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读后感

2021-01-18 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们仨》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们仨》读后感1

  近日,工作不忙,于是拿起才到的《我们仨》看了起来。

  这书不厚,不算附录,共165页。封面是浅褐色的格纹纸,书名是深褐色的字体,一眼看去,内心顿时平静了许多。

  作者杨绛,是钱钟书的爱人,被其誉为“最才的女,最贤的妻”。这位见证了中国一个多世纪变迁的奇女子,却在晚年受到重创,接连失去爱女和丈夫。但杨绛老人强忍悲痛,整理丈夫生前的手稿,并在92岁高龄时提笔完成女儿未写完的作品《我们仨》。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和第二部分由梦引发,虚实结合,写了女儿和丈夫相继生病离世,第三部分是作者回忆三人相处的生活点滴,文笔朴实,字里行间是对亲人满满的怀念,又透出淡淡的哀伤。看到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的快结尾处,眼泪没有断过,想尽力忍住,还是从眼角溢出。我悲懂事辛勤的钱瑗全身病痛,我哀才华横溢的钱钟书缠绵病榻,我更伤强打精神,奔波于两人之间的杨绛,心中苦楚无处说!

  第三部分钱氏夫妇出国留学,是他们美好生活的开始,出门散步探险,博览图书馆的藏书,尝试做中国美食。女儿的出生,是他们生命的延续。战火四起之际,毅然回国,那时的生活虽苦,却有继续前进的方向。新中国成立后,经过生活变动的2位老人,不离不弃坚守彼此。钱钟书和杨绛是众多恩爱夫妻的典范,杨绛的一句“不要紧”就让慌乱的他安心不已。就这样,你需要时,我在你看得到的地方。你老去,我陪你双鬓染霜。你走后,我完成你未了的心愿,相濡以沫,平淡相守是他们的真实的写照。

  杨绛,优雅的老去,饱经风霜的你在20xx年与世长辞,终于去见你心爱的丈夫和女儿了。

  我猜在生命的最后那刻,她嘴角或许含笑,心想着“我们仨,又在一起了,真好。”

《我们仨》读后感2

  因为自己老了,总觉得自己和家人离散了,这是万里之长梦……

  这本书很好,也很深刻,需要细细品读。

  杨绛是《我们仨》这本书的作者,大概写于1981年。在书中,我们仨指的是钱钟书、钱媛以及作者自己,写三个人在一起的时光。

  杨绛在写这篇文章已经上了年纪,年纪大的人总会做梦,作者曾梦到过与所爱的人分离,一想到三人分离,便会十分难过和不舍,不知道如何是好。

  文章的每个句子很很朴实,字里行间都写出了三个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相依相偎,却突然又分离了,这让文章形成了对比,更能反映出作者在梦里的恐惧和无奈。

  书中列举了我们三个人在一起的一些例子,有欢乐和悲伤,但大多数都是欢乐的。但正是这样,作者才更加害怕分离。

  作者担心与家人分离,担心再也见不到他们了。虽然这只是一个梦,但它更能反映出作者老了,作者和她的丈夫都老了。

  在文本中有很多对环境的描述,主要的背景是非常黑暗的。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年迈的作者突然和唯一的家人分开了,这让作者再次进入这样一个阴郁的环境时感到无比的恐惧。虽然《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篇文章很短,但它是一个序言,在故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做的梦和钱钟书的解释更让作者感到害怕。

  这使我想起了我的奶奶,随着她年龄的增长,她每天都会在半夜醒来几次,有机会的时候总是和我们在一起。然而,由于工作,我的父母总是不在家,奶奶便总是和我在一起,这些我都知道。

  也许,这就是担心分散、害怕分离的心吧。

  不想分散,不想离开。

  现在我们也多陪陪老人,不要让他们为自己操碎心。

《我们仨》读后感3

  如果不是小米妈妈的推荐,成妈很难想到去读杨绛的这本《我们仨》,甚至连杨绛是何许人也都不知道。成妈仅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读完此书,很是为他们一家三口相扶相守所感动,也为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却仍工作的态度落泪,为互爱的一家人失散而悲伤。

  杨绛是钱钟书老先生的爱人,钱钟书是《围城》的作者,他们唯一的爱女名钱瑗。此书是杨绛老先生于九十多岁后怀念已逝去的另二位家人作做。书中描述了她们颠沛流离的一生,但却患难与共,相互理解与支持,同时坚守自己的信仰,没有抱怨,积极的生活态度。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描写一家三人的品质,但字里行间及一生事迹却透露着一种“春蚕到死丝方尽”的高尚品格。

  我很是为文末所描写的一句话感动: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如此,会历经大起大落,会历经生老病死,端看我们用何种态度生活着。用积极的一面看待人生,人生是快乐和幸福的;用消极的一面看待人生,则人生充满不幸。其实现代社会,我们人人是幸福的,没有饥饿,没有战乱,是和平发展繁荣昌盛的好时机,几百年才一遇。我们处在这样的好时代,有什么不知足的,又怎么能不用一颗感恩的心去生活。

  我心亦然,回想着自己曾经许下的愿,为社会贡献一些心力,去落后地区资助些生活困难的孩子。但总是为生活中各种杂事缠绕和困扰,将那些心愿抛诸脑后了。等成成大点要去实施了,带着他去去落后地区,体验当地的生活,让他明白他是幸福快乐的。

  看完了《我们仨》,我也学到了很重要的一条,不要抱怨。其实人生中总会遇到合理或者不合理的事情,会被误解,会被陷害,但没必要抱怨的。今后我也要摒弃抱怨,用平常心看待得与失。

《我们仨》读后感4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真情在平凡琐碎的生活中如此伟大,生命在病痛折磨和生离死别时刻,即使那些卑微的幸福,也无法持久,平淡朴素的文字一次次催人泪下,让人痛彻心扉。我们仨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忍受此岸的种种折磨?

  “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这些平实的话之所以击中心灵,因为这也是我们自己挣不脱的宿命的写照,向死而生,唯有珍惜当下,珍惜眼前人。

  我们都是平凡的人,都希望有个人能懂我们的脆弱和逞强,能知道我们的温柔和倔强还愿陪伴我们度过余生。我更佩服那些把平常琐碎活出生命韵味的人。看透生活却仍旧热爱生活,知世故而不世故。

  百岁之际,杨绛写道:“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告诫自己要努力工作,多读书,保持平和,追求平淡,向往平静,拒绝平庸,希望有朝一日我可以领会这些话一二,足矣。

  这是一本让人看了心疼的书,

  这是一本软化硬心肠的书,

  这是可爱的一家三口,

  这是一曲平凡生活的赞歌。

  愿你们仨在天堂重聚,相亲相爱,永远不再失散。

《我们仨》读后感5

  “没遇到你之前,我没想过结婚,遇见你,结婚这事我没想过和别人。”这是钱锺书曾写给杨绛先生的一段很美的文字。他们的爱情十分令人羡慕,而最令我感动的还是先生回忆她们一家三口在一起的日子,那本《我们仨》。

  先生以梦境的方式絮絮叨叨给我讲述那些一件件小事,也许很是平常,但这就是生活。

  我们俩老了:先生和锺书都老了,而先生做了个找不到丈夫的梦,我看到这时略感心酸,但看到锺书不为梦中的自己辩护,只安慰先生说那是老人常做的梦,我又觉得先生十分幸福。

  我们仨走散了:先生回忆了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那段日子,在媛媛和丈夫相继离世后,家就变成了“客栈”。

  “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这是一次在船上,骨瘦如柴的锺书问她是否还做梦时,先生的感触。我觉的先生以一种平淡、朴实的笔调把感情慢慢融入其中,让人读起来十分感动,也许是这才是伉俪情深的爱情。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先生全面地回忆了一家三口与世无争的日常,从夫妻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有了女儿,直至1998年女儿与钱钟书相继逝世。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这是先生在痛失至亲后难受且迷茫的状态,透过纸张,我能深深感受到先生那种低落的情绪我,以及那种锥心的疼痛。

  文章读起来笑中有泪,温馨却又略感些许沉重,也许,这才是先生的心,或许可能是一片空白,仅存的,是对我们仨的思念,最深的思念。

  他发愿说: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于是,他们仨从此团聚,不再死别,亦无生离。

《我们仨》读后感6

  愿此生唯有死别,没有生离。

  读完此书,是对杨绛先生升起万丈敬意!她用平实的笔调,有时还捎带愉悦的,轻快的感触,来叙述一家人为求学,为工作,为避难,为团聚而颠沛流离的坎坷人生。在她娓娓叙写的文章中,我们都知道在文字背后所经历的苦难与艰难,但是我丝毫没有读出愤怒,不平,埋怨这些负面的情绪,读到的尽是乐观,平和,慈爱,满足这些积极的心态。有如此豁达之胸襟,有如此从容不迫之气度,有如此与世无争之情怀,不可不让人敬佩之至!

  生活是琐碎的,而如何对待生活之琐碎,如何去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能决定一家人生活是否幸福和快乐。“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多行善举之事,不行有害家人之事,祸端自会远离。一家人如若能同舟共济,家和万事自然会兴,而名利,财富,都是家和的附带之物,不刻意求之它也会随之而来。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今生能有缘成为一家人,是前世各自修来的莫大福分。所以要珍惜我们的家人,要爱我们的家人。看着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有如此恬淡,平和,充满温情的家庭生活,让我想到了《浮生六记》的沈复与芸娘,都是一家人志趣相投,相互帮扶,相濡以沫,凭借对彼此的爱,对生活的热爱,共同度过各种难关。给世人呈现平淡且又真实的生活。

  人是家的最基本要素,如果人不齐,失散了,也就不能成之为家。而只要人在,不管在哪里,到哪都能成为一个家。愿我们都不会是一叶浮萍,愿我们都能常伴亲人于左右,愿我们都能有一个美好的家。

《我们仨》读后感7

  通过《围城》,钱钟书成为我最为喜欢的作家之一。其实作家这个称呼放在钱钟书身上显得太没有分量。由于他的原因,我读了杨绛的《我们仨》,讲述钱钟书一家三口的故事。这本书像一位慈祥的老人给你讲述一个普通、温情的故事一样,用毫不华丽的语言娓娓道来。就是这本书,让我喜欢上杨绛和钱钟书夫妇。

  钱钟书夫妇的婚姻被一直都被视为美好婚姻的典范和楷模。钱钟书先生对杨绛女士有这样一段评价,后来被视为理想婚姻的典范:

  1、在遇到她之前,我从未想过结婚的事情。

  2、和她在一起这么多年,从未后悔过作她的妻子。

  3、也从未想过娶别的女人。

  什么样的女人才能如此完美,什么样的婚姻才能如此琴瑟和谐,让我用瘦狐狸的理论分析分析。

  1、钱钟书、杨绛夫妇人生观、价值观高度一致

  杨绛说:“我们仨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他们夫妇二者懂得英、法、意等多国语言,翻译众多文学著作,他们一生不追求功名利禄,只求得安心、专心的做做学问。在人生观、价值观上高度一致。他们是同一类型的人,他们想成为同一类型的人。

  2、两人互相包容对方

  在生活中,两个人互相包容对方。钱钟书是一个学问上的巨人,生活上的侏儒。

  杨绛怀孕住院那段时间,钱钟书只能一个人过日子。他每次到产院探望的时候,经常苦着脸和杨绛说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不知道该怎么办?他把台灯打翻了,也束手无策,书里面还有一段说1972年的(钱钟书当时应该62岁左右)是钱钟书生平第一次划火柴。不知道生活中有几个人能像杨绛那样如此包容这样一个人?

《我们仨》读后感8

  “我”这个字,是会意字,本义是兵器,冷硬静默,恰如黎明时分,苍然天色。而从“我”到“我们”,“有夫有妇,然后为家”,再不无依;从“我们”再到“我们仨”,“室为夫妇所居,家谓一门之内”,愈发热闹,透着阳光曝晒之后松软床褥般随性慵懒的惬意。

  “那买花的男人和簪花的女人,最后到底怎么样了?是否厮守终身?可曾共偕白头?”毫无疑问,钱钟书和杨绛琴瑟和鸣。初见即倾心,诗歌唱和,共同游学,携手风雨,心有灵犀,柴米油盐里氤氲着醉里吴音相媚好。待到老少同欢眉上笑,一家人相依相扶,散步谈心,“吃馆子连着看戏”。正如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中谈到,“我活得很充实,也很有意思,因为有我们仨。也可说:我们仨都没有虚度此生,因为是我们仨……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独及的事。”

  所谓幸福,莫过如此:心里宁静如微火熬煮老汤,悠悠咕嘟着热气,好半晌冒个泡,有一个算一个,起承转合毫不仓促。

  杨绛先生在书中遗憾道,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先生之言甚善。单看“永远”一词,就生喟叹:“永”字象形,解释为水流长;“远”字形声,意为走路走得长。“永远”是什么意思呢?水流长,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路行长,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自是山长水阔,天各一方。

  在笑与泪间活过来的他们,正如木心先生常言,“万头攒动火树银花之处不必找我。如欲相见,我在各种悲喜交集处,能做的只是长途跋涉的归真返璞”。不喜不悲不嗔不怒不怨不恨,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此为文人气质。

  笔墨挥洒宣纸砚,素染一页纸白,墨晕半砚成殇。伊人妆,秋眉晃,远了身姿,轻了佳音,明快却空灵蕴藉,连文偕人全是满目精致,美不胜收,生刍祭。

《我们仨》读后感9

  这本书是语文老师推荐的寒假图书中,的一本,这一本比前几本相比来说,不是那么的好看,因为我觉得它太平淡无味了,这类的书可能不太适合于我,所以今天说的可能说的就比较无聊。

  一开始读,并不是很愿意,而且还没读懂,我只是跟随着主角——一个关心孩子的母亲,跟随着她那迷糊又不真实的梦,读完了在古驿道上发生的事,我没有接着往下读,因为没有读懂使我失去了兴趣,然后,我就睡着了,这就是我第一次读这本书,但是根据上级要求必须两天内搞完不然我就要被学校给处决,所以第二天我又开始拿起这本书,我总觉得有一丝熟悉的困意,我在书中看到了钟书所在的孤独的小船,更有阿圆向妈妈招呼的白白的小手。我开始思考。为什么钟书会在小船上赖着不走?为什么钟书有时候感觉很累?为什么他们一家不回三里河公寓一起住呢?为什么梦和真的一样?那当然是预言梦啦!为什么阿圆的病情会在杨绛的梦里出现?也是预言梦啦!

  反正就是说这本书,讲了主角,阿圆、和爸爸的故事,但感觉整体都在围绕着主角来讲故事呀?

  而且最为荒唐的就是。阿圆去世的那一天,是我生日!

  我知道,这本书是悲伤的,是杨绛自己一人回忆的,书中有句“当时没问,以后也没想到问,现在已无人可问”更是让读者们大哭一场,但我没哭。读者肯定想,人在世,要懂得珍,懂得惜,没了的就再也回不来了。要把握好现在,过好每一分钟,即使“世间好物不坚牢”,也要微笑着面对明天,让“好物”多一些,这样,才不会捞得个“后悔”二字。(在书上找到的句子,自己改了一点点。)

《我们仨》读后感10

  我一向不爱看内容并不是很有趣的书,但我还是翻开了它,因为它的名字——《我们仨》,这个极其朴实无华的名字,却让人倍感亲切与温暖,仿佛有种心灵上的共鸣,我不可救药地喜欢上了它。呵,多好!妻子、丈夫、女儿,构成一个完整温馨的家。

  从未见过一个人以梦的形态去表达那些岁月中的`相聚和别离,可杨绛做到了。书中并未有一处明确写出丈夫与女儿去世后作者有多么的悲痛欲绝,但字里行间又没有一处不见她的伤感悲凉,没有一处不见她的思念与不舍,杨绛又做到了。我不想让杨绛那么坚强乐观,我甚至希望她能大哭一场以示伤痛,只因这样的她,让我心疼。我想将她拥入怀中,轻声安慰,只因我无法想像,一个人去思念曾经的“我们仨”,是怎样的落寞与孤独。

  杨绛在书中回忆了她和钱老那平凡却浪漫的爱情。他们共同经历过那么多——战争、文革、疾病到生死离别。不感天动地,不轰轰烈烈,却让人为之动容落泪。我印象最深的一段是钱老在病重时的话,他说:“绛,好生过,我有没有说‘明天见’呢?”这简单的两行字,却击到了我的内心,我开始害怕离别,心中好像被堵上什么,让我喘不上气来,就像一个深陷泥沼的人拼命想抓住最后的一根稻草。

  我怕死,并不是怕死亡的痛苦,而是害怕生离死别的不甘与牵挂,就是前一秒还对你说笑,后一秒便再也看不到的痛苦。楼上有个比我大两岁的姐姐,两年前因癫痫病发作死在了家里,那时正逢家中无人。听到这个消息,我无比震惊,震惊于生离死别的无情与突然。珍惜身边的人,这才是最重要的。

  钱老陪伴了杨绛一生,杨绛陪伴了钱媛一生,因为他们彼此相爱。陪伴,不需要太多语言。陪伴,是妈妈早起做好的香喷喷的鸡蛋面;陪伴,是上学时妈妈将自行车推出车库,目送我远去;陪伴,是一家人相携相拥走过一个个春秋冬夏……我想,一定要在妈妈下班回来时,给她送上一个大大的拥抱,我想她会懂得,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我们仨》读后感11

  《我们仨》是92岁高龄的杨绛先生写的一部回忆录,主要讲述了一个三口之家温馨的生活。

  书中分为三部,第一部以梦来开头,第二部写到一家三口失散,文字腔调凄美,是杨绛先生用以怀念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媛和丈夫钱钟书。用梦境的形式来哀悼两位亲人,表现出了杨绛先生失去至亲的悲痛。

  第三部,作者用平淡朴实的语言描绘出一个家庭的日常生活,从两口之家,变成三口之家。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都表现这个家庭的和睦温馨。三口之家均为当代学者,钱钟书和杨绛近从青年到中年,到老年仍然笔耕不辍,坚持读书写字和教书育人,对自己要求很高。钱钟书是一个在学术上智商很高,却不是很通人情世故,而生活还有些低能,却一直坚持给妻子做早餐的习惯,对妻子和女儿其实很体贴。

  而作为两位伟大学者的女儿,钱媛从小虽然体弱,但是生活很乐观。她很孝顺,从小就乖巧懂事,始终是父母的安慰和骄傲。作为北师大的教授,她忍着病痛,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他们一家都是不求名份不求富贵,他们拥有最温馨的家庭生活也忍受过最艰难的社会压力,他们只是有着学术上的钻研和追求,甚至还略带呆板之气。但他们好像总是可以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出趣来,比如夫妻经常饭后遛弯儿是“探险”,而彼此分享所见所闻又称“石子”。他们一个人要扮演多个角色,爸爸在学术上是老师是巨人,在生活中却和女儿是兄弟甚至只是弟弟。妈妈总要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把毛巾折得有棱有角,可还是会半夜怕鬼怕的要死,只有女儿在才敢走夜路。而女儿长大了,会照顾妈妈,像姐姐;会陪妈妈,像妹妹;会管妈妈,像妈妈的妈妈。

《我们仨》读后感12

  这些日子,读了《我们仨》这本书,虽未感触深刻,却也深受感动。

  在《我们仨》这本书中,杨绛女士叙述了她和钱钟书先生以及独女钱瑷(圆圆)三个人的家庭生活,让我真实地感受到了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单纯和与世无争以及浓浓的亲情。

  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我们俩老了,我们仨走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本书中的每一个文字都是饱含深情,在叙述着他们平淡而又不平凡的生活。两位一辈子钻研文学,淡泊名利,生活也不易。先是在外求学,后参加工作,任由别人安排,二老却毫无怨言,默默无闻。他们不求名分,不求富贵,他们只想拥有最温馨的家庭。万般苦难的生活也不会压垮他们,他们有的只是学术上的追求和钻研。就这样,他们走过了普通却又不平凡的63年。

  圆圆的出生,给父母带来了许多快乐。父女俩是“哥们”,互相打闹玩笑,一起“对付”妈妈;父母关心女儿,女儿也懂事,自觉不让父母操心,对爸爸和妈妈像是贴身的小棉袄,关怀备至,体贴有加。重病期间还不忘叮嘱妈妈要注意身体和饮食,也不忘给爸爸寄贺年卡。

  书中有两句说得很好: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幸福的生活”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烦恼和忧虑。另一句是: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自在。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别人毫无相关。杨绛女士经历的太多太多了,所以面对钱钟书先生和女儿钱瑷相继离她而去,让她感受到悲欢离合,这一生也不就如此。

  从书中让我明白了,不管怎么样,都不要去抱怨,要一直努力自信。人生中总会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会被别人误解,会被别人嘲笑,那又如何,过好自己的日子,照样生活最美,阳光最灿烂。

《我们仨》读后感13

  暑假时妹妹将她从学校带回来的东西一股脑倒在了床上,像个卖杂货的,我就躺在这“一堆”的旁边,随手拿到了一本书,恰巧是他们暑假必读课外美文,杨绛先生的《我们仨》。

  打开看了看却愈发上瘾,杨绛先生的文字平淡却包含深情。《我们仨》讲述的是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几十年平淡无奇、我们仨 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经历。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中,杨绛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女儿与丈夫先后病重去世,作者在书中以梦幻的形式表现了这段深重的情感经历。第三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女儿与钱先生相继逝世,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

  杨绛的作品就像她的为人一样谦逊朴实。在杨绛的作品中,他们一家确实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家庭。正如书中所说‘我们仨’其实是最平凡不过的。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但生活总不如人意,后一部分变成了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一个先后痛失爱女和爱人的老人,在其最后的年月中孤单前行,并终于将这个温馨又历经挫折的家庭用朴实的文字展现在我们面前。

  全文没有大起大落,看完又不禁让人扼腕叹息。在最真实的情感面前,我们总是会被轻易征服。于我而言,生活中健康、平淡的相处就是难能可贵的幸福。每个人都是匆匆来匆匆去,短短几十年,相遇千人,相识百人,相知数人,相爱一人。珍惜眼下,珍惜相处的日子才能守住心中的小幸福,因为有的人一旦离去,真真就是后会无期。

《我们仨》读后感14

  在没有品读这本书前对于钱钟书先生的印象仅仅停留在他的才与傲,“人谓我狂,不知我实狷。”在读过《我们仨》后才发现钱先生的温柔与家的另一面......

  正如其他世界上许多美好的东西一样,我们从不会吝啬美好的语言去形容“家”,譬如港湾,家在杨绛先生看来:家就是我们仨,我们仨就是家。不因为时间,地点,而改变书中的内容说不上连续,让人感到没有特意着色某些事,大多是碎片化的,很平常的但却让你感到温暖的生活琐事。杨绛先生的生活是乐观的,因为生活不可能尽如小说一般,那样丰富多彩,但对他们来说生活中总能找到乐趣,通过书中的描述种种温暖染尽读者心间。生活无趣,生命有趣便够了。

  但家不尽然是温暖的,相失于古栈,一步一步,杨绛先生别过家人,只留下她一人,让人感到十分难过。“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碎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晰的看着曾经作为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读过这本书我才知道,即便是多么有才学的人也是过着一日三餐,柴米油盐的普通生活,但是面对生活他们的态度则与我们不同,面对什么困难都能以平常心去面对,专心对待生活。墨水染上了,洗掉便是。生活很难,跨过便是。“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的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杨绛先生引用这句话诠释了自己的平静,从容和淡然。既然逝者不可留,往事不可追,那么就从容面对未来吧,毕竟未来才是属于自己的。

《我们仨》读后感15

  是因为自己老了吧,总觉得自己和家人分散了,这是一个万里长梦……

  这本书很好,很深,必须要仔细研读才行。

  这本书的作者是杨绛,这时她大概在1981写的,文中的我们仨指钱钟书,钱媛,写了我们仨在一起的时光,作者在写的文章时已经有一些年迈,自然,年长的人总会做梦,作者梦见自己与亲人失散的情景,一想到我们仨失散了,也就十分难过,十分不舍,不知如何才好,作者文章每一句很朴素,文学味儿特浓,想在读小诗,字里行间都写出了我们仨关系密切,形影不离,相依相随,但又突然分离,这使文章形成了一种对比,更能体现出作者在梦中的恐惧和无助……

  这本书举例了我们仨在一起的时光,有喜有悲,但大多都是欢喜更多,女儿成了大学教授,笑谈父女相,俩夫妻互相理发等等。但也就是这样,作者才会更加害怕分离。

  作者担忧自己与家人失散,害怕再也见不到他们的面,这虽然只是一场梦,但更能体现出作者自己已经老了,作者与丈夫都已经老了。

  文中多处用到环境描写,主要背景十分阴暗,而这时年迈的自己突然与自己唯一的亲人失散了,再使作者进入这样阴森的环境,便会无比恐惧,无比害怕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中,虽然文章很短,但起到了序的作用,在文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做的梦和钟书的解释更让我害怕。

  这使我想到了我的奶奶,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每天晚上半夜总会惊醒几次,有机会总会和我们在一起,可是因为工作,爸爸妈妈一直都不在家,奶奶也就一直跟我在一起,其实我也都知道。

  也许,也就是这种恐惧分散,害怕离别的心吧。

  不愿分散,不愿离开。

  现在的我们还多陪陪老人们吧,别让他们为了自己,操碎了心。

【《我们仨》读后感15篇】相关文章:

1.《我们仨》读后感

2.《我们仨》读后感1600字

3.我们仨读后感850字

4.我们仨杨绛读后感

5.我们仨读后感11篇

6.我们仨

7.我们仨

8.我们仨读后感(精选12篇)

上一篇:读《菜根谭》有感 下一篇:读洋葱头历险记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