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地作记录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书笔记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化苦旅读书笔记(通用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
好早就听说了《文化苦旅》这本书,记得第一次听说是从英语老师口中蹦出来的。这次,终于有机会拿起来读一读。
我细细读着书,慢慢地被书中的历史、游记所吸引。从莫高窟的中华民族痛失瑰宝到风雨天一阁那座仅存的藏书楼,从沙原隐泉到洞庭一角,又从吴江船到牌坊。作者走过的每一处地方,似乎都蕴藏着那么多中华历史。有时候真想自己也能懂得中华五千年历史,每当走到一个地方,都能想起此地过去的故事和故人的评价。
读这本书,就像和作者一起,从中国的西北走向江南。偶尔,作者也会停下来,写一写腊梅或是写写自己的藏书,或者在每个清静的雨夜里想起,夜雨诗意。但是作者永远都没有忘记,真正的山水不光只是自然山水,更有着文化气息,人文山水。正如他自序中所说: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在我的全身,要摆脱也摆脱不了。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是的,在西天凄艳的晚霞下,我看见了王圆麓,那个敦煌石窑的罪人;在罗池庙里,我看见了失落的柳宗元;在都江堰,我看见了大愚又大智,大拙又大巧的李冰;在天柱山我看见了华发苍然的苏东坡。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叫做文化苦旅?慢慢得,我明白:苦旅,苦在历史的重压,苦在历史的逝去,苦在古人的远离,更苦在文人心里的敏感。
读了这本书,不仅让我略懂了作者,更让我读懂了中华民族历史的一丝细脉。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2
散文,真的也可以写出历史的重量。
余秋雨的文采当然是好的,华彩明丽的辞藻,工整通畅的行文;但最吸引我的还是透过词句背后穿透历史迷雾的画面,越平凡质朴越令人动容。王道士远望外国学者拉着满载敦煌文物大车的背影,天一阁门口及膝深的积水与楼阁上满地的枣核,牌坊下尼姑庵中那些腼腆年轻女老师们,布鞋踏在昔日牌坊上的雕纹上,送孩子们远去而挥动的小手绢,那两个为开了一冬的腊梅花瓣撑着紫绸伞的小护士。画面在一个人物身上定格,停顿一下,又跳到另一个场景上,再停顿。一放一停,一停一放,那么浩大深奥的中国文化历史,一下就有了形象,有了精气神,不再抽象,不再枯燥,哪怕是屈辱的部分,也让忍辱负重有了发泄的具体出口。
读《文化苦旅》第一遍时,对这本书的感觉是复杂的,除了感慨,对有些篇章某种语气的厌烦也是强烈的。这种厌烦主要出现在作者时不时站到历史代言人的角度上发表感怀之刻,更在《狼山脚下》一篇中到达了顶峰。那些大而空的言论、呼吁、名词、慷慨陈词,那些对中国文化进行总结式陈词的语气与对古今文人命运的对比推断让人心里总不自觉的产生某种不服。
这样复杂的情绪一直伴随我读完最后一页。既然说不清,理不顺,那就必须再读一遍,直到胸中所有的情绪平复下来,所有的感想沉淀出来,才深深体会到,张狂也好,空泛也罢,每一个字背后却都是深切而诚恳的情感与倾诉,就如同那句“你来了吗,你是哪一代的中国书生”一样,背负了太多的重压与积蓄到不得不爆发的深切悲愤,题目本身太大,平实的由浅入深由小见大是多么得不易!
这份真挚,在《废墟》中表现为苦口婆心,在《漂泊者》中变成一种沉默,在《三十年的重量》中又幻化成一声长叹。我一边在为那些因为心境过于急切而突兀出来的大词汇们所皱眉,一边又为这样挚诚的一种迫切而由衷的慨叹。是的,如果他不站出来挥手,呼喊,不管语气是否不够谦卑,不管调门是否过于鼓噪,我们的时代究竟又有谁更有资格更应该肩负起这样的重量呢?或者说,难道真要具备某种资格某种背景才能站出来呼喊呼吁吗?在这样的时代,难道文化还只是精英们的特权?
文化,不管在哪个时代哪种文明下,都是一种具有凝聚力的精神感召,是超越一切政治因素与社会习惯真正为一个人的本源与根基写下定义的力量。
文字,因为真,才会苦。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3
翻开藏青色书皮的《文化苦旅》,细细品味,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又有着洞若观火的透彻,你仿佛能从字里行间看到一位游子不羁的灵魂。我不禁自问,是怎样的家庭,怎样的经历打造了这样一个文坛的传奇?直到翻到了最后,看到了那一篇——《为妈妈致悼词》。我才了然于胸。原来,在传奇人物的背后有这样一位伟大坚强的母亲。有母如斯,儿子怎能不铸就一片辉煌。
这是余秋雨先生在他母亲追悼会上的讲话,文章虽不长,但字里行间都溢满了对母亲深深的崇敬与浓浓的思念。
余秋雨坦言自己中学时获得了全市作文比赛第一名和数学竞赛大奖,就要归功于母亲在他七岁时就让他替代她,来为所有的乡亲写信、记账。他坚强人格的形成也是深得母亲的遗传,面对那么多谣言的一次次围攻他从不反驳,他曾说“只要见过我妈妈,你们就明白了”。母亲给予他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记得有一次我从农场回家,吃惊地看到一张祭祖的桌子居然在自动移动。细看之下才发现妈妈一个人钻在桌子底下,用肩在驮桌子。家里的人,有的被关押了,有的被逼死了,有的被流放了,没有一双手来帮她一把,她只能这样。”母亲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了整个家庭的生死祸福。为了在战争岁月支撑起这一个小家庭,母亲竟然同意到最贫困的乡村生活,一切生活细节都回到她完全不熟悉的原始起点。为了给很久没有吃过一顿饱饭的他挣两元钱,他的母亲在那么冷的天赤着脚去一家小工厂洗铁皮,浑身上下都被水浇湿了。至今作者还能记得那年她贴着两元钱币握着他手掌时的温热……我想余秋雨在想到此情此景时,在追忆往昔的艰苦岁月时,必定泪眼婆娑,必定满脸的不舍。试想,全天下有哪一个有良知的子女愿意母亲受这般的苦楚。就像全天下的母亲一样,见不得孩子受一点点委屈。
这不由得又让我想起了另一个文坛奇人的母亲,她就是史铁生的母亲。她隐忍、包容,为了鼓励双腿瘫痪的史铁生活下去,她隐瞒自己的病情,日夜忍受病痛的折磨,直到临死前最后一刻,心心念念的还是她的孩子,告诉孩子要“好好而活”。
大抵全天下的母亲都是如此,为了孩子她们可以倾其所有,如果需要她们以生命为代价,她们也会毫不犹豫,义无反顾。想想自己的母亲也是如此,每天清晨,当我还沉浸在梦乡中的时候,妈妈已经轻手轻脚的起来,为我们洗衣做饭。她清楚我们每个人的喜好,餐桌上总有我和爸爸喜欢的菜,而对于她的喜好我却知之甚少。我的生日她总能一年不落地记得,次次都是尽心准备,但她的生日总会用一句“生日快乐”轻轻带过,甚至过去好久,才突然想起。所有的家务好像从来就是她的本职工作,无怨无悔,任劳任怨。而我却觉得享受她的悉心照顾是那么的理所当然,天经地义。世界上没有谁会无缘无故地对你好,除了父母。只有他们的爱无缘无故,有始有终。
我内心产生了丝丝的愧疚,母亲欣喜的看着女儿从蹒跚学步到亭亭玉立,眼神中时刻透露出“吾家有女初长成”的自豪。我却从未关注母亲原来的一头乌发何时已爬上了缕缕白发?眼角的皱纹何时又深了几分?挺直的腰背何时已伛偻弯曲?回首往昔,我感觉欠父母的真是太多了。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一切都还来得及,我暗暗下定决心,今后一定要像你爱我一样好好爱你、疼你、宠你。
妈妈,女儿已长大,女儿的肩膀已不再稚嫩,今后就让我成为你的风雨山脊,路过泥泞,路过风,从阴雨一直走到艳阳。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4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先生的一部代表作品。它带给我们的是一场心灵的旅行,一次心灵的洗礼。那美得连时光都忘了行走的名胜古迹,似乎就在眼前呈现。
有人评价过余秋雨:余秋雨以历史文化散文而名世。凭借自己丰厚的文史知识功底,美丽的文辞,引领读者泛舟于千年文明长河之中。余秋雨的艺术理论著作,也备受学术界重视和尊崇。例如他在1983年出版的《戏剧理论史稿》,是中国大陆首部完整阐释世界各国自远古到现代的戏剧思想发展的史论著作。有评论家誉之为:左手写散文,不流之于浅薄;右手撰述艺术理论,也不失其丰赡高深。
是的,他的《文化苦旅》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里。有人说,中国散文的天空星光灿烂,而《文化苦旅》是一条河系,其中每一颗星星都散发着一种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测的光晕。
有人称他是本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级的散文作家,是新一代散文新风的第一位诗人。
《文化苦旅》,展现给我的是那一处处古迹,一句句的教诲,铭记在心……
跟随作者走进书中,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石像、壁画依然不言,跟随作者静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第一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布满足义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并非外表炫丽,而是一种人性的、深层的蕴藏。
跟随余秋雨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那细腻的笔触,丰富的词汇,震撼心灵的文字伴随着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
我不曾到过此处,但书中的江南小镇却给予我一种回到家中那般安闲,那般享受。
带着虔诚去尊敬余秋雨的文化意识及人格,带着崇敬来仰望这位大文豪,“报纸上说我写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累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肃,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得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重。”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合上书卷,走向窗前,看着流动的车潮及人群,每每、处处无不宣泄着一种文化,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
我们真的应该去辽阔的土地上走走、看看、咀嚼、体验。释放自己那涌动着满心、满眼、满脑的渴念。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5
喜欢读余秋雨先生的书,先生总是将自己独特的见解溶于文字中,领导读者理解问题,思辨问题。先生的文字逻辑性强,见解独特,含义深刻。每读一次都会让我深深地震撼。
《文化苦旅》这本书介绍了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但你千万不要因此认为读余先生的书会心旷神怡,轻松自在。整本书还没读完,我就已经被民族意识唤醒后的沉重与悲哀压的喘不过气来。在我们欣赏历史留给我们的有形“著作”——古迹时?谁又会去潜心探究这一处处古迹背后到底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而余先生恰恰做到了。他运其妙笔,给我们的心灵写下了“震撼”两个大字......
曾在网上看过这样一句评论:余秋雨以历史文化散文而名世。余秋雨先生凭借自己丰富的文史知识功底,优美的文辞,引领读者泛舟于千年文化长河中。是的,他的这本著作《文化苦旅》也深深印在每个读者的脑海里。有人说,中国散文的天空锈灿烂,而《文化苦旅》是一条河系,其中每一颗星星都散发着一种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测的力量。有人称他是本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级的散文作家,是开一代散文新风的第一位诗人。这些话道出了我的心声。我之所以要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是想要表达我至深的敬意。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展现给我们那一处处古迹背后的辛酸和沉痛以唤醒我们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让铭记我们历史的教训!
《文化苦旅》这本书在告诉我们中国古代历史的同时,告诉了我们更深一层的道理。
跟随作者走到书中,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推引,走上前去——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石像.壁画依然不言。跟随作者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一次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并非外表炫丽而是一种人性的.深层的蕴藏。
“报纸上说我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苦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凉,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是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千年之前的那场浩劫,绝不能只数眼云烟。我们要吸取教训,将文化的精神永贮于华夏大地!
合上书卷,走向窗前,看着流动的车潮和人群,每每,处处不在宣泄着一种文化,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
我们真应该去辽阔的土地上走走,看看,咀嚼,体验......释放自己那涌动着满心.满眼.满脑的渴念......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6
《文化苦旅》一听名字就感受到文化之旅的辛苦,随着余秋雨老先生坚实而沉重的脚步,游历和探寻了大半个中国和世界,作者余秋雨1946年8月生于浙江余姚县,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余先生身居高位,被推举为中国最年轻的高校校长,他却突然辞去一切行政职务和高位任命,孤身一人寻访中华文明的重要遗址,二十世纪末又冒着生命危险,贴地穿行数万公里考察了巴比伦文明,希伯来文明,阿拉伯文明等一系列重要的文化遗址,正是这万里之行,才凝聚出一篇篇流传千古的散文。
读《文化苦旅》是读行走的哲学,那是属于我们的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里面的古迹使文明经岁月沉淀的珍宝,是我们探寻祖先的文明的桥梁,在游离山水之间去感悟一些人生的真谛,得到心灵与远古时期的对话,感受历史的发展更,感叹先祖的伟大智慧与辛劳。书里不仅有历史的匆匆过客,还有漂泊一生的落魄之人;不仅有空守着古老文化遗产的范钦的后代们,还有淳朴善良但右愚昧无知地剥夺美的人;不仅有莫高窟的玄秘与圣洁,还有黄河文明的盛衰历史;不仅有江南的秀美与娇艳,还有宇宙的悠远与深沉。食这样的文化大餐就是享受一次心灵的洗涤,收获一路圣洁的花香。大概每一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需要一些历史事件才能得以丰富,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古迹,文化的作用则是把古迹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与人类精神感悟出来,并让其感染千万炎黄子孙,这一点余秋雨做到了。
读《文化苦旅》并不是一件舒心的事,因为要用心去感悟,也同书一道,漫步这条文化之“苦旅”,也是一次人生之“苦旅”,而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要努力是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我们还能为祖国做些什么呢?无疑三尺讲台便是我们实施拳脚的主阵地,用我们的方式让孩子了解历史,铭记历史,传播文明,传承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激发他们的民族精神,完成好为祖国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这一重大使命,无愧于太阳下面最光辉的事业这一圣神称号。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7
初读这本书时,真正吸引我的并不是作者的下笔如有神,而是小叙中所说的“对我来说,《文化苦旅》就是这个外出的浪子”和“宅,成了一具无主的稻草人,成了一个废弃的箭靶子,破破烂烂地歪斜在田野间,连乌鸦、田鼠都不愿意多看他一眼”等等,这些句子每一个都戳中我的内心,“文化苦旅”到底是什么?它对我来说就是一个谜。
静静打开这本封面素雅却沧桑的书籍,黑色的四个字“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着实吸引了我的目光,我的双眼久久注视着这独具特色的封面和异常刺眼的“苦”字。带着满肚子对它的好奇,我迫不及待准备开始享受这份文化大餐。
《文化苦旅》是一部类似游记风格的散文集。作者将旅行时的激情融入了文字中,其中又蕴含着作者对中华文化深深的、苦苦的追寻与思考。作者笔下每个地方都隐藏着千年来中华文化的印迹。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文化,但又有相同的文明期望。书中写了有“天府之国”称号都江堰,夕阳西下,朔风凛凛而略显凄清的道士塔,接通着中华历史血脉的莫高窟,还有一湾不算太小的沙原隐泉和天一阁。这一切,对我来说都是陌生的、神秘的。它们在各自的地方安静地保持着自己的美好,但当余秋雨老师的笔触摸到它们时,它们又开始活跃起来。通过作者的笔,它们活力四射地出现在人们眼前,让人们再次感受到文化和大自然结合的动人瞬间。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通用7篇)】相关文章:
1.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5.文化苦旅
7.邂逅文化苦旅
8.文化苦旅作文