不懂恋爱,当我想到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时,我什么也不想了。我喜欢自由。
我朋友曾经跟我说过,她很害怕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她说她怕找不到朋友,怕和别人合不来,怕没有娱乐的地方,怕闷。然后我问她,‘你是不是很怕孤独’。她想了会儿说的确,她很怕。我不知该怎么跟她说,不是每一个人的适应能力都一样,我跟她说试着习惯下孤独,她说她永远习惯不了。是呀,每个人的思想思维尽不相同,你改变不了她的想法,只是用自己的经验来开阔她的见识。如若跟她说其实孤独很美,该学会享受。这显然无济于事。
有人说除去孤独的最好办法就是找到爱。其实说真的,我对那个字有些反感,之前尤其强烈,只是想到人世间又真的不能却少爱,无奈下。看着街道上一对对紧拥的情侣,幸福的一家大小,贩卖的老人,闪烁的霓虹灯下的喧哗我似乎看到爱的存在,因为有种叫幸福的东西在流动。但我却只想欣赏,并不在乎是否拥有。美的东西一旦拥有了,它就会失去以往的光泽,不再美好。爱也一样,拥有了,习惯了,其他一切似乎都显得微不足道了。这是可怕的,你能叫一个有爱的人尝试孤独并习惯它么。除了你爱的东西,其他的你会很快接受并且习惯么
如愿站在爱的身边孤独的欣赏它。这样,才能看清它的价值,即使是看着它的背影,我也幸福的笑了。
《爱与孤独》读后感 篇4
《爱与孤独》从哲学的角度,让人明白生活就是如此平淡,让人摆正心态,平和的看待。
如里面有一段关于孩子的话:
华滋华斯说:“孩子是大人的父亲。”我这样来论证这个命题——
孩子长于天赋、好奇心、直觉,大人长于阅历、知识、理性,因为天赋是阅历的父亲,好奇心是知识的父亲,直觉是理性的父亲,所以孩子是大人的父亲。
其实,孩子也可以是我们的老师。因为孩子孩子的天赋、好奇心、直觉。因为孩子的纯净、天真,如明镜。当我们没有兑现诺言时,孩子会提醒我们,因为我们最早给他灌输诚信,先入为主。我们做不到,他会迷茫,所以他给我们做镜子。当我们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孩子会用他们的行动来安抚我们。当我们的讲授有疑问时,孩子会给我们指出,不是让我们无地自容,而是因为他的世界是对的。
孩子是我们的老师。他们的好奇心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反思和快乐。
珍惜他们,拉着他们的手,和他们做朋友,我们的世界会更精彩。
【《爱与孤独》读后感】相关文章:
1.爱与孤独
2.孤独给予爱
3.书与孤独
4.孤独与幸福
5.与孤独相遇
6.成长与孤独
7.我与孤独
8.梦与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